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赋之群英志 > 第二十七章迫危局太子从良谋

大唐赋之群英志 第二十七章迫危局太子从良谋

作者:公子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7 14:00:24 来源:笔趣阁

第五祺奉太子秘令,前往灾民聚集区暗访,欲查证有关汪拱的犯罪线索。

第五祺走访了许多灾民,发现他们不仅大多吃不饱肚子,有的还身染疾疫,命悬一线。

面对灾民们的惨状,虽说第五祺怀疑那些负责赈济的官吏有贪腐之行,可一时又找不出确凿的证据,无法向太子复命。

因幼子李苋十分想念萧良媛,这日一早,太子在付果、岑燊的陪同下,带他前往罔极寺看望。

萧良媛正在斋室里和竹影法师闲谈。竹影法师见太子带人到了,行过礼匆忙走开了。

萧良媛见了李苋伤心难抑,一把将他搂到了怀中,一边低声诉说着思念之苦。

太子见了暗自落泪。

这时付果来报,说是达复在门外候见。

萧良媛见状于是将李苋带进了里间。

达复进了斋室,向太子汇报情况。他说,阿思诺按太子吩咐,已命敏泰率三千人马先行出发,待其抵达受降城后,他再亲率主力、辎重开拔。

太子听后轻轻吁了口气,道:“这下本宫放心了。”

达复有些不以为然,说李云翰未免过于多虑了。

“不。这一回多亏了他的主意,不仅救了郭翊,还从褚漠寒手里硬是夺回了九原郡,着实不简单哪。”

达复心有不服,说那还不是因为褚言忠当面力谏,并非他一人之功。

太子摇了下头,说李云翰智计非凡,欲剪灭奸党,非他相助不可!

郭翊在家歇息了数日,见老母病情已大为好转,于是稍作准备急欲赶回九原城。

李云翰闻讯后赶来送别。

郭翊谢过他救母之恩;说母亲年岁已高,即使逃过了此劫,也恐来日无多了。

李云翰劝他放心前去;说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况且郭翊担负着屏御京畿北大门的重任。

郭翊叹息一声,道:“其实我所忧者并非外敌入侵,而是褚漠寒。这些年来,我和他因战事、盐运屡有摩擦;此人骄横多诈,常有不臣之心;如今他坐拥三镇,手握十余万劲旅,实在令人担忧哪!”

李云翰说,自陛下即位后穷兵黩武、喜立边功,他想以胡制胡,故此边将多重用胡人;只是这一味纵容,必成尾大不掉之势。

郭翊说,没错;这几年褚漠寒不断招兵买马,又以抵御突厥为名修筑了雄武城,广囤粮草、私造兵械,搅得河北一带乌烟瘴气、鸡犬不宁。

郭翊问他有何良策应对?

李云翰思忖了下,道:“一为结。阿思诺将回驻受降城,郭兄可与之结盟,两军相互策应,则可互保无虞。”

郭翊苦笑道:“阿思诺性情暴躁,且官阶在我之上,怎会听从?”

“郭兄不妨好言劝说,以诚化之。”

郭翊点了下头,又问:“其二呢?”

“二为防。随时了解褚漠寒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兵马动向,以防其不测。”

郭翊登时心领神会,一口答应了。

告别了郭翊,李云翰回到了折柳客栈。

一位身着胡服、收拾的精干利落的年轻女子正坐在大厅里喝茶,见李云翰进来了,于是悄悄尾随着他上了楼。原来此女名叫岑枫,奉达复之命前来暗中保护李云翰。

少凌正在屋内读书,见云翰进了屋,急忙放下书本,沏了杯热茶递上。

李云翰喝了口清茶,道:“此店虽说便宜,可毕竟狭小喧闹,我想另寻个清静之地。”

杜少凌说,他也早有此意;城南一带是有许多闲置屋子出租,不过条件稍好一些的,租费也是奇高无比。

“钱呢,不是问题。哪怕是买下一处宅院,只要你我住得舒心就行。”

“买房,”杜少凌很是惊讶,“你想长住在京?”

