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七十八集 群雄交兵

华夏真相集 第七十八集 群雄交兵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7:48:39 来源:笔趣阁

京都洛阳,太尉黄府。

黄琬因见来客举止蹊跷,自己身为鬼谷掌门,便知其来历不凡,反倒镇定,稳坐不语。

那怪客饮毕食罢,这才抹一抹嘴,施礼说道:黄公休惧,听某道来。在下祖籍关中咸阳,燕台人氏,复姓钟离名权,后改名觉,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云房先生。

黄琬听罢,啊也一声,乃嘱家仆:通知厨下,捅灶开火,整备酒宴,招待贵客。再告诉家人,若无我呼唤,皆不得靠近打扰。

家仆茫然不知所对,诺诺连声而退。

黄琬待仆人出门,回身捉住来人手腕,叫道:我朝中有个同僚,名唤钟离简,拜为中郎将,先生与其可曾识得?

钟离权见壁间有件道袍,伸手扯下,穿在身上,这才与黄琬行礼道:师父乃是鬼谷掌门师尊,可受弟子此礼。钟离简便是弟子胞兄,先父钟离章,因北征匈奴有功,被封为燕台侯。

黄琬点头叹道:创派祖师后知二千年,故早立六十四代掌门谱系。定数如此,能不信耶!

于是回身向密室中拿出本门秘籍、令牌、谱表,授予钟离权,命为第二十三代掌门。

镜头闪回,叙述钟离权来历。

字幕:钟离权,字云房,咸阳人氏。

钟离权生于汉灵帝建宁元年,出身将门。少工文学,尤喜草圣。长大后身长八尺,常随父从军出征,累积功官至护匈奴校尉。

因与羌人交战兵败,只剩钟离权独骑突出重围,乃弃枪马入谷,隐于晋州羊角山。后在终南山中得遇全真教北道祖师王玄甫,便被收为徒弟。

王玄甫名诚,又名王少阳,东海人。生有奇表,幼慕真风。白云上真见而爱之,赞为天上谪仙,引之入山,授之全套道家秘法。此后遂隐于昆嵛山中,修养性命。

画外音:据《全真列祖赋》载:“龙汉以前,赤明之上,全真之教固已行矣。但圣者不言而天下未之知耳。逮我东华帝君王公者,分明直指曰:此全真之道也,然后天下惊骇倾向,而知所归依矣。帝君乃结庵于青海之滨,受诀于白云之叟,种黄芽于岱阜,煅绛雪于昆嵛,阴功善被于生民,密行远沾于后裔,然后授其道于正阳子钟离公者。”

钟离权随从王玄甫进入终南山,精修苦练,十年道成。因好束双髻,衣槲叶,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世人称为汉钟离。后被全真道尊为正阳祖师,列为全真北宗二祖。

东华帝君王公,便是全真初祖王玄甫。曾学道于赤城霍山,服青精石饭,得日精丹景之法,能内见五脏。在人间寿至数百,殊无衰老之容,又得白云上真真传,精修三年,尽得其妙。于是背负双剑,行侠仗义。运太极真气,双剑腾空飞起,数里外取人首级,事毕复还。

钟离权既遇王玄甫,得授长生真诀、金丹火候、青龙剑法,因此创建全真钟吕金丹派。

字幕:相传后至北宋聚仙会时,钟离权复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元世祖尊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又尊为正阳开悟传道重教帝君。钟离权之后又传弟子吕洞宾,吕洞宾复传刘海蟾,刘海蟾再传王重阳,遂创全真教派。

钟离权虽然修成道术,毕竟将门出身,关心汉室兴衰,故此常以野人形态现身江湖,游戏风尘。故此深夜造访黄琬,得授鬼谷派第二十三代掌门。

闪回结束。钟离权受传鬼谷掌门之位,吃喝已毕,告辞出府。

眼见月挂中天,直往洛阳东门外行来。抬眼见到玄天观,便即扣打山门。

未及三下,只听院内脚步声响,一个高大道人迎出山门,朗声笑道:有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钟离道兄夜深至此,必有兴汉之策也。

钟离权笑答:我若不出手,将鬼谷门掌门之位替你夺来,那黄琬怎舍得挺身拼命,与王允合力谫除白虎煞星董卓,及将星吕布哉!道兄,说不得我这第二十三代掌门,做未半个时辰,却又要传到你身,只落得二传手之名也。

那道者便是玄天观主持史子眇,闻罢哈哈大笑:谁让你是个爱管闲事的神仙哩!

