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六十七集 绝命射姑

华夏真相集 第六十七集 绝命射姑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5:48:26 来源:笔趣阁

字幕:八滑,车师后国贵族,哒国王族祖先。曾随从班超之子班勇讨伐北匈奴,立有战功,被册封为车师后部亲汉侯。居京师洛阳期间,曾拜张衡为师,习学鬼谷门秘术。

八滑既奉诏旨,于是来辞恩师,说与出使凉州,赐封马贤之事。

张衡闻说马贤建此大功,感佩无限。忽想起班勇当年替父班超所授鬼谷门历代掌门谱系,心中一动,拿出来看时,见位于己名之后,正是“十五代祖师,汉护羌校尉马贤”字样。

张衡暗道:今外戚及宦竖交相为用,朝政日非,此宝在我手中无能为用。既马贤已经封侯,且承为国守边大任,何不将此掌门之位早日传之?

想罢,便自秘室寻出三册《鬼谷子秘籍》以及伏龙令牌,与鬼谷门历代掌门谱系图表复装入锦匣,重重封固,交予八滑道:子去陇西,我恰有一事相托。

八滑:未知何事相托?恩师但有所命,弟子无不遵从。

张衡:你到陇西之后,既宣圣旨之后,务必摒开众人,将此匣私下交付都乡侯马贤,嘱其于密室亲启,休使左右不相干之人得知。至嘱,至嘱;慎重,慎重!

八滑见师父说得如此郑重其事,于是便不细问,再拜受之,辞别西往。长话短说,马贤拜旨封侯之后,复启张衡锦匣,又拜鬼谷掌门谱系,自此执掌鬼谷门,按下不提。

永建元年八月,司隶校尉虞诩上书,劾奏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人贪赃枉法。当时朝中三公皆都阿附宦官,哪敢当真去核实察查?由是反诬虞诩陷害无辜。

虞诩上书辩解,顺帝不追究程璜等人,也不加罪虞诩,最终不了了之。

其后不久,虞诩再次上表,劾奏中常侍张防卖弄权势,收受贿赂。此番表章更被三公府衙扣押,不能上达顺帝天子。

虞诩大怒,乃命家仆将己捆缚,自投廷狱,力陈张防等中常侍弄权误国,且天象告变,朝廷社稷皆都将有大祸,自己誓死不与张防等人同朝而立。

有司不敢惹他,只得将其表章上达。顺帝却将虞诩奏章昭示张防,令其自辩。

张防痛哭流涕,叩拜于廷,向天子诉说自己无罪,虞诩纯属诬陷。

顺帝宠信宦官,由是不辨青红皂白,命将虞诩免官,送往左校为刑徒。张防欲乘机害死虞诩,二天之中四次拷问,惨苛至极。

狱吏见其所受酷刑不忍,暗劝虞诩自杀,以免受苦。

虞诩说道:我宁死于刀斧之下,如果自杀,是非难辨耶!

浮阳侯孙程、祝阿侯张贤进见顺帝,为虞诩辩罪道:据臣等所知,虞诩所奏不虚,张防赃证确凿,知情者甚多,只是不敢出首而已。虞诩有功无罪,应予释放。

顺帝不明究竟,又问尚书贾郎等人。贾郎因与张防交好,反诬虞诩有罪。

孙程无奈,只得将此内情告知虞诩之子虞岂,嘱其自寻门路救父。虞岂遂联络父亲门生百余人,拦住中常侍高梵车驾,叩头流血,为父虞诩诉冤。

高梵为其真情所感,入告天子,呈递虞岂诉状。顺帝大悟,命将张防流徙边地,处置贾郎袒护之罪,将虞诩赦免出狱,复拜议郎,迁为尚书仆射。

永建元年十月,护羌校尉具折上报,言说鲜卑屡屡犯边,请求增兵抵御。

汉顺帝览奏,立即下诏:遣黎阳营兵出屯中山郡北部,同时命缘边诸郡增置步兵,屯守边塞,调长水、步兵、射声、屯骑、越骑等五校尉弩帅,教以战守骑射之术。撤换幽、并、凉三州年老郡守县令,使三州缮修边塞屯要;又令三州各郡立秋之后,使居民皆都操练武艺,简习戎马,修整武备。

