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剑出华山 > 第四百三十八章 蛮有默契

剑出华山 第四百三十八章 蛮有默契

作者:血沃天涯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18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一位身材健壮的锦衣少年不住翻转腾挪,拳击掌劈,呼呼劲气时不时摧折根根翠竹,声势不凡。

石之轩在数丈外负手而立,目光紧随着少年的动作,朗声呼喝道:“力从地起,由腿脚至腰,再由腰至臂膀,节节贯穿,身形如强弓紧绷,出手似开弓发箭,一气呵成。

冲拳要快要准,如长枪攒刺,劈掌要猛要狠,如刀砍斧斫……”

说着石之轩不禁眉头一皱,微微摇头,若非这便宜学生不是太子宇文赟,打不得骂不得,他早就想将之摁在地上胖揍一顿,再罚其跪搓衣板半日!

久闻宇文赟顽劣不堪,小小年纪就染上酗酒的毛病,还颇有宠爱阿谀奉承的小人的昏君苗头,以致宇文邕曾下令酒及与酒相关的东西一律不能送到东宫。

宇文赟如斯性情,习文修武十余年的成绩究竟如何自是不言而喻,最起码他此刻修炼拳掌时的表面功夫远远超出杀伤力度。

看似仅仅一丝半点儿的拳劲掌风即可随便摧折碗口粗的翠竹,实则劲力松散,翠竹的折倒处藕断丝连,打在身负内功之人身上最多只能造成皮下瘀血这种轻伤中的轻伤,不值一哂。

换了别的徒弟在自己的法眼下敢于如此敷衍了事,对自己教导的上乘运劲发力技巧充耳不闻,石之轩肯定转身就走,任其自生自灭算**逑。

实际上,此前宇文邕也不止一次起了换太子的念头,并多次向大臣询问太子宇文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所得答案不尽相同——有些大臣觉得虽然明知太子不成器但是为了避免麻烦,毕竟太子是储君,得罪储君不好,就含糊其辞;有些人如内史王轨(宇文邕的机要秘书)三番两次的说太子不成器,就给太子记在小本本儿上,准备在将来继位掌权后一笔笔的清算。

幸好宇文赟还有些小聪明,比他那草包弟弟宇文赞强出不少,知道要是暴露恶劣本性会被宇文邕打骂,索性就在宇文邕面前装起了好孩子,甚至前些年就开始严格遵守早朝觐见,行为举止的要求都和大臣们一样一丝不苟,寒暑不怠。

而宇文邕因为二儿子宇文赞也是同样的不成器,而三子宇文贽太小,不得不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宇文赟就这样靠装好孩子【勉著仁孝,无失子道】坐稳了太子位,甚至多次在宇文邕外出视察时代为监理朝政。

如今石之轩兼任太子太傅,就接过了宇文赟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烫手山芋,尽管宇文邕的潜在深意是让他将来辅佐宇文赟坐稳皇位,但也未必没有寄希望于让他想方设法将儿子教导成材的心思。

大感头疼之余,石之轩沉心琢磨片刻,感觉倒也不是没有蒙混过关的方法。

所谓“成材”,不外乎文智武功俱佳。

宇文赟既然知道装好孩子保住太子之位,也算深谙“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的官场至理,在‘文智’这方面差不多就过关了。

只消石之轩再点播他一些察言观色、揣摩上意及喜怒不形于色的权术技巧就行了,恰恰可将宇文赟自身的小聪明发挥得淋漓尽致。

唯所虑者,不过是宇文赟的武功实在华而不实,特别是至关重要、难以作假的内功修为,偏偏宇文赟在决定内功成就的精神意志和根骨资质两方面均属中等偏下,也就比“朽木不可雕也”的程度稍稍好上那么一点儿。

即使石之轩将“催熟”曹应龙的方法用在他身上,亦或是将某种激发潜力、勇猛精进的上乘魔功传授给他,恐怕也没多大效果。

总而言之,一切自强不息的途径都不适合宇文赟!

无奈之下,石之轩只得将自己前后两世所知所学的种种旁门捷径之法精挑细选了一遍之后,终于确定了一门可以让“不劳而获”与“寓修于乐”相辅相成、完美组合的路子,包保宇文赟既会欣然接受,又能成果斐然……

“正好,宇文赟不是要大婚了么?”

念及于此,石之轩一直盯着宇文赟的双眸弯成了月牙儿,嘴角亦微微勾起。

那边的宇文赟发现好一会儿都没听到石之轩的朗声指导了,忍不住松懈下来,正在出拳不出力的虚晃比划,忽觉背后凉飕飕的,不由心下大惊,忙不迭振奋精神,再次开始对着竹子大发雄威,口中呼喝连连,“嘿哈……嘿哈……”

石之轩见此,回忆起自己许久以前小学中学期间应对老师注视自己之时的类似经历,亦有些忍俊不禁。

忽然一名宦官快步走近,急促道:“太子殿下、裴太傅,陛下宣召!”

