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赋之群英志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孤儿行别突起波澜

大唐赋之群英志 第一百一十七章 孤儿行别突起波澜

作者:公子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3:18:04 来源:笔趣阁

开罢朝会,炫帝心情仍难以平静下来。高峻见他有些闷闷不乐,于是劝他到御园散心。

缓步行走在龙池湖畔,但见两岸青草丰茂枫叶染红,一群白鹤盘旋于半空脆鸣声声,炫帝伫立观赏了一阵,心头的烦忧也随之消散的一干二净了。

他正醉心于这秋色美景里,一个小太监来报,说是贺文前来见驾。

不一会儿,贺文在两个小黄门的带领下到了跟前,拜见过炫帝,向他如实禀报了查找李云翰身世的经过。

炫帝听后沉思了一阵,轻声道:“如此说来,李云翰就是那隐太子之后了……”

贺文“嗯”了声,道:“有玉佩和文献相互佐证,虽不能十分确定,却也有七、八成的把握。”

炫帝听了双眉紧锁遥望着远方,冷冷道:“此人不可留哪!”

贺文听了颇为惊慌,道:“此事已逾百年,宗室恩怨早已烟消云散,为何不能留他?”

炫帝回过了头,轻轻笑道:“贺卿误会了,朕并非要杀他,而是说不可留朝为官!”

“这……李云翰才华横溢,不能留用也太可惜了。”贺文一脸不悦之色。

“这些日子朕一直在想,此人恃才傲物倒也罢了,只是锋芒太盛;这不入朝才几日,就与人合伙告发褚漠寒谋逆……你说朕如何能容忍!”

贺文犹豫了下,道:“常言道‘忠言逆耳’,还请陛下三思。”

“朕意已决,贺卿勿复多言。”

“这……老臣已完成了陛下所托,也该离京还乡了。”贺文长叹了一声,“陛下放心,从此以后,有关李云翰身世之秘将随臣之身骨埋没于青山之下永无人知。”

“好吧。”炫帝听了顿觉心头轻松了许多,“贺卿临行之日,朕要亲率百官前往送行。”

“不必了;臣虽年迈,可身子骨硬朗着呢,一骑一仆便可欣然成行。”

说罢,贺文向炫帝道了声别拄着拐杖缓缓而去。

这日清晨,天色刚一放亮,吕克收拾好了行囊,悄悄逃出了渭州城。

孰料他走了没多远,就被陈业硕派出的两个杀手追上了。两人将吕克劫持到了路边,抢了他的包裹举起刀来正欲行凶灭口,恰遇着妙锦、杜苗等人路过。妙锦和杜苗赶忙冲上前去击退了杀手,救下了吕克。

吕克见了妙锦分外惊喜,寒暄了一阵,听闻骆峰不幸遇难,他不禁失声痛哭。

吕克当下心有悔意,说出了陈业硕暗通河东帮,在官盐里掺假一事。

妙锦听后十分震惊,劝他速回京城去见李云翰。

吕克答应了。他辞别了妙锦,径自赶往长安。

得知吕克被人救走,陈业硕十分懊丧。自林弗被免去右相后,他时常寝食不安;又闻林弗被定以谋逆之罪、剖棺另葬,更是惶恐万分如坐针毡。

他担心勾结河东帮之事败露、遭杨嗣郎清算,于是收拾好了金银细软,带着家人和几个心腹仆人连夜逃出了渭州城,前往渔阳投靠褚漠寒。

武七去了樊川,经过再三打听终于找到了杜姨。

午后,两人一同回到了芷园,不巧荞嬷带着小楠上街游玩去了。

李云翰从包裹里取出了三十两银子递与杜姨,说榴花客栈被毁,想资助她重开一家新店。

杜姨一听当即婉拒了;说他为官也不易,还是留着给小楠用吧。

闻听此言李云翰不免有些伤感,沉默了一阵,道:“每次看到小楠,就会想起石大人;可是至今不能为他雪冤,实在令人愧疚!”