镜头转换,按下辽东,复说西域。

西域长史班勇经过年余征伐,逐渐稳定车师后部局势,并立后部故王子加特奴为王。

东且弥王不服东汉王朝,始终聚众与西域都护作对,劫掠来往使团及各国客商。

班勇闻而大怒,派部将率军追讨,诛杀东且弥王,复调兵攻打北匈奴呼衍王。

匈奴不敌汉胡联军,一战而败,呼衍王逃走,部下二万余人全都投降。单于堂兄被擒,班勇命加特奴将其斩杀,以此车师与匈奴之间结下深仇。

北单于闻报大怒,亲率万余骑兵攻打车师后国,进抵金且谷。

班勇派遣假司马曹俊前去救援,单于率军后撤;曹俊乘势追击,斩杀贵人骨都侯。

两战之后,呼衍王迁到枯梧河畔居住,车师国境内此后不再有匈奴骑兵足迹。

由是西域所有城邦国家都已归附汉朝,只焉耆、尉犁、危须三国未降。三国之中,且以焉耆王元孟势力最为雄厚,反汉决心也最为顽固。

永建三年正月,班勇上表,请求带兵进讨焉耆王元孟。

顺帝准奏,遂下诏旨:命待罪敦煌太守张朗,率金城、敦煌、张掖、酒泉河西四郡之兵,前往西域效力,皆归班勇统领,相助进攻焉耆。若能获胜,将功折罪;不胜则二罪并罚。

张朗奉诏,乃率四郡兵马三千,赶赴西域,听候班勇调用。

班勇大喜,并发附汉西域诸国兵四万余人,分南、北两道而出,分进合攻。遂与张朗商议道:某自率南路军,公率北路军,分头而进,约期合攻焉耆,公以为可否?

张朗:愿奉将军号令,万死不辞!

商议已定,于是分兵而进。张朗因急于邀功自赎,先期到达焉耆;也不等待班勇兵至,遂径自发起攻击,斩俘二千余人,首获大胜。

元孟见汉军如此勇猛,情知不敌,遣使前往汉营,请求投降。

张朗遣使请示班勇,准受其降。元孟遂降,并遣子入汉为质;尉犁、危须二国闻说焉耆战败,亦各遣使者前往汉营,请求降附。

画外音:战后叙功,张朗得免死罪,班勇却因未能合兵进击,便以失期之罪免官。不久得到赦免,后来老死家中。班勇深悉西域风土民情,曾将在西域见闻写成《西域风土记》,内容广博翔实,囊括百年西域诸国历史沿革概况,成为后世研究西域历史重要文献。

