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

皇宋锦绣 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西湖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大量官员的到来,韩琦刚开始没有在意,实际上,在朝廷询问的时候,他已经有些想法了,调查是必然的,这一点他也没办法,虽然调查会有一些问题,甚至会出现一些弹劾,但是他不怕的,三大功劳之下,他有足够的底气面对任何人,只不过是麻烦而已。

本以为,只有几个,让人把这些使者给安顿下来之后,准备带他们去参观的时候,却发现,还真的没完没了了,第一天到了7个,第二天干脆来了14个,第三天还有。

第二天的参观,基本上,就被取消了,开玩笑,韩琦是枢密副使啊,一方大员,总不能陪着这么一**的没完没了吧,等人到齐,当然了,大部分人都到齐就可以了。

一共就等了4提前的时间,一共来了87个,级别各不相同,有**品的小官,也有四五品的中级官员,他们集合在一起,人数真的不少。

这些官员,聚集在一起,还是有些微词的,之前对于灵州的局势,没有一个直观的看法,这种拖延,在他们看来,或许是一种掩饰,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到来,特别是确定了时间之后,就没什么了,等着参观就好了,真不知道,在这么短时间之中,灵州能够建设出什么东西。

在经过了简单准备,上百辆马车拉着他们离开了西平府,灵州现在,什么都不多的,就是马多,马车就差一点,好在,在原来牛车的基础上面,改装了一下,没有原来马车的那么完备的东西,却也可以接受。

好在去的地方不远,距离西平府,也就是三四十里的样子,马车行进大概是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当他们下车的时候,却发现,远处,听到了巨大的水声,似乎是某一条河流。

难道是黄河么,西北最大的河流就是黄河了,这些官员们之中,熟知西北地形的,少之又少,只有少部分在西北这边当过官,对于西北这边了解的,知道这绝对不是黄河,黄河距离灵州这边,还有很远。

在这里有水的声音,代表着什么,这几个官员之中,又有一个,恰恰是水利方面的,他甚至亲自参与了北方的农田水利的修缮,联想到这么大的水流,位置,难不成,这里会有一个湖?

刚刚在车里,看不到外面,他下意识的向周围一看,顿时愣住了,因为前方有一个小小的丘陵遮挡,看不到水的位置后面是什么,可是在这里,是整个西平府这边,水利枢纽的核心,也就是意味着,大量的沟渠。

没错,这个沟渠真的是多,光是西平湖这边,就有12个主干沟渠,并且在近处,凭借着沟渠的方便,又联络了很多,这位官员看到的,就是如同蜘蛛网一样的沟渠,分布在这个平原之上,并且向远处延伸。

好可怕的工程,这是这个官员第一个想法,他亲自参与了北方水利的修建,很清楚,这样的工程,难度到底有多大的,如果这里再有一个中心池塘,那么,这个工程就着实可怕了。

当他们绕过了一片小型的高地,走到了水响的地方时候,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个让他们震惊的场景。

渭州大会已经过去最少20天了,灵州的工程,也起码开启了30天以上,在商会人员的支持之下,庞大的物资到来,加上辽国方面,也很配合的送来了20万奴隶吗,用于冲抵30万头牛的价值,也可以换到一些差一点的丝绸。

这个数字,在辽国看来很不合理,又不是女人,成年男子,这些放哪里是不稳定因素,还要付出大量的粮食养着,给北宋正好。

这就是体系不一样,在北宋虽然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但是目前灵州这边,却需要大量的人手,这就形成了大批的岗位,在西夏完全没有用,白白养着的人,当然是包袱了,可是放在北宋这边,却可以物尽其用。

这部分人员的到来,却极大的支持了灵州工程开展,牛马虽然可以替代人力,那是在农田上面,真正工程的时候,必须要有人来驾驭这些牛马。

千年发展,让耕地的手段不断的变化,各种先进的犁的使用,让牛马可以很快的发挥作用,最先进的马拉犁,甚至可以比牛犁快20倍,这不代表马比牛强,力量上面,牛更强,可是在某一个项目上面,要看如何的利用。

