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赋之群英志 > 第六章石府收徒论时政

大唐赋之群英志 第六章石府收徒论时政

作者:公子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7 14:00:24 来源:笔趣阁

太子因石峥被贬,虽是痛心无比,但他势单力薄对此没有丝毫回天之力。

太子一回到少阳宫,便召来了参军岑燊商议。

岑燊听罢太子所述,慨叹了声,道:“石大人这一去,朝堂上再也没人敢为您说话了。”

“唉,父皇深受奸人蒙蔽,本宫也是无能为力哪。”

“殿下,还是再忍一忍吧。”

“不忍又能怎样?”太子面露凄苦之色,“石峥遭贬,他定会愤懑难耐,可为了避嫌本宫又不能亲往送别。岑卿,你就代本宫跑一趟吧。”

岑火机诺了声,正欲离去,忽被太子又叫住了,问他:李云翰可有下落?

岑燊摇了摇头,道:“这,目下还没有一丝音讯。”

“哼,尔等是如何做事的!”太子颇觉失望,“还有,尽快告知达复他们,近来风声趋紧,命他务必谨慎行事,切不可出一点差漏!”

“是,在下明白。”岑燊惶恐道。

这时萧良媛早就收拾打扮好了,姗姗来见太子,说是要回萧府一趟看望父亲萧郁。

太子当即答应了,一面叮嘱她早去早回。

这日午后,平钰正在玉华观的一间雅室打坐完毕,正在饮茶小憩,忽然侍女宁芯来报,说是不知何故石峥已命人遣散了民工,集合好兵丁又赶回了京城。

平钰听了顿觉释然,说声“知道了”,吩咐宁芯收拾行李,下了九莲峰。

平钰赶回了金仙观,净尘法师已等候她多时了;她说派人四处打探过了,仍没有李云翰的下落。

平钰听后,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此时,李云翰正在石峥府第,和少凌一边交流着诗文,一边说些有关科考的趣事。两人闲聊了一阵,见天色睛好,打算出门去城内各处游玩一番。

忽见曹管家匆匆进了屋子,说是石大人有请,要李、杜二人前去客厅面谈。

李、杜二人听后不敢怠慢,急忙起身去见。

刚迈进客厅,石峥抢先迎了上来,一脸惆怅道:“二位贤士,这几日石某慢怠了。”

“大人客气了;每日闲来无事,有美酒佳肴享用,已是备感知足了。”杜少凌面带笑颜,回道。

“韶华易逝哪。”石峥轻轻叹了声,“石某以为,二位才俊日后若想有所作为,当以考取功名为重,切莫虚度呀。”

“大人这是……”杜少凌苦笑了下,“功名,也太难了,小生考了两次也没中。”

“大人的好意我当然理解,”李云翰微微颔首,“虽说科考以文优者胜,可是对于那些没有门路的人来说,中榜难比登天。”

“可不是么,没等开考,名次早就内定了,”杜少凌带着怨气,“至于文章优劣,还会有谁在意!”

石峥微闭双目思量了一阵,道:“当下世风确是不正;不过,就推举与科考而言,科举还算是公平多了。”

李、杜二人听了一时黯然无语。

石峥招呼二人落座、喝茶,兀自长叹了一声:“唉——”

“大人何故长叹?”李云翰问。

“再过几日我就要离京了,也许此一别就再也见不上二位了。”石峥有些神色恍惚。

“恩相为何要走?”

“因受林弗等奸人陷害,陛下以擅自挖宝、破坏龙脉为由将我贬谪苍梧。人走茶凉,我答应二位的事怕也要落空了。”

“大人不必介意;”李云翰淡然一笑,“在下原本一布衣,平素来去自由惯了,还受不了那份约束呢。”

“好,有志气,”石峥说罢,对着屏风高喊了一声,“荞嬷嬷,带上楠儿来。”

话音刚落,荞嬷带着石峥的幼子石楠从屏风背后缓步走了出来。

只见石楠面黄肌瘦,行动迟缓,有些病怏怏的。

“楠儿,给李先生跪下。”石峥大声喝道。

石楠怯怯地看了李云翰一眼,跪倒在他脚下。

石峥凝视了一阵李云翰,道:“石某膝下三子,长子早夭;次子征战河西时伤了右腿、落下残疾;幼子楠儿自小丧母,今尚不过七岁,我走后实在不放心哪。”

“大人之意……”李云翰一时揣测不定。

“先生品行端正,兼有文武之才,我想让小楠拜先生为师。”

李云翰听后倏的站直了,欠身道:“这,确是难为晚生了……”

