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驾亲征

皇宋锦绣 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驾亲征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000对5000的战斗,最终只是损失十分之一左右,这一战,放在北宋境内任何地方,都是足以自傲的,可是在种谔的心中,却不是这么想的。

从作战的最开始的状态,宋军就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从最开始就处于先机的状态,并且武器和装备,也不是辽军能够相比的,可是就算是这样,在大集团的战争之中,依然损失惨重,辽军居然单凭蛮力,就造成了超过400的伤亡,直接让种谔接下来的举动无法继续下去,不得不收拾战场离开。

这实际上,就是敌后作战的弱点,为了寻求机动性,北宋放弃了的优势的远程力量,选择了骑兵的,哪怕装备再怎么的精良,在骑兵的对抗之中,都不可能完全的碾压,000对5000还好说一点,万一上升到000对8000,000对1万的话,最终的结果,就会是另外一个结果了。

骑兵,最大的好处,就是行动快速,歼灭的5000骑兵,其中,还缴获了相当的战马,这些马也被牵着,差不多一万多匹,足够全力奔行了,很快,就消失在了天边。

战斗速度太快,又没有多少活口,分散的辽军并没有意识到遭遇到攻击了,一直到天色放晚,统帅发现少了5000骑兵。

统帅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骑兵是遭遇到了不测的,他们只是觉得,或许,是到某些地方远了,没有赶回来,可是整整一晚上没有回来,这就有些大条了,派出大量的骑兵,四下的去寻找,最终,发现了战场。

才过了一天,可是战场上面的惨烈景象,依然是人人瞩目,5000人,加上两三千的马,众多的尸体摆在这里,成为了野兽们的盛宴,秃鹰,野狼,还有其他的肉食动物,它们在这里大大的享受。

看着原来的袍泽,成为了一具尸体,所有看到的辽军都义愤填膺,一些人纷纷请战,可是在稍稍高一级点的将领的眼睛之中,这里,有巨大的不同。

能够让他们都没有察觉,哪怕双方之间的距离不算太近,可是完全没有察觉,那么证明了这个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的。

最关键的是全歼,5000骑兵,还是辽国这边的精锐骑兵,在这么短时间被全歼,难道,这不是一个小股力量,而是一个大股力量。

经验丰富的将领,能够从这个中间,看出来应该是骑兵的对决,只不过,对方损失应该不大,在现场,连一具尸体都没有找到。

出于一个重骑兵的自信,辽国将领很清楚,要想歼灭5000骑兵,哪怕是同等,甚至是更高的数量的前提下,对方都会付出相当的伤亡,他不会想到是三四百,而直接就奔000以上了,对半的换取,这是底线,说不定,还是一比一。

这样下来,这么一个敌人,他们的威胁就更大了,上千的伤亡,甚至更多,一点都没有痕迹和尸体留下,代表着什么,这个骑兵不但庞大,而且的战斗力惊人。

第一时间,这个契丹的贵族想到的,是北面的女真。

这个辽国北方的番薯,长期活跃在白山海水之间,他们比起契丹人,更加的野蛮的,没有多少文明,却非常的善战。

分裂女真部落,一直都是契丹人在做的,实际上,对于部落,都是这么的处理的,可是女真人不但没有被打压,却越发的强大起来,哪怕是分散成了众多的部落,女真人的战斗力也逐步的加强,这一直都是辽国重视的。

可是,女真人也知道,他们完全不是辽国的对手,不但向辽国上供,承认宗主的地位,相互之间也战乱不休的,似乎没有实力,组织上千的骑兵,进入到辽国腹地。

一个又一个的部族被考虑,却没有答案的,因为线索太少了,至于北宋,这位骄傲的契丹贵族,根本就没有考虑,北宋富裕是真的,拥有很多的珍贵的东西,可是让他作战,连西夏都打不过,更别说进入到辽国腹地。

