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赋之群英志 > 四十六章王乐丞暗查宗人府两皇子尴尬会芷园

(中部)

数日后,待规定的期限一到,冼通带着上百名差役、以及巡防营的兵丁赶到了城东灾民的聚集区,一边强行拆毁灾民的蓬屋,一边驱散他们离京。

大多数灾民摄于官兵的淫威,都无奈走开了;有个别年轻者因为行动迟缓了些,立时遭到了痛打。

现场打骂声、哭喊声混成了一片,十分混乱。

孔烛为护送一位老人,慢走了两步,一个差役挥棒便打;孔烛挨了几下,回过身子奋力将那差役打倒在地。

捕头雷岸见了,命手下一拥而上,将孔烛狠狠毒打了一顿;尔后将他捆绑住了手脚,丢上了一辆马车……

芷园。书房。

李云翰静坐于案几前,一边翻看着少凌从河东帮带回的帐簿,一边不时询问少凌几句。

“别再问了,”杜少凌对卧底一事仍难以释怀,怨道,“就这几本帐簿,害得我差点丢了性命。”

“当然值了。”李云翰一扬眉,“这些帐簿呢,记当着他们和回纥的交易,有马匹、粟米、盐巴等货物,从交易量上看,近两年来已翻了不止两倍……”

“没错。目下看来无论是盐和粟米,回纥都是他们最大的买主;为了掩人耳目,他们通常将盐巴掺杂在粟米里蒙混过关。”

“此为河东帮一贯伎俩,龙标早就说过了。”李云翰道。

静默了一阵,少凌突然想起了什么,道:“对了,那日我去卧底,听元冲说是他杀害了楼伯……”

“哼,果不出所料哪。”李云翰放下帐簿,起身踱了两步,回过了身子,“楼姑娘误以为是平钰公主所为,至今尚蒙在鼓里。不行,得尽快告诉她真相。”

李云翰随即吩咐少凌去找楼月;他和武七分头去归义坊、太乐署找王诘。

楼月料理毕父亲的丧事,神情恍惚一直沉浸在哀痛里难以自拔。她在郊外就近找了家便宜旅馆,休息了几日,才渐渐缓过了精神;痛思过后,她怀揣着一把短刀径直去了归义坊。

楼月怏怏不乐的进了王诘家。王朴见了十分高兴,请她坐下来喝茶。

楼月冷冰冰地回绝了,说她有事找王诘。

王父见她脸色憔悴、神情冷漠,不免提高了警觉,唉叹了声,道:“自诘儿做了太乐丞,除了给家里送些钱粮外,平日很少回来。”

楼月“嗯”了声,又坐等了一会仍不见王诘回家,于是径自离去了。

楼月前脚刚走,李云翰急匆匆赶到了王宅。

王朴说楼月方才来过,也在找王诘呢。

李云翰听后思忖了片刻,将楼泉不幸遇害之事告诉了他,并说那凶手是河东帮帮主元冲。

“原来如此。”王朴听后讷讷了半晌,“待诘儿回来,我定会向他问个明白。”

正说着,王询进了屋子,说已备好了饭菜,请李云翰前去就餐。

李云翰一时推脱不过,于是答应了。

杜少凌到了月泉药铺旧址,连问了隔壁数户人家,皆说不知楼月的下落。

少凌失望的走开了。他闷闷不乐低头走了一阵,途经进奏院门前,于是让门丁传话给妙锦,说要见她。

妙锦出了门,问明了原由,说她也不知楼月的下落。

少凌见状拔脚欲走,却被妙锦喊住了;她说当下进奏院正缺一个抄录的主事,问他是否愿做?

“不了。”少凌苦笑了下,“这些年抄录的活儿可没少干,腰痛不说,手臂也不大听使唤了,一到阴雨天就冰凉发麻、隐隐作痛……”

少凌说毕耸了耸肩膀,转身离开了。

王诘陪着平钰在金仙观连住了数日,这日趁着平钰外出之机独自回了皇宫,打算去太乐署点个卯。

路过梨园时,耳畔忽传来了一阵鼓乐、嬉笑之声,王诘按捺不住好奇于是走了过去。原来,炫帝正带着懿妃、高峻等人观戏,贾升和宗正寺少卿张荃陪侍在一边。

王诘在远处默立张望了一会,忽然想起了李云翰的嘱咐,于是掉转身子去了宗正寺。

寺门口一个值守的小吏问他何事?

