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剑出华山 >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灵不昧

剑出华山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灵不昧

作者:血沃天涯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18 来源:笔趣阁

混混沌沌,杳杳冥冥。▲要看■书︿1︿k要a看n□s_h◇u□看c_c书

虚度两世数十春秋,更修真炼心三十余载,“他”的心灵状态从未如此虚极静寂,无住无碍,无我无人,无生无灭,亦无天地万物,唯一灵不昧,万念不生。

与此相比,什么先天胎息、龟息法门都属着相,落了下乘。

似一瞬,又似千万年……

造化自然,瓜熟蒂落。伴随着一阵陌生而又熟悉的动荡,浑浊之气蜂拥而至,入鼻腔,通肺腑……

万籁俱寂的感觉霎时远去,纷繁嘈杂轰然入耳,犹如难以拒绝的穿脑魔音。

冥冥中心灵自生感应,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然而还不待“他”的意识从先天无极的真空大定中彻底清醒过来,啪一声轻响,小屁股一痛,“他”不由自主的哇哇起来……

此时此刻,嘹亮的啼哭声,恰恰代表着新生命的健康茁壮,房间里油然充满清新生机。

“他”敢用三辈子的节*操保证,这绝不是他感动的想哭……未免越涂越黑,只能用科学解释,婴儿的声带和泪腺还没育完全,还不受自主控制……

但周遭嘈杂之声反而愈演愈烈,似是无数山西方言重重叠叠,哄闹欢笑夹杂其间,不片刻还传来可恶的鞭炮炸响,久久不绝。

不堪其扰之下,“他”只能再次入定,沉沉睡去……

时值最混乱的南北朝大分裂之际,霸主频出,南征北战,生杀予夺;士族张狂,弄权乱政,侵吞民血;小民苦不堪言,朝不保夕。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一年,南梁由盛转衰已近三十载,再不复汉人士大夫所赞之中国正朔。

梁武帝萧衍亦不复执政之初的英明神武。愈喜好阿谀,憎恶直谏,且痴信佛教,乱建佛寺。浑不知麾下侯景、陈霸先、王僧辩、萧正德等野心勃勃之辈已然磨刀霍霍,敌方北朝东魏、西魏虎视眈眈。

内忧外患,一触而。

当然,这一切,对于活跃于各国朝政的士族门阀来说。一看※〓△书1◇k书a□n看或许只是去旧迎新、明争暗斗的最佳时机。

河东(山西西南部)裴氏,亦不例外。

河东裴氏,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pei(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

士族门阀起于汉末,兴于魏晋。‘四世三公’的袁氏就是其中佼佼者,可惜袁绍、袁术两人不给力,白瞎了有个好老爸;诸葛亮家就聪明多了,几兄弟在三国各居高官,各为其主……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全家老幼都是政治生物的士族的特性——节*操掉了一地。

自五胡乱华,诸多士族纷纷南迁,而仍旧留在北方的汉人士族在两百多年来,就将士族特性挥的淋漓尽致,溜*添了一代又一代的胡人皇族。甚至还争相跟胡人皇族联姻,将汉人血统胡化,完全将节*操丢到外太空去了!

所以,此世生为北方士族的核心一员。裴矩窝在温暖的貂皮襁褓里,仅仅耳濡目染,就感觉压力山大——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比起如今士族的节*操,他上辈子还真纯洁。最起码扼杀了野猪皮,振兴了炎黄正统!

唯一让裴矩觉得安慰的是,好歹自家河东裴氏没跟胡人联姻,血统还是铁铁的汉人,否则他还真不知如何自处,难道这辈子也去胡人部落混个大可汗、成吉思汗当当?

当然,身为政治生物,特别是靠政治文才给人打工的河东裴氏,对于换老板也是家常便饭,而且不拘老板是汉人、胡人。

有时候一觉醒来,莫名其妙换了老板,老裴家的人还是该去哪个衙门上班就去哪个衙门上班,继续做高管,绝对不会因为换了皇帝而缺勤,这也是老裴家尽忠职守的好传统,运气好还能白白升官呢!