5000人被全歼,让这个将军胆寒,从此,把剩下的5队集中了起来,再也不敢的分散,同时,飞骑急报的辽国。

在种谔在辽东半岛掀起高峰,歼灭了一个5000人的辽军重骑部队的时候,在后世秦皇岛的位置,薛玉率领的船队,再一次的登陆了,这一次,不是夜间,而是白天。

连北宋的沿海,除了少数地区,其他地方都一片荒芜的,更别说辽国,哪怕这里是腹地。

辽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可是他带着很大的游牧民族的气息的,他们追逐着水草,或许幽云十六州是例外,可是除了一些聚居点,不少的人口都分布在草原和城市。

山海关,这个曾经长城的重要关口,在这个时代,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关口的,甚至连驻军都没有,只有驰道在这里通过,周围没有多少的人烟。

哪怕是禁军的步兵,却携带了相当的车马,6000人的队伍,是冒险,却在短时间,抵达到了群山深处的山海关。

这个能够成为明朝,卡主关内关外的一个枢纽的关口,有他自然的条件的,只要稍稍修建,就是一个雄关,易守难攻。

4500名民夫,他们其中,有1500人是来自定海军,他们是成熟的工人,还有工程师,各种的机械,他们是建设的主力,携带的各种方便的工具,可以很快的进行建设,同时,水泥也是高标号的,容易凝结的。

寻常的水泥,可能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够凝结,在没有完全凝结之前,他的防护力不高,可是这个,在目前的温度状态下,只要进行少许的处理,最多4天,就可以彻底的凝结。

一共携带了6个棱堡的材料,甚至在设计上面,这些棱堡他们的高度都不算太高,没有一个可以建设到5米的,最多一个就是5米,也不是很大,比目前北宋最小的棱堡都小的多,这样才能够保证在短时间之内,建设完成。

哪怕是定海军的工人,他们速度比一般的工人快,也是有极限的,在同样的条件之下,更小的工程量,当然建设的快,如果在防御力和效率上面,选择的话,效率应该是最高的。

这时候,最紧张的,就是1500士兵了,在敌人的腹地,只有他们1500人,别说遇到同样数量的骑兵,哪怕是1000骑兵,都可以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威胁,没有棱堡的防护,他们的战斗力根本发挥不出来的。

好在,按照之前的调查,这个时间点,在这里,很少有军队经过,而辽东半岛的布置,也告诉了他们,一旦东京的军队被吸引,他们就足够的安全。

4座棱堡同时开工,以肉眼可以见到的速度,不停的增加,一共堵住了个节点,另外一个偏向西方一点的,暂时顾不上,只要堵住了这么两个,从关外的军队就短时间无法进入,只有这四个完成了之后,才会考虑堵住另外的一个。

辽国不会想到,北宋不但冒险,在辽东半岛,登陆了000骑兵,在山海关这里,也埋伏了大量人员,准备来一场釜底抽薪,辽兴宗和手下的文武百官,还相互的争夺的,本身就恶化的财政状况,又出动了万骑兵,这个出动不要钱啊,不就是几千人,犯得着派出这么多么?

辽兴宗也是头昏脑涨的,就在这个时候,来自东京的急报送了上来。

急报是先送到东京的,东京在紧急的状态下,又派出了万人,这万,比起之前的,慢了很多,不可能立刻出发,要一两天的准备,在这个时间,他们飞骑报给了辽兴宗。

本就被朝臣吵得头昏脑涨的辽兴宗,在看到了这个情况之后,勃然大怒。

东亚最强的辽国,连北宋都不得不低头,西夏都被灭掉的辽国,居然连续的早遇到内部的袭击。

元昊的偷袭,可以说是意外,可是却给辽国沉重的打击,现在又来了,不可能任由他们继续发展,万一出现一些更加可怕的问题,再杀个几百万,辽国连基本的人口都凑不出来。

不顾朝臣们的反对,辽兴宗再一次决定御驾亲征,15万精锐的铁林军,还有禁卫军等在内,5万大军,开始准备出征,哪怕是犁,也要把辽东半岛给犁一圈。

辽兴宗的做法,在后来被认为是巨大的昏招,不但让辽国本就紧张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还丧失了最好的支援机会。

