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宋不咳嗽 > 三百九十七章 图穷匕见

南宋不咳嗽 三百九十七章 图穷匕见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现在的海商,尤其是广州、泉州、福州、琼州这些主要跑南洋地区的海商可跟十年前比不一样了。他们过惯了按照商业秩序做买卖的生活,面对朝廷如此赤果果的扰乱市场、欺负人行为也不再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而是很积极的发出了他们自己的声音,还通过各种渠道把他们的声音向朝廷传播了过去。核心内容就是一个:做买卖可以,但是得守规矩,不管是谁,也得守规矩!

这个变化就是洪涛辛苦经营了十多年,小心翼翼给南宋朝廷挖的一个大坑!通常而言,挖坑的速度越慢,证明这个坑越大、越深、越要命。坑蒙古帝国他只挖了三年多,结果就让蒙古帝国一蹶不振,用两个三年都缓不过来。这个挖了十多年的大坑,其深度可想而知。

不过坑和坑也是不同的。有的坑下面带着尖刺,不管大小,掉下去就得伤筋动骨,洪涛给蒙古人挖的坑就是这种。有的坑里面全是大粪,掉下去不会伤及性命,但是恶心无比,爬上来之后还得被别人笑话,洪涛给欧洲人挖的坑就是这种。有的坑下面啥也没有,就是四边溜滑,掉下去既不受伤、也不恶心,但是你爬不出来,或者说你不和挖坑的人做出某种妥协,就永远也爬不出来了,洪涛给南宋朝廷挖的坑就是这种。

在如何影响南宋社会尽快完成转变、弥补自身缺憾的问题上,洪涛想了好久才得出一个结论,只能采取由下至上的方式,仿照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那样,让南宋的资产阶级自己站出来,去和封建贵族和皇权要他们自己的权利。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尽量避免大规模的内战,自己也不用对南宋大打出手。不管赵范之流、郑清之之流如何耍弄权术为他们自家牟利,说到底他们也都是宋人,只是眼光、境界还达不到更高的水平,并不是必须彻底消灭的人群。

假如自己强行插手南宋内部事务。那得到的结果只有一个,战争!只要战争一打响,不管因为什么,最终吃亏的还是普通老百姓。这个答案是经过历史无数次证明的,无一例外。那些南宋百姓并不明白为谁而战,他们只能被动的往上冲,然后死在自己的大炮和火枪前面,就算自己最终胜利了。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先进、富裕?这么大个国家,还是已经打烂了的国家,就算没有外部威胁,需要多少年才能恢复元气?在这个过程中还得病死、饿死、冻死多少人?自己已经快五十岁了,还能为这个国家操劳多少年?能不能在自己闭眼之前把它领上一条看上去正确的发展道路?这可都是未知数。难道只为了证明这么一大堆未知数,就要尸横遍野、荒地千里吗?

这个选择洪涛永远也不会选,他宁可啥也不干也不会去干这种用别人鲜血染红自己功劳簿的事情,那不就和文浩之流一样了嘛。洪涛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野心家、政治家、军事家,他和这些家都不沾边,也不想沾边。要是非让他当个啥家。他宁愿去当洪涛斯坦也不选择当皇帝,这是个人性格和喜好问题。

另外洪涛还要极力避免采用纯粹暴力推翻现政权的事情发生,他自己认为中国几千年以来,采用纯暴力方式改朝换代的比例太高了,每次城头变幻大王旗都杀得尸横遍野。成者王侯败者贼的思想要不得,这不和逻辑,对民族的向前发展也弊多于利。当这种思想养成了习惯、深深的植入一个民族思想里时,这件事儿就麻烦了,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会被过份解读。

洪涛一直幻想着让国家内部矛盾处于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状态中,对自己人别那么狠。有劲儿最好去往外国人身上使,别一见洋大人就弯腰,一见到本国百姓就横眉立目;别把外国人都当友邦,把自己人当家贼防着。而这一切他认为应该从根源上做起。开一个和平转变的先例,至于说能不能成为一个榜样、成为后世模仿完善的基础,那就不关他的事儿了,他一向是管杀不管埋的。理想嘛,你总要去追,追的上追不上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而且洪涛这么做是有理论依据的。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哲学大拿不是也说过嘛,想达到人类最高的社会形态**,是要按照流程一步一步走的。大概需要走五步,第一步就是原始**社会、第二步是奴隶社会、第三步是封建社会、第四步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五步是**社会。

