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赋之群英志 > 第十四章争左相林、杨暗起恶斗

大唐赋之群英志 第十四章争左相林、杨暗起恶斗

作者:公子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7 14:00:24 来源:笔趣阁

为迎接戈长风、阿思诺凯旋而归,朝廷在丹凤楼举办了盛大的欢庆仪式。

笳鼓声声,震彻天地。数千名禁军士兵甲戟鲜明、队列整齐,每十步一岗,从朱雀门一直绵延到了丹凤楼,足足有十里之遥。

丹凤楼下的广场西侧,太常寺少卿贾升正在听乐工陶子的汇报。

当贾升闻听指挥演奏的太乐丞黎清称病没来时,不禁又气又恼,道:“哼,他这不是存心跟我作对么!”

贾升望了一眼众乐工,唉叹道:“他不来,又有何人来指挥呢?”

陶子听后拍了拍胸脯,说他可以指挥演奏。贾升虽很不情愿,可一时为了应急也只好答应了。

演奏的《秦王破阵图》虽说已演练了多回了,可是由于初次遇见如此盛大的场面,加之又是临场指挥,陶子不免十分紧张,致使演奏现场一度十分混乱。

贾升不时在众乐工间来回奔走,累得他焦头烂额。

丹凤楼下。

太子和荆王、福王、盛王、丰王、煌王等人分列于东侧;林弗、陈业硕、汪拱、杨嗣郎等一班文臣以及禁军大统领陈行甲、褚言忠、封存胜等一班武将立于西侧。

杨嗣郎疾步走到了贾升身边,怒斥道:“贾大人,如此重大朝仪,为何乱糟糟的?”

贾升怯声道:“回大人,乐工们初遇如此隆重场面,故而心怯,加之黎乐丞有病在家……”

“休要找什么借口!”杨嗣郎拉长了脸,“陛下素来重视梨园、宫乐,而你身为太常少卿,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真是失职!”

贾升哆嗦了几下,劝他息怒;说等此曲一过后面就好了。

“哼,那就等着瞧吧。”杨嗣郎瞪了他一眼,转身离开了。

不一会儿,河西节度使戈长风率着阿思诺、敏泰父子昂首阔步走了过来。阿思诺年过五旬,身材魁梧、阔面黄须,他一边行走,一边不时向朝臣们点头示意。敏泰年约三十,长得豹头环眼,鼻下两撇八字浓须;虽说个头不高,但体格健硕、身手敏捷,将一把圆月弯刀使得出神入化,活脱脱一位立地太岁模样。

当阿思诺父子二人路经林弗身边时,皆仰迈着脸未吭一声,傲慢而过。

林弗装作并未在意,只是轻轻的摇了下头。

一边的汪拱见了不禁怒从心中起,喊住了阿思诺:“将军好大的架子,见了林相为何连声招呼也不打?”

“哟,是汪大人,”阿思诺回过头来朝地上啐了一口,“末将一介武夫,只知疆场杀敌,从不会谄媚他人,这难道也有错?”

“你忘了朝规了?”汪拱受怼,气得脸色通红,“你功劳再大,也不过官居三品,难道还要让宰相拜你不成!”

“哼,末将本是胡人,那些汉人礼数,老子还没弄清楚呢!”阿思诺说罢拧身而去。

汪拱恨恨地跺了下地,道:“真是骄横无礼!”

阿思诺和敏泰来到了太子跟前,毕恭毕敬地拜见过太子。

过了约莫一柱香的功夫,炫帝带着懿妃、高峻等人赶到了。

戈长风、阿思诺和敏泰等人赶忙上前参拜。

待迎接仪式一毕,众皇子和朝臣们陪着炫帝前往御园宴饮。

宴席之上,炫帝心情十分愉悦,对着众人高声道:“朕即位数十年来,与吐蕃大小不下二十余战,然皆不能使其臣服。此次两位将军率军西征,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便攻克了黑石城,迫使吐蕃签立和约,真是居功至伟呀。”

戈长风、阿思诺道:“陛下圣明,四海归心。”

汪拱出列,奏道:“河西走廊乃我大唐之臂膀,此次大捷,不仅沉重打击了吐蕃,也使丝绸商贸之路重新得以畅通。”

“确是可喜可贺。”林弗高声道,“陛下,黑石城大捷,不仅重树我大唐天威,还稳定了西域各国。此役皆赖陛下英明决断、指挥有方。”

炫帝听了不时的含笑点头。

“陛下,臣有一议,”阿思诺语气凝重,“黑石城一战惨烈无比,我军伤亡过万,还望陛下犒赏三军,优抚那些阵亡将士。”

“嗯。朕不仅要优抚那些死者、伤者,还要重赏你和戈将军,”炫帝双眉一扬,“传旨,加封戈长风为西平郡王,阿思诺为靖远侯。

戈长风、阿思诺听了慌忙跪拜:“谢陛下隆恩。”

林弗道:“陛下,今河陇已定西线无忧,为防北境突厥南侵,可命阿思诺率部重回旧地——授降城休整,也可了却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炫帝“嗯”了声,扭过头去问阿思诺可否愿意?

