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材料帝国 > 第二百六十二章 陶瓷也疯狂

材料帝国 第二百六十二章 陶瓷也疯狂

作者:齐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9:36 来源:笔趣阁

把做着发财梦的李林广好生安抚了一番之后,秦海忍着笑开车返回了平苑。他觉得好笑的地方在于,像李林广这样一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人物,居然也这么快就钻进钱眼里去了,真不知道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看来俗话说得好,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能被诱惑的人,关键在于诱惑是否足够大。

距离崔洪春说的国际耕作设备博览会还有一个月时间,留给李林广和岳昆他们改进设备已经足够了。此前制造出来的这台设备已经可以用于实际生产,秦海准备明天就通知宁中英派人去把设备拉回青锋厂去,开始批量生产升级版的旋耕刀片。

吉普车开进钢铁厂,秦海看到厂区里到处灯火通明,车间里隐约传来轧钢机的轰鸣声,来来去去的工人全都是步履匆匆,一派繁忙生产的景象。

自从沈昌平被贬往罗山供电所之后,城关供电所新来了一位所长,上任之初便先来钢铁厂拜访,反复强调会千方百计保证钢铁厂的供电。这一段时间,钢铁厂的供电果然十分稳定,甚至在全县电力供应不足,需要对一部分企业拉闸限电的时候,钢铁厂的电都是得到充分保证了,这倒正应了秦海此前的想法,那就是利用这一次危机,为钢铁厂赢得一个特殊的地位。

因为到厂里已经比较晚了,秦海没有去办公室,而是直接把车开到家门口,然后锁上车往家走去。刚刚走到楼下,他就听到家里传出一阵阵的说笑声,其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些林西省的口音。

“是谁来了?”秦海推开家门,笑着问道。

“秦厂长,你回来了!我们还担心你今天不会回来呢。( 平南文学网)”一个汉子从沙发上站起来。笑吟吟地迎着秦海走来,隔着两三步远就伸出了双手。

“哎哟,原来是刘大哥,你们怎么来了!”秦海这才认出。眼前这位正是曲武建兴煤矿的刘硕。是老矿长沙仁元照顾的那些矿难遗孤中的老大。

一年多以前,秦海到曲武去买煤。受到沙仁元的感动,拿出了几十万元,与沙仁元合办了一家兄弟陶瓷厂,刘硕被任命为陶瓷厂的厂长。这一年多来。秦海忙忙碌碌的,与刘硕一直都是通过电话和信件进行沟通,乍一见面,还真有些认不出来了。

在以往通电话的时候,秦海知道沙仁元已经因病去世了,刘硕等人牢记着沙仁元的嘱咐,兢兢业业地经营着陶瓷厂。在秦海的技术指导之下。陶瓷厂的经营状况不错,去年就已经实现了自负盈亏,今年已经有望取得数十万元的利润了。

“刘大哥怎么不先打个电话过来?早知道你们今天过来,我就在平苑等着你们了。”秦海一边与刘硕握手。一边抱歉地说道。

“秦厂长太客气了,我们也是一直买不到火车票,所以也定不下时间。”紧跟着刘硕站起来的一位中年妇女也上前与秦海握了一下手,笑着说道。秦海认得,她也是那些矿工遗孤中的一位,名叫黄燕玲,现在在陶瓷厂任副厂长,主要是负责内部管理事务。

“老刘他们也是太客气了,在平苑火车站下了车,也不给咱们厂打电话,背着那么多东西,就这样一路走过来了。其实如果他们打个电话的话,我就派车去接他们了。”秦明华在一旁说道。

刘硕、黄燕玲和另外两名工人是坐火车从林西过来的,到平苑之后,就自己一路打听着来到了钢铁厂。进厂来一问,才知道秦海正好去红泽见李林广去了,并不在厂里。不过,秦明华是听儿子说起过曲武的事情的,他热情地把刘硕等人带到了厂里的招待所住下,安排他们吃了饭,又盛情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来做客聊天。

在秦海回家之前,一直是秦明华在陪着刘硕和黄燕玲,其实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更小,反而更有共同语言。虽然秦海管刘硕叫“大哥”,但事实上刘硕比秦海足足大了20多岁,比秦明华只年轻几岁。不过,他倒是挺在意自己的身份,一直都管秦明华叫大叔,不敢乱了辈分。

宾主寒暄了几句,便分别坐下了。刘硕一坐下来,便着急地对秦海说道:“秦厂长,你上次给我们写信,让我们研制生产超细氧化铝和氧化锆粉末。我们组织厂里的工程师,根据你信里提示的方法,已经把这两种粉末都生产出来了。这一次,我和燕玲就是专门给你送这些粉末过来的。”

“这么快就研制出来了?技术指标如何?”秦海问道。

刘硕笑道:“有秦厂长提供的那么细致的技术指导,我们如果搞不出来,可就真的没脸见人了。我们是严格按照你的要求做的,粒径和纯度都达到了标准,就是成本还比较高,每公斤氧化锆粉末的成本差不多要到四五十块钱呢。”

