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华夏真相集 > 第八十六集 范睢相秦

华夏真相集 第八十六集 范睢相秦

作者:背砍刀诗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1 17:48:39 来源:笔趣阁

邯郸城外,赵军大营。

传令已毕,主帅赵奢闭营高卧,只闻更鼓之声,满营军中寂然。五万大军,由此竟滞留原地,期月不行,只每日使人增垒浚沟,为固守之计。

秦将胡伤闻说赵兵来救,使谍人前往邯郸,打探军情。

间谍探听清楚,回报主将:赵国果发救兵,但出邯郸城三十里后,便即下寨不进。

胡伤问道:可知领兵之将为谁?

谍探答道:闻说是叫赵奢,末将未曾闻其名。

胡伤闻报吓了一跳,骂道:你知道个球!这人却是本将军师叔,鬼谷门高才。

谍探笑问:既是将军师叔,必是熟谙兵法,却因何按兵不进?

胡伤:莫非是听说师侄为将,欲使我成此大功;或不愿救韩,故意养敌自重乎?

思来想去,不知其意。于是干脆遣使前往赵营,明下战书。赵奢命入,观其书道:

秦攻阏与,旦暮且下。将军若要助韩,便即来战可也。

赵奢当时正在醉中,半梦半醒,对来使说道:寡君以邻邦告急,碍不过盟国情面,出兵为备而已。某又不傻,何必为别家之事,去与秦军拼命!尊使可好杯中物否?若有同好,便与我大醉三日可也。战阵之事,还是远离。

因命亲兵,具备酒食,厚款秦使,饮酒中间,并引其遍观军营壁垒。

秦使见赵营深沟严垒,果是布防之状,毫无进攻之态,于是还报本将。胡伤大喜,遂不为御赵之备,就此调集三军,全力攻韩。

赵奢目遂秦使离营远去,还于中军大帐,立即擂鼓聚将。

众将不知发生何事,急奔大帐,瞬间齐至,站立两班。

赵奢下令:诸位将军!前者本帅曾经下令,凡方及军事者斩。今迷惑敌军任务完成,秦使还报其主将,必不以我为备。此令!诸将各引本部军马,弃营疾走,往救韩国。限两日一夜,必至瘀与。若有误期,必当军法!

诸将:喏。末将遵命!

赵军星夜兼程以进,果然只用两日一夜,便至阏与,离城十里扎下营栅。

胡伤闻知赵军大至,暗道:我这个师叔,足够狠辣!

于是立斩前日所派之使,留兵一半围城,悉起余众,来迎赵军。

赵奢相勘地形,又下帅令:大军厚集严阵,不必迎战;命副将许历,率一万精卒,避开正面之敌,抢占北山高地,屯据岭上,居高临下监视,听我号角而行。

许历:喏!

当即领命,遂引一万精兵,潜出兵营,迂回前进,抢占北山。胡伤立于营门望楼,看见赵军分兵登高,便明其意,急命众军出营争山,但是为时已晚。

山势崎岖,赵兵倨高临下,石落如雨。

秦兵仰攻,挤作一团。前列军士多被飞石砸伤,后队军士更被前军逃回者挤下深谷,尸骨无存。胡伤大怒,正欲亲登,忽闻鼓声大振,回头看时,却是师叔赵奢引军杀到。

赵奢并不与秦兵交战厮杀,只令:弓手上前,各发十矢!