阿思诺心无准备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才好。

太子见了上前一步,奏道:“父皇,河陇虽定,可是吐蕃、羌人未必真心臣服;为防其反复,儿臣以为还需命三军就地休整、以屏障京畿重地。”

阿思诺对着炫帝嘿嘿一笑,道:“既然太子殿下说了,那臣就留下是了。”

“好吧。“炫帝轻轻点了下头,“我军虽获大胜,可已是疲惫之师,那就留驻河西休整吧。”

“是,臣遵旨。”阿思诺回道。

参加完贺宴,贾升累得身子骨似要散架了一般。一进家门,他一屁股躺在了长椅上,惬意的眯上了双眼。

管家贾顺和乐工陶子在一边小心侍候,为他按摩、松骨,说些宽慰的话。

贾升小憩了一阵,突然睁开了眼,骂道:“娘的,今日演奏场面极其混乱,让老子丢尽了颜面!”

“大人息怒,”陶子干笑了下,“还不是因为黎清那个老家伙,故意称病不来,让您当众出丑。”

“此人素来不服管教,老子早就想辞掉他了!”贾升直起身子,皱眉道,“只是他一走,又由何人来指挥?”

“大人,您看奴才如何?”陶子小声道。

“你?”贾升眼露不屑,“就算了吧。”

陶子“嗯”了声,又道:“对了,那宫庭斗鸡赛一事,您还有何吩咐?”

贾升一扬头,道:“不办了!”

“这是为何?”

“这几日陛下忙着庆功,哪有什么心思观赛!接下来他又要接见褚漠寒,举办万国朝贺大典,怕是无暇顾及哪。”

“这……”

“林相之意呢,将斗鸡赛改放于秋季。”贾升缓了下,命陶子将赛事推迟举办的消息通知下去。

林弗回了月堂,正躺在长椅上歇息,汪拱和杨嗣郎来看望他。

稍作寒暄后,汪拱道:“大人,阿思诺真是无礼,连您也不拜。”

“可不是么,”杨嗣郎道,“这个老家伙,如今眼里除了东宫,谁都搁不下了。”

林弗干笑了下,道:“那二位之意……”

汪拱抢先道:“大人,汪某以为欲废太子必先除掉此人。”

林弗叹了口气,道:“他新立大功,又蒙陛下恩宠,难哪。”

“大人勿忧,阿思诺缺心眼,不过一匹夫耳,岂能斗得过您!”杨嗣郎恭维道。

林弗“嗯”了声,缓缓道:“老夫派阿思诺西征,本想着借吐蕃人之手除掉他;可没想到,这个老家伙不仅没死在战场,还大胜而归封了一个靖远侯。”

“大人为相多年,什么风浪没经过,难道还怕了一个区区侯爷不成?”汪拱道。

“你误会了,”林弗轻捋了下胡须,“老夫并非惧他,老夫所虑者,是他手下那两万同罗铁骑。”

“哦?”

林弗道:“同罗骑兵攻城拔寨、剽悍无比,号称大唐第一铁骑;二位试想,阿思诺驻防河西,一旦京城有事,同罗铁骑不出三日便可赶至城下。他手握劲旅,就连陛下也有所忌惮呢。”

“如此说来,他是动不得了?”

“嗯。”林弗点了下头,“自韦直、石峥等人一死,文臣之中再也没人敢替东宫说话了;不过那些武将呢,就不好说了。陈行甲、戈长风、褚言忠等一些老将,虽未表明态度,却也力图保持中立。”

“难道您就能忍下这口气?”

“不。”林弗摇了下头,“老夫在等一个人,只有他能帮我除掉这心头大患。”

“谁?”汪拱问。

“褚漠寒。”林弗缓了下,肃然道,“石峥死后,左相一职不是一直空缺着吗?依本朝惯例,陛下想让他来接替,已命他进京了。”

杨嗣郎听了很不高兴,道:“这个褚漠寒,不过大老粗一个,他也能做得了宰相?”

