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赋之群英志 > 第十二章榴花客栈才安身 误食斗鸡添恩怨

三人赶到了榴花客栈,店主杜姨正在和佣人忙着打扫庭院。

杜姨年过四十,身材微胖略有些发福,但举止利索;一双丹凤眼冷而柔和,未及开口而含笑。她听了少凌的简单介绍,当下便为李云翰和石楠安排好了住宿。

石楠因奈不住困倦,进屋后倒在了床上很快便睡着了。

李云翰独坐了一阵,下楼去向杜姨讨要了些吃食。他回到屋内,见石楠醒了,于是提着的心顿时放下了,道:“小楠,你醒了。”

石楠干咳了两声,道:“叔,我饿了,想吃。”

李云翰扶石楠坐起来,将桌上的饭菜端给他吃,一边说:“饭菜才出锅,还热乎着,吃吧。”

看着石楠吃的狼吞虎咽,李云翰长长出了口气,轻掩上房门,走了出去。

杜少凌拎着书本在客栈的小院里边走边读着。

杜姨正在晾晒衣服,一只硕大的马蜂嗡嗡叫着落在了她的后脑勺。

李云翰见了轻轻挥了下手,意欲驱赶它走。

忽然一只灰麻色的公鸡径直扑了过来,狠狠地啄向了李云翰。

李云翰一扭身慌忙闪开了。

杜姨回过了身子,对着那只鸡喝道:“小斑,乖——。”

小斑闻声随即停止了攻击,张着嘴吱吱叫个不停。

“这鸡呢,有灵性,它以为你要打我。”杜姨解释道。

“此鸡长得鹰嘴鹅颈、一副凶悍相,着实有些不大寻常哪。”李云翰轻声道。

“当然不寻常了,”杜姨有些不以为然,“天上掉下来的。”

“哦?”

“前年腊月里的一个黄昏,我正在院内洗衣,突然从空中掉下了一只小鸟。它摔断了腿脚,吱吱叫个不停。我见它可怜,就小心喂养它,”杜姨将一件旧衣搭上竹竿,“可没想到半年过去了,这小鸟变成了一只鸡;说是只鸡呢,却又不会下蛋,只会啄斗跟人打架;一来二去,街坊邻里的鸡都给它啄了个遍,甚至黄鼠狼见了也要躲着它。”

“原来如此,”李云翰“嗯”了声,“有小斑看家护院,我们这些住店的也就放心了。”

杜少凌拎着书本摇头晃脑地走上前来,道:“小楠怎样了?”

“多亏了杜姨良药,小楠服过后已好多了,吃饭也香了。”李云翰眼感激。

“能吃东西了就好,”杜姨收敛了笑容,“你这做爹的,可真是的,孩子烧的连话都说不了了,却一点也不心急。”

李云翰干笑了下,道:“这,都怪我……”

“不怪你,”杜少凌怕他说露了嘴,打了个圆场,“天有不测风云,谁还没点小病小灾的。”

“多嘴!”杜姨伸长了脖子,脸色严肃,“少凌呀,咱亲戚归亲戚,去年的店钱你也该还了。”

“姨,不就七八两银子,你急什么!”

“哼,要是怕你赖账,我早赶你出门了。你们这些读书人,给点脸面就当钱使。”

“姨,这一回我若中了榜,定会连本带利加倍奉还。”

“哟,文曲星下凡了?”杜姨一脸失落,“算了吧,我可是等不到那一天了。客栈也是小本生意,总得有钱周转吧。”

李云翰听了心里一酸,拍了拍腰下的宝剑,道:“杜姨,这把剑如何?”

“先生这是……”杜姨很是困惑。

“这把剑呢,多少还值几十两银子,你要是急着用钱,明日我就拿去当了。”

“我一个妇道人家,不识货,”杜姨明白了过来,“你们这些秀才,带把剑四处耀武扬威、吓唬别人,还是留着自个用吧。”

“杜姨,楠儿有病,他还得在这儿住下去,”李云翰顿了下,“这帐呢,你先记着,到时候我会一并还清。”

杜姨讪讪一笑,叹道:“唉,命苦哪。”

这时,杜姨的儿子杜苗用过了早餐,挺着大肚皮一步三晃地到了院内,拉着少凌非要去镇上玩不可。

杜少凌经不住他再三苦劝,只好放下书本跟着他去了。

当日,妙锦一早起来,她女扮男装收拾好了行李,陪母亲刘氏到青龙寺进香,赏樱花,散心。

妙锦陪母亲到了青龙寺,在庙堂里上过香,又游逛了一阵。她趁着刘氏歇息,试试坐骑青骢马的脚力,于是牵马出了寺院。

她骑上马连给了三鞭,那青骢马顿时四蹄生风,行如箭似一般,不知不觉间飞驰到了榴花镇前。

榴花镇上行人众多,熙熙攘攘、十分热闹。恰好李云翰也到了镇上,给石楠买了些药物,顺便打了壶酒。不料因街上人多,两人打了个照面竟也没也认出。

李云翰过了街头十字,忽见杜苗光着膀子和杜少凌垂头丧气地走出了赌场,于是他悄悄尾随于后。

杜苗和杜少凌两人一边走一边说笑着,拐入了一条小巷子。

杜苗耷拉着脸,道:“哼,今日手气也太背了,又他娘的赌输了。”