王诘撒了个谎,说惠王欲在城南捐建一座道观,托他来向少卿张荃通融一下,看能否免了手续?

小吏说真不凑巧,少卿大人去梨园观戏了。

王诘“嗯”了声,道:“那我就在屋里等他吧。”

小吏犹豫了下,将他迎进了宗正寺,安排在了外厅坐下。

王诘静坐了一阵,一边饮茶,一边察看室内的布局。趁那留守的小吏不备,他悄悄溜入了密室,查找那李唐皇室的族谱。

王诘内心十分紧张,翻找了多半天,终于查到了记有唐高祖的那一册。

他迫不及待地翻到了隐太子那一页,细看了一会儿,忽听得身后一声大喝:“找什么呢?”

王诘身子猛的一颤,惊回头一看,却是贾升,于是干笑了下,道:“哟,是贾大人。在下欲请张大人赏戏,他没在,在下有些等的无聊,随处走走看看。”

“哼,这宗人府的密室也是你能随意进的?”贾升上前拿起那本册子翻看了下,“私查皇室族谱,可是欺君之罪!”

“你想怎样?”

“别怕,只要如实交待,贾某也不想为难你!”

王诘支吾道:“在下平素喜读古籍,无意中翻到了此册……”

“看来你是不肯说实话了……”贾升耸了耸肩,“走吧,跟我一起去见陛下吧。”

王诘听了很是恐慌,哀求道:“贾大人,在下误入密室,是有罪过,还请饶恕一回。”

“既已知罪,那就说出实情呗。”贾升冷笑道。

王诘不肯道以实情,磨磨蹭蹭与之纠缠了一阵。贾升见状威吓道:“王乐丞,看来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哪。”

话音才落,平钰进了屋子,厉声喝道:“想找事?是我命他来的。”

贾升回过了身子,对着平钰怯怯道:“殿下,您……”

“贾升,我可警告你,有些事呢还是别问的好!”平钰神情肃然,“不然,当心你的小命!”

“是,在下明白。”贾升弯下腰来连连点头。

王诘随平钰公主出了宗正寺,沿着甬道默默走了一阵,问她何事来见?

平钰说,惠王要举办六十岁寿诞宴庆,让他一同陪着去。

“不行。我才到太乐署就任,这擅离职守……”

“你早就擅离职守了,”平钰轻抚着他,嫣然一笑,“放心,有我在,贾升不敢乱来的。”

“嗯,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王诘无奈答应了,随她离开了皇宫。

二人走后没多久,武七就赶到了太乐署门口。原来逢着集市日子,街头行人、车马较多,加之太乐署又在城外,他一路耽搁了不少时间。

武七向那值守的兵丁说,想见太乐丞王诘,烦劳他通报一声。

那兵丁听了将他细细打量了一番,才说王诘陪着平钰公主早已离去;至于两人到底去了哪儿,他也不得而知……

王诘随平钰公主、宁芯等人进了城内,一路上心事沉沉,不苟于言笑。途经月泉药铺时,他不由得多看了一眼,登时心头一震。但见房屋焚毁焦黑如墨,残垣破瓦散落了一地,一片狼籍让人卒不忍睹……

王诘见了大惊失色,急忙跳下了马,向街坊邻居询问到底发生了何事?

当他得知楼泉遇害、楼月不知去向时,不禁哀伤难抵流下了泪水。

平钰上前劝他别难过了,催他快点赶路。

王诘哼了声,对着她圆睁双目,喝道:“说,是不是你派人干的?”

“胡说,我堂堂一个公主,怎会做此下三滥勾当!”

“不是你,那还会有谁!”

“看来你对我成见太深了,”平钰长叹了一声,“我说什么你才会信呢!”