字幕:史子眇,玄天观主持,鬼谷派门人,来历不凡。与兵家道派祖师左慈、太平道派祖师南华老仙、骊山派祖师骊山老母皆有交情,又是襄阳水镜先生司马徽师侄,道法精深,妙术无穷。又与汉灵帝刘宏相善,常能自由出入宫禁,号为帝师。

镜头闪回,叙述史子眇与少帝刘辩关系。

灵帝继位之后,所生诸子皆都不能立身成人,往往数岁便即夭折,无人知其原因。

熹平五年,宫女何氏又生一子,灵帝为其取名刘辩。何氏母以子贵,被封为贵人。

只因此前所有皇子俱都夭折,故此刘辩出生之后,灵帝便不令养在内宫,而托道人史子眇养在玄天观中。不敢称其本名,便即唤作“史侯”。

因为史道人广有道术,何贵人意欲借其道法保护皇子,便即同意。

灵帝驾崩,刘辩被国舅何进迎入宫中,就先帝灵前即位,是为少帝。其后不久因遭宫乱,便被董卓废黜,继而又遭李儒毒害。

史子眇身为鬼谷门长老,早知史侯必有此劫,遂派弟子胡车儿充作内侍,以假死药瞒过,从而救出内宫,然后送至琅琊郡,使其改名换姓,充作老友诸葛珪次子,唤作诸葛亮。

闪回结束,玄都观中。

钟离权略施巧计,自黄琬府中转移出秘籍令牌,来至京东玄天观,由此再授史子眇,使其继任鬼谷派第二十四代掌门。

镜头转换,按下江湖,复说朝堂。

太尉黄琬欲与董卓决裂反目,但忧鬼谷门无人执掌,故此犹豫不决。幸得钟离权前来夜访,接任第二十三代掌门,这才感觉了无牵挂,决意与司徒杨彪联手,阻拦董卓迁都之举。

二月乙亥,献帝升朝。董卓以某郡国发生灾异为由,奏请依照汉朝旧制,罢免三公黄琬、杨彪等人职位,以光禄勋赵谦为太尉,太仆王允为司徒。

献帝年仅九岁,焉敢与董卓相较?只得照准,于是黄琬与杨彪所谋,便告破产。

太尉及司徒皆罢,满朝文武俱都缄口,皆听董卓一人决策。

此时却又有城门校尉伍琼、督军校尉周毖挺身而出,再次固谏迁都。

董卓见如此器重之人也与自己作对,不由大怒:董某初入朝时,以你二公为天下名士,故此百计百从。二君劝用善士,某都依计而为。而你等所举善人一旦到官,则便举兵相图,此是你二君出卖于我,董卓何用相负!

于是命收伍琼、周毖入狱,继令斩之。

杨彪、黄琬由此大为恐惧,暗自商量,遂行韬晦之策,相携诣相府谢罪。董卓见二人服软,亦悔冤杀伍琼、周毖,乃复表奏杨彪、黄琬为光禄大夫。

董卓见收服杨彪、黄琬,复请献帝下诏,征召京兆尹盖勋入朝为议郎。

盖勋先不应征,因左将军皇甫嵩率兵三万驻屯扶风,便亲自造访帅府,密谋讨董之策。

皇甫嵩设宴相待,未等其下说辞,便拿出天子诏书以示盖勋,问道:今董公为相,举荐天子征某入朝,以为城门校尉,公以为如何?

盖勋见此,默然不答。

长史梁衍在座,起身施礼道:将军不可入朝!今董卓明为汉相,但纵其部将寇掠京邑,废立从意,实为汉贼。今召将军入朝,是因忌惮将军大才,且拥重兵在外,欲解将军兵权而后害之。将军不应其征也罢,若入京师,大则危祸,小则困辱。

皇甫嵩:若依公计,如其奈何?