“还生气呢,”杜少凌一脸不屑,“要不是人家马六手下留情,你还不光着屁股回家。”

“他敢!真把老子逼急了,我让贾升哥带人好好揍他一顿。”

“嗬,又是贾升。人家现在可是堂堂四品的太常卿,哪还记得你这个小兄弟。”

“晦气,不提他了,”杜苗拍了下肚子,“饿呀,这肚子都快成两张蔫皮了……要不弄点吃的去!”

“都输成叫花子了,哪来的钱吃饭!”

话音刚落,忽然有一只鸡扑棱着翅膀从杜苗头顶掠过,吓了他一跳。

杜苗见了那只鸡不禁喜出望外,道:“野鸡,挺大个的,这回有吃的了。”

“什么野鸡,分明是一只、斗鸡,”杜少凌有点结巴,犹豫了下,道,“它,肯定有主儿。”

“管它呢,谁逮着算是谁的。”杜苗见四下无人,拽了下杜少凌,催他一同前去捉鸡。

杜少凌经不住撺掇,于是随他追了过去。

这时忽然从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清脆的锣声,紧接着一队官兵冲进了街市。

街边的百姓不知何故,有的惊讶、纳闷,有的交头私语。

为首的一位差官高喊道:“让开,让开,别让西西跑了。”

身后两个差役向众人吆喝着:“各位听着,谁捉住了西西,老爷有重赏!”

原来是平钰公主的斗鸡“西西”在送往京城的路途,不小心给弄跑了。

这边,杜苗和少凌费尽了气力、终于捉到了那只鸡。两人正喜滋滋的说着话儿,不料有两个衙役冲进了巷口。

其中一个体胖的差役嘟哝道:“他娘的,真是倒霉,偏偏在爷们的地界给弄丢了。”

另一个瘦些的差役道:“这要是真丢了,少则扣发薪水,重则丢了饭碗,唉——”

两人一边张望,一边仰起了脖子喊:“鸡娘娘——西西,你在哪儿?”

“鸡奶奶——快出来吧。”

杜苗听到了喊声,回头一望见那差役朝他走来,立时吓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和少凌躲到了矮墙背后。

那只鸡不停的反抗,狠狠地啄了一下杜苗。

杜苗一使劲,掐住了鸡脖子。

两个衙役一路寻找着,正当逼近杜苗藏身之地,忽听身后传来了几声鸡叫。两人心头暗喜,急忙返身去找。

原来是李云翰暗处在学着鸡叫,引开了衙役。

两个衙役循声找了过去,可什么也没发现,不禁有些纳闷。

杜苗见衙役走远了,不禁松了口气。他松手看时,那只鸡耷拉着脖子,早已没了气。忽见那鸡腿上系着一只翡翠玉环,他赶忙卸了下来。

杜苗和少凌回到了榴花客栈,将那只鸡交给了杜姨烹制。随后二人坐在了厅堂上,静候那美味到来的一刻。

杜苗翘着二郎腿,哼着小曲,一边喝着小酒。

墙角一张小桌边,妙锦在神情自若的喝茶,歇息。

窗前,坐着一位中年女子——平钰公主,头戴宽沿纱帽,遮住了大半边脸。她一边喝茶,一边冷眼不时扫视着四周。

这时,杜姨亲手端上了一盆热气腾腾的烧鸡,放到了杜苗面前,一边道:“桂花葫芦鸡,上桌罗。“

“娘,可真香哪。”杜苗咽了下口水,抄起了筷子。

“急什么,舌头没到,哈喇子先滴上了。”杜少凌拉了下他。

“香呗,”杜苗突然停下了筷子,皱眉道,“鸡怎么变小了?”

杜姨脸一沉,道:“鸡屁股剁了,扔给隔壁大黄了。

“还差只鸡腿呢。”杜苗噘着嘴,道。

“给小楠了。”

杜苗哼了一声,迫不及待的掰下了那只剩下的鸡腿正要往嘴里塞,忽然一把折扇直塞过来,挡在了他的嘴前。

“谁呀?”杜苗惊回头,道。

“闻着肉香了。”李云翰笑嘻嘻地抢过了鸡腿,大口吃了起来。

“就剩一只腿了,”杜苗黑着脸,“这可是我花钱买的。”

李云翰并不在乎,一边啃着鸡腿,一边问:“真的?“

“那当然了。”

杜少凌道:“别听他瞎说,路上捡的。”

“对,是我捡的,”杜苗摸了下额头,“为了抓到这只野鸡,头上还碰了只青包呢!”

