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十三集 背水一战

华夏真相集 第十三集 背水一战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5:48:26 来源:笔趣阁

千帆竞渡,万车并进,六军齐发。

韩信发兵,于高祖二年八月返回关中,出于陈仓道口,袭击雍王章邯。

章邯只派大军守于斜谷道口,未料汉军会在陈仓突然出现,仓促率军迎击,一战而败。汉王命灌婴连夜追击,章邯退至好畤,整军再战,又被打败,逃到废丘。

汉王于是平定雍地,向东挺进咸阳,在废丘包围雍王。

与此同时,灌婴率军攻下栎阳,塞王司马欣投降。

其他五路兵马陆续来至,各报战功。

曹参连克下辩、故道、雍县、斄县,樊哙在白水北大破雍国轻车骑军。

周勃战功最巨,先击败赵贲、内史保于咸阳,又北攻漆县,败章平、姚卬两军,西定汧郡;还军之时,又下郿城、频阳,再破西丞,击破盗巴军,攻拔上邽,东守峣关。

郦商大破雍军于焉氏,又败周类军于栒邑,苏驵军于泥阳。

靳歙西击章平军,破之,平定陇西六县。

八月下旬,诸路汉将皆至关中,韩信率领合后大军亦至。

翟王董翳投降,汉王分其地为渭南、河上、上郡三郡,分拨郡守以治。

之后数月,韩信尽取陇西、北地、上郡,由此章邯困守废丘,三秦之地全部归汉。

汉王大喜,召集诸将,大宴群臣。肉山酒海,觥筹交错,满座尽欢。

便在此时,门军来报:营外有张良先生,引领一个大汉,前来求见汉王。

刘邦:啊也,子房先生到来,我复有何忧!

如获重宝,迎出营外,果见张良立在辕门,玉树临风,仙风道骨。汉王纵身上前,一把抱住,摇晃半日,这才惊喜问道:先生不随韩王在阳翟,怎生来此?

未料张良并无喜色,反而倒身下拜,放声痛哭。

刘邦:先生何故如此?

张良:叵耐项羽,杀害韩王成于彭城,复将我韩国封与其密友郑昌。某再失故国,因此来投,必助大王平灭项羽,兼报韩王大仇!

刘邦:如此说来,先生不复再离刘邦身侧也?

张良:不灭项羽,绝不再去。

汉王且悲且喜,俯身搀起张良,忽见其身后站立一条大汉,威风凛凛,大感惊奇。由是出言问道:此位是谁?

张良:乃韩襄王支庶之孙,韩信是也。

刘邦笑道:气概非凡,真将军也。如此,我军中便有两个韩信矣。

请入帐中,与上将军韩信及诸将相见。韩信闻说是鬼谷掌门驾到,气焰顿敛。

张良亦闻韩信自称是兵祖王敖弟子,仔细相了几眼,含笑而已,也不点破。

汉王下令,在身旁复设上座,请张良入席,公孙韩信,坐于其右。重添盘盏,继续开宴。酒过三巡,汉王问道:我今虽得三秦之地,因有韩王郑昌相阻,难以出关,奈何?

张良:臣善仿郑昌字体,今可以其名义寄书项王,以助主公出关。

由是便索刀笔竹简,当场写书,一挥而就,呈递汉王。刘邦览其书道:

臣上言:汉王欲得关中,今占三秦,以践怀王前约而已,不敢复向关东也。

汉王览书大喜,遣使送至彭城。

项羽见是郑昌字迹,信以为实,便命诸侯停止西征,各自回军,归于故国。

使者还报汉王,张良喜道:大事就矣!