“杨大人,此乃陛下之意,”林弗紧盯着他,“近三十年来,由节度使而入朝拜相者不胜枚举,已成本朝惯例,褚漠寒当然也不例外了。虽说他不懂文墨,可陛下看重的是什么,是忠心!”

杨嗣郎听了不禁十分失落,瞅了眼汪拱,道:“林相,那我们二人呢?”

“是呀,我等好不容易除掉了石峥,难道要将此位拱手让与他人不成?”汪拱道。

“二位放心。二位乃老夫之左膀右臂,老夫岂能坐视不管?!”林弗阴笑了两声,“虽说陛下下了口谕,可是中书省的任命诏书还被我压着,迟迟没有下发。”

“大人高明,”杨嗣郎心头一喜,“不过,一旦陛下问起此事……”

林弗干咳了两声,汪拱急忙掏出了手巾递上前,让他唾出痰液来。

“放心好了,老夫自有办法应对,”林弗指了下案几上的公文,“这些公文呢,老夫尚需处理一下,二位若是再没什么事,就请改日再叙。”

汪拱、杨嗣郎当即会意,于是向林弗告退,离开了月堂。

林弗歇息了一阵,缓过了精神,随手翻看了一遍南诏发来的急报,不禁大怒,道:“这个冼通,真是无能至极,竟会有如此惨败!”

“相爷,”扈管家在一边轻声道,“冼通又吃败仗了?”

“是的,数万精锐损失殆尽。”林弗长叹一声,“陛下若知此事,可如何交待哪。”

屋内一时寂然。

这时一个仆人来报,说是汪拱又来求见。

林弗听后愣了下,自语道:“这个汪拱,怎么才走就又来了?”

“那大人之意……”仆人问。

林弗思忖了一阵,有气无力的挥了下手:“叫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汪拱进了屋子,拜见过林弗。

林弗并未起身,打了个呵欠,一脸疲态,问他又有何事?

“回大人,刚才杨嗣郎在,有些话呢,下官没敢多讲。”汪拱嘿嘿一笑,道。

“别打什么哈哈了,可是为了左相一职?”林弗瞪眼道。

“是的。石峥一倒,朝政重担全压在了您一人肩上,下官不忍大人劳累,想为您多分担些。”

“老夫不是说过了,圣上早有意中人——褚漠寒了。”

“那,在下斗胆一问,您也希望他出任左相?”

“当然不了。不过,此乃陛下之意,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又岂敢违逆!”

“可是,这也太让人寒心了……”汪拱一脸沮丧之情。

“实不相瞒,老夫扳倒石峥,就是想让你来出任左相;待我老退后,你再接我之职。”林弗板起了面孔,“可没想到那姓杨的一点也不知趣,仗着后宫有懿妃撑腰,非逼着老夫挺他不可。”

“可不是么。杨嗣郎不学无术,只知贪财纳贿,岂能为相!”

“这些毛病呢,老夫都能忍。当官的谁不想为自己和家人弄点钱财?那你也得会弄。老夫是担心哪,他一旦做了左相,恐怕连我的话也不听了。”

“没错。”汪拱点了下头,“别看他现在只是个五品的御史中丞,可尾巴早就翘上天了。他若再高升一步,眼里哪还会有您!”

“杨嗣郎眼光短浅、急功近利,丝毫不懂为官之道,”林弗突然睁大了眼睛,恨恨道,“就凭他跟褚漠寒过不去这一点,老夫也不会答应!”

“这是为何?”

“褚漠寒是什么人哪?他是渔阳、卢城两镇节度使,手握十余万重兵,称雄一方。有我这把老骨头在,多少还能镇得住他;可一旦杨嗣郎上了台,像他那样嚣张跋扈惯了,非得把褚漠寒给逼急了不可,到那时,唉——”

汪拱听后恍然大悟,道:“大人深谋远虑,让人折服;不过,他要是非上不可呢?”

“这个——”林弗思忖了下,道,“依老夫看,左相人选,陛下尚在褚漠寒和杨嗣郎之间摇摆不定;而懿妃呢,当然也不会闲下了,定会替其兄长说情。老夫呢,也只有相机行事了。”

“那就有劳大人了。”汪拱凑上前一步,“若有什么事,下官随时听您差遣。”

艾允回府后,趁着荆王饮茶、歇息之机,将当日在街头巧遇李云翰之事告知了他。

“太好了,”荆王听后惊喜万分,静思了一阵,忽又皱紧了眉,“不知他此番进京意欲何为?”

“回殿下,属下一时匆忙,未及多问。”

“当年李云翰客居江陵时,本王见他才识非凡,曾许诺荐举他入朝为官。”荆王踱了几步,道,“他此次进京,莫非也是为了仕途?”

