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二十四集 于吉报仇

华夏真相集 第二十四集 于吉报仇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7:48:39 来源:笔趣阁

丹徒城中,孙策府邸。

许贡随使者到了府邸衙署,登堂唱喏,问道:伯符将军相召,未知有何差遣?

孙策冷笑连声,当即喝令关门,拿出许贡写与曹操密书,掷于地上,怒叱道:某将江东大郡全权委托,与你何仇何恨,今欲送我于死地!

许贡大惊,无可辩解,只得哑口无言,沉默以对。

孙策怒气勃发,命武士撤下弓弦,将许贡当堂绞杀,复命尽诛其随从部众。刹时间府门大开,禁卫军杀出,许贡十余个随从不及还手,已经尸横就地,身首两分。

却有一个随从命不该死,因内急绕到远处林中出恭,闻听同伴惨叫之声,便知主人亦必被杀,急忙提上中衣,兼道逃回吴郡衙署,通报主人凶信。

许贡部下僚属闻讯,自知不是孙策对手,恐被连累,便与家属仆从尽皆逃散。

孙策即杀许贡,转而更恨曹操,遂令部将训练兵卒,准备渡江北伐。一边借口练习骑射,常引军会猎于丹徒西山,每每身先士卒,单骑驱驰。程普、黄盖等老将劝之不听。

这日聚众围猎,众军自草中赶起一头大鹿。孙策仗着马快,撇了诸将,单人独骑,纵马上山逐之。正赶之间,只见树林之内钻出三人,在道旁持枪带弓而立。

孙策心中起疑,勒马问道:汝等何人,因何在此?

当中一人答道:我等乃韩当部卒,在此射鹿。你却又是何人?

孙策见对方不识自己,不由感到好笑,说道:某是黄盖将军部下,也来射鹿。

说罢举辔便行,从三人身侧穿过。那三人故作退避,待孙策马到近前,大喝一声:我等是许贡家客,特来为主人报仇!

话犹未了,三人一齐动手,猝不及防。其中一人拈枪望孙策左腿便刺,入肉两寸有余,血染战裙;另一人拈弓搭箭射来,正中孙策面颊。

孙策大怒,顺手拔下面颊上箭矢,取弓回射,那放箭者应弦而倒。其余二人举枪向孙策乱搠,不肯退后半步。孙策脸上血流如注,腿伤痛不可禁,只得且拒且走。

顷刻之间,孙策旋又身被数枪,马亦带伤,寸步难行。孙策随身未带长枪,又见袋中箭矢已绝,不由仰天大叫:可叹我号称小霸王,今日死于无名小辈之手!

正在危急之时,听得身后一片声呐喊,程普引领众将赶来,刀矛齐施,一刹时将那两个刺客砍为肉泥。复以刀剑割下战袍,扎裹孙策伤处,救回大营。

程普等诸将见孙策伤重,劝之再三,且回吴会养病,病愈后再行北伐。孙策虽然同意南返养伤,但犹不肯干休,怒道:此事必与曹贼大有干系。我若不死,必伐许都!