班勇无有子嗣,有侄班始,乃长兄班雄之子。

班始承嗣父爵,汉顺帝时率五营兵屯驻长安县,以备羌胡,拜京兆尹。因祖父班超被封定远侯,班始得娶清河王刘庆之女,阴城公主刘坚得为妻。

公主贵为顺帝姑母,由是恃贵而骄,**无道,往往宠爱仆从,与下人厮混于帷帐之中。尤其令人发指者,每与下人**之时,必召班始进入卧室,令其伏于床下观赏。

班始毕竟是将门之后,难以承受此种羞辱,便忍无可忍,拔刀杀死阴城公主。

顺帝闻讯大怒,下令腰斩班始,并尽诛其兄弟。

可叹定远侯班超由此在三传之后,终至灭族。

镜头转换,按下西域,复叙辽东。

字幕:永建二年,辽西鲜卑首领其至鞬进犯代郡,杀太守李超,纵兵大掠后退回塞外。

顺帝闻奏,诏封太常刘光为太尉,光禄勋许敬为司徒,廷尉张皓为司空。并命三公共同商议,平定辽西之策。张晧奏请以中郎将张国为帅,北征鲜卑,顺帝从之。

是年正月,中郎将张国出征。乃派从事征发南匈奴兵万余出塞,进攻辽西郡鲜卑其至鞬部;自己更率边境屯军出塞,以为合后。

于是两军相遇,迭经三战,汉军大败鲜卑,获其物资二千余种以归。

二月,辽东郡鲜卑六千余骑攻略玄菟郡,以为报复。乌桓校尉耿晔闻报,亲出迎敌。

字幕:耿晔,字季遇,扶风茂陵人,戊己校尉耿恭之孙,京兆虎牙都尉耿溥之子。

镜头闪回,元初二年。耿溥在丁奚城攻打叛羌,兵败战死。

朝廷为抚恤功臣,由是下诏任命耿溥二子,耿晔及弟耿宏,俱都担任郎官。

永建元年,汉顺帝因谓耿晔出身将门,复又升任乌桓校尉,命其镇守辽东。

闪回结束。耿晔闻说鲜卑军南来,立发缘边诸郡兵及乌桓诸王,亲为先锋,出塞进攻。经过一场激战,汉军大破辽东鲜卑,斩首数百级,俘获大批人口及牛马等物。

辽东鲜卑既败,辽西鲜卑闻而大惧。其至鞬率领各部三万余人,至辽东郡乞求投降。

画外音:此后两年,鲜卑各部降而复反,又多次入侵渔阳、朔方郡。永建六年秋,耿晔派部下行军司马率领胡兵数千,再出边塞,打败鲜卑。

镜头速进,岁月流年。

东汉顺帝永建四年,由驸马阳安侯郭璜主持穿凿汉延渠,光禄勋徐自主持穿凿新渠,称为光禄渠。银川平原水利布局,此时基本确立。

此年许慎呈上《说文解字》定稿,震惊朝野。

顺帝诏命以浙江为界,东为会稽郡,西新置吴郡;改山阴为会稽郡治,以原会稽郡治吴县为吴郡郡治,统吴县、乌程、余杭等十三县。

九月,汉顺帝采纳尚书仆射虞诩之议,派重兵保护安定、北地、上郡等三郡百姓复还旧土,各归旧县,命所属各县修缮城郭,设堠亭驿站,兵民合一,屯田防守,复还旧治。

次年又将各郡国死刑犯减罪一等,徙至安定、北地、上郡三地屯戍,加强边地兵备。

永建五年,会稽上虞人盂尝迁任合浦太守。

合浦一带很少生产粮食,但海产珍珠非常出名,渔民皆用蚌珠与交趾边民交换粮食。又地方官为中饱私囊,强迫珠民濒年滥采珍珠,致珍珠贝苗几乎灭绝,南珠渐徙交趾。

盂尝既任合浦太守,大力革除敝政,限制采珠,因此海珠又得繁衍。百姓由此广泛流传“去珠复还”,此谓“珠还合浦”典故由来。

是年汉顺帝御赐四川广汉为孝子故里,诏命为孝子姜诗立祠祭祀,其乡因人而彰。

镜头闪回,叙述孝子姜诗故事。

在当时广汉雒县汛乡(今四川省德阳市孝泉古镇),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名叫姜诗。因幼时丧父,只与母亲相依为命。

姜诗格外孝顺,尽心侍奉,从未让母亲忧心生气,邻里乡亲称赞不已。

雒县有名士庞盛,女儿聪明贤惠,从小教以诗书礼仪,织布裁衣。

庞女长大之后,对父母也是百般孝顺。唯对其父曰:《孝经》有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父为女择婿,当选孝顺父母者。

