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赋之群英志 > 四十二章少凌卧底河东帮

大唐赋之群英志 四十二章少凌卧底河东帮

作者:公子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7 14:00:24 来源:笔趣阁

到了渭河南岸,李、杜二人下了轿,但见堤上杨柳依依,波光粼粼一碧万顷。

李云翰在柳荫下默立了一阵,遥望着河对岸的河东帮码头。

那码头宽阔无比,露天垒放着如小山一般的米包,上百个民工在装卸、搬运货物,一派繁忙景象。不远处,有数十个别着腰刀的壮汉在站岗、值守。

杜少凌凝望了一阵面露困惑,问李云翰为何带他来这儿?

“打入河东帮,找到庆公子与河东帮的线索。”李云翰指了指对岸,“就从此码头入手。”

“想让我钻狼窝子?”少凌听了一脸惊悚之情,“那不行!”

“情势所迫,只得委曲小弟了。”

“那你呢?”杜少凌翻了下白眼。

“我嘛,深入虎穴。”

杜少凌问,什么虎穴?

李云翰说,当然是伏龙山庄了。

“哼,说的倒轻巧。小弟这瘦弱身子,能跑得了船,还是能扛得起麻包?要不咱俩换一下。”杜少凌很不乐意。

“得靠这儿,脑瓜子。”李云翰指了下脑袋,“况且,还有骆姑娘帮你呢。”

“骆姑娘……”

“嗯,”李云翰指着对岸远处的一条大船,道,“她不是在那儿么。”

杜少凌顺着云翰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姑娘正坐在船头钓鱼;他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那人果然是妙锦。

原来,妙锦因母亲近日来身子不适,想为她钓几条鲜鲤煲汤喝,调理一下。

妙锦一边漫不经心的垂钓,不时与仆人阿春闲聊上几句。

这时,元冲带着护卫幺红走了过来,道:“骆小姐,钓了老半天了也没见着一条大鱼上钩!”

妙锦头也没回,道:“姓元的,别多管闲事!”

元冲劝她别费劲了,回头他送妙锦几条大的。

“黄河金鲤,有么?”妙锦回过头问。

元冲嘿嘿一笑,说:当然有了。

妙锦一听丢下了鱼竿,命他快些拿来,她要拿回家给娘煲汤喝。

元冲说不急,来了就多玩一会呗。

“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些破船、米包呗。”妙锦说着伸了下手,“快,还不叫人拿来。”

元冲“嗯”了声,随即走开了。

渭河南岸。

杜少凌深思了许久才勉强答应了,噘着嘴,道:“说好了,就三日。”

“嗯,就三日,”李云翰停了片刻,“还有,如遇紧急情况,到码头东边那株古槐下等我便是。”

两人正说着,从东边船坞走过来一胖一瘦两个运夫。只听那瘦子说,他爹去世了,正急需用钱;胖子说,他的大儿子下月将要成婚,手头也很紧,可是帮会已经两个月没付工钱了……

李云翰在一边听了,顿时心生一计,迎上前道:“老伙计,能否给我表弟找份差事做?”

“你表弟……”瘦子愣了下。

“嗯,是他,”李云翰指了指少凌。

“那,你又是谁呀?”胖子问。

“我叫白川,长安城西的;我表弟呢,叫二豆,渭州逃荒来的,想在码头找点活干。”李云翰答道。

瘦子“嗯”了声打量了下少凌,讥笑道:“他瘦的跟猴子似的,能扛得起米包?”

“别看我人瘦,有的是力气。”杜少凌说着挥了下臂膀。

胖子轻轻摇头,道:“伙计,说真的,这码头上的活儿我俩都不想干了,你还是趁早走人吧。”

“可不是么,我俩想走又走不了……”瘦子支吾道。

李云翰问,这是为何?

“还不是帮规太严了……”胖子欲言又止。

“什么帮规?”

“这你就不懂了,”瘦子嘴角一撇,抢先道,“河东帮呢,下分为焰鹰、青龙、金虎、星火四大分堂,每一个分堂下又设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约有十到十二人。

凡是入帮者,不仅要登记造册,还要加入拜火教;一旦入了教那就由不得你了。无论谁想离开,都得从小组一层一层往上报,最后经大帮主同意才行。”

胖子接着说,手续繁琐不说,惩罚也极严;凡是偷跑者,一旦被抓住了,轻则剁去手脚,重则沉入渭河……

杜少凌听罢,心里不免打起了退堂鼓,低声道:“走吧,还是另找份活儿得了!”