于是赵军弓手上前,一阵乱射,便杀秦军数千,积尸塞道,山路更不能行。

一阵箭雨下完,赵奢便命吹号。

许历在山顶拒敌,发石将尽,听到号角之声,数其长短间歇,知是进攻命令。遂大喝一声,尽驱部下万人,从山顶上趁势杀下,喊声如雷。

赵军上下前后夹攻,直如天崩地裂,秦军没处躲闪,四散逃奔,复有三成跌落悬崖,死于非命。胡伤果然人如其名,胡乱受了几处箭伤,拼死杀透重围,落荒而去。

胡伤逃出二十余里,这才勒住坐骑,回望战场,悲苦难言。因深知秦法严苛,立有军功重赏,败军之将重罚;眼见数万大军几乎片甲不回,暗自咬牙。

胡伤彷徨无计,在马上仰天呼道:赵奢!我是你同门晚辈,你为一战成名,便施这等诡计,相煎何急!某便是拼却身家性命,受尽屈辱,也要报今日之仇!

于是便寻来路,再入战场。此时大战结束,赵军已经撤还,只余满山秦军尸体。

忽见山道之侧,有一具死尸仰卧石上,相其身材肥瘦长短,与自己异常相似。胡伤心中略动,跳下马来;四顾无人,便将身上衣甲脱下,又扒下死尸号衣,两相对换。

更换衣甲已罢,正要离去,忽又闪念,更由囊中拿出主帅令符,揣入死尸怀中。

又恐被人认出相貌,复又割下尸体首级,远远抛入深谷。

伪造现场已毕,胡伤便即化妆改扮,匹马返回咸阳。眼见都城在望,复又狠心咬牙,将所乘名驹放入山林,这才入城。进城后不还自己家宅,径直逃入师伯武安君白起府中。

白起:胡伤!不在外带兵攻韩,因何来此?

胡伤:弟子一时大意,被师叔赵奢蒙骗,以至兵败丧师。只得逃回,望师伯搭救!

白起:你是我师弟王翦爱徒,某为师伯,安能不救!

胡伤:师伯大恩,弟子没齿不忘!

白起:不必如此。且你此番如此惨败,亦是那赵奢师兄,为报我多次屠杀赵军之仇,故此下手狠辣,覆你全军。子之兵败,追根溯源,亦是由我身上引起也。

乃将胡伤留宿一夜,次日便修书一封,命其持之出城,前往骊山老母宫。

胡伤奉命,来至骊山,投奔骊山老母钟离春,递上师伯白起亲笔书信。

钟离春展示来书,见其略云:今有鬼谷门下弟子胡伤,将兵伐赵,失机逃回。若依秦法,失机当斩。恳请师姊老母,以骊山派易容之术,为师侄胡伤改易容貌,以避此难。

当春秋战国之际,诸子百家门派,墨家派剑术第一,兵家派用兵无二,纵横派谋略无双,骊山派易容之术天下独步,无人不知。钟离春见书允诺,便将胡伤引入秘室,令徒弟随意为之。半日之后,胡伤出室,便是另外一番容貌,世间再也无人认出。

胡伤又在山上休养百日,已经面目全非,水洗火烫,再不改回。因回咸阳,再入白起府中,拜见师叔。白起亦认不出面前此人,竟是师侄胡伤,于是大喜,便使在麾下听命。

白起:你今后随我征战,只要奋勇上前,不愁军功不立;十年之后,又是一员大将。但这花名册上,却填个甚么姓名为好?

胡伤:便依我师父王翦之姓,更名王龁便了。

白起:因何取此怪异名字?

胡伤:以志侄儿对那赵奢咬牙切齿之恨,提醒自己,必报此仇。

白起点头,提笔在名册上添注:左军前锋末将十夫长,王龁。

然后说道:置你于左军前锋,立功甚易。能否依靠军功升迁,便要看你造化矣。

王龁向师伯跪拜,谢过再造之恩。

画外音:恰如吴起所言,此后王龁随军征伐,屡立战功。十年之内,便即升为左庶长,更为秦国著名大将。十年之后,王龁再随白起攻打赵国,经过长平一战,击杀仇人赵奢之子赵括。大战之后,又极力撺啜师伯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以报今番覆军之仇。

镜头闪回,复说韩赵。

秦赵大战方酣,杀声如雷。瘀与城中,韩国守兵听得城外鼓号齐鸣,人喊马嘶,犹如开锅一般,便知救兵已至,急报守城主将得知。

韩将大喜:此必是赵国援兵来也。我等杀敌立功赎罪,便在今日!