石之轩眉头一挑,目光转回宇文赟身上,恰好宇文赟闻声也转过身来,不经意间与石之轩对视一眼。

“不会是你爹要考教你的功课吧?你惨了!(不会是父皇又要考教我的功课吧?要遭了!)”

一瞬间的无声交流过后,宇文赟忍不住挠了挠耳根,愁眉不展,忽又觉得这个新太傅与自己还是蛮有默契的,似乎可以长久相处下去。

不由灵机一动:是不是可以求他下次来东宫授课时悄悄给我捎一小壶汾酒?近两个月不知酒味,都快馋死我了!

…………

正武殿,北周文武群英荟萃。

宇文邕气势凛然,朗声宣告:“使持节、河州(甘肃省临夏州)总管、三州七防诸军事、河州刺史李贤奏报,吐谷浑诸部因不满汗庭过度抽调壮丁、马匹,起兵反叛,汗王夸吕、世伏父子镇压失利,内乱波及吐谷浑全境,一发不可收拾……

朕欲发骑兵三万征之,令皇太子赟节度全军,巡抚西土,并宜随机专决,裴矩、王轨、宇文孝伯、宇文逌、刘雄、郑译诸文武从之……”

殿下列居首位的宇文赟听着老爹滔滔不绝的布置军略,并非是要考教自己功课,不由轻轻吐了口气,心头如释重负。

出征监军啊?好极!

来回总要几个月吧?天高爹娘远,酒可以随便喝,乐子可以随便耍,看那些臣子谁敢管我?

至于吐谷浑蛮子?嘿嘿……

即使宇文赟不学无术,却也知晓西边这个老邻居虽然号称汗国,其实只是些不成气候的马贼,除了时不时劫掠大周与之接壤的凉州边境之外,再难有所作为,在我大周天军面前从来都是不堪一击!

殿下诸臣中,石之轩与裴文举并肩肃立,与众人一同侧耳聆听出兵方略。

出于这时代的朝堂上同族等于同党的门阀士族风格,二人间的关系在短短的时间里,便由原本互不认识的陌生人迅速升温为同穿一条裤子的兄弟好友。

裴文举一听皇帝的安排,就明白之所以派遣从未上过战场的太子宇文赟为主帅,只是给太子一个捞军功、刷声望的机会罢了,届时三万骑兵的具体进退方略实则掌握在裴矩、王轨、宇文孝伯三人的手里。

“我这同族的圣眷之隆,当真无以复加,这就又来一个捞军功的良机……”

暗暗钦羡着裴矩的官运亨通,裴文举运转气功,嘴唇微微开阖,却是聚音成束送入石之轩耳中:“稍后退朝,还请贤弟过府一叙。

为兄此前驻守蜀地多年,不止一次应对过吐谷浑的犯境劫掠,亦曾深入了解过吐谷浑的详细境况,并将之录于手札里。

希望这札记可助贤弟一臂之力……”

石之轩目光一闪,同样传音回应:“兄长厚爱,小弟感激不尽!”心中暗乐:嘎嘎……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世伏小酋长,咱们很快就要再见面了,这次倒要看看谁是猎人,谁是猎物?

实际上,自从两个多月前他给了空、嘉祥等四位圣僧追入吐谷浑境内,遭到小可汗(亦称王子、小汗王)世伏那厮率领大批骑兵协助了空四僧的卖力追捕后,他就将吐谷浑记在了心里的小本本儿上。

当然,他自动忽略了是他先行冒充世伏小可汗,伪造命令利用吐谷浑千余精骑的事实!

前些天回归长安,他也曾粗略调阅过北周历年与吐谷浑的外交及战事记录,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夸吕、世伏等吐谷浑王族的全名该是慕容夸吕、慕容世伏。而北周皇族宇文氏的前身,则是鲜卑宇文部。

虽然同属鲜卑族,但宇文部与慕容部可从不讲究什么同族相亲,反倒是血海仇深,两部族的恩怨纠葛足以上溯到五胡乱华时期,迄今近三百年里,两部族之间为了抢地盘而爆发的大大小小的血战数都数不清。

单单自北周立国以来,与吐谷浑就是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边境烽火从未断绝。

当然,宇文氏集关中、蜀地的广大汉、胡人口及文化所立的中央集权大国,其国力自然不是吐谷浑这等西部荒僻游牧小国所能比拟,因而只要两国正式交锋,吐谷浑几乎就从来没胜过。(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