李云翰听了一时也有些为难,他掏出了一块碎银,递与那瘦子,道:“老兄,说真的,只要是个长久的活儿,那就留下干呗,总比三天两头饿肚子强多了。”

“好吧,此事就交给我俩了。”那瘦子接过了银子,一口答应了。

杜少凌愣怔道:“兄长,你……”

“二豆,记着可要听话哟……”李云翰贴近了少凌耳边,又嘱咐了几句,转身离开了。

“唉,真是的……”杜少凌望着他远去的身影长叹了一声,随那两个运夫到了河东帮码头。他四下里张望了一阵,见妙锦和阿春在柳荫下闲聊,于是悄悄走了过去,轻唤道:“骆姑娘……”

妙锦扭头一看却是少凌,心里很是诧异,问他怎么来了?

“我叫二豆,”杜少凌指了指对岸李云翰的身影,“是李兄叫我来的。”

“二豆……”妙锦望了眼远处,仍一脸困惑。

“是的,早改名了;”杜少凌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少凌随那瘦子下了船,扛起了一袋米包,感觉十分的沉重。忽然那艞板连晃了几下,他脚底不稳登时倒在了船头,米包挣开了口子,米粒洒落到了水面。

此景恰好被一边巡视的元冲瞅着了,他疾步赶上前来厉声呵斥,欲挥鞭抽打。

妙锦急忙拦住了。

元冲问,为何拦他?

“他呀,叫二豆,是一位老街坊的儿子,相识多年了。”妙锦答道。

“这,”元冲收起了鞭子,仔细打量了一番少凌,“新来的?”

“是的。”杜少凌点了下头。

元冲紧盯着少凌,道:“一个街井市民,这苦力活你也能做?”

杜少凌一时语塞答不上来。

“唉,这都怪他爹,为惩罚他不好好念书,一狠心给送到这儿了。”妙锦笑道。

“他爹……”

“嗯,”妙锦指着远方李云翰的背影,“瞧,在那儿,刚离开。”

元冲漠然遥望了一会远方,将目光转向了少凌,语气变得平和了许多:“既是熟人,那就好好干吧;只要肯卖力,本帮主不会亏待你的。”

少凌低头诺了声,转过身子轻步走开了。

妙锦趁众人不备,悄悄抓起了桌上的帐簿丢进了水里,一面惊呼:“不好了,帐簿落水了……”

众人见了慌忙去打捞。

“也真够粗心的,偌大的河东帮,连一本帐簿也管不好!”妙锦讥笑道。

元冲听了顿觉脸上无光,疾步走到了那记帐的身边,啪啪连扇了他几下耳光,一边怒斥道:“失职,罚你一月的工钱。”

那记帐的赶忙低头认错,连声说饶命。

“元帮主,罚什么钱呢,干脆让他去扛米包得了。”妙锦说着指了下少凌,“二豆呢,念过书,文笔也不错,干脆叫他做帐簿主事吧。”

“这……”元冲有些犹豫。

“放心,本姑娘的眼力不会错的!”妙锦朝元冲媚笑了下。

元冲微微一笑,说看在妙锦的面子,就让二豆试试。

因有妙锦到来,元冲一时兴奋难捺欲借机表现一番,于是叫来了四个帮会的壮汉,在一片空地上切磋武艺。

那四个汉子虽是膀大腰圆、拳脚凶猛,可是元冲并未露出丝毫惊慌之色;他手脚利索,不消一柱香的功夫便将那四人一一击倒在地。妙锦在一边见了,拍手称快。

这时,褚庆和拔都一行人催马急奔,赶到了码头,见众人正在谷场围观比武,于是也凑上前来观看。

杜少凌见褚庆到了,怕他认出了自己,慌忙溜走了。

元冲正为取胜而得意大笑,冷不防妙锦一剑刺来,元冲急忙闪身躲过。

“骆姑娘,你……”元冲惊道。

妙锦不答,又是一剑。

元冲轻易闪开了,道:“何故刺我?”

妙锦停了下来,莞尔一笑,道:“帮主号称幽云第一高手,今日我且领教一回。”说毕,她持剑向前,直刺元冲。两人对打了七八个回合,元冲虽是极力忍让,妙锦仍占不得丝毫便宜。

妙锦心里起急,出剑时用力太过失去了重心,一下子跌倒在了元冲怀里。

“臭帮主,还真有两下子,”妙锦慌忙挣脱开了,“说,谁教你的?”

“你想知道?”元冲愣了下。

“嗯。”

元冲微微一笑,将她拉到了一边,道:“九莲峰紫旭真人。”

“是他,我怎么没听说过呢?”

元冲倏的沉下了脸,说那已是多年前之事了。那年他不过十五六岁,爹娘被突厥人所害;他逃难路上幸遇紫旭真人,尔后随他上山学习五行剑法。

“那后来呢?”