即命二弟孙权:你可代我整备人马,预备渡江北伐,先取广陵。

探马得知江东消息,立刻飞报广陵太守陈登,诉说孙权要来。原来曹操自平定徐州之后,感念陈登献城有功,便代朝廷发诏,擢升其为广陵太守,进封伏波将军。

陈登在广陵数年经营,甚得江淮民心。此时闻报孙权来攻,便一面令人驰书前往汝南,与刘备约会呼应;一面致书东海臧霸,请其带兵前来相助,抵御江东兵马。

臧霸与陈登在徐州时便相交甚厚,得了陈登手书,即率三千人马,星夜驱至广陵。

陈登:将军既肯助我,只要依某计策行事。但闻我军鼓而进,必获大胜。

臧霸亦知陈登雄才大略,非同小可,满口应诺,自去依计行事。

镜头转换,江东兵至。

孙权正在年少气盛,奉了兄长之命,率领五万兵马,以韩当、周泰为副将,跨江来夺广陵,先来进攻匡琦城。

陈登闻报,急率臧霸自广陵驰援而至,入城布置防范。

因未料江东人马来的恁快,当时陈登兵马大都屯于广陵,匡琦城只有两千守军;加上臧霸所带来三千余人,也不过五千兵马。

孙权依仗己方军力十倍于城内守军,下令弃舟登岸,分兵东西南门三面攻打,自己亲率主力攻打南门。

城中守军见城外敌如蚁聚,战鼓动天,不由人人面有惧色,心中着慌。

陈登镇静自若,下令紧闭城门,命将士们严阵以待于城门之内,城头上却偃旗息鼓,尽遣城中老弱上城,示敌以虚。

孙权见城上守备松懈,遂令击鼓三通,以骑兵冲锋,步兵继之以后。

韩当挥刀在前,眼看离吊桥只有一射之地,座下战马却忽然悲嘶咆哮,扑地倒了。但闻左右悲嘶连连,马匹成批摔倒,却是被扎马钉伤了蹄子,骑士落地翻滚,成批死伤。

韩当急令停止冲锋,且自退军。后面步军赶至,与骑兵撞在一起,乱成一团。

陈登在城楼之上看得清楚,喝令一声,将城上旌旗竖起,鼓声大作。

城下闻鼓而动,打开城门,臧霸一马当先冲出,如下山猛虎,奋勇向敌阵冲去。只拣中间大道奔驰冲杀,原来早就布好暗记,此处并无扎马钉埋伏。

韩当忽见城中兵出,只得仓促应战。臧霸迎面一枪,将韩当手中大刀拨到一边,却不与之恋战,只认准孙权中军大旗疾冲。一马到处,如汤泼雪。

孙权所部中军猝不及防,被臧霸冲乱,溃不成军。中军护将周泰见臧霸来得凶猛,急令禁军拥护孙权后撤,自己向前迎战,大叫道:江东周泰在此,敌将休得猖狂!

臧霸单枪匹马撞入重围,也不答言,冲周泰当胸便是三枪。

周泰虽是江东猛将,但觉对方兵器沉重,自己不敌。正在这时,韩当从后面杀到,与周泰二人双战臧霸。臧霸以一敌二,精神倍长。

陈登眼见臧霸挫动敌军锐气,在城上亲自擂鼓,众将士喊声连天,奋勇冲杀。江东军此时士气已衰,失去指挥,乱作一团。

孙权见此阵势,心中亦慌,只得下令暂退江边,上船以避敌锋。

江北将士围裹上来,韩当、周泰只得撇了臧霸,回身拥护孙权上船,喝令移船江心。

江东士兵大半登船不及,在江滩上互相拥挤踩踏,被杀死淹死者不计其数。围攻东、西城门的两路江东军,有不及逃回者近千人,见归路已断,只得投降。

孙权兵败退回江东,检点部下兵马,折损近半。只得含羞抱愧,写了请罪之书,令人送往吴会,报知兄长孙策,并请增兵添将,以报此仇。

孙策览书叹道:非是二弟无能,乃我轻敌故。陈登多智,非大将不足以敌之。

遂派程普、黄盖二将,各率精兵一万,前往相助孙权,再次渡江攻取广陵;叮嘱务须慎重用兵,不可大意。

二将领命,不日到达江岸大营,面见孙权,合兵一处,声势再振。孙权大喜,遂以重帛赏赐激励将士,下令排开战船,逶迤渡江,千帆竞进,遮盖江面。

陈登闻报江东大军卷土重来,知道匡琦城小,必然守之不住,遂命舍了此城,并将城中百姓全部移入广陵,再次约会臧霸,前来助战。

臧霸听说孙权又来,不敢耽误,又领三千精锐星夜来至广陵,命人报入城去。

陈登亲自迎至城外十里,与臧霸携手入城,再议守城之计。于是先派功曹陈矫,快马至许都告急;一面将前次所俘近千名军士放归江东,令捎书信,呈报孙权。

孙权收纳战俘,闻说陈登已弃守匡琦城。于是展开书信,见其书略云:

愚闻英雄处世,当恩怨分明。与孙氏有杀父之仇者,荆州刘景升也。我与孙将军划江而治,平素并无仇隙,且为友邻之邦。今将军弃杀父之仇而屡攻友邻,窃谓不以为然。孙将军虎踞江东,深为许都曹司空所患,早欲起兵攻之,苦无争端借口。今将军再攻广陵,某因兵少不敌,只得报急于许都,请求朝廷发兵来援,并与曹将军约以举火为号,共击将军。某为一路诸侯,亦不愿曹操兵入广陵,侵我辖地;此乃将军逼我与曹公联合,于将军而计,实非所宜也。若将军弃攻广陵,而转向荆州,某必弃前嫌,以为将军呼应,望将军熟思之。

孙权读毕,展示诸将:陈登书中示弱,可见广陵城中守兵甚少,非我敌手。其言虽是有理,但我有兄长严令,既已渡江而来,不雪前番战败之耻,亦非英雄!