石峥上前深施一礼,道:“先生,就给石某一个薄面吧。”

李云翰急忙还礼,道:“是,云翰答应了。”

“犬子自小体弱多病,全赖荞嬷嬷悉心照料,”石峥眼里露出了一道暖光,“我走后,先生可教他读书习武,老朽也就安心了。”

“大人放心,晚生记住了。”

接下来,石楠向李云翰叩了头,行过拜师之礼,又随荞嬷下去了。

石峥一时兴奋难奈,吩咐下人们端上了七八样饭菜,招呼李、杜二人吃喝。

饮过三杯,石峥道:“先生才堪大用,可惜埋没于市井,着实有些委曲了。”

“大人言过了,在下一介寒士,能遇上恩相这样的知己已知足了。”李云翰轻声回道。

“不,先生之志我一眼就看出来了,”石峥唉叹了声,“石某老朽之身,虽遭贬谪不足为惜,只是放心不下太子呀。”

“大人何出此言?”

“太子身为储君,为人宽厚仁孝;这些年来,他屡受林弗陷害;太子若是不保,则危及李唐社稷哪。”石峥慨然道。

“林贼一心废掉太子,想必他早已选好了替代之人,”李云翰微微一笑,“不知诸皇子之中,哪一位最有可能?”

杜少凌抢先道:“据坊间传闻,当然是福王声望最高了。”

“杜小弟错矣,”石峥呵呵一笑,“昔日其生母沈丽妃在世时,有林弗一党支持,福王大有夺嫡之势;不过自沈丽妃一死,懿妃入了后宫,形势一下子全变了,福王早没了希望。”

“那其他皇子呢?”

“除去废太子、鄂王、光王被杀,加上因病夭亡者七八人,如今在世者尚有十余位皇子,不知你指的哪一个?”石峥板着面孔。

杜少凌一时嗫嚅着答不上来。

“十六皇子,荆王呢?”李云翰笑道。

“荆王,他不是镇守江陵么;依老夫看来,此人好大喜功,刚猛有余而失宽厚,难继大位也。”石峥回道。

“不,大人,”李云翰摇了下头,“若是朝中有人鼎力拥戴,怎就说他没有希望?”

“先生莫非是说林弗?”

“是的,”李云翰点了下头,“林弗欲置太子于死地,必会不余其力另立他人。昔日在下游历江淮时,常为荆王幕府宾客,觉其有异志,并不满足只做一个守成的亲王而已。”

“先生所言有理,”石峥听后思忖了片刻,皱眉道,“难道真如先生所言,他们会拥立荆王?”

“这,只不过是云翰猜测罢了。”

“不,”石峥摇了下头,“无论林贼拥立何人为储,一旦事成岂不更为所欲为!”

李云翰听了沉默不语。

石峥长施一揖,道:“先生,为了李唐社稷,请受石某一拜。”

李云翰深为惊愕,问他这是何意?

“请先生赐教,当如何保住太子之位?”

“这……”

石峥站直了,道:“太子屡遭陷害、身陷囹圄,实在令人惋惜哪。”

“唉,不知不觉我已身陷党争的漩涡了。”李云翰轻叹了下,“大人勿忧,若林贼真要拥立荆王,那事情反倒会好办一些了。”

石峥皱紧了眉头,问:“这是为何?”

杜少凌插话道:“李兄又说大话了,宫讳之事岂是你能管得了的!”

“荆王自幼丧母,太子曾将其收养于十王府内,悉心照料多年。要是太子能与之结好,晓之于情,我想荆王也不会过于难为太子。”李云翰轻声言道。

石峥“嗯”了下,道:“先生此言有理。”

静默了了片刻,李云翰道:“大人此去苍梧行程漫漫,一路也太孤苦了。”

“生若孤蓬、四海飘零,只要有一杯薄酒相伴足矣,”石峥苦笑了下,“此番远离了庙堂,不也正好图个清闲自在?!”

李云翰捧起酒杯,道:“痛快,晚生敬大人一杯。”

石峥接杯后一饮而尽,双目霎时放亮了许多,道:“突遭罢相,老夫反倒一下子释然了!”

石峥说着起身走到桌前,拎起了一支笔来,在粉墙上挥笔飞舞,题写了一首五言绝句。

石峥写毕,将笔甩在了地上,仰天大笑。

杜少凌凑上前,高声念道:“致仕且让贤,忧君醉复眠。笑问何能尔?宠辱一杯间。

李云翰拍手称快,道:“好诗,好诗。石大人胸襟之开阔,着实令人佩服。”

三人正畅叙着,曹管家进屋来报,说是陈业硕前来求见。

石峥愣了下,道:“陈业硕,他来做什么?”