乃命大开城门杀出。众军被围月余,怒愤满腔,便如下山猛虎,杀向敌阵。

围城秦军被杀得人仰马翻,支吾不住,无法相顾,只管望西逃奔。

韩、赵联军大胜,阏与之围遂解。

韩釐王亲自出都劳军,称谢赵王,重赐赵奢。

赵奢学成下山之后二十余年,一直不见重用,由此一战成名,天下皆知。

由是引军凯旋而归,赵王率众卿亲迎回城,封赵奢为马服君,使与蔺相如、廉颇并肩。先锋大将许历歼敌有功,给予重赏,命为国尉。

赵奢后代子孙,由此便以“马服”为姓;后改为马,是马姓族人主要来源。

秦军自出关东略以来,一直战无不胜,首次遭此大败。消息传入咸阳,秦王惊惧失色,怒发如狂。遍寻主帅胡伤,找到无头尸体,遂以阵亡旧例,恤其家属。

胡伤作为鬼谷门弟子,毕竟智计不凡,兵败之后,犹能为家人争得优恤。

闪回结束。秦国向东攻势受挫,转往南征。瘀与之战次年,秦王命蜀守张若,顺江而下攻楚,并与武安君白起合力,夺取楚国巫郡及江南之地。

张若生卒年不详,亦不知何地人氏。史籍只载其在蜀三十余年,辅佐公子通、蜀侯辉以及公孙绾三代蜀侯。三代蜀侯都获罪被杀,只有张若居官如故,甚为传奇。

镜头转换,按下秦征江南,再说魏国图存。

魏安釐王圉继承王位,因嫉妒异母弟信陵君魏无忌贤能,故封无忌于东部边境宁邑;又罢孟尝君相职,赶回薛地,更拜宗室公子魏齐为相。

魏齐为人刁钻,对魏王一意奉承,又专爱嫉贤妒能,治国实无一策。

大梁人范睢,字子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县)人,师从鬼谷门第三代掌门乐毅,习学纵横之术以及兵法韬略。学成之后,有谈天说地之能,安邦定国之志。

范睢学成还家,欲事魏王,建功立业。因家贫不能自荐,又值恩师乐毅已死,更无门路可寻,乃投于中大夫须贾门下,屈身暂为舍人。

因乐毅伐齐之时,魏曾遣兵助燕;及闻田单复齐,魏王恐被齐国报复,便同相国魏齐计议,使须贾为使,至齐修好。于是须贾奉使至齐,范睢随行。

齐襄王升殿,接见魏使,开言怒道:昔我先王与魏同盟,魏却与燕人残灭齐国,实乃大仇。今卿又以虚言来诱寡人,则何以为信?

须贾闻此,惊慌不知所对。

范睢从容出列,代家主接言答道:王言差矣。先君从齐伐宋,约以三分宋国,是上国背约,尽收其地,反加侵虐。济西之战,五国同仇,岂独敝邑?然我先王不为已甚,至境便即撤兵,未从燕兵攻伐临淄,是有礼于齐也。今大王英武,寡君以为可振桓、威之烈,兼盖湣王之愆,故遣下臣来修旧好。大王何以己过,反责他人?

齐襄王愕然道:此位何人?

须贾答道:舍人范睢。

齐王点头:范卿所言是也,寡人知过矣。

乃命散班,使人护送须贾于公馆,命公卿设宴相待。

复又使人暗中唤出范睢:齐王欣慕先生大才,欲留先生客卿于齐,万望勿弃。

范睢:蒙齐王爱重,固臣所愿。然臣与家主同出,而不与同返,是为无义。齐王岂可以无义之人为卿?