不过,经过再三观察,裴矩还是现了当代士族的一个大破绽——忠于家族,往往还是死忠……这让他稍稍放心了不少,总算没无耻,不,是无敌到底!

尽管裴家从小给予他最高级的少爷待遇,家族洗脑也是尽心尽力,可裴矩三世为人,要他为什么什么死忠,那不现实……

当然,在他三岁死了爹,四岁死了娘之后,为了继续享受最高级的少爷待遇,裴矩不介意在口头上、表情上严格依照家里老古董们的要求来,甚至偶尔还完全出了他们的心理预期,营造出一个神童的形象,但他心里怎么想,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一句话,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对于一个曾今叱咤江湖正道三十年的影帝来说,扮演神童只是小意思,保证方方面面拿捏的恰到好处,既不哑火,也不过火,而且裴矩还暗暗宣誓:本届小金人儿还是我滴!

春光明媚,河东闻喜县裴氏西眷房后院。〓壹看书w―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青青苗圃上,一个淡青小身影,正捧着一卷《论语》,一边摇头晃脑的朗诵,一边绕着院子轻快迈步,宽袍博带飘逸非常。

五岁的脸儿粉雕玉琢,吹弹可破,黑珍珠般的双眸时不时滴溜溜微旋,灵性满溢,任何见到他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生出亲近喜爱之情。

但没人知道。正在朗诵经书的裴矩,每一次迈步,小腿儿看似轻快随意,实则用尽力气。腰腹腿脚的筋骨肌肉都得到恰到好处的伸缩锻炼;每一次摇头晃肩,看似呆呆楞楞,书生酸气十足,实则胸背肩臂的筋骨肌肉每一分每一毫都在以某种神秘频率微微震颤;甚至他双手每一摆动书本,手腕掌指都在似松还紧的反复抓握。若非对力道的拿捏精微异常,早就将书本捏破了……

【元始真法】初层【炼己筑基】,养身健体,舒筋展骨,聚性止念,摒情去妄,乃是简单而精微的练拳、静坐的基本入门功夫。

对于一个五岁的孩童来说,静坐修心当然容易,亦是儒家子弟修心养性的日常功夫,练拳踢腿也不难。但若是想随心所欲的修炼自创的拳脚筑基功夫,那就难了……

值此魏晋玄学余波绵延的时代,所有人都是笃信事出反常必有妖滴——三岁能文五岁成诗的神童可以接受,三五岁就自创武功的妖孽绝对不能留!

表现的太妖孽了,当真会被人当作妖孽附身给悄悄仍进茅坑淹死!

河东裴氏固然算得上当世一等一的豪门大族,但却是个地地道道的书香门第,向来以德业文章为重。

纵然在这数百年风雨飘摇的混乱世道之中,裴氏族人多半都会习武,且对带兵打仗不陌生,但族人们骨子里仍旧很固执的认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所以,裴氏子弟一般在六岁前是只许读书识字,不许习武。为的就是打下良好的文采基础,避免过早沾染习武之人争勇斗狠的性子,甚或一念之差而沦为江湖莽夫。

只有在六岁之后,才被允许学习兵法、武功、射箭、骑马、驾车等等,就算如此,这些项目也是当作儒家教学中君子六艺的标准辅助课程。也就是培养文武双全的牧民官——平日为政,治理百姓为主,危急时刻也能上马,带兵打仗为辅,但主次万万不可颠倒!

实际上,孩童时期开始习武的最佳年龄是三至七岁,从六岁开始习武,不算早也不算晚,若是资质上佳,吃苦耐劳,大体上不耽误成为高手的机会;

若是资质不佳,又偷奸耍滑,早三年晚三年习武也无甚区别,终归成不了高手!

