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六百六十八章 绝境的种谔

皇宋锦绣 第六百六十八章 绝境的种谔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三关,韩琦的府邸,此时此刻,他正在准备第一封战报,拿下了涿州,还有位于折津府以南的8个州,如果从数字上面说,幽云十六州已经拿下过半,应该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战绩了,可是对于辽国,对于幽云十六州稍稍有了解的,就会知道,幽云幽云,幽州和云州才是关键。

前者就是辽国的南京折津府,后者,则是曾经的山西重镇大同,相对于折津府,大同府更容易一点,可是元昊烧掉了大同府之后,辽国派遣了差不多5万人驻守在那里,加上没有什么土地和财富的关系,拿下那里不是最佳的选择。

折津府啊,这可不是兴庆府能够相比的,这个是中国传统的重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名有号的地方。

以狄青在之前的经历,还有涿州之战表现出来的决断力,拿下应该是不成问题,只不过是伤亡多少。

韩琦的速度很快,工整的小字,在纸张上面流利的书写,忘记说了,这些纸也是来源于定海军。

从赵信进入到定海军开始,定海军已经在方方面面,开始影响整个北宋了,从钢铁,军械,在到普通的产品,似乎赵信有神奇的魔力,任何的东西,落到了定海军的手中,都会质量更好,而且价格更加便宜。

一共用了几页纸,把所有的一切都给讲述的清清楚楚之后,韩琦放下笔,等到墨迹干掉之后,就会派遣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东京汴梁,繁华依旧,似乎因为各种的产品的汇聚,还有东京到应天府的铁路的修建,变的更加的繁华的。

以往,货物的运输,依托于汴河旁边的各种港口,现在又多了一个地方,火车站。

目前,客运列车已经出现,却不是主流,一天只有4班来回,运输的也就是千把号人,可是货运已经开启,而且逐步的攀上高峰。

从最开始,每辆列车之间,需要空出15里,这几乎是一刻钟以上的时间,可是伴随着运输逐步的熟练,特别是对于整体的整合的,目前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7里。

这个不是极限,从发现问题,到制动刹车,就算是在铁道上面,最多也只是需要-里而已,7里有些太高了。

在一条铁路已经建成的前提下,提升整体的运力,一个是速度,另外一个,就是列车的密集程度,前者因为马的速度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之中,有较大规模的提升,可是后者,提升的可能性很大的。

从15里区间,提升到7里,整个运力提升了一倍,本来就庞大无比的铁路运力,再一次的提升,上升到了重要的程度,只要不是漕运这样,大规模的物资从江南集中的运来,寻常情况下,用铁路,甚至比汴河更加的快捷。

汴河可能承载力更大,比如说,千石的大船,可以轻松的在汴河上面运输,这是铁路无法达成的,可是船每天五六十里的航程,跟铁路千里的航程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越来越多的物资到来,特别是其中几乎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来自定海军的廉价物资,占据了整个汴梁的市场,不但带来了更加繁盛的商业,同样也降低了东京居民的生活成本,不说别的,就最基本的粮食来说,米的价格最少降低了一成。

如果说,普通的民众,最为感激铁路的修通,对于粮商来说,那是恨。

粮商凭借着什么赚钱,日常的销售,别开玩笑了,粮食是大宗的商品,无论是运输,还是购买,都会占据庞大的资金,在粮食下来,还有一年之中的绝大部分的日子,粮食的价格是比较平淡的,这也就意味着,粮商们获得的利润实际上是相当有限的,一些渠道和背景不深的粮商,甚至会赔钱。

可是之所以还有这么多人投入到粮食之中,原因很简单,粮食会波动的,天灾**,加上冬季的运力不足,都会引发巨大的波动,有时候,在一些关键时刻,粮食的价格会翻好几倍。

别的东西,价格高的前提下,可以不买,或者是等等,可是粮食怎么能等,七八天不吃粮食,那是要命的。

现在,只要有铁路的存在,运力紧张这一条不存在了,甚至汴梁还可以通过位置的优越性,建设一些粮仓,用于储备,这可要了粮商的老命了,单凭粮食获得的收益,太过微薄了。

如果换一个人的话,说不定,会遭到报复,可是赵信的身份,在底层之中,那是节度使,定海候,在高层之中,那是皇子,别说赵信凭本事挣钱,就算是稍稍越线,也没人敢动,这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平静的东京之中,实际上,是略显有些焦躁的,北伐辽国,这个之前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情,现在却成为了现实。

或许,在太祖的时期,是占据了一定的上风,却没有拿下幽云,后来太宗,真宗,几乎是越来越差,澶渊之盟几乎是城下之盟,辽国很有可能突破整个的防线,攻击到北宋的本土,这才以种种条件最终达成了和平。

到了仁宗时期,辽国一直威胁着北宋,让北宋连一个小患的西夏都摆不平的,更别说直面辽国了。

现在,才几年的时间,北宋的局面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心腹大患的西夏被干掉,拿到了众多的财富,军力提升,有一定的可能拿下幽云。

可能是可能,战争到来的时候,再大的可能性,也未必会变成现实,否则的话,还打什么仗,双方把实力摆一摆,谁高就谁赢就好了。

辽国哪怕是被削弱了,哪怕被北宋的情报机关,查了个底朝天,可是依然是一个强悍的超级大国,万一真的倾全力而来,北宋能够挡住么?