“王乐丞,休要空口乱说、诬蔑殿下!”宁芯上前怒喝。

王诘听了自觉理亏,嗫嚅着说不上来。

“哼,你私查皇室族谱,我还没追究呢!”平钰见他哆嗦了下,于是换了副笑颜,“别生气了,走吧。”

王诘唉叹了声,骑上马随她走开了。

荆王西巡归来。

一回到京城,他便去皇宫拜见炫帝,不料吃了个闭门羹。

荆王怏怏不乐回了王府,躺下来静卧了一阵,长史艾允来见,道:“殿下奉旨出巡河西,不知为何又匆匆返回?”

“当然是奉旨而归了。”荆王轻啜了口茶,“为此本王也是颇感困惑哪。”

见艾允黯然不语,荆王又问:“莫非朝中发生了什么变故?”

艾允“嗯”了声,道:“自殿下走后,朝廷是有些异动,陈业硕因赈粮案发,被贬去了渭州……”

“哦?”

“据朝臣们私下议论,说是杨嗣郎为了报复林相,借倒卖赈粮一案对他下手。”

荆王听后沉思了片刻,慨叹道:“真没想到,林、杨二人为了争权夺利竟会闹到如此地步!”

“对了,听闻殿下回京,林、杨二人都派下人来了,现正在茶房候着,您见还是不见?”

荆王听了有些犹豫不决:“这个……”

“殿下,林、杨虽有恶斗,可他们对殿下的态度仍始终如一,都想立您为储;将来无论哪一方得势,都少不得他们的支持。”

“嗯,此言有理。”荆王顿觉眼前一亮,“这样吧,你去见一下他们,就说本王一路鞍马劳顿身子不适,改日再去登门回访。还有,至于这两家的礼物呢,收下便是。”

艾允轻诺了声,离开了寝室。

李云翰离开了王诘家,到了通善坊,见有两个可疑男子在芷园门前溜达、张望,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下。

他进了屋子,少凌和武七早已在等候着,先后向他做了汇报。

李云翰听罢,愁眉紧锁道:“她会去哪儿呢?”

杜少凌劝他别找了;说既然已知元冲是凶手,干脆报官得了。

“报官……也太可笑了。”

“兄长何出此言?”少凌问。

李云翰道:“一,咱们手头上没有确凿证据;再说了,河东帮眼线众多,又背靠褚漠寒这座大山,即使官府想抓他也并非易事!”

“先生放心,此事就交给我了。”武七愤然道。

“不。”李云翰摇了摇头,“元冲武艺高强,且躲在暗处,非你一人所能对付得了!”

“那就让他一直逍遥法外?”

李云翰并未直接作答,轻轻踱了几步,回过了头,道:“目下最紧迫的是找到楼姑娘,以免她做出什么傻事。”

“找她,”杜少凌嘟囔着,“这药铺都没了,还上哪儿去找?”

“嗯,既然如此,那就先找到王诘再说。”李云翰随即命少凌再去惠王府碰碰运气,命武七去一趟金仙观。

杜少凌、武七听罢答应了,转身出了客厅。

李云翰望着二人远去的身影,一丝隐忧悄然涌上了心头。

正凝思间,忽然荞嬷来报,说是荆王到访。

李云翰听后赶忙出了屋子,将荆王、艾允迎进了客厅,一边问他何事来访?

“此次父皇命我巡视河西,返程时顺路给先生捎回了些敦煌的经书画卷。”荆王道。

艾允将一只皮箱轻放于桌面,打开了让李云翰看。

李云翰随手从箱里拿起了一份画卷,画上绘着一众僧人聆听菩萨宣教,灵气十足精美绝伦,不禁啧啧赞叹,拱手致谢。

荆王听了心头欣慰,可是脸上仍是漠然之情,怔怔的望着他。

李云翰收好了画卷,轻声道:“数日未见,殿下的眼神似乎也变得生分了,莫非有何心事……”

“嗯。”荆王皱紧了眉,“本王此次奉旨西巡,前脚刚到了大散关,父皇又紧急降旨诏我回京;待我归来他又不肯见我。请教先生这是为何?”