庞盛听闻姜诗孝名,于是将女嫁之。庞女出嫁后孝顺姑婆,极尽妇道。

姜诗母亲喜喝江水,但距家六七里路,往来搬运极其不便。庞氏不怕劳苦,每顺流而下以桶打水,挑回家里,以供婆饮。

忽有一日,偶遇大风,庞氏打水归迟。母亲饥渴,告知儿子,诉说儿妇不孝。

姜诗不明就里,尊奉母言,厉言责备妻子,并将其赶出家门。庞氏虽被赶出,却不回娘家,就此求告借住邻舍,纺织得钱,买来饭菜烹作,再请邻舍送与婆婆。

如此良久,婆婆惭愧,就叫媳妇回家。庞氏由是复返家门,与姜诗夫妇二人孝顺母亲更加尽心,又恢复往日幸福安乐。后生一子,承欢祖母膝下,渐渐长大,更增和谐。

因为家事繁忙,庞氏有时便命儿子前去江中取水。未料江中突发大水,爱子溺水身亡。姜诗夫妇悲痛万分,然在母亲面前,从来不敢提起此事。

姜母问起孙儿,便说外出求学,暂时不能回家,庞氏外出取水如故。

姜母忧心岁月不多,又患目疾,常思吃鱼。姜诗夫妇更加辛勤劳作,将所有积蓄买鱼孝母,并常请邻舍大妈一起过来吃鱼,以慰母怀。

忽一日夜间,风雨大作,雷电交加。次晨风息雨住,庞氏起来扫院,见屋旁忽然涌出泉水,味同江水无二。此后庞氏不必再往返江边打水,受其劳苦。

更为奇怪者,泉中每天必有两条鲤鱼跳出,便可拿来烹做鱼脍,供给母亲下饭。由是时日不久,姜母眼疾康复如初。

当时天下动乱,盗贼频发,经常劫掠乡里。

然而贼首听闻姜诗夫妇孝行,感动上苍涌泉跃鲤,每过其乡则对同伙说道:我等休得胡为,惊动大孝之人,必触天怒,大不吉也。

贼众应诺,非但不扰其乡,反将随身携带米面粮食,悄悄放在姜诗家门口。姜诗夫妇谓是不义之财,将其掩埋,不肯动用。由是虽遭动乱,姜诗所居汛乡居然不受骚扰。

姜诗孝行被郡里得知,就此上报朝廷,举为孝廉。顺帝览其孝行,深为感动,便即颁布诏书,赐封姜诗为郎中。

此后不久,庞氏又为姜家生下一子,乡人皆谓是感上天之报。

其后姜诗调为江阳县令,治理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

画外音:姜诗死后,汉帝下诏为其立祀,彰其一门三孝,修建姜公祠,世代受到当地百姓祭祀。到宋代崇宁宗时,姜诗竟被赐为“东汉至孝广文王”,愈加名扬天下。

字幕:永建五年,侍中张衡制成水运浑象。《晋书·天文志》载:浑象以漏水转之于殿上室内,星中出没与天相应。因其关戾,又转瑞轮冥荚于阶下,随月盈虚,依历开落。

永建六年九月,鲜卑屡犯渔阳、朔方等地。护乌桓校尉耿晔奉诏,命司马率领乌桓兵数千出塞攻击,大破鲜卑。

是年冬,渔阳太守又遣乌桓兵大破鲜卑,斩首八百级,俘获大批人口、牛马。乌桓人扶潄官在与鲜卑之战中屡立战功,顺帝赐曰率众君,给予重赏。

次年,改年号为阳嘉元年。正月二十八日,册立贵人梁氏为皇后。

字幕:梁后名妠,安定郡乌氏县人,黄门侍郎梁商之女。

镜头闪回,叙述梁后来历。

梁商初拜郎中,永建元年袭父爵,封为乘氏县侯。其女梁妠少时聪惠,九岁便能背诵《论语》,研习韩婴《诗经》,书中大义都能领略。常以列女图放置左右,自我监督警戒。

父亲梁商十分惊异,私对诸弟道:我祖先曾赈济河西,活民无数。虽当时天子不赏,但积阴德必得善报。若恩惠子孙,或应于此女乎!

此话说过不久,顺帝便同时选取梁商胞妹及女儿入宫,升梁商为侍中、屯骑校尉。

梁妠入宫时仅有十三岁,封为贵人。因受天子殊宠,乃对顺帝奏道:夫阳以博施为德,阴以不专为义,螽斯则百,福之所由兴也。愿陛下思**之均泽,识贯鱼之次序,使小妾得免罪谤之累。

闪回结束。汉顺帝大奇,愈加敬重,于是册封梁氏为后。

梁妠深知前代兴衰之道,虽凭德义进为皇后,却不敢骄横专宠,每当出现日月食,总要换穿素服,检讨己过。

梁商女为皇后,妹为贵人,此后一步登天,宠贵于朝。顺帝遂加梁商为特进,赏赐安车驷马,又拜为执金吾。次年又封梁商之子梁冀为襄邑侯,梁商谦让不受。

为庆贺顺帝册立皇后,侍中、太史令张衡向朝廷呈献其所发明制造地动仪,一时轰动朝野。其为人类世界第一架可测地震方位仪器,利用倒立惯性震摆原理制成。

画外音:自此一千一百年后,直到13世纪,在波斯马拉哈天文台才有类似仪器出现。再经五百年直到18世纪,欧洲才出现利用水银溢流记录地震仪器。张衡所创地动仪灵敏度很高,最低可测地震烈度为三度左右。