“什么野鸡!”李云翰一脸不屑,“皇宫里飞出来的斗鸡,一口千金哪。”

杜苗、杜少凌二人听后不由得心头一震。

“你俩做的好事,休想骗我!”李云翰吐出了一只鸡骨,神色凝重,“如今大街上贴满了榜文,到处寻赏捉拿一只叫‘西西’的皇宫斗鸡;这要是被人举报了……杀无赫!”

杜苗、少凌二人一惊,筷子险些落地,半晌说不出话来。

“可惜呀,”李云翰走开了两步,“今日要不是被我撞见,学了几声鸡叫,引开了那俩衙役,你俩那小命……”

“不就是只斗鸡么,贾升哥那儿多的是。”杜苗歪着脑袋,不以为然道,“要是官府找上门来,我赔他一只便是。”

“算了呗,别吹了,”杜少凌有些怨意,对着李云翰道,“这小子手真幸,鸡腿上系了只翡翠玉环,也给私吞了。”

杜少凌说着去翻杜苗的衣袋,一边让他快点交出来,让大伙瞧瞧。

杜苗经不住二人劝扰,很不情愿地拿出那只了玉环。

杜少凌伸手去抢。二人争抢之中,不料那只玉环突然脱手而出,朝着平钰公主的方向飞了过去。

就在玉环碰到石板的瞬间,突然飞来了一只笠帽,将玉环稳稳的接住了。

妙锦疾步上前拿起了帽子,正待取出玉环,却被平钰抢先一步拦住了。她们二人对视了片刻彼此愣怔无语。

李云翰见是妙锦,急忙上前,对着平钰道:“这位施主,为何要抢此环?”

“此环是我的,当然要归我了。”平钰轻蔑一笑。

李云翰觉得她的声音有些耳熟,却因隔着细纱看不清容貌,于是问她姓甚名谁?

“有必要告诉你吗?”平钰神态高傲,哼了声,道,“我只是讨回自己的东西。”

“既是施主之物,不知有何凭证?”李云翰问。

“可看见那只鸡了?”平钰指了下桌上那些残剩的鸡骨,道。

“不就只鸡嘛,本店多的是了。”杜苗抢上前一步,道,“什么三黄鸡、芦花鸡、贵妃鸡、乌骨鸡……会打鸣的鸡,会下蛋的鸡,还有不会打鸣也不会下蛋的烧鸡。”

杜苗说完,与众人相视大笑。

“哼,这可是陛下御赐的斗鸡——‘西西’,”平钰指了下玉环,“不信的话,有此环为证。”

“唬谁呢,鸡哪有什么名号!”

“看好了,此环上刻有‘平钰’二字。”平钰愤然道。

李云翰拿起了玉环细瞧,上面果真刻着“平钰”二字。他心头一惊,脑海里顿时闪过一个念头,莫非她就是平钰公主?

想到这,李云翰笑道:“施主有情有义,令人敬服,玉环就归你了。”

“那我的鸡呢?”

李云翰正色道:“鸡已然下肚,权当是施主赏赐给我等的一份美味吧。”

“哼,偷鸡摸狗之徒,油嘴滑舌!”平钰怒斥道。

杜苗听了登时恼了,反骂道:“你这人真是嘴贱,不就一只鸡嘛,还叨叨个没完了!”

一边的宁芯听后当即抽出了利剑,喝道:“再敢乱说我一刀宰了你!”

“施主息怒,”李云翰急忙拦住了,一边取下了玉佩,捧与平钰。“施主若是还不乐意,可押上这块祖传玉佩。”

平钰见那只玉佩有些眼熟,愣怔了片刻,道:“你这人,也算知趣;这一次且饶过你!”

平钰说毕拿过了玉环,转身便走。

李云翰追上前去,问:“不知施主下榻何处?”

“罗里罗嗦……”平钰很是不耐烦,“你还想怎样?”

“施主见谅,改日我会登门谢罪的。”李云翰欠身道。

“金仙观。”平钰冷笑了下,随即和宁芯匆匆离去。

李云翰与妙锦再次相逢,不禁感慨万千,问她为何到此?