齐使还报国君,齐王益加爱重,复使人赐以范睢黄金牛酒。范睢不敢坚辞,乃受牛酒,而还其金,使者叹息而去。

须贾闻知此事,大生嫉妒之心:齐王赏赐不及使者,而独及范睢,必有私通也。

当下隐忍不言,还魏之后,便将此事添油加醋,进谮于国相魏齐。

魏齐闻言,不问青红皂白,乃使人擒执范睢,即席讯之,杖脊一百,使其招承通齐。

范睢叫屈道:臣实无私,如何枉招?

魏齐益怒,下令笞杀。狱卒鞭笞乱下,范睢遍体皆伤,牙齿亦被打折,血流被面,号呼称冤。自辰至午,未曾停手,胁骨亦断。范睢大叫失声,闷绝而死,再无动静。

左右报说,范睢已死。魏齐也不细检,便命狱卒以苇薄卷尸,置之坑厕之间,并使宾客便溺其上,不容其作干净之鬼。

也是范睢命不该绝,当夜下起小雨,复被淋醒,轻哼一声。守卒闻之,慌忙来看。

范睢哀求道:公能送我还家,死于榻上,我有黄金数两,尽以相谢。

守卒贪其贿赂,遂入禀家道:厕间死人腥臭,不忍掩鼻。请发出府外,或扔或葬。

魏齐闻此,兀自怒气不息。

宾客闻皆都劝道:一个死人,相公留他作甚?

魏齐:既是如此,以车拉走,扔出郊外罢了。

守卒奉命而出,乃以弊车私载范睢出城,送至其家。范睢命妻子取出黄金相谢,又卸下苇薄付与守卒,使其弃之野外,掩人耳目。

守卒去后,妻小为范睢缚裹伤处,小心伺候。范睢死而复苏数次,终于拣回一条性命。因恐魏齐不见尸体,使人来搜,遂嘱妻子,将自己移送西门陋巷,到好友郑安平家藏匿。

郑安平为人仗,遂冒性命危险,就此收留范睢,在家养伤。

范睢妻小由是还家,依照家主所嘱,举哀发丧,号哭动天。邻舍见此,无不下泪。

次日过午,魏齐酒醒,果恐范睢不死,又使人往视其尸。因在乱葬冈上不见尸体,便又派人来至范家访问。

使人回报:范宅全家举哀带孝,正为范睢发丧。问其邻舍,皆说昨夜已自乱葬冈上,妻小已将范睢尸首领回,盛殓于棺椁中矣。

魏齐闻此,方信范睢果然已死,由此放过不问。

郑安平待范睢身体稍可,不敢在城中居留,便与其趁夜偷出,藏匿于具茨山中,养伤百日,方得痊愈。

范睢自此改名换姓,自谓姓张名禄,在山中苦读师父乐毅所传鬼谷秘籍。又过半岁,秦国大夫王稽出使魏国,范睢闻知,便请郑安平前往馆舍,将自己荐于魏使。

王稽闻说张禄乃是鬼谷门弟子,今隐居于具茨山中,不由大喜。出使公事完后,便行经具茨山下,将范睢、郑安平车载归秦。果真是神鬼不觉,魏齐更是丝毫不知。

将至咸阳,只见一支人马扬尘而来,对面驶至。

王稽:对面是何处人马?

侍从:乃是穰侯魏冉车驾,主公当稍稍回避。

话音未落,穰侯车驾已至,与王稽车乘相错。

魏冉:王稽何来?

王稽:奉命出使魏国,公事已毕,故此来归。不知穰侯车驾来此,有失回避,望乞恕罪。

魏冉:不知者不怪,倒也罢了。大夫自魏而来,车中可有夹带说客入秦?

王稽知其嫉贤妒能,故有此问,急忙答道:下臣怎敢?

魏冉半信半疑,口中咕哝数语,驱车而去。当二人对话之时,范睢一直隔帘偷窃,此时见对方驱车而过,急从车中跃出,变颜更色。

王稽:即将入城矣,卿出车露形,意欲何为?