地动仪制成以后,安置在京师洛阳,百官吏民皆不知其功能。

至次年亦即阳嘉二年,洛阳连续发生地震,地动仪在震前均有显示,契合无异。

六年之后,陇西发生六级以上地震。因距洛阳约有一千四百余里,故此洛阳毫无震感;而地动仪西北方铜球落地,精确做出反应。

此次陇西地震实测成功,开创人类使用科学仪器观测地震历史。

字幕:阳嘉元年三月,扬州人章和率扬州六郡贫民起义。

扬州郡守难以扑灭起义,只得具折上奏朝廷:贼势浩大,先后攻略四十九县,并杀朝廷令长多人。为臣无能,故请陛下速发天兵,灭此獠贼。

汉顺帝览奏,急调周边各郡县屯兵,前往扬州包抄围剿。旬月之后,章和起义终被剿灭,但汉朝国运之衰征兆,就此已显。

与此同时,西域于阗国发起政变,于阗王被杀,新王据城自守,宣布与汉朝对立。

汉敦煌太守徐繇大为震惊,急发檄书,调遣疏勒**前往平乱。疏勒王臣盘欣然领命,发兵二万进击于阗,大获全胜,为汉朝收复于阗,并使丝绸之路南道再度开放畅通。

是年冬,耿晔派遣乌桓都尉朱廆,率乌桓众王侯咄归等出塞攻击鲜卑,大胜而还。

朝廷闻报,举朝振奋。汉顺帝当即下诏:赐封咄归为率众王,以下诸首领分别为侯、长等爵,依其战功,分别赐以彩缯等物有差。

鲜卑屡败于汉军,于是攻略辽东属国,以为报复。耿晔移驻辽东元虑城,以御其患。

转过年来,度辽将军宋汉告老致仕,朝廷因耿晔屡建大功,升任其为度辽将军。

耿晔在度辽将军任上三年,遇乌桓入侵云中郡,亲率二千骑兵追击乌桓,战况不利;又在沙南交战,消灭乌桓五百人。

乌桓在兰池城包围耿晔,朝廷征调二千寻迹射士,度辽军营一千士兵,配合上郡驻军征讨,乌桓人方才撤退。

此战之后,耿晔因病被朝廷征召回京,由护羌校尉马续接替耿晔,担任度辽将军。

镜头转换,按下辽东,复说陇西。

字幕:永建元年夏,陇西钟羌犀苦兄弟反叛。

护羌校尉马贤率七千人马前往攻讨,战于临洮,斩杀一千余人,钟羌部众全都归降。马贤将犀苦兄弟关押在令居作人质,因功进封为都乡侯,被朝廷征召回朝。

阳嘉三年七月,边关奏报入京,钟羌首领良封复反,再次进犯陇西郡和汉阳郡。汉顺帝诏命马贤为谒者,前往镇压安抚羌人各部。

阳嘉四年春,马贤调派陇西将士及羌胡部队,大举进攻钟羌。由是一战获胜,杀死良封,斩杀一千八百人,获马、牛、羊五万多头,尽降良封部众。

首战告捷,马贤继又乘胜进兵。羌首且昌不敌,率部十多万人向凉州刺史投降。

字幕:永和元年,朝廷调任马续为度辽将军,再次任命马贤担任护羌校尉。

武都边关羌人白马部落渐至强盛,屡次进攻汉朝屯田将领,连续多年反叛。

永和二年春,广汉属国都尉击败白马部落,斩杀六百多人;马贤乘势攻击,杀死白马部落大首领饥指累祖等三百人,陇右再次平定。

年余之后,烧当羌部落首领那离等复叛,率三千余骑进犯金城边塞。马贤率军赶赴金城,一举击败那离,杀四百多人,获一千四百匹。

那离率残部逃遁,复又招引西部羌人,杀害汉官百姓。

永和四年四月,马贤招募湟中壮勇,及万余归附羌人骑兵西进,出其不意进攻那离,将其阵斩枭首,就此平定烧当羌之叛。

朝廷征召马贤回朝,升任弘农太守。

镜头转换,按下陇西,复说朝廷之事。

当马贤立功边塞之时,朝中正是大将军梁商用事,辅助朝政之际。

梁商自认为以外戚才能位居大将军之职,故常谦恭温和,虚心荐贤。前后举荐汉阳人巨览、上党人陈龟为掾属,李固、周举为从事中郎。

由是京师内外及朝野上下交口称赞,皆说梁商是为贤辅,顺帝更是委以国家重务。