梁衍:依某愚计,不如便趁董卓见在洛阳抵挡关东联军,从其迁都长安之愿。先请天子西来,以将军之众迎接,奉令讨逆,征兵群帅。则袁氏逼其东,将军迫其西,国贼必成擒也!

盖勋听罢,鼓掌称善,随之力劝。

皇甫嵩思索再三,终究不敢违背圣旨,于是不从二人劝谏,决定就征入朝。盖勋见此,长叹一声,自思不能与董卓对抗,也只得应征还京。

董卓见盖勋入朝,如获至宝,拜为直骑校尉,甚相敬爱。而至皇甫嵩到京之后,李儒却指使有司官员,说皇甫嵩当初在凉州时与丞相有隙,必网罗罪名除之。

有司官员不敢得罪李儒,便秉承其意上奏朝廷,请将皇甫嵩交付狱吏审判,欲暗害之。

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当初在凉州军中跟董卓素有交情;此时闻说父亲入京下狱,急从长安跑到洛阳,直奔董卓府上。

董卓正在摆设酒宴,大会宾朋。皇甫坚寿推开侍者,抢步上堂,在席间与董卓说情辩理,叙述父亲自平灭黄巾以来盖世之功,责以大义,然后叩头落泪。

在座宾客深受感动,纷纷皆替皇甫嵩求情。

董卓离席而起,手拉皇甫坚寿同坐,然后说道:你我兄弟,何至于此!

遂派人赍持自己令牌,往狱中释放皇甫嵩出来,当即任命为议郎。其后不久,又升任皇甫嵩为御史中丞。皇甫嵩自此深入简出,再无昔日大将军威风。

字幕:此时汉末三杰,卢植罢官回乡,皇甫嵩认输投降,便只余河南尹朱儁。

董卓初因其朱儁功高望重,表奏其为太仆,素日格外小心相对,外表与其亲近交结,内心则是颇为忌惮。此时因见皇甫嵩已经就范,则便不再以朱儁为意。

一日朝会,朱儁为董卓陈说军事,侃侃而谈。

董卓以为机会难得,便当廷折辱道:我自从军以来,百战百胜,凡事决之于心。卿勿在本相面前妄说军事,以惑众听。若杀卿时,且污我刀!

朱儁闻言,浑身打战,良久无言。

然而便在此时,盖勋忽自班中走出,对董卓说道:昔如武丁之明,犹求群臣箴谏。况如丞相者,而欲杜天下士人之口乎!