“或许是吧。”艾允微带笑意,“殿下正当用人之际,何不将其网罗至麾下?”

“嗯,本王也早有此意。你呢,尽快带他来见。”

艾允赶忙诺了声。

次日上午,炫帝和懿妃用过了餐,决意去梨园一同赏戏。他等了许久,仍迟迟不见懿妃出屋,于是在高峻的陪同下出了寝宫,沿着太液池边散步。

炫帝缓步走了一阵,忽见前面梅花丛中有数只纤纤细影摇晃,仔细一看,却是宸妃在和两个宫女说笑。

不待宸妃上前参拜,炫帝疾步走到了身边,笑道:“梅花映佳丽,好似仙女降凡间哪。”

宸妃听了嫣然一笑,欠身道:“难得陛下一赞,臣妃倒好生不自在了。”

“是么?”炫帝凝视了宸妃一阵,见她脸若桃花粉嫩无比,不禁动了芳心,道,“难道是朕平日冷落了爱妃不成?”

“怎么会呢。”宸妃扭捏了几下身子,轻挽着炫帝的胳臂,道,“爱妃只是一时激动罢了。”

二人一边兴致勃勃地欣赏梅花,一边说些有趣的话儿。正在兴头上,懿妃匆匆赶到了近前,见二人举止亲密,不由得起了妒意。

“陛下,说好的去梨园观戏,找了半天也没见着。”懿妃嘴角一撇,“原来却在这儿呢。”

“今岁天寒,梅花也比往年开得晚了些。”炫帝干咳了两声,“一早路过塘边,恰逢这花苞初绽、香气袭人,朕故此耽搁了。”

宸妃细眉一挑,对着懿妃笑道:“娘娘来的正好,也一同赏梅吧。”

懿妃瞪了宸妃一眼,回过头,冷冷地道:“陛下滞留于此,是在逗美人开心吧。”

“爱妃,这算什么话!”炫帝立时耷拉下了脸。

“陛下喜新厌旧,又何必用赏梅来搪塞。”懿妃说着呜呜抽泣了几声,扭腰便走。

炫帝一愣,丢下了宸妃,去追懿妃。

炫帝追上了懿妃,轻挽着她的胳臂,一边为她拭泪,道:“爱妃也太小心眼了,就容不得朕与其他妃嫔在一起?”

“陛下误会了,臣妃落泪并非是妒忌。”

“那,又是为何?”

“梅花历经严冬、凌寒绽放,臣妃心有所感,伤心自己身世之苦哪。”

“是吗?”炫帝呵呵一笑,道,“爱妃贵为三宫之首,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又何苦之有?”

“身苦,心更苦。”

“此话怎讲?”

“臣妃自幼失父,家道中落,多亏堂兄倾囊相助,我才得以苟活于世。兄长忠于陛下,且为官勤勉,可如今官不过五品,”懿妃缓了下,凄然一笑,“臣妃想起大恩未报,心生愧疚故此落泪。”原来,杨嗣郎早已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懿妃,希望她能在皇上跟前为其多多美言,助其升迁左相。

炫帝听后恍然大悟,轻轻一笑,道:“令兄入宫不过三年有余,已是食五品俸禄,身兼朝廷大小十余要职,这还不算重用?”

“官职杂而多,难配兄长之大才。”懿妃柔声道。

炫帝静默了一阵,问:“那,依爱妃之意呢?”

“这,臣妃不敢妄言。”

“但说无妨。”

“听说左相一职空缺,陛下可属意于兄长?”

“左相?”炫帝干笑了下,道,“晚了,朕已有别的人选了。

“不知是何人?”

炫帝沉下了脸,道:“爱妃呀,你的本职是管好宫内之事,至于朝政嘛,就不必多问了。”

“臣妃明白,”懿妃提高了嗓门,“不过,臣妃斗胆问一句,难道为国荐才也算有错?”

炫帝嗫嚅了片刻,道:“这左相一职,朕想让褚漠寒接任。”

“褚漠寒,”懿妃听后很是惊讶,“他一介武将,也能治国理政?”