又伪作齐王田荣、梁王彭越笔体,给项羽下达战书,说欲灭楚,以为义帝报仇。

项羽得书大怒,亲提大军北征,前来攻打齐国。又使人征召九江王英布,命其从征。

英布前因杀害义帝怀王,替项王背锅,为诸侯所恨,此番便学得乖了,自己托病不出,只派遣部将阎开,率领三千人前往。

项羽大怒,因此怨恨英布,便起杀机,欲平灭齐、梁二王之后,回军击之。

镜头转换,楚霸王二年冬,齐国南境。

项羽北至城阳,距城五里排列战阵,令人到城下搦战。

齐王田荣引兵会战,却非项羽对手,一战而败,尽失部众,只身逃往平原。

平原百姓因恨田荣曾杀田市,驱逐田都,故此不纳其入,反而将其杀死郊野。

项羽下令尽毁齐国城乡,复将降卒全部坑杀,掠其男女老幼,迁往北海,又大半都在迁徙途中杀死。然后设官以守齐地,引军归还彭城。

齐人大恨,聚众数万叛楚,并推田荣之弟田横为首,攻拔城阳,据城以守。

项羽闻讯,引兵复回平叛,再攻城阳。

齐人万众一心,皆都死守不降。楚军久攻不下,由此顿兵于齐,不得还国。

项王攻齐之事,早有细作报至关中。刘邦闻说项王远征在外,大赞张良:先生只以区区三封书信,便使项王撤却西边防备,复使其引兵攻齐,真乃神来之笔,足胜十万雄兵!

于是便令上将韩信,抓紧攻克废丘,准备东出;同时暗遣薛欧、王吸二将,统一支奇兵出于武关,到南阳与同乡好友王陵联合,往沛城迎取父亲太公与妻子吕雉,接来军中。

其后又纳张良之计,就拜王孙韩信为韩国太尉,令引兵一万,循守韩地。并当场许诺:此去若定韩国,则拜卿为韩王。

韩信大喜,乃引军出关,循略韩地,连下十余城。

项羽所立韩王郑昌,只是一介书生,且又胆小。闻说王孙引兵到来,便即献城以降。

韩信遣使向汉王报捷,刘邦大喜,立即兑现前诺,果拜韩信为韩王。

其后未久,探马来报汉王:田横领齐人数万固守城阳,驱逐田假,立田荣之子田广为王,自领齐相。因檄命号召齐人击楚,由是三齐之地皆反,项王焦头烂额,应付不暇。

汉王闻报大喜,便问张良:如此奈何?

张良:三秦即定,韩道亦通,时机至矣。可就此发兵出关,与项羽逐鹿中原。

汉王从之,由是留下上将韩信,率三万兵马继续围攻废丘,自率十万军马,出关向东。

十万汉师一路东进,势如破竹。魏王豹不战而降,殷王司马卬也望风归降。

项羽正在齐国督战,闻说汉王轻易便得魏、殷两国,不由大怒。乃封陈平为武信君,令其率领本部人马,前往平灭殷国。司马卬闻而大惧,由是复又降楚。

汉王刘邦亦怒,引军攻打陈平,一战获胜,就而平定殷地,俘虏司马卬。

陈平兵败,将欲还投霸王,未料项羽扬言,必欲诛杀出征殷国将吏,问其败兵之罪。陈平闻此惧甚,于是不敢归齐,只得引领残部,来投汉王。

镜头转换,复说汉将薛欧、王吸。

二将奉命兵出武关,先派使者赍持汉王书信,前往南阳求见王陵,请其发兵速往沛郡,迎取太公、吕后。王陵得书,更不怠慢,亲引兵马前往沛郡。

未料此事不密,被楚国细作侦知,速往齐国报与项王。

项羽闻之,发使还于楚都,派项辰自彭城发兵,拒守阳夏,王陵军队乃不得前。项王又命人劫取王陵之母,置于军中,使人持王母发簪,前往招降王陵。

王陵虽见母亲发簪,兀自不信,乃遣同宗王何为使,前往楚营,观其真伪。

王何到至楚营,拜见楚将项辰:若使某先见伯母一面,万事皆好商量。

项辰冷笑不已,遂命请出王陵之母,东向而坐,命王何在堂下视之。

王何见果是伯母,落入楚军之手,于是心忧如焚,当即拜倒:孩儿不孝,有累伯母。

项辰:即见母面,公意如何?

王何立即允道:请将军善待我伯母,某今归报族兄,必劝其率军以降。

项辰见王何允降,心中大喜,便不设备。

王何告辞,陵母请求相送出营,项辰不及多想,随口许之,只命部将跟随监视。陵母陪同侄儿到至营门,停住脚步,借为王何整理头发之机,俯耳叮嘱。

陵母:侄儿,回去告诉你兄长王陵。善事汉王,勿以我为念。汉王乃是忠厚长者,必然终得天下。我今出营,乃是以死送侄,并绝你兄弟二人之虑也!

