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剑出华山 > 第四百一十七章 道魔之别

剑出华山 第四百一十七章 道魔之别

作者:血沃天涯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17 来源:笔趣阁

山涧幽林,芳踪乍隐乍现,疾速飘掠的身姿轻盈曼妙恍若惊鸿仙子。

衣袂闪烁间,路旁空荡荡的巨石上,毫无征兆的多了一道窈窕身影,绝美秀首转朝着南方川蜀方向,眸光迷离。

感觉着许久以来,冥冥中那一线从未与自己有过断绝的因缘感应,忽然消失不存,似乎千里之外那人已经消失在这世上。

但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绝不可能!

思及这似曾相熟的奇异感觉,她隐隐明悟,唯有那人的精气神与一股庞大无匹的力量结合,无限升腾而灵化为玄之又玄的虚无永恒,使她的精神力量单方面感触不到对方。

柳眉一挑,梵清惠喃喃自语道:“你并非轻浮冒进的性子,怎会如此快就重新登临【炼神返虚】之境?”

顿了顿,美眸倏地精光暴涨,如利刃横空,锋芒毕露,语气却愈发柔和,“莫非取走和氏璧之人当真是你……不曾想,和氏璧还有如此奇妙的作用,那可不能不见识见识!”

说着她眼波流转,隐隐显露出一丝丝绝不属于仙胎的邪异精芒,浑身亦透出别样气质和魅力,“许久不见,不知你在剑道上是否更上层楼?

道、佛正法及剑心通明的奥秘,我已尽知,这一世,你休想再那般轻易就胜过我……”

余音袅袅,梵清惠复又毫无征兆的化作淡青素云,在林间梢头飘飞闪烁,宛若逍遥仙子,谪临凡尘,悠游于青山秀水之间。

腾跃滞留半空的一瞬,极目俯瞰,整个天地都别有一番韵味。

山头远近的山林像变成另一个世界似的,不但色彩的层次和丰富度倍增,最动人处是一眼瞥去,便似能把握到每一片叶子在阳光中柔风下拂动的千姿百态。

反之。她闭上眼睛,内外的天地立时水**交融的浑成一体。

和煦的阳光从东方射来,投到她身上,前世今生从没有一刻。她像目下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生命的意义。

宁静欢愉和不再作他求的满足时刻充盈于心,使她清晰感察到自己的圆润无暇,与大自然无穷造化同在。

这正是道、佛玄门正法的修真,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所修持而成高深道心禅境之士,远胜于同等功力的魔门邪人之处。

此种天人交感的境界,在道心晶莹透彻者,自是唾手可得,甚至已成了日常生活的大部分。

但在放纵欲***念、不修心性的魔门中人来说,即使最顶级的高手,亦需天时地利、用志不分,长时间进入心灵的深处,才偶一得之。

就像上一世,她纵然功参造化。横行天下,无所顾忌,但内心常有不足,总觉得意念识想,通灵透达,任意翔翔,无远弗届,却为肉身所拘,缚手缚脚。

甚或时常感到苦困,便想与人斗智斗力。或争权夺势,或厮杀对决,希望藉那短暂的,间或频临生死的刺激。忘却那重重的锁困。

直至她选中宿命中的他,将他当做唯一的对手,通过与他的精奇道功一次次交锋和印证,始知别有天地,十数载潜修,方窥天人之道。乃有今世卷土重来!

凭着两世的境遇和造化,她如今的眼界自是截然开阔,更深有所感,为何他那种虚伪卑鄙、自私自利、贪心好***色的人,竟会时常自绝于温柔**乡,清修不辍,持之以恒。

即使后来他权倾江湖、富贵无边,自身亦从不铺张奢华,保持着简单而朴实的生活,尽管他给女儿一件生日礼物就价值数千金!

相比之下,玄门道、佛**固然是康庄坦途,直指天人合一的本质,但真正的无上魔诀亦正是使人由魔入道,便如山峰高高在上,不同的路径,虽有不同的际遇,目标还是要抵达山峰!

念及于此,她不得不对慈航静斋的创始人地尼甚为敬佩,其所遗【彼岸剑诀】,在剑道上的建树固然奥妙无穷,但还不足以让她仰望。

然而其中融汇道、佛修行法门之大成,再参考【道心种魔大*法】所推衍独创的修炼仙胎之法,着实惊艳无双。

须知,彼时两汉的道家修炼系统经数百年来众多智慧之士前赴后继的开拓,初见完善,以致无数人趋之若鹜,引为正统,却不知人云亦云,真假难辨,极易深陷藩篱,不能自出机杼,终究难窥上乘功果。

与之相比,佛门则传入中土未久,信众不多,沉心接纳其修行法门之士更是少之又少。

而地尼在道门修行上已然登堂入室后,却并不为宗教狭义所限,转而以大智慧、大毅力到中土第一座寺庙——白马寺深入研习佛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一切可能完善自身修行道路。

其间地尼舍弃一切,为求索修行正法、天道妙谛而一往无前的精神信念,毋庸置疑,因能成为第一个尝试并成功融合道佛两家精义,别出心裁,自成一家的盖世宗匠!

