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材料帝国 > 第四百四十七章 整治一下这个风气

材料帝国 第四百四十七章 整治一下这个风气

作者:齐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9:36 来源:笔趣阁

>

听到秦海这样说,陈贺千的脸也黑了,他伸出手说道:“让我看看。 ”

秦海把京石机的报告递给陈贺千,陈贺千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不禁怒道:“这个周以诚搞什么名堂,这是明目张胆的阳奉阴违嘛!”

这一次由国家计委向各家企业下发的通知,陈贺千是认真研读过的,对于其中提出的以材料、工艺的突破为核心这条原则非常认同。而周以诚在报上来的方案中,却强调了一大堆困难,声称材料的研发周期太长、工艺的开发缺乏论证,然后避开这些关键环节,提出利用进口材料进行乙烯压缩机的研制。

如果对京石机的情况不够了解,秦海和陈贺千或许会被周以诚的这番说辞所迷惑,进而接受他所提出来的方案,并期待未来京石机能够补上材料和工艺的欠债。而现在的情况是,秦海从樊志渊、吉振荣他们那里已经了解过了,京石机在上一次参与30万吨乙烯压缩机研制的时候,就已经说过同样的理由,而且也承诺会在整机项目完成后,继续开展低温材料和铸造工艺的开发。结果,整机鉴定通过了,项目结束了,京石机就把这些诺言扔到了一边。

时隔两年,当一个80万吨乙烯压缩机的开发任务出现在京石机面前时,他们居然还是拿不出合格的低温钢材,还打算继续通过进口钢材的方法来解决材料问题。如果一次又一次都是这样避实就虚的话,这些所谓的重大攻关,又有什么意思呢?

最可气的是,如果把最困难的材料和工艺问题撇开,仅仅是进行整机设计和制造,有前面30万吨整机的基础。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资金。周以诚却闭口不提这一点,而是悍然提出了4000万的研制费用。陈贺千不用去拷问周以诚,也能够想象得出,这完全就是拿着一个虚假项目来骗取国家的重大项目补助,至于钱到手之后会被用于什么目的,那就不用细说了。

看到自己的学生递上来这样一份报告书。陈贺千的怒气是可想而知的。

“老陈,你上次不是还夸这个周以诚是你最得意的弟子吗?怎么,现在给你丢人了?”李林广在一旁没心没肺地调侃着。

因为秦海的原因,李林广和陈贺千已经认识很长时间了,李林广是个率性而为的人,陈贺千则是一个谦和君子,两个人性格不同,但私交却非常好,所以李林广才会在这个时候还跟陈贺千开着玩笑。

陈贺千叹了口气。说道:“这件事,其实也不能怨周以诚。咱们这些企业做事,一向都是这样的规则,周以诚也算是近朱者赤吧。唉,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小秦提出的原则,实在是太英明了。如果我们不坚持把攻关的重点放在材料和工艺上,那么这一次的重大成套装备攻关。最终又要流于形式了。”

李林广笑道:“老陈,你现在才知道小秦的本事啊?我是服了这个小年轻了。你说说看。他比我儿子也大不了几岁,怎么想问题会这么老道?连咱们这两个老家伙都比不上他,你说这是什么道理?”

秦海听两位大师把话头扯到了他的身上,连忙谦虚道:“陈老师,李老师,你们就别捧杀我了。我所以会认为材料和工艺是核心,也是因为过去在浦桑国产化办以及农业部的工作经历。据我在企业做过的调研,我们在许多领域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国外,主要就是因为材料和工艺跟不上。至于说整机设计,反而不是什么瓶颈。说得难听一点。整机方面,就算我们做不了创新,难道还不会测仿吗?”

所谓测仿,全称是测绘仿制,后世有个更委婉的说法,叫作山寨。早些年,中国的装备制造水平落后于国外,许多设备都不能自己生产。为了摆脱对国外的依赖,我们采取的方法就是想办法“弄到”一台国外的设备,然后大卸八块,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进行测绘,接着原样仿造出来,从而实现同类装备的国产化。

在知识产权意识不高的年代里,这种测仿的方法,为国内解决了许多装备短缺的问题。在测仿的过程中,技术人员掌握了这些设备的设计原理,举一反三,也开发出了自己的产品,应当说还是有一些成效的。

可是,整机能够测仿,材料和工艺却是没法模仿的。一块钢材,我们只知道它的性能非常优越,但如何才能冶炼出这样的钢材,是无法从钢材本身找到答案的。由于材料和工艺上的落后,我国的许多工业产品虽然原理甚至形状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似,但性能却是差强人意。