道罢,催促王何上马而行。见其驰远,突然回身,抽出押送军士肋下佩剑,自刎而死。王何在马上回头,远远望见,大哭而去。

项王闻报大怒,下令烹煮王陵母尸,将其肉送至王陵军营。

王陵闻听兄弟还报,犹报一丝幻想;此时亲眼见到母肉,不由大恨,痛哭以至呕血,数度昏厥。王何急请医官,入内救醒兄长,王陵由此矢志以保汉王。

薛欧、王吸闻说汉王父亲及妻子不能救出,反而搭上王陵老母一条性命。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驻军以待时机,并遣使西还,归报汉王。

汉王二年三月,刘邦统领大军东渡黄河,直指洛阳,一鼓而下。

刘邦进至洛阳,当地名士董公求见,前来献策:自古兵出无名,事故不成。今大王欲讨项羽,当发檄天下,明其为弑君之贼,诸侯之心乃可服也。

汉王从其建议,乃令三军挂孝,为义帝芈心发丧,缟素三日,并发檄文,布告天下:

谫除暴秦之时,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义帝发丧,诸侯皆需缟素。故悉发关内之兵,愿从诸侯各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乃引军度过临晋关,前至河内,纠集塞、翟、魏、赵、殷五国诸侯联军。

当时张耳为陈余所逼,在常山立脚不住,率先引军来投,甘愿自去王号,永为汉臣。魏王豹见到汉王檄文,亦即复书请从。刘邦大喜许之,便请发兵相助。

汉王传檄使者至赵,出示汉王檄文,请赵王歇加盟联军。赵王未及回答,国相陈余却道:只要汉王诛杀张耳,某便举国以从;如若不然,恕不从命。

使者无奈,只得以此回报汉王。刘邦自然不忍诛杀张耳,乃从俘虏中寻到与张耳面貌相似之人,就命斩杀,割下首级盛于函中,送至赵国。

陈余看罢,信以为真,这才发兵从汉。

汉王乃合五国之兵,共得五十六万大军,声威大震。

其余诸侯虽然不敢公然反楚,见到汉王檄文,亦抱观望态度,不愿再为项羽出力。

汉王会合诸侯,将与项王决战。因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乃命将萧何自汉中调来,使其镇守栎阳,就便筹集军资,自黄河顺流而下,以补给前方。

然后升帐聚将,部署决战。

汉王发令:曹参、周勃、樊哙、灌婴!命你四将,联合陈余赵军,由朝歌经由定陶、胡陵,南出萧县,进攻彭城之北。

曹、周、樊、灌:喏,臣等遵命!

汉王:薛欧、王吸、王陵!各率本部,由宛城经由叶县、阳夏,兵击彭城之南。

欧、吸、陵:喏,末将遵命!

汉王:夏侯婴、卢绾、靳歙、司马欣、董翳!随同本王,各率本部,护卫中军。

婴、绾、歙、欣、翳:末将等遵命!

汉王:中军皆听本王调度,以张良为军师,陈平为参乘。会合殷王司马卬、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信、魏王豹诸侯之军,以为中路,经由雍丘、睢阳,西击彭城。

张良、陈平:喏,臣等遵命!

汉王:命彭越率军三万,继续袭扰梁魏之地,掩护汉军侧背。

彭越:喏,为臣遵命!

数令并发,数十万大军迅速调动,各自奉命而行。

早有楚国细作侦知探明,报至齐国城阳大营;彭城守将,亦即发书告急。

告急文书到时,项羽亲自督率大军伐齐,因战事陷于胶着,不能回军彭城;又为防备刘邦东来,乃命北自济水西岸,逶迤南亘太康、淮阳一线,布置守备。

由是项王传令:命大将龙且、魏相项它,把守定陶重镇。

龙且、项它:喏,末将听令!

项王:命大将项辰,分兵把守中牟县东曲迂,河南太康阳夏。

项辰:喏,末将听令!

项王:命大将项庄,率引彭城主力出城,列阵萧、砀一带,以待联军。

项庄:喏,末将听令!