“后来幸遇令父赏识,荐我到褚帅麾下做了一名校尉。此后历经大小数十场恶战,我不断改进刀法,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更贴近实战的刀法——五行霹雳刀。”

“青出于蓝,厉害,”妙锦嫣然一笑,“你能教我?”

元冲沾沾自喜道:“姑娘有求,我岂能不从。”

褚庆在一边见了不免心生妒意,干咳了两声,道:“元帮主这幽云第一高手的名号并非虚传哪,就连骆姑娘也献殷勤了。”

“哼,又是你。”妙锦白了褚庆一眼。

拔都听了很是不服,对着元冲喝道:“末将不才,愿与帮主一试高下。”说毕他抽出了腰下那把鬼头大刀。

元冲见了微微一怔,向拔都稍作颔首,从兵丁手里要过了那把五环刀。两人当下比试了起来,各自用力,打斗了十余个回合仍难分高下。

妙锦厌恶褚庆,趁着四周喧闹人声鼎沸之际,和阿春带着刚刚捕捞上来的金鲤,悄悄离开了码头。

杜少凌回到了库房,独自记了一会帐簿,又翻阅了一些旧簿。看着看着,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少凌感觉有些累了,连着打了几个呵欠。

这时,一个小头目来报,说粟米已经全部装好了,叫他前去货场清点一下袋子的数目。

杜少凌拎着帐簿、算盘到了货场,四下里看了看,只见米包码放的整整齐齐,七八个民工坐在墙角下歇息。他上前仔细清点过了米包,记在了帐簿上。

杜少凌突然感到脚下一滑,低头看时却是一堆盐巴,怨道:“怎么搞的,洒了这么多盐?”

一个叫阿柱的民工听了赶紧找来了把笤帚,一边清理着,一边唠叨:“唉,都怪这一回活儿太急,大伙一连忙了两宿,太累了。”

杜少凌见他答非所问,道:“什么活儿这么急?”

“你是新来的吧?”阿柱愣怔了下。

“嗯;新来的帐簿主事,二豆。”

阿柱说,这回呢又是个大买主,不仅量多要的也急,可把人累坏了。

“那这些货呢?”杜少凌指了下米包。

另一个年老的民工说,他们后日要去三河口军营运粮,不早点把这批货运走腾空,哪有地方放呢。

“咱们还做军粮买卖?”杜少凌追问道。

“不是军粮,”老年民工轻笑了下,“是赈粮。”

“赈粮……”

“老弟,别再多问了,”阿柱机警地看了下四周,复对着少凌,“若让帮主知道了,会受罚的。”

杜少凌听后弯下腰来打开了米袋,掬了一把细看,米里混杂着许多盐粒,惊道:“怎么这么多盐……”

阿柱哼了下,低声说:那还不是为了应对官府检查!

“应付检查,”杜少凌缓了下神,“那,要是不小心将米、盐搞错了呢?”

“这你就不懂了,”阿柱不以为然,“这装盐的袋子,除了多了两只三角图案,外表和装米的袋子几乎一样;另外为便于识别,扎口的绳子也作了区分,一个系黄绳、一个是黑绳。”

“噢,原来如此,”少凌沉吟了片刻,“那要是遇到关卡呢?”

那老年民工嘿嘿一笑,说这就不是他们搬运工的事了。

见少凌仍有些困惑,阿柱解释道:“押运、交接货物,皆由焰鹰堂负责,他们有盖着官印的报关文书;再说了,即使遇到了什么难缠的官爷,多塞些银子也就摆平了。”

杜少凌听了若有所思,借故要上厕所离开了货场。

褚庆凝望了一阵繁忙的码头,忽的扭过头来,问元冲为何带妙锦到此?

“公子误会了,是她自个儿来的,想钓几条金鲤给她娘煲汤喝。”元冲小心回道。

褚庆“嗯”了声,又道:“你身为帮主,切莫因儿女情长而误了大事!”

元冲听了一愣,道:“公子见外了,元某视她如小妹,可从未动过什么心思。”

“那就好。”褚庆干笑了下,望了眼少凌的背影,“近来又新招了不少民工吧?”

“公子这是……”

“朝廷已命第五祺督办赈灾一事。我此次来,就是要提醒你,当心有探子混入了帮会。”

“公子多虑了,这怎么会呢!”元冲冷笑了声。

“帮主行事草率,可不是一次两次了,”褚庆目露寒光,“那丢失的官印可找到了?”

“公子放心;”元冲面带得意之色,“已探得下落,今晚我便去取回。”

褚庆听后稍稍心安了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