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陆海参崴

皇宋锦绣 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陆海参崴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这一次的登陆,不同于之前的登陆,这一次的登陆太过遥远了,虽然说,从某种意义上面,海参崴的维度甚至在东北的哈尔滨的南部。

海参崴的维度是在4左右,哈尔滨达到了44多,一度的维度,几乎代表了一百多公里的距离,如果加上沿海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面,海参崴的自然条件是在哈尔滨之上的。

这里历史悠久,早在渤海国的时期,这里就曾经是渤海国的率宾府的所在地,虽然还只是一个小城,可是这里比起目前黑龙江和以北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原始的游牧部落的时代,不知道强大多少。

这不是几百年后,这个时代,连蒙古都没有出现,更别说,俄罗斯人,在整个北方,是土著部落和游牧民族,他们有海的概念,却没有占据海边的传统,海边,还是一片不毛之地。

在登陆的时候,也做了调查,因为历史的变迁,再加上白山黑水的相隔,辽国对于底下的土地的控制力度,远没有之前北宋想的那么的高,在女真崛起之后,对于这里的控制几乎降低到了极点。

历史,总是不断向前的,岁月是一个最好的武器,曾经繁盛的兰陵古国,在历史和气候的变迁之下,变成了一黄土,海参崴也是如此,在没有了中央政权的投入,在女真族并不怎么懂得捕捞的前提下,这里早已经破败了。

或许在城内,还有一些人烟,可是这些人不会超过00人。

不过搏兔也要用全力,登陆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别说越过了两三千里,在很远的地方登陆,实际上,定海军在登陆之前,做的准备,已经足够的完善了。

在济州岛建立一个牢固的基地,00多万人,除了建设济州岛之外,还进行了大量的工业生产的,从定海军到济州岛,这个距离,最少减少了数百,甚至上千公里。

北海道就又是,他虽然是更加深入到海洋的深处,可是又向前大大的前进了一步,特别是占据北海道之前,就已经建立的大量的种植园,他们生产的粮食,节约了大量的路程。

这些都极大的支持了这一次的登陆,就算是如此,定海军也出动了能够出动的大部分的兵力。

首先,当然是海军,海军是目前定海军的主力兵种,近100艘主力战舰,00多艘辅助战舰,一下子来了7成,单纯海军的总人数,都来了1万多。

100多艘的主力舰,来了9艘,还有其他的战舰,可以说是倾巢而出,如果不是面对着陆地,是针对一个岛国的话,哪怕是日本这样,拥有上千万,甚至更多人口的岛国,也足以灭国。

单纯火炮的数目,就超过了万门,加上大量的海军,这个战斗力非常的猛。

不过他们并不是重点,重点的是陆军,这个时代的火炮的,定海军已经发展的相当的好了,可是射程不过是里左右,也就是1500米,这个在11世纪的人们看来,已经是神迹一般,可是在赵信看来,就这么着吧。

甚至在没有飞机出现的时代,就算是火炮的射程,超过了0公里,又能够如何,把岸边犁一遍,最终还是要登陆。

相对于海军,陆军派出的就多了,足足50万人。

没错,就是50万人,年多的时间,在定海军陆军改制了之后,陆军的人数在庆历六年,达到了5万,然后庆历六年开始,在拿下济州岛的时候,扩容了一次,不但该退役的没有退役,又扩张了一次,军队总人数达到了10万。

不过增加的五万大军,基本上,都分散到了济州岛和琉球,留在定海军的大概万人,比起之前,只是多了1万,可是这一万,基本上都是士官和军官。

更大的选择余地之中,再加上固定的教育,哪怕是最后到达定海军的,也会接受6个月到1.5年的教育,这些是军官大规模出现的关键。

封建的军队,特别是北宋,之所以有将门的出现,原因就在于,普通人接触知识的渠道比较窄,读书识字这玩意可以普及,可是兵法和地理,这个怎么普及。

这个是造反的手段,是屠龙术,这玩意要普及了,恐怕皇帝就坐不稳了。

可是在定海军,这一点没关系,甚至赵信还会主动的普及这个。

冷兵器时代,谋士和主将的作用的很重要,到了热武器时代,也很重要,却不是无可替代,特别是到了热武器时代,很多的战术战法,大家都知道,执行力度也相似,最终拼的,就是整体的实力和后勤。

这也是热武器时代带来的明显的变化,一只装备上面完全碾压的队伍,哪怕是让一个只能够称之为合格的将军带领,面对着一个名将的队伍,却武器不全,最终的胜利,几乎有九成,就是装备碾压的队伍

在这种情况之下,兵法和战术这些东西,最多能够称之为锦上添花的东西,最多能够在势均力敌的战斗之中出现,这中间,普及和不普及,又有什么问题呢?