范睢:臣于车中偷窥穰侯之貌,眼多白而视邪。此主其人性疑,而见事略迟,不久必要复来,不若避之。大人厚恩,且容后报。

说罢不容王稽回答,一把拽下郑安平,向山林中便走,瞬息不见。

王稽兀自不信,狐疑前行。未过十里之程,只听后面马蹄声响,回头看时,果是魏冉心疑不释,派从骑转回,复又检查车辆从人。

魏府侍众遍索车队,见使团中并无外人,方才向王稽告罪,转身离去。

王稽望向侍卫背影,点头赞叹:此位张禄先生,果真智士也。

乃命催车前进。行犹未远,只见路边站着张禄、郑安平,于是复请登车,同入咸阳。

来日一早,王稽朝见秦昭襄王,复命已毕,便荐张禄之才,说必有大用于秦国。未知秦王早受魏冉蛊惑,嫌恶游说之士,只命安置于驿馆,并无多言。

王稽只得将张禄与郑安平安置,使居馆驿下舍,随吏就食。

如此忽忽年余,无人问顾。

转眼之间,寒冬过去,春来花发,河岸拂柳,三月莺飞。

这日早朝,丞相魏冉奏本:自田单复国,至今数年之久,从未与我通使纳聘,是欲与我分庭抗礼,东西分霸也。大王宜乘其元气未得,派兵伐之,以儆诸侯。

秦王:不知以何人为将?

魏冉:武安君白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誉为战神,即拜其为将最佳。

秦王:便依卿所奏,兵伐齐国。可发征兵之诏,悬于咸阳各门。

范睢与郑安平上街闲走,见到榜文,感觉奇怪,便潜至王稽府中。

王稽:二卿何来?

范睢:秦国与齐千山万水,相隔悬远,何故伐齐?

王稽:还不是只因丞相封邑陶山,是在齐国境内?纲寿近于陶,故丞相欲使武安君伐而取之,自广其封耳。群臣尽知其意,无奈皆惧其势,敢怒而不敢言。

范睢:臣便作书,委托恩公转呈秦王。此番秦王必纳,且必委臣以重职。臣此一生富贵功业,皆在恩公手上,伏乞恩准!

那王稽倒也颇具侠气,又早看不惯魏冉骄横群僚,遂欣然应允。

范睢大喜,就讨刀简,一气呵成,写成《进秦王疏》。其疏略云:

旅臣张禄奏秦王殿下:昔吕尚钓于渭滨,及遇文王,卒用其谋,灭商而有天下。臣所欲言者,皆兴亡大计,大王若信而用之,秦国之幸也!夫秦地之险,天下莫及,甲兵之强,天下莫敌。然兼并之谋不就,伯王之业不成,岂非计有所失乎?臣闻穰侯将欲攻齐,其计左矣。少出师,则不足以害齐;多出师,则先为秦害。昔魏越赵而伐中山,即克其地,旋为赵有,以中山近赵而远魏也。今伐齐不克,为秦大辱;即克,徒资韩、魏,于秦何利焉?为大王计,莫如远交而近攻。远交莫如齐、楚,近攻莫如韩、魏。既得韩魏,齐楚能独存乎?

范睢一气写罢,其案上所献热茶尚温。

王稽览疏赞道:先生真奇才也。似魏冉尸位素餐,直蠢牛耳。

遂请二人回馆舍听信,自携疏入宫,私献秦王,更替张禄说项。秦王看罢奏疏,鼓掌称善,深悔眼前有大贤而不用,白白耽误这年余大好时光。于是密召范睢入宫,与语大悦。

次日上朝,即拜张禄为客卿,号为张卿,使与武安君白起共同运筹东伐韩、魏。

魏冉与白起二人揽政已久,见不知何处钻出一个张禄,骤然得宠,俱都不悦。惟秦王对张禄宠遇日隆,每常独召入宫议事,无说不纳。

范睢:臣有安秦之计,因恐丞相妒忌,未敢言讲。今愿效于王前,王其信之乎?

