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宋不咳嗽 > 第四章 海波号

南宋不咳嗽 第四章 海波号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35 来源:笔趣阁

船首斜桅,欧洲帆船的标准结构,当初洪涛踌躇满志打算用软硬混合帆,结果就把船头这根平躺前伸的桅杆给省了,没想到现在还得重新把它加上去,这样拆来拆去的一折腾,这艘船至少要到2月底才能下水了。不过也不急了,就算桅杆都是好的,也没有配套的软帆可以用,一样是出航不了。

除了船首斜桅之外,还要加装一根矮一些的后桅杆,变成三桅帆船,这样就能把主桅和前桅的高度稍微降下来一些,使每根桅杆承受风力更均匀,避免再出现风力瞬间加大而把桅杆吹断的现象。另外还要在每根桅杆上加上三根横衍,就是可以让人在上面行走的横杆。软帆和硬帆不同,一旦达到了一定面积,就无法整体操作了,所以必须把软帆分成一块儿一块儿的,分别挂在这些横衍上,按照不同的风力和航速需求,升起不同数量的帆。

按照目前的的情况算,这艘新船将会有六面主帆,分别挂在前中后三根桅杆上,船首斜桅上还有三面船首三角帆,后桅上还有一张后桅纵帆,正好十张帆具。为了配合这十张风帆的起降,桅杆之间还要增加很多支帆索、收帆索,加上固定桅杆用的索具,这艘船上面都快成蜘蛛网了,就算洪涛利用各种滑车、固定具精简了很多不必要的索具,依旧是一张网。看着这张网洪涛就咬牙,可惜牙就算咬碎了也得这么弄,否则船速就提不起来。

“爬,谁最后一个到顶谁去擦甲板!”2月底,新帆船正在进行最后的改装,洪涛却带着一群人在岸边一颗最高的大树上挂满了索具、横杆,每天从早爬到晚,不光是盯着别人爬,他自己也得爬!这玩意对他来讲也是新课题,光见过没亲自试过,总不能舰长老当口贩子吧,以身作则一起爬吧,以后不管是升帆还是降帆,都得爬上爬下的,站在甲板上拽拽绳子就开船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至少在发明出足够驱动大型战舰的蒸汽机和锅炉之前,这种工作要天天干、日日干,没完没了。

由于换成了软帆,新船上的水手定额从20人瞬间增加到了40人。这还只是精简配置,如果要进行运航,还得增加,要是还想配上舰炮,对不起,还得加。水手就是水手,他们要随时准备操作帆具,没功夫去开炮装弹,除非是停船不动。现在洪涛明白了当初那些西班牙大帆船上为啥要弄好几百人,不是人家为了热闹,是人少了就不成。船员是船员、炮手是炮手、陆战队是陆战队,谁也不能代替谁。

人员一多,就有一个管理问题了,10多个人,可以就是船长、领航员、顶多再加个水手长啥的,喊一嗓子就解决问题。但40多个人一起上船,再这么粗放型的管理就会出现问题,为此,还得弄出一套船上的工作分工和船员等级来。这次洪涛没再自己去发明创造,而是直接借鉴了欧洲风帆战舰的组织结构,略微精简一下,为自己所用了。存在即合理嘛,人家玩了几百年,之所以这么安排,肯定不是为了凑数冒领工资用的,必然有它合理的一方面,还是主要方面。

船长、大副、二副、水手长、操舵长、书记官、木铁匠、一级水手、二级水手、三级水手、见习军官,这就是洪涛按照脑子里有的记忆弄出来的船上职务。南宋此时的船上职务洪涛倒是打听了打听,他们是按照纲首(船长)、副纲首、直库、杂事、部领、梢工、舵工、火长、碇手、缆工划分的。其实意思也差不多,不过洪涛自己听着别扭,如果自己都搞不太明白,怎么去训练其他人,干脆还是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来吧。

3月初,这艘被洪涛提议,并通过了董事会一致通过,被命名为海波号的欧洲横帆战舰终于下水了。海波是翁家那位被桅杆砸死的小伙子的名字,他本来叫翁小五,陈名恩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在为他刻碑的时候,特意为他取了一个新名字,也算是帮洪涛减少点心理负担。其实一个名字对洪涛来讲减少不了什么负担,就算叫他翁皇帝,他也活不了了。

船名叫海波号,用一块木板雕刻在了船尾,这艘船真正的编好是003。洪涛为了省事好管理,干脆把舷号这个玩意也弄了出来,在给船只上漆的时候,就让温老大在船头两侧用白色染料合着石英粉写上了这些一人多高的阿拉伯数字。不光船体上有,主桅的顶帆上也有黑色阿拉伯舷号,这样在大海上很远就能认出来这是哪艘船、是不是己方的船。