大量的军官,还有专业军人,几乎把定海军的军队,变成了一个培训场,同时,加大了对民兵的训练。

只要决定了向北,那么几乎肯定要进入到大陆上面,别说是五万十万,就算是二十万,三十万,也不足够啊。

从这个时候开始,定海军的扩张脚步,就从来都没有停歇过,攻击北海道的时候,以困难的名义,再一次的征兵,这一次,定海军的规模扩张到了0万。

实际上,对北海道的攻击,最多算的上一次武装巡游,在这个程度之上,扩张的军队几乎都停留在了北海道。

到了庆历七年初,在占据了的北海道,不足一个月的前提下,再一次的攻击,这一次,干脆的把军队数量增加到了50万,比起之前,最少扩张了一倍多,可是经过了年的调整和努力,定海军有这样的底气。

50万大军,这只是登陆的一部分,大部分已经抵达了北海道,其中先头部队大概是10万大军前来,负责占据登陆场,并且向着纵深,而之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兵力前来。

登陆进行的相当的顺利,远隔千里之外,定海军为了这么一次登陆的,投入了相当准备,除了50万大军,还准备了差不多70万的民夫,这些需要在接下来的时间,投入到建设之中。

不过,登陆之后,原来属于海参崴城的地方,只有不到0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连一个有武力的都没有,被定海军大军前来,首先就是投降,他们不会有丝毫的抵抗。

在先头部队认真的探查周围一切之后,最终选择放弃原来的城市,重新建设。

定海军成立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最初的时候,或许会有一些北宋的建设,可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大量的钢筋水泥,还有新的建筑的方法的投入推广,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方式。

这种建筑方式之下,原来的城市,根本就提供不了多少帮助,反而会因为太小,并且年久失修的关系,带来很多的隐患,与其这样,还不如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新城的建设。

这中间,最佳的选择,还是在港口,天然的港口的位置。

按照后世来说,海参崴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港口,曾经是俄罗斯远东舰队的驻地,只要派出专业的人员,搜索一圈,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地方。

距离这个城市的位置,大概在0里左右,这里有一大片的沿海开阔地,大概能够建设起来10到150平方公里的城市。

这里是一个重点,虽然相对而言,有些偏僻了,可是实际上,这里会是未来几年,定海军在北方最重要的港口之一的。

跟随着10万先头部队登陆的,还有5万民夫,他们一部分负责给这些先头部队,运输一些东西,保证让先头部队继续扩张,另外一方面,差不多万人,就留下来建城。

只有把城市给建设起来,才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补充,而不是无根之木。

北方,中国的东北,非常庞大,几十万,甚至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加上了朝鲜北部地区,这些会更大,这么庞大的土地之下,就算是0万,0万撒进去,也非常不起眼,更别说现在,一点基础都没有。

10万大军,还有后续抵达的0万大军,一共0万军队,开始四下活动,不过活动的时间并不长,因为高纬度地区,夏季的时间并不长,进入到阴历八月份左右,就会进入到严冬。

哪怕定海军做出了充足的准备,拥有羽绒服和棉衣这样,可以在高纬度地区,活动的御寒衣物,可是在北方的寒冬,那是自然的禁区,几乎没有多少人,会在冬季里面活动的。

占据海参崴的时候,是在阴历七月左右,差不多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说,不能在冬季到来之前,在海参崴建立大量的建筑物,还有御寒的建筑的话,他们大部分的驻军,就只能够回去。

这就等于说,浪费了半年的时间,虽然说,对于赵信,对于定海军,时间并不紧迫,甚至一定程度上面,只要不过度的刺激北宋,定海军的发展就没有丝毫的问题,用10年,0年,当定海军的民众逐步的接受定海军,彻底的留下来,新生下来的这些年轻的定海军的成员,成长起来之后的,定海军自然而然的就会拿到应该得到的东西。

这一点,赵信也清楚,可是在赵信的心中,只要开启了,那就要尽量的做好,浪费半年的时间,从来都不是他愿意的。

在济州岛上,新建成的水泥厂,几乎全部都转产,高纬度地区使用的水泥,它能够在高寒地区,保持着相对的特性,专门适合高寒地区的保暖的空心砖,还有双层玻璃,也都做出来的,这些都已经在后面的运输船上。

几年的时间,定海军已经跟之前,大不一样了,因为琉球和济州岛的分流,大部分的工业已经转出去了,可是海军和造船厂,一直都集中在了定海军。

虽然负责琉球和定海军的官员,一直都在谋求大型的造船厂,因为他们那里海上活动也相对比较旺盛,可是定海军除了在他们那里兴建了的两个修船厂,还有4个小型的,不超过800料的小型造船厂之外,其他的,还是集中在定海军的运河。

15公里的运河,此时此刻,已经成为定海军最重要的造船基地,拥有超过万料的船坞450个,也就是说,如果各方面的原材料足够,人员齐备的话,定海军可以一次性的兴建450艘万料的大船。

实际上,在拥有了这么多船坞之后,定海军的造船厂,就没有满过。

定海军的造船效率太高了,在统筹和各方面的增强之下,一艘船平均在船坞的时间,减少了很多,以万料的船为例,平均在船坞的时间少于15天。

也就是说,当这个全面开启的话,月产量最少是900万料,实际上,这个数字还有所增加,450个船坞,其中最少有100个是大型的,最大的甚至超过了5万料。

年产量亿料造船基地,就算是到了后世,也是非常可怕的,在钢铁没有成为造船材料之前,单纯的树木,真的不够用。

北宋的森林已经少了,多年的开发,让整个中原,土地的面积很大,可是大部分都是耕地,森林,特别是适合做船材的森林开始变少了。

定海军是的可以减少船材蓄积的过程,可是这个减少,不是变出船材,而且南方的很多数目,根本不适合作为船材,这就大大的减少了船材的获取。

定海军的船的产量,一直受到这个因素的制约,可是总量庞大的,几年的时间,定海军的船舶的吨位,已经超过了8000万,向9000万去了,这些才是定海军跨越海洋,选择在几千里外登陆的根本底气。

军队只是第一波,然后民夫,物资,还有其他的机械,这些就会由无数的船队,源源不断的送过来,在军队登陆的第三天,一只拥有了80艘万料以上的运输船的船队抵达了海参崴,他们带来了差不都5万民夫和规模庞大的物资机械,定海军对海参崴的开发,正式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