这些壮年男子的到来,让整个灵州,参与到这个工程人员,增加到了45万人,各种牲口超过30万人,还有一些,被编制在一起牛马,特别是定海军的人员抵达。

别看只有500人,可是这500人,却是经验丰富的,他们其中有不少长期就是从事大型土木工程的,又经过了定海军的经验,在走的时候,还专门研究了大型水利工程,水渠和池塘的挖掘,带去的,也是最适合的工具。

比如说葫芦吊,定海军使用的葫芦吊,可不是简易,几个葫芦的葫芦吊,必须要找寻地方安装,这是进行了的处理,经过了专门的打造和固化,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机器,通过固定和省力,最少可以节约七八成的力,同时安装方便。

拿一个池塘为例,一个池塘如果挖到3米以下,人力已经不可能用铁铲,把尘土杨上来,需要进行搬运,传统工具不太适合,几个人挖土,要几个人来运输,甚至到更深的地步,需要的人员就更多了,这从一定程度上面,减少了劳动效率。

可是每隔20米,固定这么一个葫芦吊,通过省力和布置一些牲口,可以转变用力的方向,让本来只能够人来工作的地方,变成畜力的工作,这样极大的增加效率。

当并列五六头,甚至更多的牛的前提下,借助着省力,可以一次性拉起来10方,甚至是20方的土,极大的增加了挖掘效率。

目前,整个工程,已经开启了50天左右,却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的工程,特别是靠近平西府附近,那个最大池塘,已经接近尾声。

本身,这些官员们刚刚抵达的时候,这个工程还没有彻底的完成,正在收尾,一两天的收尾,加上两天的注水,就是现在的这个样子了。

这个数十个湖泊构成的大型滩涂湿地,采用的方法是中心开花的,在中心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地势最低的地方之一,进行开挖,大概开挖了一个面积在500平方米,深度在20米左右的一个池塘,然后,小心的把其他池塘的水,引入到这个其中,然后,才在放完水之后,开始了整个的开挖的。

最少有1.5万人,1万头大型牲口,还有一些技术人员帮助,这个灵州水利工程之中,最为庞大池塘,后来被命名为西平湖的水利工程,一共用了50天的时间,开挖土方超过了1.5亿立方,加上地势和其他方面影响,只要引水工程完成,累积可以蓄水超过2.8亿立方,比起最初的时候的预想,要高出一倍以上。

一倍以上的蓄水量,这对于周围的支持,可以说是可怕到了极点,挖掘1.5亿,却造成了近乎一倍的效果,这是普通工程所无法想象的,这一个湖泊却不大,只有19平方公里左右。

天然湖泊,很少有这么深的,打个比方吧,太湖算的上中国排的上的淡水湖,可是它的容积只有50多亿立方米,甚至连6立方公里都不到,要知道,太湖的面积,可是2000多平方公里,几乎是现在的100多倍,可是总水量,只有不到20倍,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这个湖泊的深度极大。

与此相对应,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容积超过了整个地球淡水资源的五分之一的贝加尔湖,它的面积只能够在世界上排名第8,可是他水量,是包括长江黄河这样可怕的河流,直接上总淡水容积五分之一,原因就是更深。

平均深度700多米,最深处超过1620米,这就是贝加尔湖的容积根源。

韩琦不知道什么贝加尔湖,他只是知道,更多的水,就可以浇灌更多的粮食,什么资料都不缺,还有足够的人力,原地挖掘,总比沟渠好的多,反正派人,无脑的挖掘就好了。

西平湖也是如此,从一开始,韩琦就把它建的相当的深,人工挖掘之下,只要有足够的人力,就可以把土方挖下来,然后容纳更多的水。

太湖的平均水深,只有3.4米,这里,挖掘的水深超过20米,加上地理位置较低的关系,这里原来的水平位置,比起周围,都要低10米以上,比起黄河,更是低了不少,比起黄河水面,最少是低了35米左右,这样才能够形成足够的水源。

通过深的湖泊蓄水,借助着地势和各种的沟渠的帮助,最少有4个沟渠,联通黄河,然后通过黄河上面的闸口,进行控制,这对于这个时代北宋来说,虽然困难,却不是不能进行,只要黄河上面开的口子小一点,然后多一些布置就可以了,这些问题,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早就解决了,现在,4个沟渠同时注水,每天最少可以注入500万立方米,要完全注入,最少还需要50天的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