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八十四章:丰收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八十四章:丰收

作者:几字微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2 来源:笔趣阁

朱慈烺不得不承认,他心动了。,: 。

一个我见犹怜的可人儿朝着自己卖萌发痴,双眼里都是仰慕与敬爱,带着无‘私’的献身‘精’神。这样的阵仗之下,朱慈烺还不动心,那就是柳下惠在世了。

朱慈烺不是柳下惠,兴子天皇更是比想象的还要‘迷’人。

若是没有机会碰上也就罢了,但既然给了兴子这么一个机会……朱慈烺也就没有防备地沦陷了。

一个晚上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朱慈烺躺在‘床’上发呆,手中握着香囊,深深呼吸了一口气。

他就这么痴‘迷’地在浦安行宫里待了五天。

五天的时间看起来很少,还只是一周的工作日结束。但对于朱慈烺而言,却是十分知足了。这年头可没有请五天假直接带上周末的本事,朱慈烺请了五天假,可不知急煞了多少人。

好在,朱慈烺也不是个爱玩爱闹的主儿,他心中有个谱,送别了兴子去江户参与治政以后,他开始给内阁写信。

当然,国内写信只是表达一个态度,能不能完成,反而更多地依赖于日本这里的治理情况。

于是乎,忙活了许久的陈贞慧、王夫之、陈渐鸿以及阿部忠秋联袂而来,参见朱慈烺。

许久不见,几个人更见瘦了,也更见黑了。但身上那股子利落的‘精’神头却是更加好了。

朱慈烺打趣了几句,几人落座,朱慈烺开始了今番的议题。

“父皇前阵子给朕写了封信,朕的几个弟弟都到了封藩封王的时候。朕想了想,帝国直属的境内是不宜再裂土封王了。但这也并非说明藩国就一无是处,相反,真觉得周天子分封诸侯,反而是稳固了中国之土。”朱慈烺定了基调,大家都兴奋了起来。

别说陈贞慧、王夫之这样的传统傅家士子,就连阿部忠秋都知晓儒家学说对于复古的那种追求,三代之治,是不知道多少王侯将相渴望得到的东西。

眼下朱慈烺提出这一点,可不知让他们‘激’动不已。

“臣附议。虽然大明已无藩国,可宗藩殷勤,没有封爵亦是不当。臣以为,可行国初年间的藩王旧例在海外新土之上。比如日本这一回叛‘乱’藩国。”陈贞慧一向对朱慈烺的政策把握得好,这一回也不例外。

阿部忠秋抿着‘唇’,显然有话说。但他身份尴尬,他是降臣,也就低着头,闷声不语。

王夫之亦是欣喜,也是含着一些忧虑,说:“陛下所言是个好主意,就是得先防着预备着不能让藩王‘乱’了藩国。照比国初旧例也不是不可以,但也应当有汉时诸侯国的辅佐之臣。”

陈渐鸿连连点头:“臣以为王大人所言周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倒是都对这个分封藩王的计划很有兴趣。

这也是多亏了朱慈烺定的基调好,不在国内就藩,藩王就是再‘混’账,也不会让他们这些大明高官心中不喜。一来眼不见为净,二来祸害自己子民和祸害别国子民显然不一样。后者,说不定反而是在为大明开疆扩土,稳固统治。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对于新开拓的疆土,直接让朝廷统领是非常困难的。

朱慈烺虽然经历修筑道路,又有水泥砖石等新式建筑材料应有,各地‘交’通能力渐渐恢复。但封建帝国下的科技水平让中央集权国家对地方的掌握始终难以提高。

这个时候,建立诸侯国就显得很应景。

无他,藩王也许会怨怼宗藩改革后封赏大降,但若是有机会可以执掌一国,没有人会傻乎乎拒绝。

这年头不是古代,到处都是瘴疠之地,离开中国远了就是贬斥,是绝路。

相反,在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之下,开拓新领土的收益已经越来越大,而成本则开始稳步下降。

