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赋之群英志 > 六十五章 青城子上山探宝

大唐赋之群英志 六十五章 青城子上山探宝

作者:公子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7 14:00:24 来源:笔趣阁

改日,闲来无事,李云翰只身前去拜访郭翊。

郭翊见他到了分外高兴,急忙招呼他落座。两人寒暄了几句,李云翰随他去探望郭母。

郭母躺卧在床,面容憔悴,目光游离不定,见李云翰到了似笑非笑点了下头。

李云翰见状心头划过一丝忧伤,安慰了她几句,轻步离开了屋子。

两人重回客厅,一边饮酒一边叙旧。

李云翰道:“郭兄削职为民、赋闲在家,正好能多陪陪令堂大人了。”

“唉,家母老病时日无多,能在榻前尽孝当然是我最大的心愿。”郭翊苦笑了下,“只是这一闲下来,怕是再也无法奔赴疆场为国效命了。”

“兄长还担忧边关之事?”

“嗯;郭某走时,已将军务悉数委于副将普怀恩;虽说此人忠勇能干,可我多少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哪。”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且兄长已削职为民,又何必为此焦虑呢。”李云翰劝慰道。

郭翊听了讪讪一笑,另换了个话题,说起自己蒙冤受难,多亏了紫旭真人下山相救,他深以为谢。

李云翰听了淡然一笑,说他正欲去九莲峰拜见师父呢,到时候定会转达此份谢意。

饮毕,李云翰辞别了郭翊,打马出了长安城,直奔九莲峰。

进了玉华观,到了驭鹤亭下,李云翰见了紫旭真人深施一礼,代郭翊谢过了恩。

紫旭微微一笑,招呼他落座饮茶。

“不知师父如何说服了陛下——那个老顽童?”李云翰声音有些急切。

紫旭轻捋银须,缓缓道来:“说来话长。当年为师因遭小人诬陷,削官为民赋闲在家。一日忽闻陛下四处张榜寻找其娘亲骸骨下落,为此惴惴不安。因我早年曾在宫内做过武周皇帝的近侍,略知宫闱秘事,遂去面圣一试。

待找到了皇母骸骨,陛下龙颜大悦,欲对我加官进爵;然我去意已决,遂婉言谢绝。陛下留我不得,又念我唐隆宫变有功,于是答应满足我三件事。”

“哪三件事?”

“其一,为我平反昭雪;其二,因家兄多年来栖身于九莲峰,恳请陛下将此峰赏赐于我,为我修道终老之地。”

“那第三件事呢……”李云翰追问道。

紫旭停顿了下,道:“第三件事么,因当时没有想好,只好留待来日;不想这一次用在了郭翊身上。”

“噢,原来如此。”李云翰恍然大悟,沉思了片刻又问,“那您又如何与平钰公主结缘?”

“陛下见我执意上山修道,遂将其胞妹平钰公主托付于我、拜我为师,那时她尚不过十六七岁……”

李云翰打断了话,问:“公主金枝玉叶,自小长于深宫,为何放着清福不享,甘愿追随师父浪迹于江湖?”

“当时我也颇为纳闷。后来时间一久,方弄清了原委。她久居深宫,三岁之时娘亲遇害,从此便如同断了线的风筝无所依靠。

其间她耳闻目睹宫内各种尔虞我诈、血腥杀戮,脆弱之心倍受打击、折磨,自是变得多疑善感、悲观厌世。为了避险、保护自己,她小小年纪便迷恋上了黄老之道……”

“怪不得青城山初遇时,她看起来是那么心事重重、冷淡怪僻。”

两人正说间,监院涂坤拎了壶酒走到了近前,为二人各自斟满了酒。

紫旭真人并未饮酒,双目如炬望着李云翰身上的玉佩。

李云翰见了颇不自在,稍稍低了下头,道:“上次师父说此玉有血光之灾,虽说者无意,不过弟子仍为此颇为困惑……”

紫旭真人“嗯”了声,双眉轻皱:“家兄生前有言,两玉碰面、必有血难。”

李云翰听了心头一震,问他此话何意?

紫旭并未作答,起身漠然望着远山云海,喃喃自语道:“还有另一只玉佩呢。”

“还有一只……”

紫旭轻轻点了下头,良久不语。

这时,一只鹞子低飞而来,轻轻的落在了紫旭肩上;他轻抚了它一会,转过了身子。

李云翰跪倒在地,道:“师父,莫非此佩与那武德秘宝有关?”