于是将陈登来书撕得粉碎,驱回来使,挥师直至广陵城下,连日攻打。

陈登并不出城应战,只是依仗广陵城高池深之利,连日变换手段守城,令孙权无法得手。两下攻守胶着,不由过了七八日,江东军因攻城不利,死伤者极多,士气低落。

孙权见久攻不下,计算日期路程,约计许都援兵必于近日将至,心中更增焦灼。

遂与程普商议,令韩当、周泰去江边准备战船安排退路,以免再似上次败得凌乱不堪。

二将领命,连夜往江边而去。却被广陵暗探得知其情,射书入城,报知陈登、臧霸。

陈登览书大喜:此番又中我计矣。江东之军,直如此不耐一战!

于是请来臧霸,调兵遣将:请阁下便引部下三千精兵,潜夜自北门悄悄出城,到东南十里外山林中埋伏。先在林中休息一天,以逸待劳,于明日夜间闻鼓而进。

臧霸:谨遵台命。

陈登:江东军围城之前,我已命人在城北聚积大量柴草,每隔十步一堆,纵横成行,直排出十里远近,布列整齐待命。命副将潜出北门,明日酋时放火为号,以扰乱孙权之心。

副将:喏,末将遵命。

安排已定,各自依计行事。至次日夜间,城北埋伏军士点燃火堆,光照远近,并夹杂号角声声。半夜三更,火光便似一条长龙,照亮天际。

镜头转换,吴军江岸大营。

探马来报:广陵城北,火把犹如长龙,一望无际;号角不断,声传数十里。

孙权闻报大惊:此必是许都救军已到,陈登果不欺我。立即传令大军拔寨,后退三十里,免为敌人形成夹击之势。

江东军奉命连夜移营,将士不明其理,心中十分惊恐,一时混乱不堪。

陈登在城头看见敌军移营,便知时机已到,下令城头击鼓,报知城外臧霸;一面大开城门,亲率大军出击。

江东军正在移营之际,军士不成阵列,被广陵军两路夹击,立时大溃,死伤枕籍。多亏韩当、周泰率部来迎,簇拥孙权到江边上船,从容撤过江去,才不致如上次损兵折将。

陈登见获全胜,止军不追,引得胜之兵回城,与臧霸庆功。

孙权败归江东,只得再次具书,令人报知兄长孙策,并将陈登之语转告。

孙策此时创伤未曾痊愈,闻此败讯转增气恼,非要带病北征,以雪前耻。张昭见主公如此,只得拼命劝住,一面使人寻请神医华佗,前来与孙策医治伤症,待病愈后再议出征。

不想华佗已往中原去了,止有徒弟张医在吴,奉命前来与孙策诊治。

张医颇得师父华佗真传,诊视伤症后说道:伤势倒是无妨,可以药到病除。唯有所中箭头上喂了毒药,须静养百日,方可无虞。若怒气冲激,其疮难治。

张昭以重金相谢,恭送张医去了,又将医嘱告知孙策,劝其静养为上。孙策为人最是性急,恨不得即刻便愈,每日在府中纳闷,度日如年。

将息到二十余日,忽报袁绍遣使陈震,自河北而至。

孙策着装坐起,令将陈震唤入。陈震呈上袁绍亲书,具言欲结东吴为应,共攻曹操。孙策大喜,即日便聚会诸将于城楼之上,设宴款待陈震,并下出征军令,以鼓士气。

正在饮酒之间,忽见诸将互相耳语,纷纷下楼。

孙策怪问何故,左右回道:今有神仙于吉,乃山东琅琊人,极有道术,在江东行医发散符水仙丹,救人无数。今从楼下经过,诸将恐失机会,故此皆离席下楼,前往拜之。

孙策闻听大奇,遂与陈震起身,共至窗前凭栏观看。

只见一个道人身披鹤氅,手携藜杖,立于当道之中,受那百姓及诸将焚香伏道而拜。

孙策见状大怒道:岂不怪哉!正是乱世鬼神多,国衰灾异频。这是何方妖人,在我江东惑乱民心?快与我擒来回话!