各类殖民公司的出现就是如此,他们实际上在海外已经可以说得上是一个藩国。拥有自己的军队,任命官员的权力以及发动战争的权力。

藩王只不过是将一切都重新披‘露’在众人熟知的形式上罢了。

当然,王夫之的提议也很重要。

殖民公司都有股东,有董事会盯着管理层开疆扩土,为股本增值,追去海外殖民中的利润。

同样,藩国也有朝廷派出的官员。这些官员会协助藩王治理藩国,同样也会监督藩王是否图谋不轨。

“阿部爱卿,为何一直不说话呀?这件事情想要做下来,少不得要日本国民相信这对日本国是个好事,这些都有赖卿家。若是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你但请放心,朕可不是苛责之人。”朱慈烺早就注意到阿部忠秋的不正常了。

阿部忠秋躬身一礼,他其实不想卷入这一摊子浑水之中,但朱慈烺点了名,他是没法逃过去的。

陈渐鸿倒是有心,宽慰了一句:“陛下最是爱惜人才,阿部大人的本事咱们都心中清楚,您尽管说便是。”

阿部忠秋顿了顿,这才说:“而今日本国尽在陛下掌握之中,叛逆已经授首,宵小全然遁迹。这是大治之象。然则……藩国改易,本具是天皇任命,以日本朝廷之名下发。若是现在骤然更易,空民间反弹,以至于功亏一篑。”

朱慈烺听了,却是大笑:“我还当是个什么事情,原来只是这么件小事。”

“小事?”阿部忠秋的表情古怪了起来。

他预料到过朱慈烺会有很多反应,或者不满,或者冷漠,或者愤怒。但就是没想到过朱慈烺竟然会这么轻描淡写。

“绍仁很快就要去日本国了。兴子是个懂规矩的,他会处置好。往常国王与幕府异心,现在可不会了。过阵子,朕就会回京,给兴子送些名头。待阵脚稳了,就将几个皇弟封过来。怎么样,阿部忠秋觉得朕这般做,可有会惹起功亏一篑之处?”朱慈烺笑着,倒是松了一口气。

他的确有点担心,还以为会是什么事呢。

阿部忠秋苦笑摇头,他很快就明白了。朱慈烺吞了幕府,又怎么会放过天皇呢?

显然,朱慈烺说的送名头,其实就是渐渐让日本人发现日本国王也是大明册封的。慢慢承认日本国属于明国统治的现实。

到时候,那几个朱慈烺的弟弟估计也准备好了就藩的一应物资、人才储备,自然万事大吉。

见朱慈烺思虑周详,阿部忠秋还能说什么?自然是躬身一礼:“陛下考虑完备,臣所不及。”

“回头你们去议一议,给朕一个完备的方案来,做好地方会有什么准备反弹,想好如何处置。这事不急,治大国如烹小鲜,微妙分寸都要把握住。”朱慈烺吩咐完了,也就撤了。

朱慈烺打算将几个弟弟分封到日本国的消息很快国内就会知晓,至于朱由检会不会有担忧儿子跑太远无法尽孝的想法,朱慈烺就管不着了。

但无论如何,回国的时间很快来临。

最后几天的闲暇用在了与兴子打闹上,朱慈烺在日本已经没有几天好日子可以享受。

朱慈烺连续将主要心思用在了朝鲜与日本国上,反而有些耽误了国内的梳理。这不是说朝臣们治理国务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几个大臣朱慈烺都很信赖,他们的能力也毋庸置疑。能在抗清筛选之中证明的忠勇之辈更是朱慈烺出国而不疑虑的依仗。

但朱慈烺离开的毕竟有点久,大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也有许多新东西需要朱慈烺把关。

最主要的其实也是……日本之行朱慈烺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甚至还意外地发现了可以分封宗室到新领土的点子。

这些收获已经盆银钵满,朱慈烺不贪心,不想接下来反而‘弄’得贪心不足蛇吞象。有些事情就是得讲究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军权已经落入手中,中华同盟与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完成扩张,朱慈烺最主要的点已经达到。

