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赋之群英志 > 六十二章 兄弟用命法场救人

大唐赋之群英志 六十二章 兄弟用命法场救人

作者:公子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7 14:00:24 来源:笔趣阁

刑场上。季温见午时三刻已过,而荆王仍在品茶凝思,迟迟不肯下令行刑。他心情焦躁连催了几声,荆王方才回过了神,喝令行刑。

刽子手举起了大刀正要砍向郭翊,突然从台下飞来了一枚石子,击中了他的手腕。他手指一松,大刀随之咣当一声落在了地上。

季温等人正愣怔间,只见一个年轻汉子纵身跃到了近前,一面高呼着“刀下留人”,一面举刀护住了郭翊。原来此人正是孔烛。

季温见状急令手下杀掉孔烛、郭翊。四周的官兵手持着刀枪纷纷冲了上来,与孔烛战在了一起。

孔烛一边拼死奋战,一边护住郭翊,不一会儿身上便中了多处刀枪,鲜血染红了衣衫。

危急时刻,王诘、楼月等人手持刀械冲到了台上,与那伙官兵打在了一起。一阵拼杀后,他们将官兵逼退了七八步开外。

众人紧紧围护在孔烛和郭翊身前,以免二人再受到攻击。

这时,李云翰疾步走到了荆王跟前,扑通一声跪下了,道:“殿下受惊了,还请恕罪。”

“噢,李先生,”荆王面色淡定,问他何罪之有?

“扰乱法场、冲撞殿下之罪。”

荆王听了似有所悟,“嗯”了声,道:“想救郭翊,晚了。”

季温在一边早就不耐烦了,喝令手下将李云翰拿下,却被荆王喝止住了。

李云翰凛然相视,对着季温拱手施礼,道:“大人勿惊,草民是来为郭将军申冤的。”

季温冷笑道:“胡说,此案已定,何来冤情!”

“草民既然喊冤,当然有凭据了,”李云翰说着将目光移向了荆王,不卑不亢道,“殿下,草民愿以实情相告……”

“季大人,还不令他们退下!”荆王怒斥了声,复将目光对准了李云翰,“本王今日倒要听听,他有何冤情?”

季温见状,只好令部下退了开去。

李云翰向王诘、楼月使了个手势,二人随之搀扶着满身是伤的孔烛到了荆王跟前。孔烛跪倒在地,从怀里掏出一纸供状,呈与荆王,道:“殿下,草民孔烛,乃渔阳城北奚族平民。雄武城纵火一案确系草民所为。”

荆王听了很是困惑,问他为何要纵火焚城?

“回禀殿下,褚漠寒为建雄武城,毁我田园、掠我家财,斩杀平民以充敌邀功,与我族人结下了深仇大恨。”孔烛顿了下,“草民为给族人报仇,一怒之下烧了雄武城。”

“你是想替人顶包吧!”季温抽出了剑来,直指着孔烛,“说,谁派你来的?”

“大人,此案确是草民所为,与他人无关。”孔烛一脸平静。

荆王静默了片刻,问他为何投案?

孔烛说,郭翊治军严明、体恤边民,素有爱民之声;如此一位忠义正直之士却要蒙冤问斩,他实在于心不忍,故此投案。

季温怒喝道:“大胆刁民,雄武城纵火一案早就审结,郭翊也已供认不讳,你却擅闯法场妖言惑众!来人,将他拖走砍了!”

“不可!”李云翰高喊了声,复对着荆王道,“郭将军屈打成招,难道强逼的口供你也会信?而今郭将军就在眼前,殿下何不亲自讯问以解实情。”

荆王听了微微颔首,传令将郭翊带上前来。

郭翊到了荆王身前跪倒在地,泣道:“殿下,臣实在冤枉哪。他们强行逼供,臣不认罪,他们就施用酷刑将臣打晕了过去。那份供状就是他们模仿臣的笔迹所做,还请殿下为臣做主哪!”

郭翊说着揭开了上衣,露出了满身的伤痕。

荆王看了眼郭翊的体伤,眼含些许怨愤之色对着季温道:“季大人,怎么打成这样了……”

“这,或是狱卒私下所为……”季温怯声回道。

“是吗?”荆王长长吁了口气,“本王奉旨监斩,不料突生此变故,就连京城众多名人雅士也前来为他鸣冤。季大人,你说呢?”

“殿下,这伙人岂能说是名人雅士;他们手持利刃对抗官府,法场之上连伤我数人,分明是一伙穷凶极恶的劫匪!”

“那,季大人之意……”

“既是劫匪,当然一个也不能放过!”季温恨恨道。

李云翰对着荆王凛然道:“殿下,今日之事你也看到了,我等并非为了劫囚,而是为郭将军鸣冤!还望殿下明断。”

“嗯,既有冤情,本王自会向父皇禀明。”荆王点了下头。

季温见势不妙,问荆王莫非要放走这伙歹徒?

荆王轻啜了口茶,缓缓道:“季大人,大唐律法素以公正严明立世,李云翰、王诘、杜少凌等人皆为长安名流雅士;虽说他们行事手段有些过激,可也是为了鸣冤,算不得什么罪过,只需本王一番训诫即可。况且,此案又出新证,还需向父皇禀明才是。”

季温听了一时语塞,讷讷了半晌。

荆王随之下令将疑犯孔烛、郭翊严加看管,其他无关人等,一概免责!令毕,又对着季温喝道:“季大人,若有什么闪失,本王唯你是问!”