杜姨皱眉道:“林弗已死,为何还不能给石大人平反?”

“唉,这你就不懂了。”李云翰轻轻摇了下头,“此案虽是林弗主使,可杨嗣郎也曾参与其中;有他在,不仅翻不了案,反会连累更多无辜。”

杜姨听了似有所悟,轻叹道:“小小年纪,便遭此变故,真是可怜哪……”

两人心平气和的交谈了一阵,忽然荞嬷带着王询进了屋内。王询说,王诘近来一直忙于在家照料父亲,没时间来芷园;约李云翰两日后将小楠带往灞柳驿。

原来,王诘此番回京,本想侍机除掉元冲,怎奈太子数次派人催他前往东都赴任。王诘想那元冲武功高强且在暗处,确是难有胜算,还是等以后有机会了再说。

见楼月面露不悦,王诘笑着叉开了话题,说石楠天资聪颖、乖巧俊秀,真像他小时候,她见了保准会喜欢的。两人遂决定后日赶往洛阳,带上小楠一起走……

一听要将小楠送人,杜姨登时有些急了,道:“不,我舍不得他走!”

“此次叫你来,就是为了此事。”李云翰鼻子一酸,“小楠正是读书识字之时,可你看我这情形,怎能带好他呢?思来想去,还是让王诘收养了好。”

“不,还有我呢。”

李云翰苦笑了下,道:“京畿之地人多眼杂,小楠又是戴罪之身,一点也不安全;再说了,王诘与我情同兄弟,他膝下无子,定会视若己出、照顾好他的。”

杜姨静思了一阵似乎想通了,“嗯”了声,又问:“去哪儿?”

“东都——洛阳。”

“天哪,有七、八百里地呢,以后想见他一面也不易!”杜姨说着滴下了泪水。

李云翰劝她别难过了;以后若想念了,让杜苗陪着去就是。

杜姨擦拭了下泪水,“嗯”了声。

静默了一阵,李云翰转而问起了杜苗的身世。

杜姨一听倏的变了脸色,哼了声,道:“多管闲事!”说罢,她扭身出了屋子。

李云翰赶忙起身去追,劝她再多等一会儿小楠。

杜姨说声“不等了”,便头也不回离开了芷园。

见此情景,李云翰心里五味翻腾颇不是滋味,寻思着自己究竟是哪儿做错了……他沉思了一阵,唤来了武七,打算一同出门去找石楠。

师徒两人出了门,沿街寻访了许久,终于在一家新开的名为鸣乐园的赌场里找着了小楠。

原来,石楠随荞嬷外出闲逛,到了一间赌舍,见众人围聚在一起斗蛐蛐。他看了一阵觉得好玩,于是向荞嬷讨了些钱,跟着下起了赌注。孰料运气不佳连输了几把,不仅将荞嬷身上的钱赌了个净光,还欠了不少赌债。那店主本是马六,一眼看中了石楠勃子上戴的玉貔貅,非要以此作押。小楠不肯,当众哭闹了起来。

荞嬷走又不得,只好向马六不住的说些好话,苦苦相求。

正僵持不下间,李云翰进了屋子。石楠见了一头扑到在他怀里,呜呜啼泣。

李云翰问明了原由,从怀里掏出了一块碎银,递给了马六。就在马六拿过银子的瞬间,他猛然觉得此人有些面熟。

李云翰的大脑飞速转动了一会,认出此人正是那日在阿曼货栈的滋事者,于是大喝一声,道:“朱三,原来是你哪!”

“你认错人了。”马六愣了下,黑着脸道,“我不是什么朱三,叫马六。”

“马六,”李云翰厉声喝问,“说,你为何去阿曼货栈闹事?”

“乱说什么哪,老子听也没听过。”说毕,马六抬脚便想溜走;才走了没几步却被武七一把给抓住了。

武七猛的一使劲将他推倒在地,道:“再不说实话,我揍死你!”