“只在此峰下,洞深不知处。”紫旭回过身子神秘一笑,随之吩咐一边的涂坤去取些火把来。

待涂坤走开了,紫旭扶李云翰起身,道:“你是为寻宝而来?”

“师父误会了,弟子是担心它落入坏人之手。”

“什么坏人……”

“师父,可还记得那个请您下山的庆壹公子?”

“他……”

“据弟子查证,此人乃褚漠寒长子——褚庆。”

紫旭听了愣怔片刻,突然放声大笑:“他呀,也太自不量力了。”

“哦?”

“猿王洞内有大小洞穴三十六个,交织错杂犹如迷宫一般;其间又有飞流激湍穿行,外人不识路径,即便进去了也是徒劳无获……”忽见涂坤带着尔秋走了过来,紫旭顿时变得警觉,刹住了话闸。

尔秋到了亭下,放下了怀中那一捆火把;紫旭见了不禁眉头一皱,问为何变小了?

尔秋说,上次进的那批火把已用完了;为了省钱,涂监院命他新购了一些尺寸小的,便宜且耐用。

涂坤一脸敬容,向紫旭做了进一步解释:“近年来山上道众日渐增多,而师父又不肯接受俗世捐助,吃喝用度时有紧张,也只好节省着用了。”

紫旭“嗯”了声,摆了下手示意涂坤、尔秋两人走开。

李云翰有些不解,说大白天的要火把何用?

“你不是想见秘宝么?为师这就带你去寻找答案。”紫旭慨然道。

随后,紫旭带着李云翰出了道观后门,穿过一片松林,沿着山道下到了猿王洞口。

两人驾着一叶小舟进入了洞内。约摸行了一柱香的功夫,到了一块略显平整的巨石下。紫旭真人将小舟停靠在了岸边,指着那面巨石,说这就是李云翰要找的地方——藏宝洞。

李云翰听了满腹狐疑。他下了船,打着火把仔细察看了一番,见那块巨石四边的缝隙间覆满了苔藓,除了外形稍显方正外,并没什么别的异常。

紫旭真人用手臂测算了下,照准那巨石的正中猛击一掌;掌风到处,只见石片飞裂,露出了巴掌大的一块凹痕。紫旭真人清理干净了凹痕处的碎石屑末,将那只玉佩按压下去,一边缓缓旋转,一边轻声念着咒语。

稍后,只听得轰隆隆一阵巨响,那块巨石随之缓缓移开了,露出了一只幽黑的洞口。

紫旭真人纵身一跃进了洞内,走了七八步逢着一扇沉重的铜门。他用力推开了,举着火把朝里望去,沿着门道两侧,横七竖八倒散着数十具骷髅,白骨森森十分骇人。

两人举着火把一路小心摸索着前行,不时被脚下的骷髅所磕绊。

往里走了约莫七八十步,是一座巨大阴森的钟乳石厅。地上堆放着各种兵械,有的已经生了锈,有的仍泛着淡淡的银光。沿石壁两侧,摆放着数十辆小推车、木箱、以及垒成小山一样的麻布袋子。

紫旭真人走到了近前用手轻轻一戳,那麻袋倏的破裂开了,露出了黄灿灿的金锭;他随手拿起了一只看,上面刻着“武德年制”的字样。打开木箱,里面仍是一些金块、银锭、元宝、古玩等物。

李云翰见了恍若隔世,惊道:“师父,我这不是在做梦吧……”

“当然不是了,”紫旭神色淡定,扫视了下幽深的洞窟,“此宝富可敌国,如今它终于回到主人手里了。”

“师父这是……”

“今后你就是此宝的主人了。”紫旭长长吁了口气,面色沉静,娓娓道来,“百余年前,高祖皇帝起兵于晋阳,推翻了暴隋,统一了中原。可是隐太子和秦王两兄弟为争夺皇位,明争暗斗、势同水火。

为防夺位失败,隐太子听人建议,命奉车都尉将宫内部分财宝以及河北一带的战利品秘密藏到了此处;他想一旦夺位有失,可据此险要与秦王对峙,固守待援。

孰料宝库刚建成没多久,就突发了玄武门之变。秦王迅速剪灭了隐太子一党,并将其五子全部杀害。而他们的妻女,被罚作掖庭苦隶,就连名字也从皇室宗谱上划掉了。

那些守护宝库的兵丁闻听风声有变顿起二心,为了抢夺财物不惜自相残杀,那位奉车都尉不得已关闭了石门,自此以后这些宝物便如同石沉大海再无音讯了……”

“那后来呢?”