汉高祖二年四月,刘邦亲率中路主力,前至曲迂,扎下中军大帐,传令三路出击。

一声令下,三路齐出。

南路主将是为薛欧、王吸、王陵,迅速击破夏阳,继续向萧县前进,图与中路会师。

北路主将是为曹参、樊哙、灌婴、郦商,自东明围津渡河,攻取荷泽西南煮枣,击破楚将王武、程处。曹参、灌婴又攻定陶,楚将龙且、魏相项它守之不住,引军败走。曹参乃派樊哙南下,自与灌婴、郦商追击龙且、项它,前至胡陵。龙且再败,曹参攻拔胡陵。

中路主将是为汉王刘邦,先与北路樊哙会师;其后未久,曹参引军来见。

汉王大喜,乃命周勃攻破曲迂,进抵外黄;彭越率三万梁军,前来会师。

樊哙遂向萧、砀推进,薛欧等率南路军亦至,由此三路大军会师。

刘邦乃派周勃为前部总先锋,将萧、砀楚军击溃;其后亲率数十万大军,径至彭城。

当时楚国所有精兵猛将,都随项羽伐齐,彭城守兵寥寥,只剩老弱数千留守。听说汉王率数十万诸侯联军兵临城下,不敢抵敌,纷纷逃散。

刘邦兵不血刃,进入彭城,出榜安民。于是下令犒赏三军,歇兵三日,复传将令。

汉王:命昌妃之兄周吕侯,驻军下邑。

周吕侯:微臣奉命!

汉王:命彭越率其本部,复还梁地。

彭越:末将奉命!

汉王:命樊哙北攻邹鲁、瑕丘、薛城,并在曲阜、滋阳驻守,卫护彭城北面安全。

樊哙:微臣得令!

汉王发遣诸路兵马已毕,以为天下即定,便入住楚宫,收缴项羽美人贷赂。又与诸侯及众将日日置酒高会,欢呼畅饮。

当时诸侯之师,除守备各地之兵,在萧砀及彭城周围,约有三十万大军。

彭城败军北逃至齐,向霸王汇报:报大王!楚地尽失,国都彭城,亦落入汉王之手。

项羽怒发冲冠,乃命随征诸将,仍旧打出自己西楚霸王旗号,继续留下攻齐;自率精骑三万,不带步兵以及辎重,疾驰南下,还夺彭城。

三万楚骑,其快如风。

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鲁瑕丘发动袭击,迅即冲破樊哙等军防线;复又马不停蹄,日夜兼程,闪击胡陵、萧县。

项羽亲率骑军,当晚夜间抵达萧县,汗透浃背,人马皆如水洗。因知汉军必然无备,遂命众军在林茂之处下马,稍事休息,吃些干粮,兼养马力。

眼看东方发白,将至拂晓,项王一跃跳上乌骓宝马,率三万铁骑由西向东,迎着初起晨光,举起战刀,攻入汉军侧背。从卯时开始进攻,战至午时,便即大破诸侯联军数营。

汉军面对突然袭击,又正在早晨困倦之际,无法组织抵抗,自相践踏,乱作一团。由是在彭城近郊,被项羽三万骑军,斩杀十余万众,泗水为之变赤。

时至中午,刘邦才自宿醉之中清醒,要讨水吃。忽听城外杀声震天,不由大惊。

汉王问道:何处兵马厮杀?

近侍答道:项王如同从天而降,正在城外杀人,未知有多少兵马。诸侯不支,皆都逃遁,呼唤大王不起。诸将皆都引军在外,城将不守,项王已将入城矣!

刘邦大骇,急披甲出宫,跳上战马,引五千亲军,出于南门,向西狂奔而逃。

城外汉、赵联军正在勉力支吾,见到汉王大旗向南,更无战心,随后而逃。

项羽自后追击掩杀,在彭城南六十里处追及联军,复歼十余万众。

刘邦继续南走,欲进吕梁山区,以资抵抗,但因项羽猛烈追击,又被杀毙数万。

项羽心怀激愤,日夜不停追击,前至灵壁以东睢水,再斩杀联军十余万人,溺死者不计其数,睢水为之不流。

楚军犹如恶煞附体,三战三胜,终将刘邦残部包围。项王命令众军下马饮食,只待稍息马力,便将汉军聚歼。

汉军残部聚于睢水沙洲,见被重重围困,绝无可逃之隙,于是皆都大哭,哀声震天。

便在此际,忽起西北大风,向楚军猛袭而来,飞沙走石,树木连根拔起。一时天昏地暗,项羽阵营混乱,不辩东西。刘邦趁此机会,不顾众军,仅带十余从骑,顺风突围。老父刘公、妻子吕雉皆被楚军俘获,东出关中汉军,几乎全军覆灭。