“说是来给大人送行的,还带了两坛佳酿。”曹管家小心回道。

“不见!”

曹管家听了面带难色,迟疑了下,道:“陈大人还说了,您要是不见,他就候在门外不走了。”

“这老家伙,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石峥有些无奈,“好吧,那就请他进来。”

李、杜二人见状赶忙向石峥告退,离开了客厅。

陈业硕一脸肃然进了客厅,对着石峥拱手行礼,道:“大人委曲了,陈某来晚了。”

“不晚,我还没离京呢,”石峥神色冷峻,“说吧,此来何事?”

“那陈某就直说了吧。昨日朝堂之事,也怨不得林相;皆因那杨嗣郎欲取代您,在背后捣鬼。”

“官都没了,说这些又有何用!”

“大人怎么还在气头上?也罢,陈某不说便是。”

石峥抬了下手,请陈业硕用茶。

陈业硕闷头喝了几口茶,一时无所适从。他抬头四下张望了一阵,忽见那粉墙上题了首诗,墨迹未干,顿时来了兴趣。

陈业硕走上前去,轻声吟诵了一遍,连声赞道:“好诗,好诗。大人何必哀叹,不是陈某来看望您了?”

石峥面无表情,“嗯”了下。

陈业硕凑近了一步,道:“陈某有一句劝,不知大人肯听不?”

“说吧。”

“林相说了,只要大人答应一件事,他定会向陛下求情,保您官复原职。”

石峥脸一沉,问:“何事?”

“告发太子私通边将阿思诺,欲图不轨。”

石峥听了十分惊讶,怒道:“太子恭孝仁厚,何来此事!”

“这么说来,你是不想答应了?”

“哼,你看错人了!”

“石大人,陈某也不想为难你。”陈业硕冷笑了下,“不过,林相的手腕你也清楚……”

“你敢威胁我?”

“不,陈某是为大人惋惜哪。”

“别假惺惺了;你去告诉林弗,此事我做不了!”

陈业硕听了心有不甘,口气变得稍软了下来,道:“这可是大人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休要多言,”石峥对着门外挥了下手,喝道,“来人,送客!”

未等仆人们进屋,陈业硕哼了声,扭头离开了。

送走了陈业硕,石峥心里久久难以平静;他思虑了一阵,又找来了李云翰。

李云翰听过石峥的讲述,内心十分忐忑,道:“大人断然拒绝了陈业硕,晚生钦佩之余却深感不安哪。”

“老夫就要远离长安了,又有何惧哉!”

“嗯,当下是不足为虑;”李云翰思忖了下,“对了,大人刚才提到了阿思诺,不知他与东宫是何交情?”

“唉,说来话长。阿思诺原为东部突厥一部落首领,后为我大唐所俘。陛下降旨杀之,幸得太子极力求情才幸免一死。阿思诺降我大唐后屡立战功,被封为归德大将军。此人虽是恃功傲物,却与太子私交深厚。”

“他现在何处?”

“这些年他率部驻扎于受降城。半年以前,他奉旨随河西节度使戈长风前去征讨吐蕃了。”

“噢,原来如此。”

两人又说了一阵,曹管家来报,说是太子派参军岑燊来访,正在西厢房候着。

石峥听后脸上掠过一丝光彩,道:“来得好,老夫正想派人去给他捎个话、道声别呢。”说毕,他匆忙告别了李云翰。

一见到岑燊,石峥问他此来何事?

“大人被贬出京,太子于心不忍故命岑某前来送别。”岑燊恭声道。

“谢过太子殿下,”石峥呵呵一笑,道,“石某临行之前,正好有句话捎与他呢。”

“大人请讲。”

“为保储位,还请太子与荆王结好。”

岑燊颇觉困惑,道:“大人何出此言?”

“林弗意图易储,或会拥立荆王;太子如能以抚育之恩感念荆王,或可保一时无虞。”

“是吗?”岑燊听后有些不屑,干笑了下,“大人未免想的太多了。”

石峥淡然一笑,道:“大人误会了,此议乃石某府上一雅士所提。”

“不知是哪位高人?”

“青城子——李云翰。此人乃当世才俊,若是太子能将其招至麾下,来日必堪大用。”

岑燊听了大喜过望,道:“噢,原来是他!”

“怎么你认识他?”

“嗯;实不相瞒,太子也在找他呢。”

“太好了,李先生现借宿于鄙府,要不我去请他一见。”

“这,就不必了。”岑燊思忖了下,“待我禀报过太子后再说。”

石峥点了下头:“好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