马六见了登时腿脚发软,爬起来乞求道:“好汉饶命……我也是受人指使哪。”

武七问,受何人指使?

马六怯声道:“伏龙山庄,倪管家。”

“哼,果不出我所料。”李云翰思量了片刻,肃然道,“那就带你去官府吧。”

两人押着马六正欲出门,忽听得身后传来了一声高喝:“先生也够狠的,你这不是砸我的场子么!”

李云翰回头一看,只见贾升从西厢房大摇大摆走了过来,于是稍作颔首,说马六犯事,欲带他去京兆府录个口供。

贾升眨了眨眼珠子,笑道:“不看僧面看佛面;说吧,开个价。”

“不是赔钱多少,是带他去官府作证。”李云翰道。

“先生乃高雅之士,何必与一市井无赖较真!”贾升拱了下手,“此过且记到贾某头上,怎样?”

“嗯,既有大人作保,那就饶了他。”李云翰收敛了笑容,“不过日后用他时,可要随叫随到。”

“放心,有贾某在,他跑不了。”贾升说着踹了马六一脚,“还不赶快谢过李先生!”

马六当即叩谢:“先生,小人错了,错了……”

见李云翰欲走,贾升急趋几步拦住了他,道:“上次所说之事先生可想好了?”

“想好了,”李云翰神色镇静,“不劳大人费心,云翰生性散漫,做不了那折腰谄媚之事。”

“先生真不领情?”贾升瞅了眼石楠,稍带了些哭腔,“为此我是夜不成眠,未敢向杨大人回话哪。”

李云翰听了淡然一笑:“这有什么可忧虑的,大人尽管如实禀报便是。”说毕,他带着石楠出了院子。

贾升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恨恨的跺了下脚。

这日午后,魏怀冰审讯毕林弗的两个儿子,见结案在望心情不禁宽松了许多,于是想着去海明楼美食一顿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他独自出了御史台,沿着朱雀大街向南行走,一路上但见秋光明媚,行人熙来攘往好不热闹,步子也随之欢快了起来。

进了海明楼,他坐下来要了生鱼脍、油焖大虾等七八样饭菜,悠闲的享用了起来。刚吃了一会,忽听得门前有人高声说话,那声音十分的耳熟。魏怀冰抬头一看,只见达复和陈行甲两人着便服复,有说有笑的上了二楼。

原来达复奉太子之命约陈行甲到此相见。

魏怀冰见了不禁心起困惑,正欲跟上楼去察看个究竟,不料一个又高又胖的汉子从他身后挤了过去。待那人转过楼弯时,魏怀冰打眼细瞧,认出了那人是太子。

魏怀冰顿觉有些异常,可又不便于上楼查问,想了想又回到了原座,心不在焉的吃了起来。

达复陪陈行甲上了二楼,进了一间雅室,桌上的酒菜早已摆好了。

达复再次拱手施礼,道:“上次所言有所冒犯,还请将军见谅。”

“又客气了,老夫还要谢你呢。”陈行甲朗笑了几声,“多亏你送来了良药,内人病已痊愈。”

“嗯,这下达某就放心了。”达复敬了杯酒,换了个话题,“回想十多年前,我曾随将军巡游边塞;那时军营虽苦,却高谈畅饮无所拘束……只是自将军做了大统领,就再也没有和您开怀畅饮过了。”

陈行甲听了淡然一笑,道:“大人此次相约,不单是为了饮酒叙旧吧?”

“嗯。”达复放下酒杯,“在下有一言,不知可否讲来?”

“说吧,何事?”

“老将军忠勇一世,只可惜受奸人谗言,官位怕是不保呀。”

陈行甲听了一愣,问他何出此言?

“据闻杨嗣郎曾向陛下奏报,欲让敬琥取代大统领一职,不知将军有何想法?”

