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剑出华山 > 第二百七十九章 以心印心

剑出华山 第二百七十九章 以心印心

作者:血沃天涯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17 来源:笔趣阁

离了湖岸,石之轩动念之间,【阐天变】微转,本是逍遥飘然的花间真气无声无息间化作了清净空灵的禅宗真气,犹如翩翩佳公子霎时间勘破世情,出家为僧。

时至今日,在将花间派、补天阁、佛门禅宗三派武功及儒家【春秋简易】心法融会贯通之后,石之轩的【元始真法】及【阐天变】更趋完美,愈发神妙无穷,千变万化,了无痕迹。

但凡修炼先天气功者,真气无时无刻不在与天地精气拥有微妙交流,若未曾阖闭毛孔,紧锁气息,都会自然而然散发出一种独属于自己的先天气息。

这气息源自个人的精气神,即使有两人修炼同一内功心法,也会因为对功法感悟上的些微不同及精气神的差别,而生出大同小异的气息。

除非某人彻底废掉本来内功,转修另一先天气功,否则气息就算会随着内功的进益而稍有升华,但根本核心却绝不会改变。

在江湖上,这先天气息往往也是同级别高手间相互铭记及确认的根本依据,难以造假。

然而,这个定则在石之轩身上绝不适用,或者说,他的气息能够随着真气属性的转换而发生难以想象的变化,乃至上一瞬还是某种气息,但【阐天变】发动,下一瞬即可变成截然相反的另一种气机。

此间微妙,只在石之轩的本源气息乃是无极无相的元始真气,而平日显现在人前的气息则只是以【阐天变】化无极为有极,衍变的某一极功法属性。

若说这一极属性气息是在元始真气散发的本源气息上戴了一个虚伪面具,或许并不恰当。

从本质上来看,倒不如说元始真气是个无面者,而某一极属性气息。更像是在元始真气的没有具体形象的面目上捏造一个清晰面庞,示于人前。

只要下次以【阐天变】更换为另一个清晰面庞,则会被当作另一个人!

然而无面者本身就是一种奇妙而稀有之极的面庞。比之任何清晰面庞,都容易被人铭记于心。所以这无面者绝不能显现于人前!

也就是说,石之轩可以在人前彰显任何先天气功的气息,唯独不可以泄露元始真气的本源气息,否则定会被拥有超凡灵觉者窥破他的变身秘诀!

至于光头、容貌、身材……呵呵,对一个将拳术练至出神入化境界,能够自如控制肌肉、骨骼蠕动,且修成清净妙相宝身的人来说,外表身形再非常理所能衡量!

忽然。石之轩眉头一挑,似是感应到什么,腿脚不动,身形却轻飘飘离地数寸,横空挪移,惊鸿般疾速飘掠,不闻破空风啸,但见白衣残影重重,凌空弥散,缥缈圣洁不可方物。

这是他参考此世禅宗武功及上一世的少林提纵术、蜻蜓点水、一苇渡江、大挪移身法、如影随形腿等绝技。所创的一门佛门轻功身法,唤作【浮光掠影】,绝招为‘梦幻泡影’。

两里外的树林内。一个黑黑壮壮的青年和尚正疾速纵跃奔行,所用身法,轻灵中暗含沉稳,竟与少林提纵术有七八分相似,却又更见高明。

蓦地,青年和尚的视线内映入一抹儿白烟,倏忽间几个闪烁,青年和尚面前已多了一道圣洁身影,柔和禅音入耳。

“大木师兄。何事如此急切?”

不知为何,一处于大德的清净气息之内。大木的心境自然而然就平静下来,双手合十道:“大德师弟。道信上师驾临,住持唤你快快回寺!”

石之轩道:“原来是师尊来了……我们走吧!”二人运起轻功,疾速赶回一乘寺。

在石之轩十岁那年,道信终于出面,正式收他为徒,传予禅宗佛法及武功,但道信本人惯常云游四方,在各处名山宝刹宣扬禅宗佛理,因而石之轩一年也见不到道信一两次。

也正因如此,道信如今已是中土佛门公认的一代圣僧,与三论宗嘉祥大师、华严宗帝心尊者、天台宗智慧大师并列为‘四大圣僧’,而道信却是其中最年轻者。

这让石之轩不得不感慨:圣僧是怎样炼成滴?——广而告之是也!