陈贺千和李林广也都是有实践经验的人,岂能不懂这其中的奥妙。听到秦海这样说,他们都苦笑起来。陈贺千摇着头说道:“小秦,你这话可伤着一大批人了。你可别瞧不起测仿,当年国外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什么机器都不卖给我们,我们国家可全凭着测仿这个传家宝,才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充足的装备呢。”

秦海赶紧说道:“陈老师误会了,我从来没有说过看不起测仿这一点,我的意思是说,咱们这么大一个国家,不能总靠着测仿别人的机器来发展吧?更何况,材料这东西是没法测仿的,难道我们就永远依赖着进口材料来搞工业?”

“小秦这话说得对。”李林广道,他面向着陈贺千,说道:“老陈,我对小秦最满意的一点,就是他一直都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尤其是在材料领域里。为了搞出咱们自己的材料,他投入的钱可不是小数目了。”

陈贺千点头道:“我哪会不知道这一点呢?别说你们那个材料学院,就是我自己,也得到了小秦很多资助,我还一直都没有机会向小秦道一声感谢呢。”

“您千万别说这种话。”秦海道,“我是一个穷得只剩下钱的人,出点钱支持一下你们二位大教授的研究,是我应该做的事情。陈老师,我刚才想了一下,京石机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我想拿京石机作为一个突破口,好好地整治一下这种风气,您觉得合适吗?”

“这……”陈贺千无语了。从本意上说,他是完全支持秦海的,他也认为应当扭转一下各家企业的观念,让他们改变这种重表面、轻实质的浮躁作风。可是,他不知道秦海打算如何整治京石机,会不会对周以诚产生不利的影响。他是一个心肠很软的人,临到事情的时候,总是不希望别人受到伤害。

秦海看出了陈贺千的心思,他笑了起来,说道:“陈老师,您放心吧,周以诚是您的学生,我也该尊称他一声师兄。我虽然要拿京石机当靶子,也不会让周以诚太过难堪的。说实话,金塘乙烯的设备还要拜托京石机制造呢,我怎么可能跟他们翻脸呢?”

“我倒不是这个意思。”陈贺千连忙否认,他想了想,又说道:“小秦,你要拿京石机做靶子,我是非常赞成的。虽然周以诚是我的学生,但他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也绝不会护短。你就照你的意思去做吧,万一遇到什么阻力,我会出来给你撑腰的。”

“我也会给你撑腰的,你就尽管去把天捅一个窟窿吧。”李林广也哈哈笑着,补上了一句。

“这个……倒不必做得这么极端吧。”陈贺千道,“如果可能的话,还是尽量先礼后兵。京石机的厂长黎庆也是行业里的老同志了,小秦,你还是得给他一些面子。至于周以诚嘛,你该说就说,该敲打就敲打,他如果敢不服,你就告诉我。”

秦海抿着嘴笑道:“我记住了,我一定会替您好好清理一下门户的。”

……

京石机位于京城的北郊,是在一片农田包围之中的一座小型工业城。这天早上,秦海开着自己的蓝鸟车,带着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黄海月,来到了京石机的门口,准备拜访黎庆和周以诚。

作为一家日子还过得去的大型国企,京石机的管理制度颇为严格。看到秦海的车开过来,身着工作服的门卫赶紧走上前去,伸手拦住,公事公办地问道:“你们,哪个单位的,来干什么?”

“我们是国家计委的。”黄海月放下车窗玻璃,冷冷地递上一个红皮工作证,答道。别看她在秦海面前挺恭敬,到了下面的企业里,她的官威是非常足的。

“国家计委?”门卫接过工作证看了一下封皮,终于没敢翻开。作为门卫,他起码的人际关系还是懂的,知道国家计委是何等牛气的所在。这种部门来的人,一般都是需要厂领导来亲自迎接的,他一个小小的门卫岂敢呲牙。

“对不起,对不起,二位领导。”门卫满脸堆笑地道歉道,“我们没有接到通知说二位领导要来视察,请问领导是和我们哪位厂领导联系的,我这就向领导汇报,请领导出来迎接二位领导。”

“……”门卫的话说得颠三倒四,秦海直接就被这一连串的“领导”给说懵了,他愣了好一会,才说道:“这样吧,麻烦你通知一下技术处的周以诚处长,就说重装办的秦海来访。”(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