此后每遇灾荒年岁,梁商就将自家租谷运到城门赈济灾民,并禁止放粮者说是大将军恩惠,只说是朝廷救助。梁商在任大将军期间,严格约束家人亲戚,禁令其借权势为非作歹。

梁商虽然颇有贤名,但为人过于谨慎怯懦,缺乏决断,又颇亲近宦官。因见小黄门曹节等人权势渐长,遂派儿子梁冀、梁不疑与其结交,因而卷入宫廷内争。

中常侍张逵等与曹节不和,且又嫉恨梁商深得皇帝宠遇,因而时常想要设计陷害。

永和四年,中常侍张逵、蘧政等人合谋,诬陷梁商与中常侍曹腾、孟贲勾结,曾向宗室诸王征求意见,商议废掉今上,另立新帝。

由是搜索伪证,上报天子,请求逮捕梁商等人治罪。

顺帝此时倒不糊涂,厉言斥责道:大将军父子一家都是我至亲,曹腾、孟贲都是我至爱近侍,焉有谋逆之理?此必是尔等心怀嫉妒,欲行谄害诬陷。

张逵等闻言大惧,又恐被报复,于是假做诏书,命人将曹腾、盂贲逮捕,关在皇宫之中,预备趁便杀人灭口。

字幕:曹腾,字季兴,沛国谯县人。早年因事入宫,在汉安帝时担任黄门从官。当时刘保为皇太子,邓太后因曹腾年轻,且又谨慎厚重,便使其侍候皇太子读书,深受太子亲爱,饮食赏赐都与众内侍不同。顺帝即位,曹腾先任小黄门,其后便升为中常侍。

曹腾被张逵等秘密关押,却有小黄门与其交好,得知此事,就暗地向天子报告。

顺帝闻报大怒,命宦官李歙带领卫士,将曹腾、孟贲放出,并捕张逵等人,严刑拘审。

几番刑讯下来,张逵等人熬刑不过,皆都招认,谋害大将军梁商及中常侍曹腾是实;并为立功赎罪,相互胡攀乱咬,又牵连出许多朝中大臣。

梁商担心造成冤狱,乃上疏道:臣闻《春秋》之义,功在元帅,罪止首恶。故赏不僭溢,刑不淫滥,五帝三王所以同致康乂也。窃闻考中常侍张逵等,辞语多所牵及。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

顺帝览奏,遂准其奏,只将张逵等实施阴谋者诛杀判刑,供词中所牵连众臣皆都释而不问。一场党争大祸,就此大事化小,终又化于无形。

镜头转换,按下朝中党争,复说陇西边塞。

永和五年五月,陇西上奏: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车纽等反叛,率三千余骑兵入侵河西。又招引南匈奴右贤王,合兵八千余骑,包围美稷,杀害朔方郡、代郡长史。

汉顺帝览奏,使人持节出京,前往责备南匈奴单于休利,并命其招降反叛者。

休利虽未参与反叛,仍奉诏旨,并遣使前往汉营,向匈奴中郎将梁并谢罪。

当时梁并因病免职,继任者乃是陈龟,以南单于不能制约属下为由,屡次严辞逼迫。

南单于休利被逼无奈,与其弟左贤王等自杀,以向汉朝谢罪。陈龟因逼死休利,被朝廷免官下狱,诏命梁并复职。

度辽将军马续闻报南匈奴叛军凶暴,勃然大怒,当即奏请朝廷:臣愿与中郎将梁并、乌桓校尉王元征联合,征调边境部队,以及乌桓、鲜卑、羌胡之兵,前往征伐。

朝廷览奏,诏复允许。马续遂约请梁并、王元征,集合各部及诸国二万余众,数百里奔袭南匈奴叛军。于是分路疾进,出其不意合击,一战打败吾斯,叛众溃散而逃。

马续上奏朝廷:请调援军,追歼南匈奴残敌,以彻底除此大患。

顺帝览奏,问计于群臣。大将军梁商上奏进言:匈奴寇畔,自知罪极。穷鸟困兽,皆知救死,况种类繁炽,不可单尽。今转运日增,三军疲苦,虚内给外,非中国之利。窃见度辽将军马续素有谋谟,且典边日久,深晓兵要,每得续书,与臣策合。宜令续深沟高壁,以恩信招降,宣示购赏,明其期约。如此,则丑类可服,国家无事矣。