看来,想要在法号‘大德’之后,再加上‘圣僧’二字,可谓任重而道远……

回到一乘寺中,从道显住持口中得了消息,石之轩便独自迈步前往后院幽静竹楼。

在迈进竹林的那一刻,他的微妙灵觉泛起异样感受,让他有转身而逃的冲动——隔着重重翠竹,一里外的竹楼之中,竟非只道信一人,而是四人,四个道信级别的佛门高人……

四大圣僧!

十年时间,足够石之轩将【元始真法】第二层‘炼精化气’圆满大成,一身先天真气磅礴浩荡,自然而然,周天运转,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如今他已开始第三层‘炼气化神’,在修炼元神的同时,也在拳术化境,肉*身浑圆不坏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脱胎换骨’,向着道体金身迈进。

之前他在荷叶上的修炼,就是在以【摩柯无量慧经】修成的清净慧光佛力由内而外的洗涤肉*身。

然而,凭着如此修为,石之轩或可在道信一人手上轻松逃脱,却绝无可能在四大圣僧的联手下生离此地!

况且,在他踏入竹林,能够遥遥感应到四大圣僧的一刻,四大圣僧的禅心也定会同时感应到他!

是否立刻掉头而走,千里远遁?

此念一起,石之轩立刻将之斩灭,并且毫无异样的继续迈步走向竹林深处,默默于有意无意间稍稍调整心念,使得精微道心愈发近似清净禅心……

道心、禅心本就极为相似,均是讲究清静,只是道心谓之清虚,禅心谓之空明罢了,实则根本难以真正区分清楚。因而有佛本是道的说法。

特别是许多道门高人投入佛门,在佛法中融入大量道家思想之后,许多修行有成的佛门高人也同样精通道家修养。禅心实与道心一般无二。

对于本就身具正宗道心的石之轩而言,只消微微调整心念。沉浸在清净空明的禅法意境之中,道心便与禅心毫无分别,根本不惧任何道、佛高人的心灵感应近距离探测!

此时此刻,没人能够否认石之轩是修成清净禅心的佛门新一代高僧!

在他徐徐迈出第三步后,“笃!”木鱼声忽然响起,竟让禅心清净的他都忍不住感到一阵心寒胆落的悸动!

这木鱼声似有穿透时间空间、竹林、肉*身等等一切表象的异力,直袭他心灵的至深处。

三论宗嘉祥!

瞬间平复心灵的异样后,石之轩的脑海中浮现那个身材奇高。瘦似枯竹,脸孔狭长,双目似开似闭,左手木鱼、右手木槌,自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佛门高人风范的中年和尚!

他与嘉祥照过面,且还不止一次——三论宗的祖庭栖霞寺就在建康城东北方向二十里的栖霞山,嘉祥又与道信交好,对于二僧这般宗师高段的高手来说,栖霞山到一乘寺的这数十里距离,还真……呵呵!

虽然不知道嘉祥以禅心佛力融入木鱼声。遥遥冲击自己心灵之举的具体意味儿,但石之轩表面上仍是不动声色的继续迈步——没办法,小辈儿就是没人权。不论长辈如何揉捏试探,都是对自己的考验和指点,本质上满满的都是爱啊!

然而在石之轩的第四步即将落下之时,又是“笃”的一声木鱼响,震撼心灵!

纵然他早已有所准备,仍不免颇感心念受制,可见嘉祥身为四大圣僧之首,绝非浪得虚名!

既已有两下木鱼声,必然会有第三下、第四下、第五下……而从此处到竹林深处的竹楼。仍有千余步!

意识到接下来源源不绝的心灵考验,石之轩自然而然的聚性止念。忘却一切,无我无人。心神霎时浸入天地间某种神秘层次。

唯余肉*身在若有若无的一丝潜意识的主导下,仍在以均衡无比的速度徐徐迈步向前……

“笃……笃……笃……笃……”

撼人心灵的木鱼声绵绵不绝,着着无孔不入的侵入石之轩的心灵最深处,鞭笞拷问着他的每一丝细微的残余杂念。

甚至声音中所蕴含的磅礴浩大的无形异力一次又一次的将他沉浸入天地间某一神秘空间的清净心神往外拉扯,似要将他这‘大德高僧’剥去圣洁外衣,打落神坛,压入红尘污秽!