发言之时,须发皆乍。

董卓见是盖勋出面,不敢十分得罪,改容谢之。朱儁方得解窘出殿,由此深恨董卓。

镜头转换,按下党争,复说迁都。

山东十八路诸侯联手讨董,以袁绍为盟主,组成关东联军西来,扣关甚急。

董卓遣军在京畿巡哨,至于阳城。正值民众集会于社下,官军悉就斩之,驾其赀财,载其妇女,以所斩首级系于车辕之下,歌呼还归京师,上报说是杀贼而还,大获全胜。

董卓闻报大喜,不问详情,命令于街衢中焚烧所获首级,将捕虏妇女皆都赐予甲兵为婢妾。身为官军,不敢去与叛军交战,却是这等杀良冒功,于是百官发指,董卓人心尽丧。

二月丁亥,车驾西迁长安。

董卓先派刘表任荆州刺史,公孙度任辽东太守,以此牵制关东各路反董势力。

然后胁迫献帝迁都长安,收诸富室,皆以通敌之罪诛之,没收其家中财物以充军费。京师富户因此皆都要破家亡产,因而赴死者不可胜计。

又驱迫洛阳百姓数百万口同行,途中皆遭军队抄掠践踏,加以饥饿劳累,百生无论贫富贵贱,因迁徙死者更是不计其数。

待朝廷、吏民皆都撤离,董卓恐众人再生反顾东归之念,便又下令部将三军,将洛阳宫殿、官府、民房等全部烧毁。

于是一把大火,东汉朝近二百年故都洛阳化作烟尘,方圆二百里内皆都化成灰烬。

又使部将吕布,带兵发掘汉家诸帝之陵,以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殉葬珍宝。

又下令将所擒获山东联军降兵,皆以猪膏涂在布匹之上,再以膏油布匹缠裹其身,然后放火烧之,先从足部烧起。

画外音:当年楚霸王项羽焚烧阿房宫未见是真,此番董卓洛阳纵火却是见诸史册,不容置疑。有史以来罕见暴虐,致令人神共愤。董卓纵火大烧洛阳,以谓坚壁清野,然后亲率重兵屯扎洛水北岸与关东联军相抗,此是为中国历史上“焦土抗战”之首例发端者。

此番火烧洛阳,中国文化典籍复遭大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初光武帝迁都洛阳之时,所携图书装车可达二千馀辆。其后百余年间,复经历代收集,桓帝、灵帝时藏于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等处典籍图录盛极一时。此番董卓迫令迁都长安,吏民扰乱,国家藏书大都被毁。帛书大则连为帷盖,小者制为滕囊,被王允等人保护下来随朝廷西迁者,不过只有七十余车。复因道路艰远,途中又散失其半。至兴平二年,李傕、郭汜相攻,长安大乱,献帝出避,皆弃符岫、典籍。自经此乱,东汉皇家藏书荡然无存。

皇甫嵩见皇帝西迁,董卓留守洛阳,果如盖勋所言,至此不能阻止,不由懊悔无及。

字幕:三月乙巳,车驾进入长安,因宫殿不备,暂居京兆府舍,后乃稍葺宫室而居之。

当时董卓未至,朝政大小皆委之司徒王允。

王允凡事谨慎而为,外相弥缝,内谋王室,甚有大臣之度,自天子及朝中皆都倚重。因王允凡事屈意奉承董卓,由此亦深为董卓信任重用。

董卓由是部署军马,分别把守汜水、虎牢、潼关等各处关隘,后于戊午日亦至长安。因袁绍为讨董联盟之首,乃大杀袁氏,自太傅袁隗以下,包括妇婴,死者五十余人。

镜头转换,按下董卓迁都,复说关东诸侯。

自河内太守王匡败于吕布之后,十八路诸侯联军因惧怕凉州军骁勇善战,虽有十余万人屯驻酸枣一带,但以盟主袁绍为首,无人敢向洛阳推进。

群雄晨会,行奋武将军曹操发言: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天下扰乱。我等应趁机进兵,与之决战。焉可羁绊于此,以待天降五雷,殛灭之耶?

结果说于盟主,袁绍无语,言于众人,诸侯皆都不听。

曹操愤恨不已,遂独自引军西进,准备进驻成皋。张邈为其感奋,亦派卫兹领兵随行。

行至荥阳汴水,董卓手下大将徐荣早已以逸待劳,严阵以待。于是两军交锋,曹操因为士兵众寡悬殊,最终大败,士卒死伤大半,卫兹阵亡。

曹操亲自冲锋陷阵,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突出重围。

曹操回至酸枣,见联军诸将每日设宴聚会,不图进取,十分不满,便向袁绍献计:我等有十余万大军,只要盟主率河内兵前至孟津,命酸枣诸将进驻成皋,占据敖仓,在轘辕、太谷建立营塞,控制险要;袁术则由南阳到丹、析,入武关偷袭关中,天下大势便可定矣。今若顿兵在此不图进取,则必天下失望!

袁绍闻言,复问诸侯。张邈因大将卫兹阵亡,不欲再战,其余诸侯亦皆不接受。

曹操出帐,恨恨说道:竖子等皆不足与谋大事者!

便带曹洪、夏侯惇等部将到扬州募兵千余,然后北上屯兵河内,养士练兵,以待时机。

便在此时,孙坚由长沙北上,诱杀荆州刺史王睿及南阳太守张咨,终与袁术会合。

袁术大喜,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命为先锋,准备北攻。

孙坚厉兵秣马,等候袁术提供军械粮草,但一直延至冬初,未见动静。江南兵马不耐淮北寒冷,诸将遂以缺乏粮草,部众思乡为由,劝说主将,不如就此南返,待至春暖,再行北伐。

孙坚不愿功败垂成,徒劳往返,遂耐心劝说诸将,并将长史仇称唤至面前:我欲继续北上,独成讨贼大功,明日你回州城,向袁术督促军粮,如何?