彭城一战,刘邦遭到自起兵以来最大惨败,汉军元气大伤,诸侯复又纷纷背汉投楚。

刘邦沿途收集残部,向西退守荥阳,并使萧何悉发关中老弱,皆诣荥阳军营效力。

项羽于巨鹿大战之后,再次表现英勇果敢、雄才大略,以少胜众,缔造经典战例。楚军三战,计杀汉军二十万众,其中一大部分,乃是自相践踏而死。尤其泗水、睢水湍急,入水而死者大半,并非死于兵戈。如此五十六万大军,一朝殆尽。

此战之后,塞王、翟王复投项羽,魏王豹及陈余宣布自立。

项羽终得完胜,夺回彭城,全复楚地。但因千里奔袭,历经数次大战,已成强弩之末;又有魏相彭越三万兵马未遭折损,屡次挠于楚军之后,收兵还都,不敢深入西进。

刘邦由此得以脱逃,退至荥阳、成皋,占据地利;复又依靠关中、汉中辎重粮饷接济,以及萧何大力补充兵源,得以尽快恢复元气。

镜头转换,按下中原,复说关中。

汉王二年五月末,时当盛夏,关中连日暴雨,废丘城外,雍河之水暴涨。

废丘原为西周时秦国故都,乃大秦先祖非子所居,更是秦人发源之地,古称犬丘。秦统一六国之后,定都于咸阳,此城便被废掉,但因历代秦陵皆在,故称废丘。

章邯定都于此,其实是欲光复秦国旧日辉煌,未料终成自己葬身之地。

六月上旬,暴雨不止,水漫河柳。

韩信见此,乃命掘开河堤,水淹废丘。由是一声呼啸,大堤崩溃,犹如天崩地陷,只瞬息间,其城四面皆水。城中平地水深三尺,军民皆立其中,以致双腿长蛆。

十数日后,墙基酥软,渐渐倾塌,韩信率军攻入城门。

雍王章邯仰天长叹,横剑自杀,至死不肯降汉,免遗三姓家奴之羞。

章邯之弟章平,多次率兵与汉军交战,终为汉军所虏。另有章邯别弟章豨、侄子章直,被俘之后皆降汉朝,分别被封为巴东、征东将军。

章邯死后,嫡系后裔就此改姓章仇,以志与韩信深仇大恨,不报不休。

韩信终灭章邯,闻报汉王引退荥阳,命萧何在关中征兵,补充前线。于是不敢怠慢,遂带部队赶出关外,来与汉王会合。汉王得此生力军补充,士气稍振。

此时探马来报,说汉王父母刘太公、刘媪,以及妻子吕雉,均被楚军俘获。

到此地步,刘邦只得按下家属不顾,向军师张良求问下步行止。

张良说道:九江王黥布,乃是楚国枭将,但因弑杀义帝之事,便与项王有隙;彭越反楚向汉,今据梁地。此两人者,可为急使;韩信又可独当一面。捐此三人,则必能破楚。

刘邦信以为然,乃派谋士随何,往说九江王英布。

当时只因汉军败于彭城,诸侯皆反,王武反于雍丘,程处反于燕县,柱天侯叛于衍氏,羽婴反于昆阳。汉王乃令曹参、灌婴、靳歙分路征伐,陆续平定;又使樊哙,重略鲁、梁。汉王重拾信心,乃拜灌婴为中大夫,统领骑兵,在荥阳以东大败楚军,暂时稳定战局。

便在此时,韩信率军到达关东,与楚军在荥阳、成皋一带对峙。

魏王豹复叛汉附楚,盘踞河东,切断关中与荥阳联络,对汉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刘邦欲图再使魏王豹反正,于是先遣谋士郦食其,又遣辩士随何前往游说,皆未成功。汉王无奈,复又问计于韩信。

韩信奏道:说之不动,击之可也。

刘邦:我军彭城新败,恐战之不利,反贻大害。

韩信:臣聚新败之兵,为大汉下魏可也。

汉王壮之,乃许以便宜行事之权,任其施为。

韩信乃升大帐,召集众将:魏军为防我进攻,扼守渡河要津以阻,同时北联赵代诸王,共同御我。彼忖我新败,不敢轻出,必致轻敌。故我可突出奇兵,袭其中枢安邑。

众将闻此,精神大振:愿听上将军差谴,万死不辞!