“恭喜殿下,这是陛下在有意考验您呢。”

“哦?”

李云翰道:“河西物产丰盈,乃大唐之臂膀,西域各国往来之咽喉要道。陛下命你前往巡视,实是信任有加。河西距京千里之遥,殿下匆匆而去又急急而归,那是陛下在有意考验殿下,能否当机立断、按令行事……依在下之揣测,或许日后不久,陛下将有大事托付于您了。”

“有何大事?”

“这还用我说吗……当然是立储之事了。”

“先生所言令人茅塞顿开。”荆王听了内心一阵窃喜,缓了缓,道,“如今诸皇子中,最受父皇恩宠者,莫过于本王。不过,父皇欲是宠信有加,本王倒是越发不安了。”

“殿下,莫非顾忌其他皇子心生妒意?”

“这个嘛,倒是其次……”荆王欲言又止,看了眼四周。

“舍内别无他人,殿下但说无妨。”李云翰微笑道。

“林、杨二人皆欲立我为储,只是王兄有恩于我,我不忍下手哪。”

“殿下真有竟储之意?”

“是的。”荆王点了下头。

李云翰道:“目下林、杨二党势同水火,他们之所以拥立殿下,说白了还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殿下无论偏袒于哪一方,必将陷入党争的漩涡、从而惹祸上身。”

“这是为何?”

“废立太子乃国之大事,当由陛下钦定,岂能由他们说了算!”李云翰走到了荆王身前为他续了些茶,呈上,“试想当初林弗一心扶立福王为储,陛下答应了吗?在陛下眼里,如果朝臣们与皇子结成了一派,那岂不架空了他!”

“这……不知本王该如何做?”

“殿下勿忧,”李云翰正色道,“为防陛下生疑,殿下当与林、杨二党保持距离,以静观其变。”

荆王听了如梦方醒,笑道:“先生之言甚合我意。”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忽见荞嬷匆匆进了屋子,对着李云翰一边做手势比划着一边说着哑语。

李云翰明白了她的意思,不由得内心一惊,对荆王说有一位贵客到了,请他一同出门迎接。

荆王心存困惑随他到了院子,只见太子与达复等人肃然而立,不禁心头一震。

太子看出了他的心思,干笑了下,道:“哟,十六弟也在此哪。”

荆王微微一笑,欠了下身子,道:“李先生乃小弟多年故交,前来叙旧。王兄一向深居宫内,不知因何也来造访?”

太子有些尴尬,道:“听闻李先生诗文名冠天下,且精通炼丹之术,故此前来讨教一二。”

“是吗?”荆王将目光移向了李云翰,“看来先生声名远播,能耐也真不小哪。”

李云翰听了只是笑而不语。

太子假意挽留荆王留下多陪他一会儿,一同听听李云翰论道。

“不打扰了,还是改日再会吧。”荆王摇了下头,“小弟刚回京城,手头尚有许多积压的公文急需处理。”

荆王说罢告辞而去。

太子对荆王来访十分警觉,他一进客厅便问荆王到此何事?

李云翰指了指桌上的经书画卷,轻声道:“荆王此番西巡归来,捎了些经书画卷以供在下赏阅。”

太子“嗯”了声翻阅了下画卷,追问道:“就这些?”

“嗯。荆王的禀性殿下是最清楚不过了;他思虑单纯、行事率直,偶尔谈及朝政也不过是蜻蜓点水。”

太子听了心稍安稳,坐下来轻啜了口茶,正色道:“本宫与先生之事切莫让他知道。”

“殿下放心,在下于荆王只是尽一个故友之情。”

达复插言道:“太子殿下一心待你,而荆王与林、杨二党往来密切,此中利害想必不说你也明白。”

“我当然明白了。”李云翰顿了下突然皱紧了眉头,“只是请问殿下,若是诚心待我,为何要派人在居所附近盯梢?”

太子听了脸色一变,问达复可有此事?