公仇称:将军既有讨贼之志,属下何辞奔走之劳!

孙坚大喜,来日遂于城外布设帐幔,邀请官属出城,为仇称设宴送行。

正饮宴间,只见远处尘头大起,人马杂沓,董卓军数万步骑突然出现,众人皆都失色。但孙坚仍行酒令不止,谈笑自若,整顿部曲,命令不可妄动。

董军骑兵渐至,见状满怀狐疑,不敢上前攻击。孙坚自己安坐不动,遂命各营军士整队,分批陆续入城;见部众皆都安然撤入城中,这才起身,徐徐率领诸将入城,闭门拒敌。

见部下诸将皆都惊奇,孙坚大笑道:敌骑突至之时,我若立即上马走避,恐士兵争先回逃,则凉州铁骑必然追击,反令各人不能入城,皆为敌掳也。

众将听罢,皆都拜服。西凉军看见城中军伍整齐,不敢攻打而还。

孙坚见西凉军退去,便向袁术索取粮草军服辎重,挥军北进改屯梁东,继而挺进洛阳。

董卓闻报,便派徐荣、李蒙迎击,与孙坚战于梁县。长沙及荆州军不谙地理,与曹操一般再次落入徐荣埋伏,因而大败,孙坚与数十骑突围而走。

孙坚喜戴红色幞头,被董军认出,紧追不舍,难以脱困。部将祖茂请主公孙坚脱下幞头与自己对换头盔,引开徐荣军骑兵,孙坚方由小路逃出。

祖茂被敌军追迫,下马将幞头挂在烧焦柱上,自己则隐藏在草堆之中。

骑兵追到,因天色昏黑,看见红色头巾,以为是孙坚,便重重围绕,引弓发矢攒射。见其一动不动,近看发现是根木柱,方知中计,便欲离去。

祖茂见徐荣引军回马,忽从草丛中跃出,欲袭杀之。不料那徐荣武艺卓绝,在马上只回手一刀,便将祖茂斩杀,割其首级而还。

此役孙军惨败,部下大多兵将被俘,被徐荣以残酷手段所杀。颍川太守李旻被烹死,其余降卒则全被以布缠裹,吊起倒立至地,再用热油灌杀。

此时关东联军驻屯酸枣已久,诸侯之间矛盾重重,龃龉渐生。

韩馥惧怕袁绍危及自己地盘,逐步减少对河内、酸枣联军粮食输送。由是军粮耗尽,联军各回自己原来守地,但始相互猜忌,冲突四起。

刘岱与桥瑁一向交恶,便引兵袭杀桥瑁,以部将王肱代领东郡太守。

联军诸侯或败或散,消息传至洛阳。董卓闻报大喜,便派韩融、阴修、胡母班、吴循、王瑰等朝臣东出关中,往与袁绍等人议和。

众臣不敢违拗,领命东行,先到河内来见王匡,晓以大义,劝说息兵言和。

王匡心中犹豫,不敢自专,乃遣使寄书,复将朝廷求和之意告知袁绍。

袁绍怒道:董卓杀我全家五十余口,不共戴天,焉得议和!

乃传命王匡杀死胡母班、王瑰、吴循等;袁术亦杀阴修,以绝董卓求和之念。

只有韩融向有德名,得以幸免,凄惶狼狈,回归长安。

袁绍为示与董卓不共戴天,遂与韩馥商量:今上献帝年幼,且被董卓控制,相隔关塞,不知天子是否平安。我欲请立汉宗室幽州牧刘虞为帝,公谓何如?

