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宋不咳嗽 > 第三十五章 进城(960月票加更)

南宋不咳嗽 第三十五章 进城(960月票加更)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35 来源:笔趣阁

“哥们,你是混这片儿的吧?不过你这个玩意画的太差劲儿了,这是猫还是老虎啊?如果是猫,今天我就算栽了,因为我身上这个玩意就怕猫。如果是老虎,嗨,我还不太服气,你听说过老虎抓耗子吃的吗?”洪涛这个大个子往两个人前面一站,气势上一点儿都不弱,要论这个站街的范儿,洪涛比他们俩要强多了。双臂一抱,双脚一前一后错开,要吸气挺胸,下巴微抬,侧脸向天。但你眼睛不能也向天,要斜着向下撇,用眼角去看人,这才是标准的街边混子造型呢。可是这两位摆不出这个造型来,因为他们个头比洪涛矮好多,眼睛不光不能向下斜楞,还得向上翻楞。人一翻楞眼,嘴巴就不由自主的张开了,抱着膀子、翻着眼、张着嘴,标准的傻小子造型,毫无气势可言。

“哪个是你哥哥?休要乱叫……”这两个人没想到洪涛不光不害怕,反倒比他们还高兴,至于哥们、栽了这些词儿,他们能听明白,但是意思不懂,一时间有点懵了。

“你看啊,这里离城门不远了,要是打起来,守城的警察来了,肯定不会抓我。我是来这里给你们官家上贡的外国人,他们不会抓我,那就得抓你们。所以吧,咱今天文明一点,要文斗不要武斗。看你也是个追去艺术的主儿,干脆,咱来比比纹身吧,谁的好看算谁赢。但有个前提啊,许看不许摸,谁摸我揍谁。老几位,上眼吧您嘞!”洪涛也不管他们懂不懂,越听不明白还似懂非懂效果就越好,一切未知的玩意都是恐惧。趁着这个热乎劲儿,他把衣服扣子解开,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转身,同时,上衣就褪了下来。顺势做了一个健美运动员的姿势,让后背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随着背上的肌肉来回抖动,那个大老鼠脑袋就和活了一样,挤眉弄眼的。这一招是洪涛用来哄孩子玩的,现在拿出来试试好用不。

“好……王二,你还是撤了吧,和人家一比,你那个就是猫。丢人啊!”这里是闹市,这两个人也不是生面孔,他们估计天天在这一带占外地客商游客的便宜。自打一露面,附近的人就凑成一圈准备看热闹了,没想被敲诈的人现在反客为主了,不光没示弱,还和这两个坐地炮打起了擂台。这出戏简直太好看了,宋人们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毛病就又犯了,开始叫好起哄,还有出言挤兑人的。生怕双方火气不大。

“我……我们认错人了,也不该打人……走!”气势这玩意是从骨子里往外冒的,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洪涛站在这里,不管他是笑还是哭,那股子劲儿头就不是两个小痞子能比的。再加上他这个身高和一后背肌肉,看得那两个家伙直眼晕,知道这笔买卖算是栽了,又犯不着因为这点小事儿就和人拼命,真拼也没把握,只好找了一个借口。拉着那个小娘子分开人群走了。

“孙贼!你们丫挺的别走,拿尼玛一个破玻璃糊弄我,我捏出你们几个的尿来!”这时候洪涛反倒不干了,因为他终于看清楚那个小娘子的脸。差点没吐喽。那家伙根本不是小娘子,而是一个穿着女人衣服、画着浓妆的瘦男人,胡子茬都没刮干净。本来洪涛是想借机看一眼人家长啥样,现在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非得追上去,把那三个缺德带冒烟的东西一人一个大背跨不可。做没本生意也不能这么做啊。你好歹弄个真娘子来吧!

“追不得、追不得,这些人是巫行头,在这一带颇有势力,喝退他们也就算了。”罗有德也不太明白洪涛刚才那么风轻云淡,怎么又突然急眼了,只好抱着洪涛不让他追。

“这玩意也是有组织的?”洪涛一听罗有德的话,立马不往前冲了。

“不值一提,泼皮耳……走走走,进城进城。”罗有德都嫌说这些人脏嘴,催着洪涛上了马,继续向城门走去。

穿过一条两边都是粮食店铺的商业街,两人两马终于算是从崇新门进了临安城,这个城门还是有瓮城的,不过瓮城里全是兵营,不许摆摊也不许经营店铺。洪涛还特意看了看守城的南宋士兵,还成啊,虽然没有什么明亮的盔甲,只穿着一件皮甲,但也算是比较健壮,个头明显比普通老百姓高半头。不像电影小说里说的那样,守城士兵都和要饭的一样,看来那些文学作品不可信。