秦王:寡人以举国托于先生,绝无二意。先生即有安秦之计,何不辱教寡人?

范睢:臣居山东,闻齐但有孟尝君,不闻有齐王;闻秦但有太后、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不闻有秦王。今太后恃权擅行四十余年,穰侯独相秦国,华阳、泾阳、高陵诸公子各立门户,生杀予夺,私家之富十倍于公。大王拱手而已,不亦危乎?昔崔杼擅齐,卒弑庄公;李兑擅赵,终戕主父。今穰侯内仗太后之势,外窃大王之威,广置耳目,布王左右。臣恐此后未久,田氏代齐之虞,将复变生于秦国,王之嬴氏子孙,不得血食也!

一番密室之言,犹如炸雷,在秦王头上轰轰炸响。

秦王毛骨悚然,再拜谢道:先生肺腑至言,只恨闻之不早!

次日上朝,秦王便命收回穰侯魏冉相印,使就封国。魏冉前脚离都,秦王复逐华阳、高陵、泾阳三君于关外,置太后于深宫,不许与闻政事。

遂以张禄为相,封以应城,号为应侯。张禄便荐好友郑安平,使为相府之掾。

魏安釐王闻知秦王欲伐魏国,急集群臣,计议对策。

信陵君:依臣之计,当严兵固圉以待,拒敌于国门之外。

相国魏齐:臣谓不可。秦师之精,冠于天下,不可敌也。当纳质讲和,可保万全。

安釐王:信陵君之计甚险,国相之策颇安。传令,遣中大夫须贾为使,至秦议和。

须贾奉命,于是赍持重礼,到至咸阳。因见天晚,就住馆舍,等待来日陛见秦王。

范睢闻说须贾到来,恨道:上天眷顾,遣此贼前来送死,使我报仇!

遂脱下华裳,复换蔽衣,装作落魄之状,来至馆驿谒见。须贾见是范睢,不由大惊。

须贾:子尚未死耶?

范睢:天幸不死,假令家人发丧,落魄于此。

须贾不觉哀怜,便邀同坐,更以酒食、绨袍赐之。

范睢故作感激之状,更申请道:来日往见秦相张禄,臣请为驾御,不知如何?

须贾怜而许之,便令更换仆役衣冠。次日一早,范睢为须贾驾御,前往相府。咸阳人望见丞相亲自御车而来,无不惊奇,咸都拱立两旁,甚至遮道望尘跪拜。须贾以为秦人尊敬自己,洋洋自得,更不多疑。不消一刻,既至相府门前,停下车驾。

范睢:主人少待,某当代为通报。

不待须贾答允,自顾入府而去。须贾下车侍立门外,候之良久,无人招待。

只闻门上传呼:丞相升堂!

须贾闻说丞相升堂,急于求见,却不见范睢出来,不由大为着急。

因问守门吏道:适才为我御者,君能替我唤出否?

门吏答道:御车者乃我家丞相,公自入府中拜见可也。

须贾如闻睛天霹雳,暗道:我死期至矣!

至此不敢不见,只得脱袍解带,免冠徒跣,前高后低,踉跄而入,跪爬至正堂阶下。

范睢:堂下何人跪拜?

须贾:罪人须贾,前来领死。

报名已罢,堂上再无声息。抬头看时,见范睢正在处理公务,求见者此来彼去,似乎已将须贾全然忘却,晾在一边。须贾跪在庭院,不敢起身,只顾哆嗦,犹如筛糠。

又过良久,内侍传令:丞相召见魏国来使!

须贾起身,俯首登堂,至内连连叩首,更无一言。

范睢冷笑问道:公乃堂堂魏国使节,何谦卑如此?