韩馥:更立新帝,是为大事,你我难以自专,当与诸侯共议。

袁绍然之,乃请诸将计议。结果曹操拒绝参与,袁术极力反对,刘虞亦坚辞不肯。

袁绍不肯死心,因偶得一个玉印,便将其戴在手肘之上,以置酒宴饮为由,再聚诸将。

饮宴之间,袁绍再提更立刘虞为帝旧话,并在座中举起手肘以向曹操,暗示已经准备一切。

曹操故作不解其意,只是举酒大笑,暗地却对袁绍十分厌恶。

袁绍见曹操装傻,诸侯皆不响应,仍欲执意而为,乃与韩馥商量,遂派张岐为使前往幽州,邀请刘虞南下,讨论继位事宜。

刘虞闻言不悦,怒叱张岐:现今天下大乱,国君失政。我受朝廷重恩,但思未能清雪国耻。袁本初兄弟及诸公皆据州郡,本应合力尽心以报王室,竟欲谋反,是汉臣之耻耶!

张岐答道:使君既不肯为天子,便请领尚书事,以孚群雄之望。

刘虞闻言,愈增其怒,当即便要斩杀张岐,部将力劝方止。张岐抱头鼠窜而归,还报盟主如此如彼,在幽州差些丧命。袁绍及韩馥见此,唯有罢手。

镜头转换,按下袁绍,复说孙坚。

孙坚自前番大败,又折大将祖茂,乃收集散兵,屯兵阳人,将欲报仇。

董卓对此江东猛虎甚为忌惮,恐其卷土重来,决定先下手为强,率先出击。遂派胡轸为大督护,骑督吕布为副,率五千步骑,攻击孙坚。

胡轸与吕布不和,当众扬言要斩杀军中长官以整肃军纪,暗指吕布。各领兵都督闻命,凛然自危,皆都十分讨厌胡轸。

大军正往前行,夕阳西下,摇摇欲坠。

哨马来报:前面到达广成,距离阳人城尚有数十里之遥。

众将闻听,皆向主将求告:今已黄昏,夜幕将垂,数十里行程,非夜半不能到达。兼又行军整日,人困马乏,不如就地扎营,来日早行,攻打阳人。

胡轸:虽说兵马疲乏,但我受相国严命,限期破敌,何敢迟延?传令众军,只许稍事喂马、休息,然后趁夜行军,直至阳人城下,来日清早攻城。

诸将喏喏而退,皆都怀怨。吕布痛恨胡轸折辱自己,便与众将勾结,派部下假作探马斥候,入帐急报胡轸:经过哨探,孙坚兵马已撤,阳人乃是空城,应予立即追击,请令定夺。

胡轸闻报大喜,当即下令:取消养兵息马,立即出兵进发!

于是三军整夜疾驰,黎明之时到达阳人城下。

前锋都督勒马壕边,命人还报中军:城中矢石山积,早已严整守备,持戈引弓以待。

胡轸发觉上当,回首看见吏士饥渴,人马疲乏,已无作战之力。于是后悔不及,唯有下令:退后五里,安营扎寨,就地休息。

众军闻令,如释重负,手忙脚乱,各去安营。吕布未待扎稳营栅,又唆使部下亲信,绕营大喊:众军小心,孙文台将兵来袭我也!