随后,荆王带着几个仆从离开了刑场,打马飞驰而去。

见荆王走了,李云翰、王诘、杜少凌等人为防不测,紧紧守护在郭翊、孔烛身边,不敢有丝毫松懈。

刑场上突然发生的这一切传到了褚庆耳里,他犹如热锅上的蚁虫焦躁不安,虽是恨得咬牙切齿却又一时无计可施……

庆华宫内。

炫帝听罢紫旭真人一番长谈,恍然大悟道:“原来道长是来为郭翊求情的……”

“是,也不是。”

“此话怎讲?”

紫旭语气平和,娓娓说来:“陛下,贫道远离朝堂多年,按说不该过问此事。不过据臣所知,雄武城纵火一案疑点颇多,此中必有什么隐情。郭翊为人忠义、行事磊落,且曾为老臣旧部,于私,老臣念着那份昔日共事戍边之友情;于公,此人极擅用兵打仗,若不慎杀之,不仅冷了戍边将士之心,也使大唐从此少了一位能征惯战、保疆卫国的良将,为此老臣深感不安哪。”

炫帝听了沉默了片刻,道:“此案已结,郭翊也认罪了,你又何必自讨没趣!”

“陛下,纵火一案疑点颇多,杀不得呀。”紫旭说着跪倒在了炫帝面前。

“朕意已决,你勿复多言!”炫帝冷冷道。

紫旭真人取出了那份叛军头目的供状,呈与他,道:“陛下,此乃郭翊部下叛将所供,请您过目。”

“这……怎会到了你手?”

“回陛下,郭翊蒙冤受刑,为防不测他将此状托人转交于臣。”

炫帝“嗯”了声,接过那份供状粗粗浏览了一遍,黯然道:“看来此中是有冤情哪……”

“陛下可还记得当年曾许臣之诺言,答应臣三件事?”

炫帝听了思忖了一会,猛然想起来了,笑道:“没错,当年你为朕找到了母妃的骸骨,朕是曾说过。”

“陛下,前两件事当时俱已兑现;而今这第三件事,可不得食言哪。”

“想救郭翊……晚了。”炫帝忽然仰天大笑了两声,“即使朕答应了,恐怕这会儿他的人头早已落地了。”

“不,上苍自有公道!”紫旭淡然一笑。

话音才落,一个小黄门急急来报,说是荆王有要事觐见。

荆王进殿后见过炫帝,呈上了那份孔烛的供状,一边简单述说了法场之事。

炫帝听了仍心存疑惑,思索了一阵,道:“如此说来,纵火真凶不是纳尼,而是孔烛……”

“是的,纵火者乃奚人孔烛。”荆王语气肯定,“由此看来郭翊那份口供是假的。”

“唉,季温行事草率,险些让朕误杀了一位将才。”炫帝拉长了脸,“要不是念他平叛有功,朕决不轻饶!”

荆王又问,郭翊该如何处置?

炫帝看了眼紫旭,耷拉着脸,道:“朕已答应过真人了,就赦免了吧。”

西市口刑场,季温率其部下手持着刀枪与李云翰、王诘等人对峙而立,仍是一副剑拔弩张、杀机四伏的气氛。时间一久,李云翰不免有些心慌意乱。

正忐忑不安间,忽听得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响,紧接着数骑飞至,随之跳下来一位黄门钦差,高呼着:“刀下留人!”

那钦差对着众人宣布了谕旨:罪犯孔烛,为泄私愤纵火焚烧雄武城,罪证确凿,当即刻斩杀;人犯郭翊因治军懈怠致使其部下生乱,本该问斩,陛下念其戍边有功,且能知罪悔过,将其削职为民;其他无关人等皆一概免责、就地释放……

李云翰接旨后既喜又忧。他吩咐少凌等人搀扶着郭翊离开了刑场,一面又为孔烛身遭不幸而深痛不已。

季温有些怒不可遏,急忙下令斩杀了孔烛。

李云翰等人见了无不伤心落泪……

回到了芷园,李云翰仍沉浸在孔烛被杀的伤痛里,久久无法释怀,他低沉着脸静坐在茶几前恍若石人一般。

“兄长别难过了,”杜少凌给他斟了杯酒,递到了他唇边,“他走了,还有我和其他兄弟呢。”

李云翰坐直后“嗯”了声,接过了酒杯一饮而尽。

“真是好险哪,若非武七拖住了敏泰,这一回满盘皆输哪。”岑枫找了个话题。

李云翰听后这才回过了神,命岑枫去见敏泰,劝他速离京城、越远越好。

岑枫犹豫了片刻,道:“此人素来任性,就连玉面郎君也不大服从,我……”

“放心好了;经此一事,我想他会有所长进的。”

“嗯,我去劝他。”岑枫应允了,正欲出门又被李云翰喊住了,神情漠然凝视着岑枫:“对了,近来可有龙兄消息?”

岑枫摇了摇头,说没有。

“龙兄此番深入龙潭虎穴,我真替他捏了把汗呢。”李云翰轻叹道。

众人听了随之心头一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