左右侍卫见主公发怒,怕他旧伤复发,只得下楼,以礼将于吉请至楼上。

于吉上得楼来,对孙策只是打个揖首,并不下拜。

孙策见于吉在自己面前洋洋而立,怒叱道:狂道怎敢在此煽惑人心!

于吉嘿嘿笑道:贫道早于顺帝之时,曾得三卷神书于阳曲泉水上,号曰《太平青领道》,以书中奇术代天宣化,普救万民,未曾取人毫厘之物,安得说我煽惑人心?

众人听了大奇,心中默算自顺帝时至今七十余年,这个仙长怕不有百岁以上?于是尽皆赞羡,窃窃私语。

孙策哪里肯信?愈加怒发,便起身上前,欲待拔剑。

张昭忙挺身上前,斥道:道人休得大言。此乃江东之主,何如此无理?你即自称身有奇术,若能诊明我主公之伤,且能医之,便饶你妄言之罪。

于吉睁着一双怪眼,将孙策上下仔细相了一相,嘻笑道:无非身中毒箭,创伤虽愈,余毒未清,此事易耳。

即于袖中掏摸出一个小小葫芦,就中倾出一粒丹药,递与张昭道:拿去将水化开,服之即愈,永不复发。但恐孙将军惧我下毒,不敢服之耳。

张昭将丹药接在手中,目视孙策,不敢决断。左右诸将皆劝服之,陈震在旁亦劝。

孙策冷笑道:你即自称神仙,可立饮毒药一杯,再服此丹药,看看灵是不灵。

于吉哈哈大笑道:将军到底是以自己之心,以度他人之腹,不肯相信医者之心。如此,以我丹药试某本身,亦不见功。可牵一犬来相试。

孙策欲试其法术,即命牵一黑犬而至,灌以剧毒之酒。那黑犬初时凶猛异常,毒酒入腹,随即翻倒在地,口鼻流血,抽搐不已。

张昭见黑犬将死,急令侍者将丹药掷入水中研化,当众灌入黑犬口中。

过了片刻,黑犬流血即止,翻身爬起,不敢稍停,号叫着直奔下楼,左右拦之不住。

张昭见之大喜,向于吉深施一礼:仙长神通,我等今见之矣。尚望再赐一粒仙丹,以救孙将军。则江东军民文武,皆感仙长之德。

于吉斜视孙策一眼,见他这次并不发怒,显然已是心动,遂笑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道家亦无处不行慈悲,此事极易。

又自葫芦中倒出一粒丹药,与救黑犬者大小颜色无不相同,递予张昭掌心之中。

张昭得了丹药,转身向孙策道:将军身系江东万民社稷之重,虎体至为紧要,望服此仙丹,我等之幸。

文武群僚一齐施礼:将军服此仙丹,虎体痊愈,实乃江东万民之福,我等之幸。

孙策见此等情状,这才舒了胸中怒气,令将丹药研开,当场服下。

不过片时,孙策只觉身安体泰,一股清凉之气直透五脏六腑。连那中箭创口之处,也开始麻痒,似乎再无疼痛之感。

楼上诸人见孙策脸色转为红润,精神焕发炯无病态,不由大喜拜倒,山呼将军洪福齐天,又谢仙长道术通神。

孙策也便换了一副脸色,赐于吉上座,以酒相敬,口中尊为仙师,并请其随军效命,为将士疗伤。于吉微笑应诺,由是满座皆欢。

次日清晨,陈震拜别。孙策治酒饯行,请其回复袁绍,许以联盟,共击曹操。

镜头转换。陈震去后,孙策即发大兵,直至长江南岸。

孙权率众相迎,俯地痛哭请罪。孙策因服食于吉所献慢性毒药,精神振奋,对孙权抚慰有加,即令筹集战船入水,来日进兵。

适逢江南大旱,烈日如火,岸高水低,战船尽皆搁浅于沙滩。孙策只得屯军于长江南岸,期盼大雨降临,直待水涨时方能下船。

于是数万大军暴露于烈日之下,更是炽热难耐,怨气冲天。若是往年这个季节,江南必是暴雨不断,只是今年滴雨皆无,长江中沙洲暴露,浅水处亦离堤岸数十丈远。

这一日孙策坐于大帐,心情焦躁,命令中军:你去催促各营将士,速速整船列阵,令三军两日内务必移营船中,待江水涨时,便即开赴江北。

中军得令,飞也似地去了。然而过了半天,却不见回转大帐复命。

孙策心中奇怪,又热得在营中坐不住,遂带两个卫兵,亲自出帐,到江边视察。不料来到江岸看时,这一怒非同小可,气撞顶梁。

只见那些大小战船,都搁浅在江滩上;明明军令已下,却并无人去推战船入水,整理战阵。又见于吉昂然高坐帅船之上,正在高谈阔论,许多将士围坐,听得如醉如痴。中军官也赫然在列,肃立恭听,似是浑忘了自身使命。

