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战 > 第六十八章:把蛋糕做大的李秀

在陆地上建设行星发动机,先不说整个南半球陆地面积够不够建造一百万座行星发动机。

首先面对的就是高昂的拆迁赔偿费用了,毕竟在人造太阳计划实施之后,这些陆地上的面积就再也不是和流浪地球那样变成冰天雪地荒芜人烟了。

现在的蓝星,虽然已经飞到了火星的轨道,但是其地表的温度几乎还是和之前一样,并没有低到零下八十度,让整个大地给冻住。

而且有了人造太阳的调控之后,蓝星上的温度自然也就越来越适合人类当生存了,简直就是四季如春,不冷不热,温暖舒适,而且蓝星上的动植物也因为这种人为控制的舒适环境而变得十分的活跃。

就如同种植在温室大棚里面蔬菜一样。

所以这也就更加造成了拆迁成本的巨大。

因此无主的海洋也就成为了建造行星发动机的必然选择。

不过在海洋里面建造行星发动机也是有建造方法进行选择的。

第一个那就是填海造陆了,做为主要建设地的印度洋,其海洋的面积七千零五十六万平方千米,而这些面积很显然是不够建造九十万个行星发动机的,毕竟按照行星发动机的建造要求一个行星发动机一百平方千米,九十万个那就是九千万平方千米了。

所以还得占一些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面积才行。

但是就算能够大规模的星际采矿,想要填平一个平均深度三千八百多米接近四千米,面积达到七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印度洋那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其最少得从星际采集近三亿立方公里的泥土岩石才行。

"盟主,刚刚我问了工程院那边了,都选择进行立柱建造行星发动机,把行星发动机建造在多跟立柱搭建的平台上面,这是他们选择的最佳的立柱建造方案,你看一下。"

叶寸心一边说着,还一边递过来一份纸质的文件,虽然现在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都被李秀给搞出来了,但是一些重要的文件,还是习惯打印成纸质的文件报告进行提交。

而叶寸心的回答果然不出李秀所料,工程院那帮建造工程师们经过考虑之后都选择了第二种方法,立柱建造的办法。

李秀打开文件看了一下,工程院商量出来的大致方案报告。

上面的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从海里建造足够承受的住行星发动机以及其推力所产生的压强的立柱,当然其立柱是采用泡沫钢,这种强度高重量轻的材料在制造的。

所以李秀看过这个方法之后自然也就同意了。

毕竟他心理也是倾向这个建造方案的,首先这个方案不需要进行填海,这种浩大的工程量,其次,这种建造方法也不会破坏整个印度洋的生态环境。

因为这个报告上面已经说了,不会把整个印度洋建造满,而是会留出一半空间来,并且也会在平台下方放置大功率热光灯对其光照补充,不会让其温度过低。

而这个建造方案,李秀自然也是得召开一次蓝星联盟代表大会让这个建造方案通过了。

而结果自然是通过的,不过李秀开启的大会直播里的一些网友看到这份方案之后,有些有远见的人,要求行星发动机不能再沿海地区建造,因为这样会破坏海边的沙滩等风景。

对于这样的要求李秀自然是表示同意了。

于是建造方案通过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具体的施工了。

于是李秀这个蓝星联盟的盟主就又再次成为了施工监理,没事就跑跑建造工地看看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时所遇到的困难。

只见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之上一个个长宽都在千米之上的建造平台再把一个个直径达到百米的泡沫钢柱插进海里。

不得不说泡沫钢这种东西还真是建造的好东西,重量轻强度高,不仅仅是行星发动机的建造用它就连大型飞船的建造也是使用它。

········

有了之前的建造经验之后,拥有建造狂魔属性的众锅对于行星发动机的建造那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没错,现在行星发动机建造的工程队基本上都是由众锅人组建的工程队承包下来的。

毕竟之前建造行星发动机所留下的大量的熟练的建筑机甲驾驶员可不是摆设。

而且因为李秀的虚拟现实这种培训学习方面的BUG只有汉文版本,所以这就让众锅的汉人很容易就能成为熟练的机甲操作员了。

本来经过米锅以及其它白人锅家的强烈要求,李秀还起过要不要推出英文版本的虚拟现实学**盔,但是尽管那次听证会之后,李秀就把这个念头彻彻底底的给掐死在脑海里了。

现在的李秀那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努力打压以米锅为首的白人锅家,并且让汉人努力生育,争取在几十年之后,让汉人的人口占据整个蓝星人口多百分之九十以上才好。

甚至有时候,李秀觉得众锅男女比例失调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样就娶不到众锅老婆的汉人就只能去外锅娶外锅女人了。

这样也就代表着基因扩散,也就代表着另外一种的入侵!

而随着新的一**建设开启,私人运输飞船市场也变得越来越火爆,更多的人都愿意从蓝星银行贷款蓝星币然后去购买货运飞船进行星际间的矿物等物资运输了。

而蓝星上的飞船制造厂里的飞船制造生产线也是一条接着一条的扩张。。

现在蓝星上的所以飞船制造厂产能加起来平均每一天就能生产出数千艘的货运飞船,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极速上升着

毕竟有需求也就有动力,有动力自然也就意味着产能的上涨。

就像很多锅家在大萧条时期采用增加基建的办法来拉动消费,拉动就业率一样。

而现在也依然是一样,因为太阳的危机不得不被迫建造行星发动机,而建造行星发动机则也是一种基建,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比如可控核聚变,以及反重力,然后弄出的可以在太阳系内轻松航行的宇宙飞船。

这样也就意味着,蓝星人类的生产资源不再局限于小小的蓝星上,而是扩散到整个太阳系内了。

如此就相当于李秀把原本只有蓝星大小的蛋糕做大变成太阳系那么大的蛋糕。

而蛋糕变大了,那么每个人所分配到的自然资源自然也就变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