顺帝从奏,诏令马续等人:宜招降畔虏,不许多增杀戮。

梁商又寄私书与马续及各郡守将:中国安宁,忘战日久。良骑野合,交锋接矢,决胜当时,戎狄之所长,而中国之所短也。强弩乘城,坚营固守,以待其衰,中国之所长,而戎狄之所短也。宜务先所长,以观其变,设购开赏,宣示反悔,勿贪小功,以乱大谋。

马续得书拜服,及诸郡守将俱各遵行不违。于是止兵罢战,继而派出使节,以汉天子名义招抚匈奴。右贤王部抑鞮等果然应命,率一万三千口向马续投降。

永和五年秋,且冻、傅难种羌再反,侵扰陇西,谋犯长安。九月,南匈奴句龙吾斯王复出,立车纽为单于,联合乌桓、羌、戎等族数万人,再次攻略汉地。

叛军气焰嚣张,军威强盛,不久便攻破京兆虎牙营,杀上郡都尉等人。随之一路往东,相继攻略并、凉、幽、冀四州。

顺帝闻报,以为南匈奴势盛,不能力敌,诏命迁徙西河等郡郡治,以避其锋。诏命下达,西河郡治由平定徙至离石,上郡郡治由肤施徙至夏阳,朔方郡治由临戎徙至五原。

冬十一月辛巳,诏遣匈奴中郎将张耽出塞,率幽州、乌桓诸郡营兵马,进攻南匈奴。

张耽奉旨,率兵而出,命令三军倍道而进,趁敌不备,以出边塞。

双方战于马邑,汉军大胜,斩首三千级,俘获大批人口及兵器,牛羊无数。车纽等人投降,吾斯退走,率其部下与乌桓联合,继续抄掠它处。

南匈奴既破,汉顺帝复拜马贤为征西将军,率十万大军屯驻汉阳,镇压且冻及傅难种羌。

大将军梁商进谏,认为马贤年纪已老,不如改命太中大夫宋汉出征,顺帝不从。

马贤遂到军中,停驻不前,欲坚守拒敌,以逸待劳。

武都郡太守马融闻说羌人将至,遣使向马贤求救,马贤仍不肯出兵。马融由是上书朝廷,请求罢免马贤,改派他将,朝廷不纳其言。

时有安定郡朝那县人皇甫规,乃度辽将军皇甫棱之孙、扶风都尉皇甫旗之子,与张奂、段颎合称“凉州三明”。因见马贤战法有误,料其必败,便以布衣身份上书朝廷,详说剿贼方略,朝廷又不采纳。

是年末,且冻羌大举而进,攻下武都。太守马融战之不利,只得弃城而走,再次上书弹劾马贤。羌军于是北烧陇关,强夺牧师苑战马,并围攻安定。

朝廷闻报大惊,急命马贤出战。

六年正月丙子,马贤被圣旨催责,只得率骑兵六千寻敌交战,进至射姑山。

护羌校尉胡畴为先锋,引二千精骑在前,与羌人遇于旷野,两军激战。

羌人佯作不敌引退,胡畴恃勇而进,追入山口,进入羌族埋伏,身陷重围。马贤引军来救,亦入围中,左右冲突不出。由是战至黄昏,汉军大败,死伤过半。

马贤仰见天色昏黑,对身侧二子叹道:朝廷听信儒生之言,非欲逼我出战,今果然落入敌手。我一生威名,至今一旦丧尽,有何面目再回见天子百官!

说毕,便欲拔剑自杀。二子大惊,急忙阻止不迭。

正在此时,只见一骑飞至,马上将伸出长矛,架开宝剑,叫道:将军何必行此拙见!