之所以最终决定北伐,幽云只是一个梦想,遍布在整个北方的棱堡群才是关键。

因为水泥的出现,加上贾超昌等的推波助澜,最终,在年的时间之中,在整个北方,特别是集中在三关周围的地方,一共兴建了000座棱堡,在一些关键的地区,可以保证0里一座。

这样的密度的棱堡,加上棱堡强大的防御力,才是最终的根基,未谋胜,先谋败,这是兵法的基础,在目前的状态下,就算是失败,也最多损失先锋的10万禁军的,辽军就算是反击,也未必能够打下河北,说不定,损失惨重之下,还会被反杀。

可是10万禁军,还是禁军之中的佼佼者,谁都不希望,就此被干掉,特别是还有大量的将门精锐在,他们损失,几乎北宋下一代,就没有领军人物了。

按照之前传递的消息,北伐应该已经开始了,有一段时间了,可是在没有战报传回来之前,包括仁宗在内,所有人都不会去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有过什么样的消息,谁都不会去打扰前线,除非有确定的不利的消息。

狄青的战报,就在这个时刻,传递到了枢密院,贾超昌看到之后大喜,立刻入宫。

7天之内,连刻9州,这个速度简直是快的如同火箭一般,战前就算是再怎么乐观的将军,都不可能预见到这样,这几乎是把全部优势都发挥出来,同样的,辽国也没有很大阻碍的前提下。

有这个作为基础,似乎未来的预期,可以乐观一点,比如说,彻底的拿下折津府,并且把幽州和云州割裂开来。

仁宗心头的大石开始落下,就怕没有收获,现在已经确定过了,而且韩琦也在后面附了接下来的举措。

前线,继续的攻击折津府,争取拿下折津府,把属于幽州这边的1个州都给拿下,然后以折津府为中心,依托山海关,建立整体的防御体系,激活长城。

那是终极方案,长城这个在过去,几乎是每一个朝代抵御游牧民族的防线,在目前,哪怕失修,仅仅是基础在,都有很大的利用范围,一旦完成,辽国再也不会是北宋的威胁。

同样的,韩琦也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他此时此刻,已经准备把指挥所前移,进入到涿州,然后以涿州为依托,大量的建设棱堡。

按照韩琦的估计,以简易化的,可以在10天之内完成的棱堡,只要在目前涿州和周围的4个州,建设80个,就足以守住6个州。

前者是远景,后者是基本盘,80个棱堡,还是这种简易的,换算成钱的话,也不过是1万贯,这笔钱,就算是放在赤字比较严重,财政极为紧张的时候,都不是那是一笔非常大的钱,更别说现在。

为了准备北伐,叶清臣已经从各地抽调了相当多的资源,再加上有赵信的帮助,很多方面花钱不多,这个额外的花费,当然愿意买单,用1万贯换6个州,并且还是一个稳定的大本营,这是可以接受。

战时的动作,几乎快到秒速,只要内阁的几个主要的,碰一下头,基本上可以决定一切,很快,一笔1万贯的资金被拨付出来,当然了,不会直接给韩琦钱,那样速度太慢了,由三司负责采购,然后输送物资过去。

在目前战争关键的时刻,韩琦当然不是为了要钱,他更重要的是要物资,而定海军在知道了这些之后,也第一时间保证,大量钢材,水泥,被运送到了三关,而砖头,他的技术含量不高,在定海军开启并且推广之后,已经遍布到了北宋的各个地方了,随便采购一批就可以了。

北宋,正在为了幽云十六州,而全体努力的时候,在关外,辽兴宗还浑然不觉,他还在为追不上那一只骑兵而郁闷。

经过了长时间的追踪,辽兴宗也离开了东京,稍稍的向北,类似巡猎一般,沿着骑兵逃跑的方向,追踪而去。

长时间的追踪,也让辽国发现了不少的东西,比如说,这一个骑兵的装备非常精良,而且训练有素,这不像是的北方游牧部落。

可是这个疑问,一直都含在心中,没有人说出来,原因就在于,没有真凭实据,他们追击到现在,连个尾巴都没有追踪上,无凭无据,你怎么说,辽兴宗已经认定,那是女真人在做怪,已经命令北方的军队,清缴了,这时候提出反对意见,又没有过硬的理由,嫌命长啊。

追踪的辽军,也不都是酒囊饭袋,他们想过,骑兵的携带有限,军粮什么的,应该不多,最初可以吃干粮,可是这都十几天了,干粮应该吃完了吧,这些骑兵,应该需要搜索粮食,做了一些布置,有陷阱,更有一些摆在明面上的东西。

可惜这些无一例外的落空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不成,这些骑兵都是神仙,不用吃饭么?

当然不是神仙,种谔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久,还真的多亏了定海军的标准餐。

按照一个骑士一餐4两,一天下来,也不过是1斤多,他们是一人双骑,只要能够携带100斤的东西,都可以坚持个月的时间,这中间,只要保证了马的消耗就可以了。

东北大地,在夏天,草是随处可见,对于马而言,连续的奔走,可能会掉膘,可是定海军还准备了一些蛋白粉,只要在马吃的时候加上一点,就可以保证这一点,这也是他们屡屡逃脱的根本,补充上面,一直都不少。

4000人,引着辽国几十万大军奔走,说没有压力那是骗人的,并且越是往北方,压力就越发的大,毕竟,这是辽国的地盘,人数还占据优势,长时间的逃窜,肯定会出问题的。

如果种谔不想跟辽军同归于尽的话,就必须找个机会跳出来,否则的话,持续的追击下去,当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或者是补给消耗殆尽,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被围歼。

好在,在之前选择进入到东北的时候,种谔就已经做过计划了,他的目的是东北的白山,哪里是一片深山老林,同样的,是属于女真的区域,一旦进入到这个区域,让辽军跟女真接触,那么久是他逃走的时机,这个时机并不容易把握,可是是唯一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