这也是裴氏规定子弟六岁才开始习武而又不怕晚的根本原因。

然而裴矩终究非是寻常孩童,有了上辈子高居众生之巅,武力威压天下的经历,如今转世重生,婴儿时在襁褓里的软弱无力感已经够他受得了,而在三岁后到了可以习武的年纪,他又怎会白白浪费时间?

所以,平日独自一人的时候,裴矩都会悄悄修炼,特别是他现,当他高声朗诵儒家经典的时候,族人和下人们在院子外听到读书声,都会刻意避开,以免打扰他学习。

久而久之,他就改变修炼的方法,将之悄然隐藏在读书漫步的过程中!

当然,因为孩童时期以身体自然育为主,且精气神还处于自然增长时期。

过早开始提炼真气,实则是揠苗助长,会破坏精气神平衡,影响自然育,损害身体潜力,所以绝大多数三岁开始习武的孩童,也只是以各种筑基功夫练练拳脚、培养气血、拉伸筋骨罢了!

直到六七岁时,才会在长辈的指导与护持下开始提炼真气,修炼内功。

而裴矩上一世,就是因为种种原因,以致那具肉*身固然修炼到极其通透的地步,离着‘金身’只差半筹,但却潜力耗尽,难以为继……

此世这具肉*身,现在看似柔弱不堪,比之寻常五岁孩童强不到哪里去,但实际上,他转世时元神灵光所携带的毕生真元及临时吸纳的天地元力,经过神秘莫测的轮回时空的淬炼,数量上固然损耗不少,可质量上却又提高了许多,且尽皆转化为造化之力,融入他的先天灵光,使得他此世的先天灵光比上一世胜出数倍。

所谓“万物皆空,一灵不昧”,这就是那一点先天灵光所在,是从人出生始就存在的,甚至人在母体之中,血肉未生,这一点灵光就已先在,是还原最初,人最本始的存在,亦是宇宙天地无极灵体的其中微小一粒!

这也是道家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本为一体的根本原因。

人在母体胚胎之中,先天的元精、元气、元神三者都是以先天灵光为核心而生长壮大,并有机结合而成胎儿。

而先天灵光更盛,就代表着裴矩此世倚为修炼根本的【精气神】三者从一开始自然育就时起,就比之寻常人更强大、精纯,肉*身与灵神的潜力更成几何倍增,几至深不可测。

如此一来,只要裴矩再次开始修炼,就是赢在起跑线上,比当世任何绝顶资质都分毫不差!

即使他不修炼,此生也会一辈子都健健康康,百病不生,百邪不侵,而且还有很大几率会有类似灵觉感应的能力自然而然的觉醒。

就算只练练普通拳脚,不练真气,他长大后肉*身所蕴含的精纯元精足可媲美至少半颗邪帝舍利!

而这,也正是他舍得放弃上一世几乎成就‘金身’的肉*身修为,无视轮回的大风险,而毅然决然转世重修的根本原因。

当然,裴矩既深知身体育及基础的重要性,自然不会揠苗助长,所以自三岁时开始,在身体上的修炼,也只是依照【元始真法】初层【炼己筑基】的基本功,旨在养身健体,舒筋展骨,活跃气血,并未开始修炼真气。

而有了上一世创造内家拳的经验,裴矩在如何培养肉*身筋骨气血方面的造诣,可谓此世顶尖,只消将练拳的桩功稍加改动,就成了他现在一边读书漫步,一边修炼的古怪基本功。

看似隐蔽而不起眼,实则精微奥妙之极,若非他乃是转世而来,有着强大的毅力,且精神感应及控制都细微至无以复加,也难以如此施为。

以普通孩童的心智,根本摸不着他这种绝顶基本功的门儿。

而且裴矩也见过裴氏六七岁孩童练武所学的基本功,不仅跟他这个精微功夫没得比,就算比起上一世的少林罗汉拳、华山八段锦,也还差着半条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