“隐太子生前曾假借巡视之名到过此地,不料随驾陪侍的一位宫女因临产在即不能返京,遂将她留下来托付于那位奉车都尉,临行之前以鱼龙玉佩相赠。

在那位都尉的悉心呵护下,宫女顺利产下了一个男婴。忽闻宫廷有变,那都尉为报隐太子恩德,于是带着宫女和男婴远遁他乡……”

李云翰听后沉思了一阵,道:“宫室内斗,毒似蛇蝎;帝王之狠,狠如虎狼。可叹世人皆羡帝王家,可是谁又会想到祸从天降时那一刻的凄惨……倒是那位都尉重情重义,实在令人敬服。”

紫旭听了微微点头。

“如此宫闱隐秘之事,师父又如何得知?”

“实不相瞒,贫道就是那位奉车都尉之后。”

“师父,你……”

紫旭轻捋长须,微笑道:“他就是贫道的曾祖。他送走了隐太子家小后,待政局稍一平稳,又潜回了九莲峰隐居。

说是隐居,实际上就是暗中守护这些宝藏,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将此宝归还于隐太子之后。就这样,我们裴家三代人在此默默守候了一百多年,直到守山的兄长临终之前将真相告知了我……”

“为了一句承诺,裴氏一门三代可真是不易呀。”李云翰感慨万千,凝视了一阵紫旭,问,“如今秘宝已现,不知师父做何打算?”

“这就要看你了。”紫旭双眉舒展,“若是我没猜错的话,你就是那隐太子之后。”

“我……”李云翰心头一震,缓了下,道,“祖上世代相传,只说族人乃西凉王——李暠之后,细究起来,也算是李唐皇族的远亲。不过,家父临终之前,一再告诫于我切莫追寻先祖身世,至于到底是不是隐太子之后,此中内情或许只有上苍知晓了。”

“依贫道猜测,令尊是怕引火烧身哪。”紫旭摇了摇头,漠然望着洞外,“当年为师曾借云游之机,从北国到南疆,从中原到西域,遍访名山大川,其实就是为了寻找隐太子之后。自你我青城山相遇,为师虽曾有所怀疑,却一时难以确认。

后来,为师曾派人暗中打探过你的家世;大唐立国之初,你们李氏族人流落于西域各国,一待就是**十年;待到武后即位,李氏皇族深遭痛击,庶族又重新抬起了头,民间局势大为缓和。此后,你们族人一路辗转东归,为了安全,悄悄潜回了蜀地,直到在莲州扎下了根……”

“那,为何宗人府的皇室族谱上找不到一丝线索?”

“此等宫闱之秘乃帝王之大忌,怕是早被他们抹消了。”紫旭呵呵一笑,“此佩便是明证哪!”

“这……师父既知弟子身份,为何不早说呢?”

“虽说你有此佩,可是时过百年,世道艰险人心莫测,为了验证你的身份、弄清你的心志,贫道曾多次暗中考察于你,以防此宝落于小人之手。”

“噢,原来如此。”李云翰心中的谜团倾刻间随之烟消云散,叹道,“可叹有多少世人误入歧途,为了财富功名反目成仇,甚至不惜相互杀戮;可财富毕竟是无罪的,有罪的只是他们心底的那份贪欲、掠取的手段罢了……”

“如今物归原主了,你打算怎么办?”

“这,弟子还没想好。”

“不想留为己用?”

“嗯;此乃天下人之宝藏,我岂能一人独吞!”

“可想献与朝廷?”

“不。”李云翰语气坚定,“当下奸臣当道、圣上受人蒙蔽太甚,一旦献出宝物又恐落入奸人之手。”

话音刚落,一只鹞子咕咕叫着掠飞到了近前,声音十分急切。

紫旭朝洞外一望,只见一团黑影划过;他愣了下,转身奔出了洞窟。

紫旭手举着火把四下里张望了一阵,除了哗哗的水流声外并没发现什么异常,于是长吁了口气。他运足气力关上了石门,随手将一只快要燃尽的火把丢弃在了洞口。

上了小舟,紫旭对着洞窟凝视了一阵,道:“天意如此,就让它一直在此安睡吧。”

“不,终有一天它会醒的,会派上用场的。”李云翰道。师徒二人驾着小舟顺水出了猿王洞。

下了船,紫旭指着岸边的一处草丛说,这些草明显被人踩踏过,脚印还是新的。

“这……他会是谁呢?”李云翰问。

“不管他是谁,来了就只有地狱鬼门关。”紫旭神色淡定,望着远处的层林雾霭,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