罗有德的店铺在三桥街,位于城西,崇新门是东城门,进来之后沿着石板路一直向西就是。其实罗有德是想把店铺设在崇新门之内的,不过没有合适的房子可以租买,不是太贵就是根本没空房。崇新门内街道两边全是商铺,卖什么的都有,一路下来还真没有一间空屋子可以用。三桥街上的房子还是罗有德咬着牙被牙人宰了一小刀才弄到手的,说临安城里是寸土寸金一点也不为过,只要是允许摆摊的地方,就没有闲着的。

走了半里路,洪涛又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街道上总会立着两根大旗杆子。刚开始洪涛就以为它就是旗杆子呢,不过每个街道都有,还都是一对儿,都设立在街口,这就让洪涛很纳闷了,也用不上这么多旗杆子啊,它是干嘛用的呢?还是问吧,答案就是它和旗杆子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它叫表木。啥意思呢?意思很简单,表木与表木连线,连线外侧允许摆摊,连线内侧谁摆摊就罚谁。这玩意应该算是个交通标志,既照顾到了小贩的利益,又防止摆摊过多妨碍交通。洪涛还特别留意看了看,确实,没有小贩在表木之内摆摊的,是不是临安城的城管特别厉害,就不得而知了。

城管洪涛没看见,倒是看到很多穿着红坎肩的兵卒,每隔半里路,街边就有一个小屋子,上面写着军巡铺屋,屋子门口会站着至少一个兵卒,洪涛琢磨着应该是警察、城管或者武警一类的治安部门。结果他又猜错了,军巡铺屋不是派出所,也不是联防大队或者城管队,而是消防队。每三百步设一铺、一铺五铺兵、日夜巡视,一旦发现火情,汲水扑灭,不劳百姓,这就是大宋朝的专业消防兵。确实是专业的,因为宋朝不是义务兵制,它的军人全是职业军人,当兵就是上班,所以这些消防兵不是临时设置,也不是自发,更不是临时工。

具罗有德说,每一片居民区之中,还设有一个叫做火隅的机构。他们会搭建一个高四十尺的瞭望台,日夜派人在上面瞭望,哪边有火情了就敲响警钟,通知附近的军巡铺屋去救火。火隅的院子里还会备有各种消防设备,比如云梯、唧筒、水囊、水袋之类的设备,看意思有点像后世的消防中队,宋人管他们叫做潜火兵,挺贴切。

最让洪涛觉得合理的是,救火的时候,潜火兵们所用之水如果自带的不够,就要向商铺购买,一分钱不许少掏,更不许免费征用。一般提供这种服务的是专门的商业行会,叫做水行,他们有专业的运水、储水车,一旦火警敲响,第一个赶到现场的不一定是潜火兵,很有可能是水行的运水车。这是洪涛自己猜的,因为潜水兵只是一份职业,干久了难免懈怠,但水行却是一个商业行会,它是要赚钱,两者之间的动机不一样,效果肯定不一样。

专业救火队,这个玩意是只赔不赚的公益机构,中国第一支消防兵就是宋朝建立的,第二支呢?1902年,袁世凯在天津建立的。中间这些朝代没建立过吗?建立过,但都是为皇宫预备的,没一个是给老百姓准备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宋朝的统治阶级要强一些,至少他们知道收了税之后,要拿出一部分来给百姓提供服务,不是应付。一个社会是否文明,不该只看它是否勇猛、是否扩张,还应该从方方面面来综合分析,越是不起眼的细节,有时候越能反应出事情的本质。不足就是不足,好的就是好,不能以点概面,更不能从个人喜好出发。

穿过了大片商业区,前方突然豁然开朗,给洪涛的感觉是来到了长安街!确实,就是长安街,不对,是御街,也叫十里禁街。它是临安城的南北中轴线,南边一直通到紫禁城,在大宋叫大内,北面一直到北城墙。罗有德说在汴梁也有一条御街,宽二百步,差不多三百米,临安城比汴梁城小很多,所以御街也没法弄那么宽,不过洪涛觉得也不窄,至少一百米是有了。

和长安街不同的是,这条御街上是有御道的,就是街中间有一条白石条铺设的道路,两边还有水沟,水沟里种着荷花,和两边的街道隔开。这条路大部分时间没人走,只有皇帝出行的时候才会使用,平时就那么空着,他不走谁也不许上去。老百姓呢?老百姓走两边,不许跨越水沟,为此水沟旁边还有木制的矮小拒马摆在那里,只有一尺多高,就是个提醒。(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