“李兄过虑了。”达复嘿嘿一笑,“前些日子我派岑枫来,一是便于联络,二是暗中保护你。”

“那院外盯梢之人呢?”李云翰问。

“噢,原来是那两个人,”达复干笑了下,“刚才我进门时也见到了,不过确是不识。”

“达复,务必查清此事,确保李先生安全。”太子命令道。

见达复答应了,太子双眉舒展,问:“这一回扳倒了陈业硕,本宫欲乘胜追击一举除掉林贼,不知先生有何见教?”

李云翰听了良久默然不语。

达复问他为何不言?

“穷寇勿追哪。”李云翰神情肃然,“目下林、杨二党势均力敌,殿下若强行出头挑起事端,势必招致两党联手攻击。”

“李兄多虑了,杨嗣郎已向殿下示好,又怎会与林贼联手?”

李云翰摇头道:“不。林、杨二人皆欲拥立荆王为储,一时恶斗不过是为了争权夺利、平衡朝政,尚未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而殿下屡遭不幸,目下最要紧的仍是韬光养晦,赢得陛下信任,一步步恢复元气。”

太子听了微微颔首:“请先生细说,本宫当如何做?”

李云翰迟疑了下,反问道:“不知殿下目下最急需什么?”

“这……”太子嗫嚅着答不上来。

李云翰淡然一笑,道:“给殿下找一位贤妃。”

太子听后唰的红了脸,低头不语。

达复在一边见了,对着李云翰怒道:“大胆,你敢羞辱殿下!”

“达兄因何发怒?”

达复唉叹了声,道:“李兄有所不知,韦妃病逝,萧妃又出家为尼,当下选妃这件事,没有圣上点头,殿下是连想都不敢想哪!”

李云翰听了故作恍然大悟,对着太子揖道行礼,道:“云翰言语冒犯,请勿怪罪。”

太子默默流下了泪水,指了指两鬓白发,道:“唉,本宫四十才过,双鬓皆已斑白;置身于炭火之上煎熬度日,又岂敢再找一位贤妃!”

“殿下屡遭奸人构陷而心力交瘁,长此下去必有伤贵体。云翰之意呢,不过是想将萧妃重召回宫,也好抚慰孩儿,让一家人重拾温暖。”

“唉,本宫又何尝不想呢,只是父皇不允哪。”

李云翰道:“殿下仁孝恭谨,而陛下年岁已高时有恻隐之心,若能巧施一计以亲情感化之,此事或可成功。”

“嗯,多谢先生赐教。”太子听了顿觉宽慰,又看了眼达复,“说吧,还有一件事呢。”

达复点了下头,对着李云翰道:“上次你曾说西北之上彗星袭月,阿思诺会有血光之灾。”

“没错,我是说过。”李云翰点了下头。

“李兄所言差矣。据报阿思诺率军抵达受降城后,又大胜突厥一场。褚漠寒不仅为他提供情报,作战也是十分配合。为贺此大捷,褚漠寒还派人慰问犒劳他呢。”

“先生多虑了。”太子呵呵一笑,“阿思诺手握精兵且久经战阵,他怎会出事呢。”

李云翰听了默不作声,起身踱了几步,回过头,道:“听达兄如此一说,我倒是越发不安了。”

“哦?”

李云翰道:“阿思诺乃殿下心腹,而褚漠寒一反常态如此厚待于他,难道不觉得可疑?”

太子思忖了下,道:“嗯,是有些反常。”

李云翰又道:“阿思诺素来居功自傲,如此一来只怕是中了他们的骄兵之计。”

“嗯,此言有理。”太子皱紧了眉,沉吟了一会儿,道,“将在外,君命且有所不受,又何况本宫身陷囹圄、不在他身边,如何约束得了他。”

“殿下之忧在于朝堂,大唐之患在于藩镇。”李云翰慨然道,“殿下身为储君,不可只顾了朝堂,而忽视了藩镇;有阿思诺在,不仅殿下无虞,大唐也一时无忧矣。”

“嗯,此中玄机本宫当然明白;不过,他不听又能怎样!”

达复高声道:“殿下,阿思诺之子敏泰与我交好,我愿前往一见!”