韩信大喜,由是调兵遣将。先派一部兵力,于临晋关隘征集船只,摆出大军渡河姿态;却将主力隐蔽集结于夏阳,准备由此渡河,迂回袭击安邑。

汉军行动,早有细作报至魏国。魏王豹心慌,问计于群臣。

上将柏直奏道:汉军去岁出关之时,便由临晋渡河至东,今其征集舟船,是故伎重施。我有黄河天险,只增调军队,加强临晋防御即可,汉军岂能飞渡哉?

魏王豹乃从其议,以重兵布防临晋关。

与此同时,郦食其亦向汉王进言:某当再往游说魏王归降,若事不济,用兵不迟。

刘邦许之:先生若能说服魏豹附汉,孤必以魏地万户封之。

郦食其道谢,遂单车而往,来见魏王。

魏豹因对汉王不满,同时慑于楚强,一见郦食其之面,便即谢绝: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今汉王慢而侮人,詈诸侯群臣,如骂奴才,非有上下礼节,吾不忍复见之也。

郦食其未能开口,便被回绝,只得据实回报汉王。

刘邦大怒,乃命韩信出兵,进攻魏国。

汉王二年八月,以韩信为左丞相,率骑将灌婴、步将曹参,发兵攻魏。

韩信命于临晋河岸大张旗鼓,佯作于此渡河。

魏王豹集中全军推进蒲坂,封锁临晋关黄河渡口。安邑重镇及首邑平阳,就此空虚。

韩信闻报魏军集于临晋关,便对诸将说道:我计成矣!

乃亲率主力,潜离大营,直奔临晋关上游。到至百余里外,地名夏阳,命以木柙缚扎罂缶为筏,全军迅速渡过黄河。然后迅猛回师,进攻魏军侧后,大破魏军,旋攻安邑。

魏王豹闻报大惊,被迫转移蒲坂兵力,以救安邑之急。魏军往返奔波,一时大乱。

汉军迅速袭占安邑,立即转向北进魏军,迎面击之,在安邑西南交手。

两军相交,韩信命令曹参部从正面进攻,灌婴则率骑兵,旁敲侧击。

魏将项它挡不住曹参正面攻击,一触即溃;冯敬骑兵则被灌婴击散,魏军陷入包围。

便在此时,临晋关佯攻汉军变为实击,趁机渡河,经由蒲坂前来参战。

相持十数日后,到至暮秋九月,两军终分胜负。汉军大败魏师,俘获魏将王襄。魏王豹率引败军东走曲阳,再被汉军击破;复又逃至东垣,终被汉军所擒,魏军全部被歼。

汉军平定魏地,关中河南侧背战略威胁解除,由此士气大振。汉王得到降卒数万,由此得以补充大量军力,为开辟北方战场,创造有利条件。

韩信上奏汉王:魏王既降,诸侯胆寒。臣请乘此有利时机,北举燕、赵,向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击败项王,在此一举也。

经此灭魏之战,刘邦已完全相信韩信乃是王敖祖师之徒,战力通天。由是毫不犹疑,当即命给韩信增兵三万,并命张耳与韩信一起,引兵东击赵王歇。

韩信既得张耳之助,如虎添翼,引兵北向,斩杀代相夏说,一举破代。

汉高祖三年十月,韩信又与张耳率领破代之众,一同陈兵井陉。

赵王歇闻报大惊,乃请成安君陈余亲自挂帅,尽出主力大军二十万;更命广武君李左车为先锋大将,前往井陉口抗击汉军。

李左车,赵国名将李牧之孙。自陈胜大泽乡起义之后,辅佐赵歇,南征北战,为兴复赵国立下赫赫战功。此时再担重任,将与韩信对垒交锋,遂向成安君陈余献计:

韩信只用两月时间,便以败弱之卒,智渡西河,掳魏王、擒夏说、血洗阏与。今有张耳为辅,议欲下赵,其锋诚不可当。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师行数百里,粮食必在其后。愿明公借我奇兵三万,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则深沟高垒,坚营勿与出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出十日,而韩、张两将首级,便可致于足下。若不用末将之计,则我等必为二子所擒。