“是的。进京以后,才发现事情比我原想的要棘手太多,还是先找个窝定居下来,尔后徐徐图之。”

两人正说着,进来了一个店小二,说是楼下有位客官要见李云翰。

李云翰听后心存疑惑,犹豫了一阵,随店小二下了楼。

他进了一间雅室,见是太子和达复、岑燊三人,急忙拱手行礼。

略作寒暄后,太子稍稍欠身,温言道:“请教先生,本宫身陷囹圄,如何才能走出这困境?”

“殿下,”李云翰淡然一笑,“在下身微言轻,只怕空谈误事。”

“先生不必过谦,但说无妨。”

李云翰微微一笑,道:“在下曾与石大人促膝相谈,略知朝政一二;近来又遍观诸院邸报,与各色人等交往闲谈,大局已了然于胸。

林弗蒙上宠信,把持朝政多年,外有褚漠寒助势,内有死党工部尚书汪拱、户部尚书陈业硕、大理寺少卿季温三大爪牙摇旗呐喊,如若殿下一招不慎,必将痛失全局。”

达复插话道:“李兄错了,应是四大爪牙,还有御史中丞杨嗣郎。”

“不,”李云翰摇了摇头,“杨嗣郎名为爪牙,实为林弗之劲敌。”

太子一愣:“先生,此话怎讲?”

“杨嗣郎乃当朝新贵,据说因争左相一位,已与林弗结下了仇怨。”

太子听后恍然有悟,道:“没错。杨嗣郎初入朝时,为借林弗上位,处处奉迎讨好于他;如今他翅膀硬了,又不满林弗独揽大权。为了左相一职,两人明争暗斗、屡有交锋。”

达复道:“如此说来,殿下可趁他二人相争之机,坐观其变了。”

“不,当借机火上浇油才是。”李云翰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殿下何不趁着林、杨二人嫌隙扩大,而借力打力、各个击破。”

“嗯,”太子一脸敬容,“先生且细说。”

“欲除林贼,必先除掉他的三个爪牙,”李云翰凝视了太子片刻,双眉微蹙,“只是在下担心殿下您舍不下脸面哪。”

“先生,何出此言?”

“结好杨嗣郎。”李云翰轻声道。

“不可。”太子听后倏的变了脸色,高昂着头,怒道,“谄媚贼人,这岂不是羞辱本宫!”

“殿下,当下林为虎、杨为狼,两害孰轻孰重难道不一清二楚?”李云翰劝道。

“没错;林弗确为我等宿敌,目下林贼之害远甚于杨嗣郎!”达复跟着说。

“不是他死,便是我亡!”太子很快转过了弯,沉下脸,“只要能除掉林贼,本宫还要何脸面!”

静默了片刻,达复又问,三大爪牙之中,不知该从哪一人下手?

“谁咬得最凶呢?”李云翰反问道。

“当然非汪拱莫属!”太子哼了声,道,“本宫早就恨死他了;萧郁就是被其弟汪捍给出卖的。”

李云翰听了忙问其故。

达复说,汪拱为陷害太子,暗中命其弟汪捍前去萧府卧底。为报复汪捍,案发之后萧郁曾暗中写了一封诉状,将汪捍也牵连其中。谁料那份诉状还没等呈献于陛下,萧郁就冤死狱中了。

“那份诉状现在何处?”李云翰问。

“人都死了,要它何用!”太子轻轻叹息了下。

这时一直默立在一边的岑燊取出了那份诉状,递与李云翰。

李云翰仔细看过了,又将诉状还给了岑燊,道:“此状若用之不慎,非但不能扳倒汪拱,反会引火烧身哪。”

太子说,那就干脆烧了得了。

“殿下误会了!”李云翰微微一笑,“有此铁证,还需找一个有份量的人说话才行。”

太子听了一时困惑不解。

李云翰说,目下杨嗣郎炙手可热;若是他肯张口,圣上必会另眼相待。

“先生想借杨嗣郎之手除掉汪拱?”