这次试航总算让洪涛有点满意了,海况合适、风速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跑到13节,平均航速8节左右。再快就危险了,主要是船体和桅杆经受不了那么大强度,这是一艘战船,准确的说是单甲板的快速巡洋舰,不是快速巡航船。它的船型相对更短粗、吃水更深、横行更稳定、载重量更大,同时也更笨重一些,能追上对方的战舰和商船,就是胜利。

海波号龙骨长度29米,船体长度31米,宽8米多,吃水2米,排水量350--400吨之间,到现在为止洪涛也没搞清楚料和吨之间的准确换算关系,只能是靠自己计算大概蒙。主桅高21米,前桅18米,后桅15米,最少水手40名,战时可以增加到150人。当然了,如果不在意航行距离,它可以装载300人,那样甲板上和船舱里就都是人了,和北京高峰时间挤地铁一样。

既然是战船,那就得有武器才对,海波号也有武器,18架捕鲸弩!左舷8架、右舷8架,船艉楼上2架。舰炮?没有!洪涛目前只能搞出这种射击距离50多米的大型弩来,舰炮还是别想了。金河湾的冶炼业刚刚起步,铸造业还没影呢,不是洪涛太笨,是条件有限,小步慢跑都快累死他了,想玩跨栏保证扯到蛋!

不过洪涛也没打算光用弩箭就把别人的船射死,这东西对付鲸鱼和那些小渔船还管用,碰上大船也没啥作用。可是洪涛又不想让自己宝贵的船员去和敌人玩跳帮战,死一个洪涛都心疼,他可是按照培养舰长的模式培养这批船员的,谁愿意拿一船舰长去和别人白刃战啊。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洪涛特意发明了一种**,就是用竹筒装上鲸油绑在弩箭上进行吊射,也能射50多米远,准确性在陆地上还凑合,到了海上嘛……停船没风的时候也凑合,其它时候就凭运气吧。这个竹筒一旦撞击到硬物就会破裂,里面的鲸油就会流出来,然后再往对方船上射火箭,能烧就烧,点不着也没辙。

有了这艘大船,洪涛又带着人出发了,船舱里除了一大堆竹筒和鲸油之外,还有蜡烛和肥皂。他此行的目的地是勃泥国,也就是后世的文莱国,在加里曼丹岛北部。上次远航的时候,他就看上了这个港口,这里是一个很好的补给点,还有一种让洪涛非常渴望的货物,至于如何在当地站住脚,洪涛已经找到了办法。

文莱居然有石油!这是洪涛没想到的,而且当地人已经打井开采了很多年,至少那个会说一点汉语的僧侣是这么和自己说的。他们开采石油的唯一目的就是给寺庙的僧人火化,为此他们还掌握了很初级的炼油技术,就是把石油放在陶瓮里加热,等冒出来的热蒸汽自然冷却之后,就变成了一种可以燃烧的液体。

上次洪涛抵达这里的时候,正赶上港口旁边一座寺庙在火化高僧,声势很浩大。刚开始洪涛并没有兴趣过去看烧死人,但是他突然闻到了一股子非常熟悉的味道,是柴油或者汽油燃烧的味道!这种味道立刻就吓了洪涛一跳,他以为有同类也穿越到这里,并且还是个比他更牛x的穿越者,都已经能造出汽油了,这还了得!于是他赶紧带着人拿着手弩赶了过去,如果真是个穿越者,那没的说啊,一弩箭射死然后开船就跑!

好嘛,穿越者最怕什么?必须是穿越者!古话说同行是冤家,这句话一点儿都没错,穿越者才是穿越者的天敌,两个穿越者没有丝毫和平相处的机会,当利益达到一定程度时,穿越者之间必须会产生矛盾。一旦有了分歧,再想融合就很难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追求,大家都是超人一般的存在,你凭什么让别人同意你的想法?一旦反目,就是不死不休的结局,除非这两个穿越者是父子,否则无解。

结果洪涛没找到穿越者,却找到了一个会说汉话、对大宋朝无比向往的老和尚。通过这位僧侣,洪涛才搞明白,合算他们已经掌握了初级的土法炼油,只是过于简单,炼出来那玩意不是煤油、也不是汽油、更不是柴油,而是混合油,啥成分都有。

洪涛对这里的石油很眼馋,如果有了这个玩意,他就能弄出更纯一些的混合油来。虽然也是混合油,但成分就已经能更接近汽油了,驱动发动机没戏,可是当燃烧弹可比鲸油要好用多了。炼油的残渣就是重油,这玩意也是好东西,它一旦烧起来,就会产生剧毒烟雾,烧不死人也得熏死,不光能攻击海上的船只,对岸边的城市和港口也是一个大杀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