从而将同时代的诸多绝顶人杰远远甩在身后,望尘莫及……

……………………………………………………………………………………………………

蜀中有灵山,峨眉天下秀。

石之轩手捧和氏璧,瞑目盘坐在水潭中孤耸的青石上,正前方瀑布倾泻,水声轰鸣,身下两侧湍流潺潺,但他的心灵却无比宁静,空明透彻。

阳神藉由和氏璧灵性的加持,无限升腾,充斥虚空,与冥冥万化同呼吸,共运作……

石之轩但觉自己成了宇宙的中心,漫天精气贯顶透入,顺任脉而下,大地精气由督脉直上,交汇于任督两脉的周天运行里。

此时此刻,最玄妙处再非汲取及炼化天地精气,用以助涨功力,而是天地精气与他的先天真气彻底不再受肉身隔阂所限,建立无形而无缝的对接。

内外天地的交融一体再非唯心的感觉,而是真实不虚,先天真气的运转规律再非仅止于暗合天地至理而已。而是切切实实与天地精气一道按照冥冥中的天地法则周流无穷,运化万端,再不分彼此。

虽然说,后天乃有为而作。限于体质,有其极限;先天无为而作,夺天地之精华,能吸取天地自然的力量,无穷无尽。

然而实际上。真正能够将自身的先天真气修炼和演变至浑合天地,无穷无尽境地之人,仍属万中无一,其间长路漫漫,艰辛求索,实难与外人道哉!

一时之间,石之轩渐觉瀑布水潭周围数里之地,山野里每一点生命,也和自己产生感应。

浑然忘我,浑化天地。浑照万物……

石之轩夺得和氏璧后,与嘉祥、帝心、智慧三大圣僧追逐打斗,数日间竟从建康(南京)辗转来到这峨眉山境内。

一路披星戴月,跋山涉水无数,不知多少次精疲力竭!

其间,三大圣僧占了人数优势,自然可以换班紧追,轮流滞后休养生息,而石之轩孤身一人,从未有过一个时辰以上的停顿休息。

若非和氏璧加持。使他的恢复能力大大增强,否则任凭他的根基多么坚实和强横,也早给累吐血了。

然而经此无时无刻的另类修炼,他的**愈发倾向于转化成吸收天地精华的媒介。意识的领域不断扩张,以至隐约感受到奇异的空间,甚或超乎现实物质的世界。

乃至到了今日,他趁着暂时甩开三大圣僧,抓紧时间借助和氏璧潜修,恢复状态之时。竟偶然间触及【炼神还虚】的初步阶段。

尽管只是借助和氏璧这外物短时间内达到神满虚空的状态,最终难免打回原形,但也是旁人梦寐以求的宝贵经历。

须臾之后,石之轩从万化冥合中返回自己的意识,甫一睁目,便觉北方十多里外,正有一双圣光灼灼的法眼,遥遥凝注着自己这方向。

似乎眼睛的主人在自己脱离【炼神还虚】的奇异状态后,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自己的存在,并疾速赶来。

其人修为之深湛,禅心之精微,毋庸多言!

石之轩还沉醉在刚才与天地冥合的奇异情绪里,不欲动作,倏地脑海里灵光一闪,浑身毫无保留的散发出凛冽而磅礴的气势,浩浩荡荡如狼烟般冲霄而起。

就像山间猛虎,海中蛟龙,从不吝于肆无忌惮的向天地间一切生灵宣示自己的存在!

下一瞬,石之轩一声长啸,凌空而起,在悬着瀑布的崖壁上几个兔起鹘落的提纵,鹰隼般冲上崖顶……

和氏璧不知何时回到他腰间的丝袋里,但却似消耗极巨,短时间内并无放射异能的征兆。

…………

了空在这附近已搜索良久,却一无所获,又默默等候了足有一个时辰,直到对方毫无征兆的闪现在他的感应范围内,并毫不掩饰的传达邀战之意,他亦毫不犹豫的飞速朝其奔去。

两人一决雌雄已不可避免!

他自禅功有成以来,虽地位尊崇,在净念禅院虽无禅主之名,却有禅主之实,领袖佛门,于权势名利早得而不存于心。

而绝世天姿,高出众生,使他纵横宇内,罕逢敌手,除了有限一两人外,余子尽不在眼内。

兼且多年潜修【净念禅书】,无论武功,还是禅法,其成就已远超一般人的梦想,遗憾的是仍远远未能到勘破生死、即身成佛的地步。

所以纵使远超常人,亦只是五十步笑百步之别,便像在一个众生皆醉的世界内,他虽只是半醉半醒,己可称王称霸。

了空跃过数丈宽的河流,手托金灿灿的黄铜小钟现身矮丘巨石顶上,令他久闻大名却缘吝一见的“黑天魔尊”,正傲然立在前方六丈外的崖顶边缘,浑不顾脚侧的流瀑波荡,定定远眺着南面山川迷蒙的美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