目前洪涛认为南宋就处于封建社会的高级阶段,并已经有了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迹象。所以他才会去想尽办法推它一下,让它能用最快捷、最省事的方式完成这个阶段转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金河帝国其实也算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不过它由于洪涛的随意东拼西凑,已经有点四不像了。非要给它指定一个范畴的话,勉强算是国家资本主义吧。

至于说社会主义模式,洪涛认为目前还达不到,那是人类最高社会模式、**社会的初级阶段,必须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层次才可以去试试。比如说后世北欧的一些国家,他们已经走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高点,不用谁来革命,它们自己就开始慢慢向**的初级阶段过度了。原因很简单,他们太富了、国民素质也足够高了,政府再说什么已经蒙不了国民,所以必须开始升级。

想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必须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就是这个社会已经有了商品社会的基础,第二就是这个社会已经有了一个新生阶级,也就是资产阶级。其实资产阶级这个词儿不是啥贬义词,只是因为某个十年的运动,才让人们一听到这个词儿就皱眉毛。

南宋的社会已经具备了商品社会的基础,经济发展也非常全面,该有的它全有,不该有的也没少有。但是南宋社会里还没有真正的资产阶级,他们的预备役倒是有了,比如说手工业主、作坊主、地主、大商人。洪涛在这十多年里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从这些预备役里给南宋训练出第一批资产阶级。

之所以选择海商,而不是其它商人群体,这也是洪涛刻意而为之的。海商虽然也是商人,但他们和其它商人群体不同,他们更具备攻击性、性格也更坚韧,只要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他们就敢于去反抗任何人,包括政府和国家。说白了吧,这是一群不太服从管教的家伙,逼急了他们什么都敢干。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些人在海外都有第二个家、第三个家,土地、房产、店铺都可以不要,只要船在人在,他们就能在任何地方活下去。

其实洪涛也没去捏着脖子给他们灌输什么,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生意交往中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还有另外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过。顺便再惯一惯他们的血性,让他们有底气向一切不公正说不。光敢说还不够,说完之后还得敢动手,哪怕是见了血,也坚决不退缩,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会在身后给他们撑腰,只要不违反自己的规定,他们就不会无立足之地。

这就像是惯孩子,从小就对孩子言听计从,还鼓励他们去挑战社会规则,这种孩子长大之后,能管得住才算怪。现在这些南宋海商就是被洪涛惯坏了、养叼了的孩子。他们受不了这种不公平,也不会再去像他们的祖辈一样默默忍受,他们要反抗了。即使面对的是皇权、是朝廷,他们也想试一试。

“把甲板炮出售给海峡公司的海商,每艘船限购五门!”目前还看不出来南宋朝廷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儿,这个年代的交通和信息传递太不方便,广州离临安近两千里路程,这一来一回就得半个多月的脚程。洪涛等不及了,也不想再等,如果让南宋朝廷轻易把这次海商罢市压下去,再想让这些人站起来维护他们自己的权利,就得等下辈子了。

文南本来正在广州,听到海商罢市之后,第一时间就赶了回来。在他看来,这些海商们有点反应过度了,眼下正值金河帝国与南宋朝廷商议如何培训南宋火枪兵的时候,海商们这么一闹,难免会让南宋朝廷怀疑到金河帝国身上。海峡公司是海商们自己组成的商业团体没错,但别人也不是傻子,只要是港口城市的商人,有几个不知道这个行会背后站着的是谁?朝廷更不会迷糊到这个程度。

“这件事儿陛下也卷进去了?难道说他们……”但是听了洪涛的命令,文南瞬间就想明白了,合算这件事儿背后真是洪涛在搞鬼!但他想不明白,一贯对南宋朝廷采取怀柔政策的洪涛怎么突然来个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改成暗地里算计南宋朝廷的黑手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