那么,日本之行对于朱慈烺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眷恋的。

他想了想,忽而有点想京师的秋天了。

秋风吹拂,漫山金黄。

朱慈烺的思绪飘得越来越远,也是越来越入‘迷’。

一六四七年九月十九,朱慈烺踏上了归途。驻扎在横滨的一共十九艘大小型战舰护送其间,到了鹿儿岛港的时候进行了一次补给。在这里,朱慈烺见到了要一起蹭船的郑成功。

郑成功本来只是想找李岩一起回国的,他们都久居国外,也想家了。

没想到,朱慈烺也回国。

这是意外之喜,更意外之喜的是朱慈烺很大方地直接邀请两人也上了朱慈烺的座舰。

他们基本上是最后一批还留在日本的人。

原本那些跟随朱慈烺身边簇拥着的商人大多已经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纷纷回国去了。变现的变现,找合作的找合作,纷纷赚了个盆银钵满。别的不提,至少辽东就起了不少新工坊。

那地方地广人稀,又有铁路系统可以运输货物,是建造工坊的好地方。只可惜,哪怕国内卯足了劲招收移民,但还是那么有些不紧不慢的架势。

现在有了无数俘虏劳工,工坊一下子暴增许多。

这样一来,朱慈烺反而是最后一批走的。

他留的时间的确有些长了。

但这一回,朝廷对此非议很少。只是的确有许多事情不能拖着,于是一篇篇拐弯抹角地进谏。朱慈烺有理由相信,如果再等一段时间,说不定能憋出一个大明版本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好文章来。

对于朝中喷子少了,朱慈烺心情‘挺’好。他是个务实的,朝中大臣不管愿不愿意,都至少学会了务实的眼光。故而,朱慈烺手中的成绩单硬扎,也就不紧不慢,并不心慌。

这样想着,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到了御船的下头,在丁号会议室里见到里头满满当当一屋子的人。

见朱慈烺来,众人纷纷见礼,朱慈烺回礼后坐进去,笑道:“大家这么热闹的模样,是在谈些什么?朕闷在船里,也是烦闷得紧。”

李岩与郑成功对视一眼,纷纷是喜笑颜开:“臣等在算账呢。”

“哦?”

“是这几个月里,公司各自在日本的入账利润统计。”

“看来是赚大钱了。”朱慈烺笑道:“要请客啊。”

“固所愿,不敢请耳。”李岩不敢接朱慈烺的玩笑,郑成功却是大方地接了下来:“陛下,臣最近半年思来想去,却是差点觉得这仿佛是一场梦一般。今天希望公司的对日贸易可是赚大了。”

“怎么说?”朱慈烺来了兴趣。

“商贸规模扩大了,咱们采买得大方,日本人兜里也有钱了。这一来一去,买卖都好做。尤其大明而今除了丝、蔗糖、烟草、绸缎、纸张、瓷器这些传统产品以外,却多了更多日本人想买的东西。比如直隶布,中原布。还有京师钢铁厂出的铁农具。不比往常,这些东西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价格时高时低,没个准数,百姓怨我们。现在不仅供应稳定,还量大便宜。真叫人感觉买卖从没有这么好做的时候。”郑成功说完,嘿笑一声,说:“希望公司赚多少,都是刨开本钱以后要去助学的。臣就说个实际的,现在希望公司每年能朝着注册地福州衙‘门’‘交’纳税金不低于这个数。”

直隶与中原都是纺织工坊多的地方,当然现在渐渐有被江南一代超越的趋势。甚至辽东也有后来居上的迹象。轻工业,毕竟是资本积累最快的行当。

说完,郑成功伸出手,摇了摇拇指,又比划了一个六字。

陈邦彦是跟着朱慈烺进来的,听到了这儿,笑道:“六十万两税金?”

“那怎行,臣要是个无能的,现在自己就卸了身上这职司。臣说的,是至少一百六十万两!这,还是只按着这几个月推出来的,只要这势头保持上去,还能更高!”

陈邦彦轻轻吸了一口凉气,觉得这世界变化太快,他有点要跟不上了。

“不止呢。”朱慈烺则是掏出了怀中一份奏章,说:“前阵子帝国银行开到了京都里,而今日本贸易赤字越来越大。往后迟早会没有银子付款。这样一来,搞得宝钞反而比起银子更受欢迎了。”

不用想都知道帝国中央银行肯定放贷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会有一笔又一笔贷款后头有无数附加条件,让那些冒险者在日本寻找财富神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