“胡说!提升、任免禁军统领皆由陛下一人所定,岂由他姓杨的说了算!”

“将军可别忘了,有那懿妃娘娘在枕边吹风,他什么事做不出来!”

陈行甲听了拍桌而起,怒道:“他敢!”

达复赶忙扶陈行甲坐下了,道:“将军息怒,但愿陛下不会为谗言所惑。”

“达御史,你见老夫就是想说这些?”

“不,欲与将军为国解难。”

陈行甲听了不动声色,问:“不知国有何难?”

达复肃然道:“内有杨嗣郎专横跋扈、败坏朝纲,外有褚漠寒独霸三镇、意欲起兵;有此内忧外患,岂非国难当头?”

静默了片刻,陈行甲问:“你想怎样?”

“行兵谏,诛杨贼!”

“休得乱言!”陈行甲按剑而起,怒道,“老夫此生只知宿卫宫禁、护卫陛下,从未有过他念。哼,若不是念在昔日旧情,老夫即刻杀了你!”

达复挺直了身子,轻轻一笑道:“在下不过是想劝谏而已;将军就是杀了在下,又于事何补!”

“哼,以后休要再见老夫!”说毕,陈行甲转过了身子往门外走去。忽然门帘一挑,太子迎面走了进来,对着陈行甲稍作颔首,道:“将军忠义,实在令人钦敬。”

陈行甲见是太子,愣了下赶忙拱手施礼,道:“殿下——”

“本宫仰慕将军威名已久,故托达复邀约一见。”太子轻扶着陈行甲坐下了,道。

“这怕是不妥吧……”陈行甲心怀忐忑望了眼窗外,“禁军统领私交东宫,可是大罪。”

“什么私交不私交的;将军放心,今日本宫只与将军饮酒叙旧,不谈政事,如何?”太子恳求道。

见陈行甲仍紧绷着脸,达复赶忙弯腰致歉:“方才在下所言实在偏激,还请将军海涵。”

陈行甲见二人情恳意切,语气稍变得软了些,苦笑道:“陈某有言在先,饮罢三杯便走!”

“好,就饮三杯。”太子急忙斟满了酒,双手捧与陈行甲。

陈行甲接过了酒杯一饮而尽……

魏怀冰草草用完了餐,离开海明楼后,径直去了杨府,将太子秘会陈行甲之事告知了杨嗣郎。

杨嗣郎听后颇为震惊,冷冷道:“竟敢私会陈行甲!看来杨某还真是小觑他了。”

魏怀冰道:“当初太子之所以与大人结好,不过是想利用您来对付林弗;而今他缓过气了,又想对您下手。”

杨嗣郎思量了一阵,唉叹了声,道:“本相又何尝不想早日易储,只是陛下迟迟下不了决断哪。”

“大人勿忧。”魏怀冰阴笑了声,“昨日荆王不是又回京了,大人不妨亲去劝说他……到时候再借机进谏,劝圣上废了太子。”

见杨嗣郎仍有些踌躇不定,魏怀冰于是向他说出了自己的谋划。

杨嗣郎听了颇为认可,笑着点了点头。

两人正密议间,管家杨柯带着贾升进了屋子。

听说李云翰不肯来投靠自己,杨嗣郎不禁大失所望,讥笑道:“看来贾老弟又白跑一趟了。”

“当然有收获了。”贾升顿了下,“据在下探知,李云翰不仅暗中与东宫往来密切,还私下收养了石峥的幼子——石楠。”

杨嗣郎听了一惊:“此事当真?”

“是的,此乃在下亲眼所见。”

“这,”杨嗣郎皱紧了眉,“李云翰背靠东宫、又收留逆臣石峥之后,他到底是何用意?”

“当然是另有图谋了。”魏怀冰阴沉着脸,“既然如此,不如除掉此人。”

“嗯,他既无情,那就休怪杨某不义!”杨嗣郎眼露凶光,狠狠道,“是时候该铲除太子一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