由是全军混乱,人皆弃甲,骑失马鞍。

胡轸不明所以,被亲卫扶持上马,逃出十多里外,才发现身后没有追兵。乱了半天,刚好天亮,人马皆已脱力,更不能战。胡轸见此,唯有下令撤退,军队愈加混乱不堪。

孙坚在城上看得清楚,虽然不知敌兵何以自相扰乱,但知机会难得。于是下令打开城门,亲自带兵出城追击,乃大败董卓军马,并斩杀都督华雄等人。

历史真相:江东猛虎孙坚阵斩华雄,见诸《三国志》等典籍正史,言之凿凿。世人皆都熟知汉寿亭侯关羽温酒斩华雄桥段,乃是小说家言,其中真伪底细,不可不知。

孙坚大败西凉军马,复遣使向袁术催讨粮草,准备挥军乘胜追击。

便有幕僚向袁术进言:孙坚向有江东猛虎之称,董卓亦深忌之。若其一旦得入洛阳,则如虎添翼,主公便无法制衡矣。虽败董卓,则是除狼而反招虎也。

袁术由此心疑,便不许运送军粮给荆南兵马。

孙坚不见粮至,连夜赶回鲁阳,拔剑划地而论,严辞切责袁术,问其断粮原因。

袁术闻言惭愧,无言可答,立命斩杀献谄幕僚以谢,并即调发军粮,运至孙坚军营。

镜头转换,按下淮南,复说洛阳。

胡轸、吕布败回虎牢关上,不敢还京,因派人还报朝廷,诉说孙坚难敌,请派救兵。

董卓闻说官兵败绩,大将华雄亦被阵斩,由是大惧,便派李傕为使,赍持重礼前往游说孙坚,欲与和亲,更许其子弟并皆担任刺史、郡守。

孙坚大骂董卓篡国逆贼,一口拒绝,逐出李傕,随后立即进军大谷。

李傕狼狈万状逃回,报说孙坚不肯议和允婚,并出言无状,毁骂万端。董卓只得亲自率兵东出,与孙坚战于先帝陵墓之间。

未知是孙坚过于勇猛,还是汉朝诸位先帝痛恨董卓掘其陵墓,以发阴兵相助,结果只经一战,董卓凉州精骑便即崩溃,大败亏输而走。

董卓只得移屯渑池,另在陕县招集诸路兵马。

孙坚乘势进军,一直攻入洛阳宣阳城门,势不可当。吕布引兵前来,亦被孙坚一击而溃。

历史真相:吕布不是孙坚对手,史有明载。后世传说吕布乃是汉末第一猛将,武功无以伦比,以至刘、关、张三英合殴,才将其击退,是谓小说家言,不可不知。

孙坚进入洛阳,见到帝都破败之状,不由放声大哭,乃命扫除宗庙,祭祀天地。继而分兵西出函谷关,到新安、渑池防御董卓军马。

董卓败回,叹道:我观关东诸军皆乃鼠辈,只有孙坚乃世间良才,不愧江东猛虎之称也。

由是下令:各路人马留意防守,休使孙坚西进。命董越屯兵渑池,段煨屯兵华阴,牛辅屯兵安邑,其他将领留守各县,制衡山东。各尽其责,不得违误。

传令已罢,董卓自己引兵回至长安。

孙坚驻军洛阳,下令诸将率军修葺掩塞列祖诸陵,一面等候援兵。旬日过后,因见诸路联军并无随后来援者,知道自己孤军难以深入,遂仰天长叹,只得率军还归鲁阳。

画外音:自此洛阳因破坏严重,再无人烟商旅,疲弊千里,只成为董卓与关东军对抗屯兵之地。虽然孙坚攻进洛阳,但既撤军,此番十八路伐董也便有始无终,前功尽弃。关东群雄各因私利结怨,由一起对抗董卓,转为开拓各自领土,甚至相互攻杀不断。

镜头转换,按下孙坚退军,复说诸侯大战。

关东联盟之中,以袁绍、袁术兄弟二人最具人望,反而亦是最先挑起内斗者。

袁绍首先用计夺取韩馥冀州,继而便与公孙瓒开战。而袁术据有南阳,也与新任荆州刺史刘表交恶,互相攻击。

镜头闪回,叙述刘表割据荆襄始末。

字幕:刘表,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人,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名列“八俊”之一。早年因参与太学生运动而受党锢之祸牵连,被迫逃亡。光和七年党禁解除,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

及何进死于宦官之手,董卓进京揽政,极为欣赏刘表才干,因拜为荆州刺史。

刘表既奉董卓之命,于是单骑赴任荆州。及到彼处方才发现,此时正值江南大乱,宗越叛军大盛,聚众数十万人,纵横江表,无人能制。

刘表无计可施,乃听从南郡人蒯越之议,以利诱斩宗越渠帅十五人,悉并其众,然后晓谕郡县,招谕宗越各部投降。

宗越百余部落畏其威势,皆举兵归降,江南之地悉皆讨平。

刘表改以襄阳为州治,通过不断蚕食鲸吞,遂得据荆州七郡。荆州所辖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刘表盘踞于此,便即一跃成为当时天下实力最强州牧。

当时袁术战据南阳,与襄阳毗邻,只隔一江。

刘表既据襄阳,遂表奏袁术为南阳太守,以表睦邻之意。袁术却并不感谢刘表,反挑拨江东猛虎孙坚:公为长沙太守,今江南之地尽为刘景升所得,则贤弟此身安归!

