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宋不咳嗽 > 三百一十五章 商团义勇军

南宋不咳嗽 三百一十五章 商团义勇军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35 来源:笔趣阁

那艘楼船此刻已经不成称为船了,光是金河号右舷的炮火就让它摇摇欲坠,跟在后面的六艘武装货船也没迟疑,在洪涛没下达停火命令之前,就算海面上只剩下几根破木头照样也得射击。这顿揍太坐实了,等主力舰队全部开火完毕开始转向时,楼船在水面上只剩下楼了,船没了,这三层木楼也是破破烂烂的。

“告诉他们,我给他们半刻钟时间,不落帆投降的,一律击沉,一个人也不许救,从现在开始计时!让攻击舰队放下小艇先补给弹药。”看着海面上那些船只残骸和落水的官兵,洪涛又下达了一个让翁丫听着都咧嘴的命令,他要把这些人活活淹死,一个也不许救。还得当着这些南宋水师官兵的面,把他们的同胞、手足淹死,到要看看他们有没有搏命的勇气。

结果让洪涛很失望,三十多艘南宋水师战舰,几千人里,就没一个敢站出来反抗的,全都落了帆静静的停在原地等待上天的安排,一点抗争的意思都没有。这种军队已经被孔沛说成是战斗力还不错了,可想而知那些更没战斗力的南宋陆军是个什么德性。一支军队首先要有纪律,然后要有训练质量,最后还得有血性。没了血性,那还是人吗?行尸走肉而已。

面对这种人,洪涛连继续吓唬、折磨他们的情绪都提不起来,干脆让他们都滚蛋,但是水里的那些人依旧不许搭救,谁敢救一个人,就准备挨炮弹吧。剩余的南宋水师官兵也确实听话,恐怕他们已经吓破了胆,眼看着还是水里挣扎的同僚,纷纷把船向南边避让。生怕有谁游过来扒在自己船上连累了自己。

“和这些人比起来,姑丈您善良多了……他们根本不是人,淹死也好。看着就烦!”翁丫这次没再说洪涛冷血,她更厌恶那些见死不救。连多说一句话都不敢的南宋官兵。

“你们俩别装死,这件事百分百是你们的责任,挨鞭子是跑不了了。不过不是现在抽,也别和我解释,任何借口也不能说服我,就算你们亲爹在对方船上,也不允许让对方靠得如此近,这是铁的纪律。没有例外那么一说。现在不是惩罚的时候,去把该做的工作做完吧,两个时辰必须完成补给,人手不够军官也去帮忙。”

洪涛没功夫听翁丫的赞美,孔沛和泊蛟先后爬上了甲板,蔫头耷拉脑袋的站着等候处理。这次他们俩谁也没找客观理由,如果不是洪涛及时赶了回来,他们恐怕就得带着水手去肉搏战了,赢的机会还很小。皇家海军的战舰配置不是为了接舷战设计的,所以人手很少。也没有太多近战武器,只要对方人数够多,舰船的控制权早晚都会失去。

“姑丈。那我们是继续去打蒙古人,还是去打南宋水师?”洪涛在前面表情严肃的训话,翁丫站在他身后狐假虎威,来回冲他们俩吐舌头、挤眼睛。这种动作看上去是开玩笑,其实是在给泊蛟和孔沛发信号,告诉他们俩洪涛生气的严重程度。泊蛟和孔沛也正确解读了翁丫的信号,原本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只要当场不处理,罪过就不算大,证明洪涛没真的生气。还有缓儿。只要后面自己表现好点儿,说不定回去的时候洪涛就把这个件事儿假装忘了。以前也有过这种先例。

“那得看南宋水师有没有胆子来找我们报仇,如果敢来。我不介意打完他们再去打蒙古人!”洪涛并不太生泊蛟和孔沛的气,这件事儿也怪自己疏忽了,没想到南宋官员里还有这么不顾大局的人存在,按说应该想到的。现在船也沉了,人也杀了,该轮到南宋朝廷出手了,他们敢来报仇吗?很难讲,洪涛也没有确定答案。

这次南宋朝廷的反应照例还是那么慢,水师主帅都被别人干掉了,可是等了三个小时,南宋水师啥动静也没有,倒是从南边驶来一片帆影。按照瞭望手的汇报,这些船只的数量大概有五十艘左右,什么样的都有,既有简化版的蛟鲨级、也有广船和福船,目前还看不清旗号。

“我们不等了,爱是谁是谁,先把北边的威胁去掉再说!”对方还有十几海里的距离,等看清楚旗号至少还得一个小时以上,现在时间对洪涛不利。蒙古水师还在不断南下,必须在长江以北把他们打乱,能消灭多少就消灭多少。刚看完南宋水师的成色,洪涛觉得给他们留三百艘蒙古水师战舰都够呛能拦住,还是自己能者多劳吧。

“罗董事长,陛下的船怎么走了?”此时南边那支船队的旗舰上站的不是别人,而是南宋老帅哥、海峡公司董事长罗有德。他身后这些船只都是广州、泉州、琼州、福州商人自发组建的,旗号上写的是大宋商团义勇军,是南宋商人自愿把家里的私人船只拿出来、把家族里的水手拿出来,自带粮草兵器,北上来帮助朝廷抗拒蒙古水师的。