孙策冲冲大怒,喝令从人:与我上船,把于吉捉来问罪。

众将见主公到了,各知不妙,只得簇拥于吉下船,到江滩上参见。

孙策对众将冷冷不理,先问中军:因何怠慢军令,不来大帐回报?

中军:将军息怒。末将前来江边传令,那仙长却说夜来江水必涨,不必移船,便可自行漂浮入江。末将见他说的坚定,诸将又都不肯动身,只得随顺听他讲了半日。

孙策气急:这个贼道,如此可恶!刚给他几分恭敬,便如此欺我。将这贼道绑了,丢在江滩地上暴晒。若果得江水暴涨,却再放他。

亲兵不敢不从,立将于吉绑缚,弃于沙滩。于吉并不求饶,只是嘿嘿冷笑。

孙策愈加怒不可遏,对于吉说道:如你真有神通,就让老天下雨,救你自己性命!

说罢怒气哼哼,返回帐中。众将跟随入帐,敛气屏息而立,再无人敢给于吉求情。

外面江滩之上,众军中有胆子大者,劝慰于吉道:仙长若真个施展神通,求来大雨,使战船自行漂浮开动,便是大功一件,主公必定饶你死罪,并有重赏。

于吉斜卧沙滩,笑谓众人道:以我神通道行,若求三尺甘霖,本是小事。然孙将军必不饶恕,我终究不免一死。气数至此,恐不能逃。

众人犹未相信,个个汗出如浆,却又不忍离开江滩。说话之间,时将近午。那于吉躺在江滩上,双目似睁还闭,口中念念有辞。

忽见营中旌旗号带飘动,刹时狂风骤起,风头过处,四下阴云渐合。于吉圆睁二目,哼地一声,从口中喷出黑烟一道,冲上空中。随着一声响亮,空中雷电齐发,大雨如注。

那暴雨足足下了两个时辰,一时江中水声大作,漫上沙滩。众人跑上江岸避水,回头却见于吉仰卧水面,便似有人以双手相托,并不沉入江底。

众军立在岸上齐呼:雨够了,够了。请仙长止了法术,快快上岸,孙将军定有重赏!

于吉在水面上挺身而起,双足踏水走上岸来,在江堤上立定,仰首向天大喝一声。一刹时云收雨住,复见太阳。

众军见此神迹,皆罗拜于地,不顾衣服沾满泥泞。早有人跑入中军,来报吴主。

孙策听得江岸上喧嚷如雷,又闻报如此神迹,便引众将出帐。

诸将见于吉挺立岸上,纷纷下拜,跪在泥水之中。孙策见状大怒道:晴雨乃天地定数,于吉偶乘其便,邀天之功,实乃妖人,或是黄巾余孽。你等何得如此惑乱!

掣出腰间宝剑,飞步上前,将手一挥。寒光闪处,于吉首级已离脖腔,跌落江滩。

众人齐声惊叫,欲待求情,已经不及。一道青气从于吉脖腔中升起,直投东北去了。

孙策斩了于吉,消了胸中恶气,早见江水大涨,大小战船均已漂浮而起,布满江面。于是命将于吉尸首扔至江滩,下令众军移营上船,次日开船渡江。

当日入夜,却又风雨交作、雷电交加。

次日平明,军校来报:江滩上不见了于吉尸首。

孙策:这一夜大雨,必是被水冲走。传我军令,即刻擂鼓聚将,登舟渡江。

话刚出口,忽觉头脑昏晕,一跤跌倒于地,昏迷不醒。左右亲兵急救入卧帐之内,摇之不应,脸黄如腊。

孙权闻报,急令随军良医入帐诊治。群医望闻切脉,乱了半晌,个个束手无策。

程普、黄盖、韩当、周泰诸将进帐探问,孙权喝退军医,与诸将商议:如何是好?

