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剑出华山 > 第二百七十一章 画龙点睛

剑出华山 第二百七十一章 画龙点睛

作者:血沃天涯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18 来源:笔趣阁

儒家重修心养性,明辨是非,需要的是博古通今,广鉴众长,不偏不倚,最忌受限于某一家一姓之言,心含偏见,正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所以,对于宗师级儒家高手裴陀会留下训示,要后辈子弟二十岁前只能听一遍【春秋简易】心法,而不给通篇细阅,裴矩并不意外,反觉得这种做法正是裴陀深得儒家真髓的象征。

若是后辈子弟们从小就开始按部就班的修炼此种微言大义的【春秋简易】全篇,观念根深蒂固之后,九成九的人都会终生深陷于此篇心法之藩篱。

一叶障目之下,再难窥视到更高境界!

反而二十岁前只听一遍心法的话,绝大多数子弟都记不全,只能牢记印象最深刻的残章断句,往往也是最适合自身的一部分。

再以此为借鉴,在通读诸多儒家经典时查漏补缺,以自己的感悟凑齐心法缺少的部分,重新融汇成一篇大致完整的心法,而且多半会跟【春秋简易】的原版颇为不同。

这是逼着后辈们早早的自出机杼!

而在二十岁后,后辈们都已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或高明或粗浅的半自创心法,再通读宗师级的【春秋简易】心法全篇。

两相对比,后辈们就可清楚的看出自身与裴陀的差距,以及自身的优点与劣势,更能隐约明白自己之后的路该怎么走……

裴矩心里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十分高明的教育方法,优点在于裴陀自身的最高成就不会成为后辈们的终点和桎楛。

但缺点也显而易见——真正能够自出机杼,创造高明心法的后辈终究还是极少数,大多数后辈只能创出一门粗浅心法,以致武功平平。

而他们在二十岁后固然能够通读【春秋简易】全篇。却又错过了塑造心性的最佳少年时期,心有偏见下,与【春秋简易】心法的契合度大幅降低。就算转修此心法,成就也高不到哪里去!

裴矩暗暗揣测。恐怕大伯父裴让之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沦落为一流高手中的吊车尾。

初春时分的董泽湖,果如裴矩所料,寂寥无人,唯余一泓清波碧水,了了鹅鸭嬉戏。

然而一至过仙桥,裴矩的灵觉就感应到一道隐晦之极的窥视目光,在自己三人身上徘徊了好一会儿。

可除了他是故作不知以外。裴让之、裴诹之二人竟是真的毫无所觉!

裴矩心知,暗中窥视之人很可能就是自己的未来师父,此届的花间派掌门,至于武功……最少是此世一流高手中的佼佼者,至于入没入宗师一级,还要见了面才知道。

绕过几栋空荡荡的酒楼,裴矩跟着裴让之、裴诹之径直向着董泽湖边的一座八角高亭而去,而那处也正是他之前感应到的暗中窥视者所在。

远远地,裴矩就见到亭中有一个淡蓝身影在活动,然而最吸引他注意力的。还是支撑亭顶的八根合抱粗的红漆巨柱上,不知何时竟多了许多磷光闪闪的金色纹路!

一眼望去,金鳞朦胧。凸凹有致,虽未见红柱上所绘之物的全貌,却已隐隐感到磅礴威猛之气扑面而来。

裴矩暗暗吃惊,于绘画之道,他虽非个中高手,可也不是门外汉,自然明白,在红柱上作画者,当是此世顶尖画家。堪称画道宗师一级。

然而去岁秋天,他来游玩之时。可未曾见到红柱上画有东西,那么……

甫一临近亭子。裴让之、裴诹之就率先寒暄道:“僧繇兄别来无恙否?”

裴矩心头一震,隐隐猜到亭中之人的身份,面上却是恰到好处的露出孩童式的好奇神色,滴溜溜的大眼睛转出裴让之的后背,向亭中之人看去。

微妙灵觉告诉裴矩,此时亭中之人虽未以目光直视他,但却一直以一丝隐晦的精神意念在他身上流连不去,似在留心他的任何细微反应。

此情此景,他万万不可露出破绽,只消表现出孩童本色就好。

只见那人身着淡蓝儒服,体型高挺匀称,气质潇洒自如,此时正手持一杆大号画笔,在红漆巨柱上挥洒不休,口中轻松回应道:“托福托福……每日还能再饮几杯老窖!”

裴让之、裴诹之对他放浪之举毫不在意,反而走近到丈许外处便即止步,既不妨碍那人作画,又能细细欣赏红漆巨柱上的画作,打趣道:“有了僧繇兄的大作为镇亭之宝,今后这里可要人满为患哩!”

那人随口客气道:“粗鄙之作,不为方家见笑就好……”手下仍旧不停,寥寥数笔,一颗硕大龙头便即跃然柱表。

近距离观看,裴矩更感此人画道之精,足以冠绝天下,为继往开来之一代画道宗师。

红漆巨柱上的金龙威猛矫健,栩栩如生,极富意境尚在其次,然而其笔法效果竟极有凸凹感,立体感……即为明暗法、透视法。

“这可大异于当代绘画风格啊!不,准确的说,这是超时代别具匠心的绝顶技艺……”裴矩的眸子滴溜溜乱转,尽显精灵活泼,似是看不懂画作的精妙之处,实则心中却在分析此人的绘画技法,“据我所知,魏晋南北朝的诸多名家里,就只有一人有此精绝技艺,正是名为‘张僧繇’!”

若说张僧繇其名,后世知其生平者不多,但若说‘画龙点睛’这成语,可谓上过学读过书的人尽皆知晓,而‘画龙点睛,破壁飞去’的传说,实际上正是时人称赞张僧繇画龙绝诣之语!