孙坚果中袁术离间之计,遂引本部兵攻打刘表,欲还归江南,往长沙就职。不料激战之中,却误中荆州大将黄祖埋伏,因被乱箭攒射而死。

其时孙坚长子孙策尚幼,不能与刘表对敌,只得引领父亲旧部依附袁术。

画外音:袁术既挑拨孙、刘两家火拼,自己无利可图,转身却又与从兄袁绍两兄弟反目决裂。中原诸州,由此正式陷入军阀割据,相互混战之局。

镜头转换,按下荆州南阳,复说河内东郡。

初平二年秋,黑山军以于毒、白绕、眭固等为首,进攻魏郡、东郡等地。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挡,于是遣使前往酸枣(今河南新乡市延津县),请求盟主袁绍救援。

袁绍闻报,乃派曹操往救。曹操引兵进入东郡,在濮阳大破黑山军白绕部,初战获胜。袁绍由是表奏曹操为东郡太守,改治东武阳。

次年春,曹操在顿丘大破黑山军于毒部,复在内黄大破眭固及匈奴于扶罗,就此平定东郡。

曹操起兵以来苦无地盘,至此终有东郡,作为立足之地。

初平二年十一月,青州黄巾军三十万人进入泰山郡。泰山太守应劭亲率文武,与黄巾数次交锋,前后斩首数千级,获老弱人口万余,辎重银二千两。青州黄巾数战不利,退出泰山。

但在此战之中,兖州刺史刘岱死于黄巾军之手,桥瑁、张杨等势力皆卷入明争暗斗。

东郡东武阳人陈宫见兖州无主,乃联合济北相鲍信,招引曹操占据兖州。

是年孙坚旧部程普、黄盖等人拥立少主孙策,向袁术借兵数千,挥师南下进攻江东各地,袭夺丹阳、吴郡、会稽诸郡,自此聚贤纳士,割据一方。

由于董卓控制朝廷,各诸侯间公开杀戮,已经无人管束,汉末割据战乱全面展开。

时有辽东太守公孙度,本是辽东人,勇猛好杀,曾在郡中杀豪族百余家,尽夺其赀财以充军费;又率军东击高句丽国,西攻乌桓诸部,威行辽东沿海一带。眼见中原陷于战乱,认为汉室即将败亡,乃自称辽东侯、并州牧,更行籍田、郊祀天地等天子之礼。

又分辽东为辽西、中辽二郡,自置太守,就此割据辽东。

镜头转换,按下群雄割据,复说董卓乱朝。

初平二年四月,董卓败于孙坚,回至长安。入城之时,众臣皆都远迎城门之外。

董卓遍览诸卿,一眼看到御史中丞皇甫嵩,便命其跪拜迎接,以示羞辱。

皇甫嵩回至府中,便因郁恨得疾,就此抱病不出。

董卓乘坐青盖金华车入城,爪画两轓,时人号曰竿摩车。因嫌丞相权势不够,便即自称太师,更封弟董旻为左将军,侄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宗族俱都入朝为官。

又迫献帝下诏,命公卿大臣见到董卓,都需下车跪拜,而董卓不需回礼;朝廷各尚书等要职部门,都需到太师府汇报政事。

时有幕僚为讨好董卓,提出太师功过姜尚,可称“尚父”。

董卓向蔡邕征询意见,蔡邕劝止,说宜还都洛阳之后,才能讨论此事。董卓听从其议,乃在长安城东修筑堡垒,又在封地郿县修筑坞堡,备大量财物及粮食以居。

某日罢朝,董卓欲离长安前去郿坞,公卿大臣俱到长安城横门外送行。董卓设宴款待众人,却在宴席上命将数百名诱降北地郡叛军士兵虐杀,人头乱滚席前,鲜血横流脚下。

众臣无不战栗,勺箸皆都掉落于地,而董卓饮食自若。其后未至旬月,董卓便以叛逆罪名诛杀大批关中旧族,借以威慑公卿百官。(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