“达卿身为侍御史,朝廷怎会轻易放你远行?”太子苦笑了下,道。

“那,在下就不做这个官了!”

太子见李云翰笑而不语,问他何故发笑?

李云翰说,他有一计;随即将其心中谋划说给了太子。太子听了与达复又商议了一阵,于是初步定下了方案。

议罢,李云翰送太子等人出了客厅,恰逢着妙锦进了院子。

太子见了妙锦愣怔了片刻,问她是何人?

李云翰赶忙介绍,说她叫妙锦,乃进奏院骆大人之女。

太子听了微微一笑,待妙锦行礼问候过后,随之带人离开了芷园。

送走了太子,李云翰反身回到了院内亭下。未等他开口,妙锦便怨道:“李兄真是狠心,让少凌前去卧底,若非我相助,他差点连命都丢了。”

李云翰心怀愧疚,赶忙向她赔礼致歉。

“还有,三河口赈粮一事可是兄长所为?”妙锦紧接着问。

“善恶有报,此乃天意,我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妙锦“嗯”了声,语气变得和缓了许多,说元冲心狠手辣武功高强,要是让他发现了,决不会放过李云翰!

李云翰听了并不以为然,道:“怕什么,我还想会会他呢。”

“还是小心点好,”妙锦停了下,望了一眼院外,“方才门外有人形迹可疑,待我上前查问时,那人却溜走了。”

李云翰“嗯”了声,道:“要是我没猜错的话,此人必是庆公子所派。”

“那,你为何还帮他做事?”妙锦反问道。

“姑娘误会了,”李云翰淡然一笑,“庆公子邀我筹办诗社,我观此人志大才疏,请我入会不过是用来装点门面、卖弄风雅罢了。”

“嗯,此人阴阳怪气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妙锦道。

“只是也不知他是何来头,就连令父也让他三分哪。”

“这……”妙锦稍作思忖,道,“七年前客居渔阳时,我曾在帅府前见过他一面,当时幼小并未在意。此番褚漠寒进京,他随侍左右形影不离,感觉不像是一般的侍从。”

“此人底细,骆大人是再清楚不过了。”

“我问过一次,可我爹不仅不说,还警告我不要多管闲事!”

李云翰听了双眉紧锁,黯然道:“原以为芷园清静可以修心养性,孰料荆王、太子接连登门造访,居所又遭人监视,只恐这日后更难以安生了。”

妙锦听了一时心生怜意,笑道:“既然如此,兄长要不上我家住些日子。”

“这怕是不妥吧。”李云翰迟疑了下,“贵府乃进奏院所在,禁卫森严,我一介外来生人,令尊岂能答应。”

“找份差事做呗。”妙锦微笑道,“上月府内田主簿回扬州省亲,不幸溺水而亡,目下急缺一位抄写邸报的人手。”

“嗯;抄写邸报虽非什么难事,可也得你爹同意才是。”李云翰双眉渐舒。

“怕什么,有我呢。”妙锦从桌上翻找出了一份邸报,递与李云翰,“就照此抄写一份;记着,要一模一样。”

“想试我?”李云翰笑道。

妙锦“嗯”了声,道:“不过,要是出了一丁点差错,那就免了。”

李云翰答应了,随即坐在了桌前提笔而写。

约莫过了不到一个时辰,他终于抄写完了一份邸报。

正伏在长椅上小睡的妙锦闻声站了起来,拿起了那份邸报仔细一看,不由得啧啧叹道:“不错,和田主事写的分毫不差哟。”

当妙锦看到了邸报的末行,署名为“白川”时,不禁皱了下眉,问:“你改名了?”

“嗯。贵府人多嘴杂,为免生什么事端,还是另起一名好。”李云翰笑着说。

妙锦道:“你这人哪,诗文写得如行云流水、大气磅礴,怎么一做起事来忧前惧后的。好了,白川兄,我这就带你去进奏院。”

李云翰说,还是明日吧。

妙锦问,这是何故?

李云翰说,他有事在等少凌和武七,劝妙锦还是先回家吧。

妙锦点了点头,拿起了那两份邸报出了芷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