秦海用来给青锋厂的旋耕刀片做热喷涂处理的喷涂材料,选择的是氮化钛。从耐磨性能来说,这种材料是最为理想的。但其缺陷在于,钛是一种非常昂贵的金属,氮化钛也价格不菲,用在农机具上未免有些奢侈。性能比氮化钛略微逊色一些,同时成本也低廉一些的陶瓷材料也是有的,氧化铝和氧化锆都属于这一类材料。

秦海与沙仁元在曲武合办的这家兄弟陶瓷厂,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生产工业陶瓷,主要以氧化铝陶瓷和氧化锆陶瓷为主。这一次,秦海打算搞热喷涂工艺,正好能够用得上他们的陶瓷材料。不过,兄弟陶瓷厂原来生产的陶瓷产品主要是工业用的坩锅、电炉炉壁材料等,对陶瓷原料的颗粒尺寸要求不高。而用于热喷涂的陶瓷必须是粉末状的,颗粒大小要达到微米级,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材料制备工艺。

秦海对于制备微米甚至纳米级陶瓷材料的工艺了如指掌,他根据兄弟陶瓷厂现有的技术条件,提出了几条技术路线。刘硕组织厂里的工程师根据秦海的提示进行研究,很快就解决了各项工艺难题。制备出了达到秦海要求的氧化铝和氧化锆粉末。

本来,他们只需要把这些粉末通过铁路托运的方法运送过来就可以了,但刘硕想到秦海对他们这些人的帮助如此之大,而自己却一直没有前来拜访。未免太过失礼。因此就借了送材料的机会,带着黄燕玲千里迢迢亲自上门来了。

“我们现在是小规模生产。如果生产规模扩大一些,成本应当能降下来一点,不过,我们估计最少每公斤氧化锆的价格也会在30元以上。”黄燕玲说道。

秦海道:“成本能降下来当然更好。降不下来的话,30元每公斤也不算贵了。只要你们能够生产得出来,我保证能够以300元每公斤的价格给你们卖出去。”

“能卖得这么贵!”刘硕惊喜道,他回头看了看黄燕玲,说道:“燕玲,如果真有这么高的利润,那可比咱们生产陶瓷成品的利润高多了。”

“这不奇怪。这种超细颗粒的氧化铝和氧化锆粉末是用来涂在金属表面上的,使用量不大,却能让材料的耐磨和耐热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所以厂家对于价格并不特别敏感。”秦海解释道。

“这么说。市场的需求量也不大了?”黄燕玲问道。

秦海道:“目前需求量应当不会太大,估计等我们新开发的陶瓷涂层工艺得到推广,需求量会大一些,不过,一年有几吨估计也就到顶了。”

“有几吨也不错了。”刘硕说道。如果照秦海的说法,一公斤氧化锆能够卖300元,一吨就是30万,几吨就是一两百万,而成本只有十分之一,其中的利润就非常可观了。与秦海不同,刘硕现在还处于刚脱贫的状态,一两百万的利润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了。

说完生产上的事情,秦海才想起问了问刘硕和黄燕玲的来意。刘硕笑道:

“我们这一趟是特地代表我们兄弟姐妹来看望一下秦厂长一家的。去年咱们厂子基本上盈亏平衡,根据秦厂长你的交代,我们在年底的时候给各家都分了红,一家分到1000多块钱,大家都高兴坏了。

今年厂里的形势比去年还要好,很多市场都已经打开了,有了些稳定的客户。我和燕玲估摸了一下,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今年年底每家人家能够分到的红利起码要比去年翻上两番。

大家都说,我们能够有这样的好生活,工作又稳定又安全,收入也好,全亏了秦厂长帮忙。所以大家就非要让我们俩代表他们,来看看秦厂长,表示一下我们的心意。”

“小海,刘厂长他们给咱们家送了小米、核桃、花生、芝麻油,一大堆东西呢,我和你爸爸还说,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们才好。”宗惠英从里间屋走出来,对秦海说道。

“大婶,您可千万别这样说。我们这些东西值不了多少钱,秦厂长给我们每家发了一个金饭碗呢。”刘硕笑着对宗惠英说道。

ps:

有点卡文了。一个情节结束了,要开始另一个情节的时候,需要有一些过渡,或者一个合适的导入方法,有时候脑子不太清楚,就想不出一个好的过渡情节,这就叫卡文。写书毕竟不是真正在码字,是需要创造力的。有同学在书评区抱怨橙子更新慢,橙子也着急,但一旦情节卡住了,越着急越不行,这一点还请大家理解。

另外,还有同学批评说,成天写淬火、堆焊、热喷涂,为什么不围绕题目写材料……橙子无语了。材料技术并不仅限于制造材料,也包括对材料的处理,或者说是工艺。热喷涂技术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技术。到目前为止,这本书里写到的技术内容,全部都是材料技术。至于说刚刚结束的斗争情节,也是必要的,一味爬科技树,不就成了编年史了吗?

这本书估计是要写得很长的,现在还只是刚开始,当前时间节点是在87年的7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