错非石之轩本就身具正宗道心禅觉,心念剔透,不惧任何质疑,换了魔门的任何积年老魔乃至源自早期道门分支的真传道之人在此,都难以经受这种直袭人心深处的严苛考验。

木鱼声中所蕴含的无形无质的核心力量,乃是无论何等高明真气和精神异力都无法阻挡分毫的禅心之力,更是嘉祥一生佛法禅修的真如所在!

恰如禅宗的以心印心之妙,毫无虚妄,直指禅心,只是禅宗的以心印心乃是以心灵桥梁传承佛法禅意,而嘉祥将此法用在木鱼声中,乃是以心攻心罢了!

此时此刻,身处木鱼声‘漩涡’深处之人,心灵但有丝毫破绽、杂念,都会不住放大,成为嘉祥禅心之力的突破口而被击溃心神意境,将内心深处隐藏的情绪、执念释放出来,不由自主的大哭、大笑,肆意发泄,如疯似魔……

纵然有史以来花间派最出色的魔门圣君慕清流亲身来此,也最多只能经受百余声考验,就会心境动摇,神烦意乱,而不得不依仗强横真气发出厉喝、大笑、长啸等等音攻手段遥遥反击,逼得嘉祥放弃以全心全灵之力敲打木鱼!

不可否认的是,魔门中人不论武功多高,绝大多数的心灵都有破绽,严重者更是心灵扭曲,破绽之大之多,犹如被白蚁噬空的朽木,一击即碎!

若是拳脚兵刃相较,历代以来能够与嘉祥放对单挑的魔头不可谓不多,甚至能够以厉喝长啸之声遥遥打断嘉祥敲击木鱼者也大有人在,但是如此毫不反抗的撑过嘉祥的心灵考验者,恐怕绝无仅有……

不,或许将【道心种魔大*法】练至第十一层‘魔变之境’,魔种尽化道心的向雨田可以!

而在魔种未成道心之前,一旦受到如此精纯磅礴的禅心之力连续不断的挑衅刺激,恐怕魔种会立即炸毛,不由自主的释放无穷恶意及魔气……

而这,或许也正是嘉祥如此施为的目的所在!

若是石之轩经受不住心灵考验,情绪失控,自会如癫如狂,大喊大叫着一些心头执念,比如光大圣门啊,灭绝道、佛啊之类;若是他难以抑制的爆发恶意魔气,更是不打自招……

此二者无论哪个,都会让他原形毕露,立时陷入四大圣僧的围攻当中,后果毋庸多言!

而若是他爆发真气,以厉喝笑声遥遥反击而打断嘉祥的木鱼声,那更是证明他心头有鬼,之后针对他的各种考验必将源源不断,直到拆穿他确属魔门小崽子的真面目为止!

这个心灵考验一旦开始,他就再无逃避余地,只能硬撑过去!

不过,有了上一世晋级炼虚境界时的心魔劫考验及斩断羁绊的经历,石之轩只在开始的百余下木鱼声中感觉似有无形大手在拉扯揉捏自己的心灵,纵使竭力聚性止念,也撑得颇为辛苦。

然而等他的心灵渐渐愈发清净无尘,一念不起,万念不生,彻底浸入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禅心妙境之后,一*波又一*波的木鱼声再不能撼动他的心灵,催发他的心魔妄念。

反而像是清泉石上流一般,将他的心灵打磨的更为圆润无碍!

乃至到了五百声之后,他的心灵几至于清净寂灭之时,反而于冥冥中能从木鱼声中‘听’出某些难以言喻的韵味儿!

这是稍稍有别于禅宗佛法的另一种佛法韵味儿——三论宗佛法真意。

正是嘉祥和尚毕生修持的禅心精髓所在!

自然而然地,石之轩的心灵似鱼儿般游淌在这禅心真意之河中,贪婪的感悟着三论宗佛法真意。

以心印心,不外如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