这件事洪涛还真不知道,因为始作俑者很边缘,根本和洪涛搭不上直接关系。这个人叫文浩!知音报社的主编文浩,文南的那个表弟。

这家伙在广州城里这些年折腾得挺欢实,从最开始谈论朝廷政事,慢慢已经发展到各种抨击、呼吁和讨论了,并且在身边聚集起来一大群志向相投南宋文人和官吏,组织了一个叫做知音社的团体。他们把知音报当做喉舌,在很多南方商贾和官员的支持下,不断的提出他们的主张,声势已经遍布了广州、泉州一带,很有星火燎原的趋势,发展速度很快。

虽然洪涛已经让慈禧切断了和知音报社的直接联系,尽量清除掉了自己的痕迹,但是文南这位表弟却依旧拿洪涛的名号当幌子。他倒没有招摇撞骗,但是把自己的理论转变成了他的一套治国套路,在加上他本身的东西,糅合到一起去听起来确实挺诱人的。至少对很多怀着一腔热血的年轻文人很有煽动性。

当他听说洪涛带着舰队北上抗击蒙古水师的事情之后,立刻又有了一个让自己名声大躁的想法。干嘛呢?去煽动广州、泉州、福州附近的海商、尤其是海峡公司的海商自发起来组织民团。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船出船,然后跟着洪涛的舰队去北上抗击蒙古水师。

用他发表在知音报上的檄文里讲。大宋是所有人的家园,如果南方沿海地区的人眼看着长江地区被蒙古人攻破而无动于衷。那很快就会和那些人一样,成为异族的奴隶。要想让自己的家族永世昌盛下去,就得团结起来,不分南北,一起去抵抗侵略者。就算不能直接上前线打仗,运送粮草、照顾伤员总会吧?实在不成拿大海船去撞击敌人,也等于是为国家、为朝廷出了力。

他这番话如果让洪涛听见,直接就能给他一个大嘴巴子!一个连战争都没见过的家伙。就敢大言不惭的谈论如何去打仗,还敢私自组织民团上前线,这尼玛不是拿人命给自己脸上添光彩呢嘛!这种人一点不比赵范之流善良,甚至更恶毒。为了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什么事儿都能干得出来,洪涛最恨这种人。

问题是这些海商、百姓们没洪涛的视角广、见识多,再加上知音报社和海峡公司那种说不清楚的关系,大家都认为这是洪涛的意思。既然后台大老板都说话了,这件事儿听上去也确实是保家卫国,那还等什么呢。赶紧张罗吧。胆子小不敢上前线的就出钱、出船,胆子大被文浩扇呼得热血沸腾的就连人一起搭上。

这个雪球越滚越大,人都是有盲从性的。尤其是在消息闭塞、信息不通的古代,很多民间起义都是这么滚起来的。刚开始就是百十人起事,获得了一点声望之后,就一路走一路忽悠,裹挟的人多越多能量就越大,结果到时候就由不得你不去了。你敢说不去,你就是卖国贼!你家的名声在当地就臭了,白给东西不要钱也没人买你家的货物,谁都歧视你。

要问慈禧和罗有德干嘛去了。这两位当时也摸不着头脑。洪涛向来是神出鬼没不走寻常路,他们也搞不清文浩扇呼的这个义勇军到底是不是洪涛的主意。而且洪涛当时已经离开了金河城,带着舰队北上了。连通讯船也不知道洪涛到底去哪儿了,这都是军事机密。

无奈之下,这哥俩一商量,感觉这件事如果强行阻止难度太大,搞不好还会伤了大伙儿的心,更重要的是毁了洪涛的名声,索性不如推波助澜吧。反正这件事对洪涛、对金河帝国、对大宋都没坏处,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嘛,于是罗有德就成了义勇军的实际组织者,在明面上筹备商团义勇军的组建工作,利用他在广州、泉州的官方门路,把那些地方官员先说服,免得他们整天疑神疑鬼,以为大家要骑兵作乱。慈禧则在暗中帮忙,一边逐一审核参加商团义勇军的人员情况,避免混进来什么不法之徒,一边把帝国情报部门的人安插到几个主要策划者身边,详细探查探查这些人到底是为什么扇呼大家逐渐这个商团义勇军的,支持归支持,必要的警惕性还得有。

有了他们俩个的参与,这件事儿就好办多了,一家伙凑了二百多艘船和上万民团。由于数量太多了,罗有德也没这个本事把他们一起都带过来,这些船的质量参差不齐,有快有慢也走不到一起去。别看慈禧不会航海,但是他脑袋聪明,他给罗有德出了一个主意,让罗有德挑出船速快的船,带着它们先行离开福州去明州附近海域找洪涛。就算找不到洪涛的舰队,能找到文南或者徐量植也成,剩余的船只和人员再分成两批分别出发。

这不,罗有德带着先遣船队来了,也找到了徐量植,知道了皇家舰队的补给站位置,但却和洪涛擦身而过,中间就差一个多小时。但这一个小时,让洪涛、让金河帝国、让大宋、让蒙古帝国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全世界。世上有些事儿就是这么怪,往往你努力了半辈子,取得的成就还没一个偶然事件大。

(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