“是的,”李云翰点了下头,“不过仅凭此状,仍不足以获胜的把握。”

“可有其他罪证?”太子思索了一阵,紧盯着达复问。

达复苦笑了下,说汪拱平时粗衣俭食,对人常常自誉身无余财;他虽有所怀疑,可从未发现什么把柄。

“那不过是假象罢了,”李云翰面露不屑,“据说他当年任租庸使时,可没少贪污哪。”

“先生有所不知。”太子面色凝重,“此贼狡诈多端,为掩盖其罪,在任租庸使时,将每年多征收的赋税——七百万缗钱全都入了皇宫,谓之例银,供父皇和宫人宴饮挥霍;有父皇罩着,谁还敢翻查此案!”

“还有,汪拱因立此功,擢升为工部尚书。虽说他人走了,可是此后户部每年上贡后宫的例银非但没有间断,几年下来还增加了不少。”达复接着说。

太子说此路不通,还需另寻他策。

屋内一时沉寂。

李云翰兀自踱了两步,喃喃自语道:“难道真无路可走了……”

突然间达复叫道:“我想起来了;据报汪拱闲暇之余,常去城外一处名为‘桃谷山庄’的地方消遣……”

“桃谷山庄,莫非是他的私家庄园?”李云翰眼前一亮。

“不,据查此处房产是在其弟汪捍名下。”达复带着些许可惜的口吻,回道。

“汪捍,”李云翰听后若有所思,良久才道,“不管在谁的名下,这好歹也是一条线索哪……”

太子回宫后,经再三考虑,决意还是按李云翰之计行事,于是派付果携带着厚礼前去宣阳坊看望杨嗣郎。

杨嗣郎见付果突然到访,颇为惊讶,

付果说,他奉太子之命,前来致歉。

“这,杨某就更不明白了,”杨嗣郎呵呵一笑,“不知因何致歉?”

“大人为官勤勉,颇有治国理政之才。而林弗忌贤妒能,一味压制大人。太子因慑于林贼淫威,不敢为大人张言,故此深怀愧疚哪。”

“他真是这么想的?”杨嗣郎冷笑了下。

“是的。太子说了,大人贤良,左相一位非您莫属。”

“好,请代我谢过太子了,”杨嗣郎缓了下,板起了面孔,“不过,付大人,我与太子素有嫌隙,此心结……”

“大人此言差矣。太子所遇不幸皆因林弗所致,他又怎会怨您呢。”

杨嗣郎点了下头,笑道:“付大人此来,就想说这些?”

“这,”付果摸了下怀里的诉状,“此次萧郁惨死狱中,据说又是林弗在背后搞鬼,太子为此虽怨愤万分,却又不敢多言……”

“噢,原来是此事,”杨嗣郎听了登时明白了过来,阴沉着脸,道,“恕杨某直言,萧郁一案罪证确凿,谁也翻不了案的!”

“这,”付果听了心头一震,迟疑了下没敢拿出那份诉状,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小人多嘴了,还请大人见谅。”

这一切全部杨嗣郎看在了眼里,他轻轻挥了下手,招呼付果饮茶。

付果“嗯”了声,端起杯子才喝了两口,忽见杨府仆人来报,说是季温求见,登时心里一慌。他站直了身子,指了指一边的礼箱,“这点薄礼不成敬意,请大人笑纳。”

杨嗣郎嘿嘿一笑,道:“太子美意,杨某却之不恭哪。”

待付果一走,杨嗣郎随即召见了季温。

原来季温奉旨将去渔阳,临行之前来拜见杨嗣郎,想试探一下他的口气。

杨嗣郎脸无表情,道:“季大人来访,真是稀客哪。”

“大人见外了。”季温陪着笑脸,“季某奉旨监军,明日就要离京,行前特来向您道一声别。”

“大人见我,就不怕林相怪罪?”

“杨大人,看来对季某仍心存成见哪。”

“哦?”

季温叹息了声,道:“这些年季某为林相鞍前马后做了那么多,可他非但不予重用,反将我调离京城去做什么监军,这难道不是有意贬我?”

“杨某又何尝没有怨气呢,”杨嗣郎干笑了下,“想当年杨某初为京官时人微言轻,也没少给他出力。可如今为了左相一职,他居然翻脸不认人了!”

“大人息怒。”季温呵呵一笑,“大人吉人天相,日后必会飞黄腾达,到那时可别忘了季某哪!”

“大人放心,杨某记着呢。”

接下来,季温又闲聊了一阵,向杨嗣郎辞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