马贤回首,见是护羌校尉胡畴。乃长叹一声,还剑入鞘;复探身由马鞍下皮囊中掏出一只锦匣,乃是鬼谷秘籍及伏龙令牌,交到胡畴手中。

胡畴问道:此系何物?

马贤:今东南敌围薄弱,公可率我余众从此杀出,回至汉阳大营,代领大军,上书朝廷。此物务必交给匈奴中郎将张耽,内中含义,其一见便知。

胡畴:若非末将贪功冒进,将军何至落入重围?还是将军引众杀出,末将甘愿断后!

马贤:我是三军主帅,丧师当斩,岂如战死?

胡畴:末将愿与将军俱死,誓不独生。

马贤:徒死无益,且如数千大汉将士何!羌贼见我断后,必不敢穷迫,你能从容引众而出,且使鬼谷秘籍得传,便是大功。若使别将断后,此数千汉军将士,皆死无噍类矣!

胡畴闻言,不敢再争,泪如雨下。于是双手接过锦匣,纳入皮囊之中,复又飞身上马,引领余众向东南杀出。借助沉沉暮色,果然透围而去。

画外音:胡畴突出重围,其后见到张耽,将马贤所遗锦匣赠之。张耽见到伏龙令牌及掌门谱系,知道其中含义,自此便为鬼谷派第十六代掌门。

马贤见胡畴率众驰远,放下心来。遂撕下战袍,自裹伤处,然后大喝一声,与二子引领三百护卫家丁,迎面杀入羌人重围。左冲右突,拖延时间,以掩护胡畴远遁。

定更时分,父子三人力竭,最终战死。三百勇士亦都没于乱军之中,并无一人投降。

此战之后,陇西数郡皆陷。东羌及西羌汇合,军锋直抵关中三辅,将安定郡重重围困,一面焚烧两汉历代皇帝陵墓,一面屠杀劫掠吏民。

安定围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郡守召集群僚,商议御敌之计,恨无良策。

郡丞忽道:今有名士皇甫规,正在城中。其出身将门,必懂兵略,君侯何不用以却敌?

郡守:若非先生提醒,吾几乎忘却此公。速赍重礼,与我请来!

郡丞应诺而去,只一顿热茶功夫,便引一员儒将入衙,登堂入室。

字幕:皇甫规,字威明,安定郡人。度辽将军皇甫棱之孙、扶风都尉皇甫旗之子。

皇甫规:明公见召,不知有何使唤?

郡守:凉州三明,闻名久矣。公前上书朝廷,言称马贤必败,今日果然。公既将门之后,眼见本郡势危,岂忍袖手旁观乎?

皇甫规:君侯但有所命,规既赴汤蹈火,无有不从。

郡守大喜,当即便任命皇甫规为功曹,命率八百士兵,抵御羌兵。皇甫规奉令出城,只率八百壮士与羌军交战,亲入敌阵,斩首数级,羌军退却。

郡守在城头观战,见皇甫规获胜,遂命大开城门,引众追杀羌兵。直赶出三十余里,恐中埋伏,下令鸣金,凯旋回城。于是摆酒贺功,推举皇甫规为上计掾。

皇甫规知道羌兵势大,今虽稍却,其后必来。于是上疏朝廷,其疏略云:臣比年以来,数陈便宜。羌戎未动,策其将反,马贤始出,颇知必败。每惟马贤等拥众四年,未有成功,悬师之费且百亿计,出于平人,回入奸吏。故江湖之人,群为盗贼,青徐荒饥,襁负流散。夫羌戎溃叛,不由承平,皆由边将失于绥御。乘常守安,则加侵暴,苟竞小利,则致大害,微胜则虚张首级,军败则隐匿不言。军士劳怨,困于猾吏,进不得快战以徼功,退不得温饱以全命,饿死沟渠,暴骨中原。徒见王师之出,不闻振旅之声。酋豪泣血,惊惧生变。是以安不能久,败则经年。臣所以搏手叩心,而增叹者也。愿假臣两营二郡,屯列坐食之兵五千,出其不意,与护羌校尉赵冲共相首尾。土地山谷,臣所晓习;兵势巧便,臣已更之。可不烦方寸之印,尺帛之赐,高可以涤患,下可以纳降。若谓臣年少官轻,不足用者,凡诸败将,非官爵之不高,年齿之不迈。臣不胜至诚,没死自陈。(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