须贾俯伏应道:擢须贾之发数罪,尚犹未足,焉敢与尊相抗礼!

范睢冷哼道:子何有这许多罪过?某来替你说罢,大罪有三,你可知否?

须贾:下臣不知,愿聆明教。

范睢:诬我有私于齐,使魏齐怒笞良人,其罪一也;你可认否?

须贾:我认,我认!

范睢:魏齐笞辱于我,以至折齿断胁,你不谏止,忍看我死,其罪二也;你可认否?

须贾:我认,我认!

范睢:及我昏愦,已弃厕中,你复便溺我身,何其太忍?其罪三也。你可认否?

须贾:既欲不认,亦不可得也。

范睢:则你自断己罪,当获何刑可矣。

须贾:该当断头沥血,不足以赎。公自可行刑,以酬前恨。须贾虽死,并不怀怨。

范睢:断头沥血,以酬前恨。说得好!左右何在?

左右:臣等听命!

范睢:此人罪大恶极。只因有昨日酒食、绨袍之赠,饶其不死。与我送客!

须贾闻此,喜出望外,叩头出血,称谢不已,匍匐而出。于是相府众人,始知张禄乃是魏人范睢。皆都暗道:此位老儿好险!未料一袍一饭,换回一条老命!

范睢处理相府公事已毕,乃引须贾入见秦王。须贾只顾叩首不已,不敢抬头。

秦王:若依相国,对魏国用兵之事,则如之何?

范睢:魏国恐惧,遣使乞和,不须用兵,皆大王威德所致也。

秦王:准奏。魏使须贾,因何自始至终,不敢抬头?

须贾:因在相府中请罪认罚,叩首太过,破相出血,故而不敢抬头,恐碍大王观瞻。

秦王不解,目视丞相。

范睢轻笑,这才离座趋前,奏明自己真实身份,并隐姓改名之故,继而伏地请罪。

秦王:卿受奸人陷害,千辛万苦赴秦,何罪之有?自此即可恢复本名,寡人不怪。须贾既到,任卿杀戮;伐魏胜后,魏齐亦任卿所为。

范睢:须贾为公事而来,自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臣岂敢以私怨而伤公义?魏齐若诚心事秦,臣亦不杀,且甘与其同事大王。

秦王:卿公而忘私,真大忠臣也。

乃准魏国请和,就此罢兵。须贾免不得再向范睢下拜,叩谢宽恕大恩。

稍时朝散,须贾满脸含愧,向范睢请辞。

范睢却挽须贾之手,哈哈笑道:故人至此,不可不酬。

于是同车返回相府,命人遍请各国使臣与朝中众卿,大张筵席,以待魏使。

须贾暗自以手加额:惭愧,苍天对我不薄!

范睢入内安置,须贾独坐门房静候,不敢乱动。少顷堂上陈设已毕,众卿与列国使臣皆至。相府总管安排坐席,惟独不唤须贾,任其在冷板凳上呆坐。范睢出堂与众宾相见,叙礼已毕,送盏定位,两庑廊下鼓乐交作。

须贾此时心中转觉不安,预感将要大祸临头。欲待走时,见身周皆是披甲带刀侍卫,不敢动转半分,只得静耐。不一刻间,堂上酒过三巡。

范睢忽做猛醒状,对众宾言道:某还有一个故人在此,差些忘却!

乃命设座堂下,唤侍卫挟押须贾入坐。席上不设酒食,但置炒豆,使两个黥徒手捧喂之,如同喂马。须贾至此地步,哪敢违拗?只得低头就口舔食,呜咂有声。

范睢见座中众客,皆有不忍之意,遂将往日旧事,诉说一遍。

众客释然:如此深仇,丞相不杀,难得大度能容。

须贾满脸通红,低头食豆,不敢抬头。范睢见戏弄已足,这才作罢,正色起身。

范睢:须贾!今虽饶你,魏齐之仇不可不报。你归告魏王,速斩魏齐首级,并我家眷,一齐送入咸阳,两国罢兵通好。不然,我将亲自引兵,来屠大梁!