陈余向以儒者自居,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因谓李左车危言耸听,由是答道: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之。今韩信兵力号称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而已。千里远来袭我,至则亦已疲极。今如坚垒不战,若其后汉王亲来,则何以迎之!诸侯谓吾怯战,亦必轻我。

于是不听李左车计策,更不分兵给他,以绝汉军粮道。

韩信早已暗派细作,往来探听敌兵动静。因得知陈余未纳李左车之策,由是大悦,放胆引兵前来,离井陉口三十里处,下令安营下寨。

当日半夜,韩信忽然升帐,召集诸将,命令副将灌婴:率领二千精骑,每人必要手持一面红旗,兼道上山,在林中伪装隐蔽起来,窥视赵军。来日出战,赵军见我出击,一定倾巢而出。公等则乘机迅速冲入赵营,拔掉赵国旗帜,插上汉军红旗,不可违误。

灌婴领命,率军而去。韩信又谓诸将:今天将明,不必传餐。尽灭赵军之后,朝食可也。赵军据险而阻,以逸待劳,必不肯轻易出兵击我。今可趁夜渡河,列阵于城下会战。

于是乃派一万人为先头部队,渡过绵蔓水之东,背靠河水摆开阵势。

待汉军列阵已毕,天已放亮。城上赵军见汉军背水列阵,皆都大笑。由是韩信亲自渡河,命军中打起大将军旗号,排列仪仗,击鼓进军,来攻井陉山口。

李左车在城上观阵,见到汉军形状,对陈余说道:韩信背水列阵,鼓吹来至,必有奇兵妙计,将军不可轻出攻击,只宜坚守。

陈余笑道:今其自入死地,我不出击,待天灭之乎!

又不肯听从李左车之谏,乃命出营迎击。大战良久,汉军尽弃旗鼓,败退河边。

陈余在城上看得清楚,乃命城中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必要生擒韩信、张耳。

赵军大进,一路争夺汉军所弃旗鼓、刀枪。

汉军退到河边,韩信乃命卫队高呼:已无退路矣,众军何不返身死战!

汉军闻之,皆都返师,冲向赵军。

张耳指挥后军继续渡河,登岸迎战赵军,拼死作战。赵军虽然鼓勇前来,无法取胜。

此时灌婴带领二千轻骑,隐于山林观战。见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便即冲下山坡,进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竖起二千面汉军红旗,便如火海一般。

赵军久战不胜,退回营垒,却见营中遍是汉军红旗,不由大惊失色。因认为汉军已尽得赵地,并擒赵王,于是不敢回营,四散奔走逃告。

李左车怒道:汉军既胜,岂能尽得赵地?再有惑乱军心者,必斩!

于是力斩数人,竭力阻止。奈何兵败如同山倒,李左车便有智勇,也是止喝不住。

汉军两面夹击,大破赵军,在泜水斩杀成安君陈余,活捉赵王歇,李左车不知下落。

韩信大获全胜,下令传餐,此时方见日上三竿,正当晡时。

诸将前来报功,皆都喜之不尽,这才有人问道:兵法有云,布阵时右背山陵,左对水泽。今将军背水为阵,并说破赵之后朝食,我等不服。然终取胜,却是为何?

韩信说道:此亦载于兵法,诸位岂有不知之理?

诸将:兵法何谓?我等着实不知。

韩信:兵法有云,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不亦此乎?

诸将:陷之死生可也,焉有自投于死地者乎?

韩信:我之士卒大半都是新招而得,不及训练,便上战场。此谓驱黎首以战,兴有将其置之死地,使人人奋命;如留以生路,则临阵逃散,焉能取胜?

诸将听罢,自叹不如,大加赞佩。

韩信:李左车乃是名将李牧之孙,传令三军,不许杀害。有能生擒者,赏以千金。

传令下去不久,果有部将叫道:末将擒获李左车来献,求赏千金!

韩信见果是李左车,急亲自上前松绑,请其面东而坐,当众下拜,执弟子之礼。

李左车惊问:某乃阶下之囚,将军何故如此?

韩信低声言道:令祖李牧是为兵家门高徒,某乃王敖仙师再传弟子,系出同门。

李左车闻此大悟,微笑不语。韩信于是摒退诸将,密求伐燕妙策。(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