程普:前番神医华佗去了中原,想来此时已归江东。可令人快马回丹徒去请神医,并报太夫人及孙夫人得知;再命一人前去巴丘,请水军督都周公瑾前来,共议军情。

孙权应允,立即派人,分两路飞马而去。

镜头转换,丹徒城中。

吴太夫人接到使者来报,听说长子孙策病重,便如五雷轰顶,即刻与孙策夫人大乔装束上车,随召张昭等一班文官随驾,前往江岸军营,探视孙策病情。

使者见太夫人启驾,即持聘书聘礼,前往大十字街口医馆,来请华佗。

却也赶得巧极,恰逢神医华佗自南阳师弟张仲景处回来,正在堂上坐诊。

闻听使者说罢孙策病情症状,华佗说道:万幸遇我!此乃太平道门慢性之毒,七日七夜毒发,神仙难救。今日却是第六日,明日午时不能对症下药,定然毙命。

即刻背了青囊丹匣,跟随来使出门,飞马直奔孙策大营。

行至半途,天色向晚,路过一片大林。华佗心急赶路,令使者前头带路,穿林而过。

使者心急火燎,闻言正中下怀,遂马上扬鞭,顺着林中小路驱驰向前。正奔跑间,陡听头顶唰地一声响亮,一人自树上跳了下来拦住去路,扣住马辔。

那骏马正在急驰之间,忽被阻住去路,人立起来,将使者掀倒在地,摔个头懵眼花。

使者大怒,翻身坐起,刚要开口喝骂,陡见那人一身素白色道袍,手挥拂尘——正是前日被孙策斩杀于江滩的太平道人于吉。

使者只觉头顶上冷气嗖嗖,不自禁跪拜在地,颤声道:仙长,你被孙将军斫下首级,怎地拦住在下去路?冤有头债有主,需不是在下害你性命!

于吉笑道:贫道法术通天,孙伯符怎杀得了我?你请来医门仙师,可是要去救那孙策性命?贫道至此,是要阻住华佗逆天行事,不干你事,退在一旁。

使者早知于吉手段,即敬且畏,不敢罗噪,只得闪退一旁,让出身后神医华佗。

华佗早已勒马驻足,将他二人对答听得清楚,此时遂跳下马来,上前揖首:仙长可是太平道人于吉?医家门下华佗有礼。

于吉急忙还礼,笑道:华佗,你不该淌这混水!天下医者半出道门,看在太上老君面上,咱们也还有同门之谊。那孙坚与我有杀徒之仇,孙策又当众斩我三尸,也是前世夙缘,今生恨怨,不可不报。闻你医术通神,此去必坏贫道大事,故某在此相候,劝你回身。

华佗:道兄,你杀孙策,非干其父孙坚之事,实是为给许贡报仇,离散江东君臣。医家本份,只是救死扶伤而已,你休阻我。

于吉见华佗不听自己谏阻,登时变了面皮,口中念念有辞,将手中拂尘一甩。只见身后树林却化作一条大河,拦住华佗去路。

于吉笑道:道兄!你医家门只知用针施药,怎如我道门法术玄妙?你若渡得此河,那便任你前去;倘若不能,那便请回。我不害你性命,也免得伤了医道二门和气。

华佗眼见今日之事不能善罢,只得放下青囊药箱,拉个起势,其状便如出林猛虎,叫声“得罪”!猱身向前,直扑于吉。

这一下便似电光石火,间不容发,声势夺人。

于吉大吃一惊,不知如何应对,只得向后倒纵丈许,那身后大河也便窄了一丈,落足之处又化为树林。他只知华佗医道通神,却不料其武功之高如此,不由脸上变色。

华佗:道兄,非逼华某出手,若是伤了尊驾,江湖同门不好看相。

于吉:道兄所施何术?

华佗:某自幼习医,与药为伍;且于采药之时攀山涉林,免不得又与禽兽为邻,彼此攻守。因仿效虎、鹿、熊、猿、鹏之形,自创出一套独门武功,号为五禽戏是也。

于吉:鸟兽之技,能奈我何?放手一搏罢。

华佗无奈,只得施展神功,步步紧逼。于吉即刻不敌,连闪带躲上蹿下跳,一时狼狈万状,还手不得。只顾一退再退,那身后大河也便一缩再缩,其阔不过丈余。

于吉虽然看似落败,但却身如鬼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华佗倒也伤不到他分毫。两人斗至百余回合,于吉看看天上明月西坠,天欲破晓,忽地跳开,哈哈大笑。(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