当然,裴矩也隐约听闻过,凸凹眼晕之法,最初是来自天竺的宗教绘画技艺,其实就是画佛像、菩萨像的笔法。

“这么说来……花间派跟佛门的渊源,至少还得往上追溯一代?”裴矩心中悄悄嘀咕着,“或者说,花间派研究佛门的宗教文化。非是其中一两代人的自主行为,而是有着代代相传、前赴后继的光荣传统滴!

难怪整个魔门跟道门、佛门争斗了数百年,却只有花间派开了窍。真正汲取了对手的文明精髓,做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啧啧。艺术家就是有脑子,思想境界及战略战术上,可比魔门其他那些只会打打杀杀的烂仔高出不止一筹!”

张僧繇运笔如飞,片刻间即画完最后一条金龙,将尺许长的大号画笔架在地上放着的木桶口,才忙不迭对着裴让之、裴诹之拱手,谦和道:“失礼失礼……”

裴矩好奇的看了一眼木桶,只见里面尽是金灿灿的油漆。却又没有油漆的刺鼻味道,反而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想来是以花间派独家秘方所制。

裴让之、裴诹之相视一笑,裴诹之摆手道:“僧繇兄见外了……我兄弟非是第一天识得僧繇兄,又岂不知僧繇兄一旦开始作画,必然有始有终,天塌不惊,雷打不移的老习惯?”

张僧繇含笑转头看向裴矩,目露精芒,细细打量。有如实质的眼神似要将他的五脏六腑都看个通透。

裴矩恍若未觉,漆黑大眼睛反而滴溜溜的回看着他,同样上下打量。这才注意到,张僧繇俊秀无比的面容上,眼角隐现鱼尾纹,鬓角也现出些许花白。

依花间派气功生机盎然,青春长驻,延缓衰老的功效来看,张僧繇至少有六十岁了!

好一会儿,眼看在张僧繇与裴矩之间的‘目光争雄’之争中,张僧繇竟莫名其妙的‘落在下风’。裴让之就欲开口,却被张僧繇抬手止住。摇头失笑道:“好一招‘避实击虚’!”

原来张僧繇一直以上乘气功倾注于双眸,欲要裴矩不由自主的跟他对视。通过目光感应试探于裴矩。

岂知裴矩却眼珠滴溜溜乱转,反将目光凝聚在张僧繇身上其它部位,且来回游走,就是不跟张僧繇对视,让他无计可施。

张僧繇对裴让之沉吟道:“令侄资质绝佳,又聪慧异常,裴兄何不亲自教导,将来好继承祖业,光大裴门?”

裴让之苦涩道:“敝门才学有限,就怕白白耽误了矩儿的上乘资质……而且,敝门如今在北齐的局势,哎……”

张僧繇微微颔首,显是知晓裴氏兄弟的处境不妙,忽然指着红漆巨柱上的金龙,向着裴矩道:“好孩子……你看我这龙画得如何,像是不像?”似有考教之意。

若依世家子弟的素养,此时就该说什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磅礴大气’、‘奔腾矫夭’之类的溢美之词,既哄得未来师父开心,又显得书香门第的良好教养。

可裴矩却瞪大眼睛,煞有其事的使劲看了看红漆巨柱上的金龙,呐呐道:“这是龙么?……我又没见过真正的龙,怎么知道像不像?”

乍听此言,张僧繇一愕,裴让之、裴诹之哭笑不得,裴诹之还忙不迭给裴矩打了个眼色。

裴矩却视若无睹,向着张僧繇反问道:“先生见过真龙么?”

张僧繇苦笑摇头。

裴矩疑惑道:“先生既然未曾见过龙,又为何会画龙呢?又怎么知道自己画得像不像,好不好呢?”

张僧繇张口欲言,复又止住,唯有再次苦笑。

裴让之呵斥道:“矩儿,不得无礼……”

张僧繇抬手止住,叹道:“惭愧……张某一生画龙无数,听得溢美之词无数,原本洋洋自得,自以为于画龙之术,天下无人能出我之右!

不曾想,其实张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画得是不是龙!”

顿了顿,张僧繇坦然道:“张某本来还想在诗词文章上考教一番矩儿,但听了矩儿之言,方知他本性不拘一格,不守成规,看似桀骜不驯,实则深合我派传承精义……

诚可谓张某欲得之而后快的无双佳徒!”

裴氏兄弟面色一喜,却听张僧繇又道:“不过……我圣门收徒,乃有‘斩俗缘’之例规,张某不敢有违!”

裴氏兄弟的心又提了起来,面面相觑后,裴让之正欲开口,却被张僧繇止住:“念在裴门与我派素有渊源,且裴陀兄对我亦有救命大恩,张某可以稍作转圜……”

瞧着二位伯父眼巴巴看着张僧繇,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裴矩暗暗不屑:啧啧……几句话就被人牵着鼻子走,这心性素质不行,谈判技巧也不行,难怪搞不好政治!

张僧繇好整以暇道:“矩儿的生身父母已故,可你们这五个亲叔伯却仍健在,实在不合‘斩俗缘’之例……

这么着,张某入花间派门墙前本性石,入门后才随了师父姓张,而今矩儿就改为石姓,算是我的继子,子承父业,也就不违门规了!

嗯,最好名字也改了……就叫‘石之轩’吧!”

听着张僧繇一溜烟儿自说自话,即使裴氏兄弟反应再迟钝,也知道这是张僧繇早有预谋——要是看不上矩儿,就直接拒绝,要是看得上,就直接抢人,让矩儿改姓,不姓裴,跟裴家断绝关系!

魔门中人,果真无利不起早!(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