从中京到东京,别看只有几百里,可是对于5万大军的开行,也需要好长的时间,真的当大军进入到辽东半岛,那么南下支援南京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山海关,可是当他最终抵达山海关的时候,却面对着最少4座棱堡的封关。

海船已经连续的运输的几次,大量物资运送过来,6座棱堡建设完成,已经完美的堵住了个关口,在这个前提下,知道辽兴宗御驾亲征在辽东,干脆加强了山海关的防御,4座棱堡的完美结合,山海关牢不可破。

可惜,辽国没有卫星地图,也没有前后眼,他们甚至连对手是谁都没有分清楚,按照前线契丹将军的推断,最大可能就是北方部族,他们连方向都搞错了,最终的结果,当然更加的偏差的。

大军出动,一共用去了7天的时间,这个时间,距离种谔第一次登陆辽东半岛已经过去了15天,距离歼灭的5000骑兵,也已经过去了10天的时间。

在冷兵器的时代,这样的反应速度,已经超过了普通的反应速度,应该算是很快的前提下,可是,他还是慢了一点,实际上,在辽兴宗带领着大军,向西走了之后天,还没有抵达东京的时候,北宋,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时可以动手了。

预定的时间,应该是在种谔登陆之后五六天,可是种谔发展顺利,特别是跟海船的交流,在登陆之后,第一次约定的时间,不但送走了00多的伤员,也送走了000匹以上的缴获,同样的,得到了1500人的支持。

000人,不可能完成整个任务,之前是时间紧急,只是挑选了000人左右,在初步的获得战果之后,当然是加强了力量。

抛开的伤亡的,在种谔的手中,大概有4000人,经过了简单的休整,他又拥有了战斗的能力。

北宋的情报网,现在已经非常发达的,辽兴宗御驾亲征的消息,在他还没有出动的时候,就已经被情报人员判断出来了的。

大量收集各种的军事民用物资,而且遍布在中京的这些士兵,也跟家人告别,这个根本就没有隐瞒,只要是在中京稍稍调查一番,就可以知道。

这种情况下,不能贸然动手,万一这边冲入幽云十六州,那边急报给辽兴宗,然后正好绕个弯过来,那不是等于送死么。

韩琦在认真的分析了消息之后,决定整个作战的时间,退后10天到15天,最起码等到辽兴宗进入到东京,甚至进入到辽东半岛再说。

北伐推迟了一点,可是负责北伐的军队,却一点都没有放松,这是北宋从真宗澶渊之盟之后,最大的对辽国的军事行动,再怎么的准备,也不为过。

同样的,战略的眼光来看,一旦辽兴宗进入到辽东半岛的,之前的布置就起作用了,一方面,山海关这里,继续的加大建设,只要没有被发现,就大规模的兴建,另外一方面,通过联络,告知种谔,不以杀伤为主的,甚至不用拘泥于辽东半岛,在确定把辽兴宗引入了之后,可以考虑,向北。

没错向北,就算是骑兵的机动力灵活,每天三四百里已经是极限了,再跑的话,马还要不要,人还要不要,只要继续的向北吸引,那么辽国在短时间之中,就不会有兵力支持,就算山海关守不住,单纯陆上跑的时间,就会耽误很多,真的要是日夜兼行,跑到的话,骑兵的战斗力还有多少。

一系列的举措布置下来,特别是通过了快马和船只的接引,让三个方面的北宋军队,拧成一股绳,相互联动,互相配合,而此时此刻,连敌人在哪里,敌人的目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御驾亲征的辽兴宗,还沉浸在平叛的快感之中,丝毫都没有意识到,战争已经来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