须贾魂不附体,连滚带爬而出,返回大梁。

使团之中,有一半乃是魏齐心腹,早有人连夜兼程奔至大梁,来报家主。魏齐大骇,苦思无计,只得弃了相印,逃往赵国,往依平原君赵胜。

魏齐前脚刚走,须贾后脚还至大梁,入宫面见魏王,说以秦王同意罢兵交好,但须献出魏齐首级,并送秦相范睢家属之事。

魏王又惊又喜,命宣魏齐入宫。片刻之间,使者即回,报说国相已携全家逃走,追之不及。魏王无奈,只得大饰车马,赐黄金百镒,采帛千端,派兵护送范睢家眷往至咸阳。

范睢与家人相见,劫后重逢,免不得涕泣交加,感慨万千。

秦王闻说魏齐闻风先遁,且被平原君赵胜收留,不由勃然大怒:前者寡人使王孙异人为质于赵,欲固其好。但秦伐阏与,赵奢救韩,败我秦兵,向未问罪。今又擅纳丞相仇人,岂能不报!寡人决意伐赵,一报阏与之恨,二为丞相索取仇人魏齐。

范睢闻此,再拜称谢。秦王乃亲自帅师二十万,命王翦为将,攻伐赵国。

昭襄王亲征赵国,三军无不用命,一举取赵三城。消息报入邯郸,赵**民大惊。

是时赵惠文王本已病笃,闻说秦王举国之兵来征,愈加惊骇。暗思国中诸将,赵奢已死,廉颇年老,李牧尚且年轻,更无一个大将,能是王翦敌手。尤可惜者,蔺相如也已病入膏肓,不能视事。思来想去,于是忧急如焚,一口气不能上来,含恨而逝。

可叹一代明主,在位三十三年,年仅四十四岁而终。

镜头闪回,补叙赵惠文王平生。

赵惠文王对臣属赏罚严明,有理有节。

廉颇伐齐,攻取阳晋,赵惠文王即刻便封其为上卿。

蔺相如完璧归赵,不辱使命,赵惠文王就封其为上大夫。

渑池会上,蔺相如力挫秦王,维护赵国尊严,赵惠文王又封其为上卿。

宦者令缪贤叛赵投燕,本是杀头之罪,但当其肉袒负斧质请罪,赵惠文王又予以赦免。如此赏罚严明,确实是为明君风范。

赵国能与秦国长期抗衡,不仅因有廉颇、蔺相如等勇将贤相,更因是有赵惠文王如此明君。因其广召天下才俊,并从谏如流,赏罚严明,才使赵国与强秦多次较量,立于不败。

赵惠文王酷喜剑术,养剑客三千余人,使日夜击剑较艺,以为乐事。

如此年余,死伤者百多人,而赵王乐此不倦。三年之后,剑客死伤过重,皆都怀怨。于是国势渐危,以至诸侯闻之,皆谋攻赵。

太子悝甚以为忧,遂召臣僚宣布:谁能使我父王停止比剑,赐以千金。

左右臣僚:我等非不欲领此重赏,但皆无能为力。若阻此事,惟庄子能为。

太子闻此,乃使人赍持千金,往请庄周。庄子不受千金,往拜太子,问有何求。太子说道:父王好剑,剑客死伤过重,并皆怀怨。又国势倾危,故请先生前来,劝王止剑。

庄子:诺!臣亦善剑,便请以剑止剑。只请太子一事,为臣制做剑士之服。

太子闻言大喜,即命为庄子量身定做剑士服装。三日服成,太子便引庄子入宫,来见赵王。赵惠文王闻说来人能以剑止剑,半信半疑,便拔剑相待。(本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