妙锦轻声道:“今日我带娘去青龙寺许愿、赏樱,趁她歇息之机出来遛马,不巧迷了路,不知不觉就到了镇上。”

李云翰“嗯”了声,施礼道:“上次多亏姑娘相助,云翰谢过了。”

妙锦有些不好意思,道:“先生客气了。”

“姑娘与我萍水相逢,但请不必拘礼,称兄长便是。”李云翰笑道。

“嗯,”妙锦脸色一红,“对了,刚才那位女子像是大有来头,李兄以后见了可得当心了。”

“缘分天定哪。”李云翰轻皱眉头,意味深长道。

“人都走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杜少凌凝视着妙锦,“三年多没见了,走,陪李兄畅饮几杯。”

“不了,我还要回青龙寺接我娘呢。”妙锦说着出了屋子,抬头望了眼天色。院内垂柳下系着那匹青骢马,见了主子一阵咴溜溜的嘶鸣。

妙锦拱手道:“二位兄长且在,我告辞了。”

杜少凌上前一步,拦住了,道:“这么晚了,你还要走?”

“嗯,接我娘回京。”

“此地离青龙寺少说也有三、四十里地;前些日子,桃河发大水,冲毁了官道,泥泞难行,”杜少凌顿了下,“小路虽近些,可是偏僻险恶,少有人走。”

“可是,我已和娘约好了,今晚一同回家。”

李云翰说,即便她赶到了京城,或许城门也关闭了。

杜少凌劝道:“别走了,都好几年没见了,今晚留下来咱们好好一叙。”

话音刚落,杜姨扭着腰肢走到了近前,对着少凌,道:“聊什么哪!省试就要到了,店里住满了各地来赶考的秀才,一张空铺也没了。”

杜少凌朝云翰挤了个眼,道:“好办,我和李兄将就着挤一宿,给她腾出一张空铺来。”

“净瞎说!”杜姨哼了声旋即走开了。

妙锦淡淡一笑:“兄长不必挽留,咱们京城见!”

“京城……”李云翰有些惋惜。

妙锦“嗯”了声,道:“崇仁坊,进奏院。”说罢,她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夜幕降临。到了晚上,除了偶尔有几声鸦啼外,榴花镇四下里寂静一片,似睡着了一般。

榴花客栈内,石楠早已睡着了。

杜少凌就着昏暗的烛光看了一会书,耐不住困倦,伏在桌前打起了瞌睡。

李云翰缓步走到了窗前,望着夜空皎洁的月光,回想起日间与平钰公主的相遇,脑海里渐渐又浮现出了十年前的往事……

那时,他在青城山学艺,称呼平钰公主为小盈师姐;两人在一起练剑、游玩……月色下,他将刻好的一只桃木符送与她,两人打开心扉互诉衷肠……

一想到自己终于找到了她,他激动难抑,不禁兴奋地喊了一声:“小盈姐,我来了。”

“李兄,喊谁呢?”杜少凌睁开了迷离的双眼。

“别贪睡了,”李云翰回过身子,淡然一笑,“书中自有颜如玉,还不再多读一会?”

杜少凌白了他一眼,叹道:“唉,做梦去呗——”

“你呀,别灰心,省试在即,还需多下些功夫!”

少凌“嗯”了声,问:“那你呢?”

“我呢,打算明日回京,去太清观找师父。”

“找师父?”少凌似乎想起了什么,“兄长初到京城不熟悉路,还是由我陪着找吧。”

“好吧。”李云翰当即答应了。

当日黄昏时分,妙锦和母亲终于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回到了家。

晚上起风了,从那深邃遥远的夜空不时飘落下几丝细雨,像是滴打在了她的心头。妙锦独坐在窗前,一边轻抚着“小黑”,一边痴痴地望着窗外,感觉十分落寞。

她的视线又落到了那本《文赋》上。她试图静下心来,努力追忆着她与李云翰离别时的情景……

那已是三年前了,一个阴雨天,柳树下。

妙锦手捧着《文赋》,含情脉脉道:“此一别,也不知何时再与先生相见?”

“这,”李云翰迟疑了下,“心若有缘,不会遥远。”

妙锦点了下头,眼神有些迷离。

“雨大了,姑娘请回吧。”

“嗯,我这就走。”妙锦嘴上这样说着,但仍痴痴的望着,一步也不想离开……

当晚,金仙观。平钰公主也是一夜未曾安睡。

她凝视了一会那只桃木符,起身走到了古琴前,随手拨弄了几下琴弦。

想起白天与李云翰的巧遇,她的思绪又回到了十年前青城山那一幕……

那时她约二十五六岁,在和李云翰在游玩时,问他身上的那块鱼龙玉佩从何而来?李云翰笑着说,是祖上传下来的。

平钰听后,很是困惑。因为她的童年是在皇宫里度过的,曾见过皇兄也戴着这样一只玉佩,与李云翰的那只十分相似。

想到这儿,平钰不禁陷入了迷惘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