“爱妃有所不知,自朕即位以来,边将出任内阁首辅已是朝廷惯例;命他为相并非是要他做什么具体事务,只要他对朕忠心、镇得住那帮朝臣便可。”炫帝缓了口气,稍稍低下了头,“况且朕已下了口谕,只等发布诏书颁告天下了。”

“陛下,褚将军是忠心,难道我们杨氏兄妹就不忠了?”懿妃抽泣了两声,“算了,臣妃还是不说了罢,以免又惹陛下生气。”

见炫帝没有反应,懿妃又嘤嘤啜泣,道:“臣妃命苦哪,兄长之恩只恐今生无以回报了……”

懿妃说罢欲走,炫帝一把拉住了她,道:“爱妃,别伤心了,你这一哭朕的心也要碎了。唉,急什么,左相之事且容朕与臣工们再商议、商议。”

懿妃听了破涕为笑,依偎着炫帝,柔声道:“陛下,臣妃多嘴了。快,一同赏戏去。”

炫帝点了下头,正要起身离开,忽然一黄门来报,说是林弗有要事求见。

炫帝虽有些厌烦,但一听说是要事,只好命他来见。

不一会儿,林弗到了跟前,拜见过炫帝、懿妃。

懿妃冷冷地瞅了林弗一眼,带宫女到一边赏花去了。

炫帝问林弗有何要事?

林弗说,昨日接南诏军报,剑南节度使冼通平叛失利,致使唐军五万多人几乎全军覆没。

“真是数十年来未有之奇耻大辱!”炫帝听了又惊又怒,“南诏不过一区区藩属小国,朝廷屡派大军前去征讨皆难见成效。你说,为何会致此惨败?”

林弗压低了声音,道:“陛下,此役皆因冼通指挥无方且过于轻敌,以致有此惨败。”

“哼,又是轻敌!”炫帝皱紧了眉头,“那个冼通呢?”

“回陛下,臣已命他回京请罪了。”

炫帝叹息了一声,道:“林卿,你身为内阁首辅,出兵之前可是曾向朕打过保票的。”

林弗哆嗦了下,道:“陛下,南方湿热多瘴气,而我军多为北方将士,水土不服、身染瘟疫,未战先衰哪。”

“哼,打了败仗,你倒是推的一干二净的。真是一群庸才!”炫帝说毕,拂袖欲离开。

林弗见状高声道:“陛下,臣还有一事禀报。”

炫帝回过了头,问他何事?

“陛下,近来因左相人选一事,朝臣们为此议论纷纷、争议不休。老臣说陛下打算让褚漠寒接任,可是仍难以平息众人非议。”

炫帝听后顿时来了兴趣,心平气和道:“既然他们都知道了,还有什么可非议的?”

“陛下,有人说褚漠寒为相不妥。”

“为何?”炫帝轻声问道。

“他们说,褚漠寒虽是忠勇,可惜不通笔墨;朝政呢,更是一窃不通;况且北境时有突厥、契丹入侵,只有他镇守方可保边关无虞。臣以为此次南诏之败,便足以说明。”

“说明什么了?”炫帝微微一笑。

“说明只有选对了将帅,三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嗯,不错,”炫帝轻轻点了下头,笑道,“那杨嗣郎可否为相?”

“这,老臣不敢妄言。”林弗身子颤抖了下。

“说吧,朕不怪你。”

林弗高声道:“回陛下,他也不妥。”

“这又是为何?”

林弗不慌不忙,道:“陛下,按本朝惯例,宰相人选应由吏部甄选,再由中书省择优推荐;其二,杨嗣郎虽擅理财,不过资历尚浅,且身兼大小十余职,怕是无暇分身哪。”

炫帝狠狠地瞪着他,道:“此二人都不行,如此一来朕岂不是将他们二人都得罪了?”

“陛下勿忧,这得罪人的事就交由老臣一人扛着。”

“你……”

“陛下,臣有过错。”林弗突然跪倒在地,“前几日臣闭门养病、疏于公务,以致延误了下发任命褚漠寒的诏书,还请陛下宽恕。”

“林卿老矣,朕不怪你,”炫帝淡然一笑,示意他起身,道,“只是朕已对骆峰说过了,想必他也通知了褚漠寒。”

“陛下,既然中书省没有下发诏令,您说说又何妨。”

炫帝轻轻点了下头,心里当下有底了,问:“那褚漠寒进了京,朕该如何应对?”

“陛下,臣有一策,”林弗正色道,“为安抚褚漠寒,可加封其为并州节度使。”

炫帝犹豫了下,道:“这,如此一来他岂不成了渔阳、卢城、并州三镇节度使了!”

“陛下放心,”林弗振作精神,“三镇皆由其统领,便于他统一号令、御敌。至于杨嗣郎,陛下可命其取代冼通,遥领剑南节度使一衔。杨嗣郎从五品官位一下子升到了三品,他还会抱怨您吗?”

炫帝听后顿时神情释然,笑道:“嗯,此议不错。”

“真是只老狐狸,”懿妃在一边偷听到了,恨恨地骂道,“哼,咱们走着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