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二百九十章 钱币圈子

皇宋锦绣 第二百九十章 钱币圈子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从某种意义上面,说定海币的推开,在最初受到了极大的好评,铜钱是好,可是当铁匠作坊的工资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的前提下,这玩意太中重了。

每一次发工资,都是一种煎熬,就拿牛大力这个级别的大匠来说,一般而言,一个月是200贯到300贯。

听起来,不算很多,可是一贯钱等于8斤,也就是说,一两千斤铜钱,壮年劳力,要十来个,才能够带的回去。

伴随着的铁匠作坊的工资提高,实际上,物价也在上涨,此时的铁匠作坊,真的如同后世中国的东北那样,成为了一个可怕的城市,一个以工人为主体,其他都服务于工人城市。

工资水平的上涨,不但让物价上涨,一些服务业和第三产业也开始兴起,一贯钱,真的不算什么大钱,就算是普通人也可以携带,但是有一点就是,太重了。

一贯8斤,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不当回事,一直都带着这些东西的。

现在好了,一贯只是不到一斤,比之前,最少减少了一二十倍,别管他到底值不值这个数字,拿起来方便就好了。

铁匠作坊这么庞大,跟各地的经销商,跟北宋朝廷,都签订了这么多的订单,生意红火,也不存在骗人,别说是这个定海币,就算是一张白条,他们也认。

当铁匠作坊的工人认可的同时,这个经济环境,实际上,就已经开始的启动了,其他的依靠着铁匠作坊生活的几十万人,他们不可避免的需要接受这一点。

在最初的时候,是有一定的波动,可是当这个钱,随时随地的都可以在钱庄之中兑换,实际上,一个独特的钱币圈子,已经成型了。

大名府,曹刿的府邸,这一个定海币的出现,第一时间,就得到了他的注意,曹刿是北宋少数有经济头脑的官员之一,大名府发展的这么好,离不开他的整体规划。

他当然清楚,以前整个北宋的钱币环境,肯定是有问题的,大的太大,小的太小,铜钱之所以普及,是因为在农村,可能一文钱,已经是很大的零用钱了。

可是在城市,当大部分的收入在一贯以上的时候,铜钱就不方便了,在富贵人家,流通的大部分都是金银,只不过金银很少,也不太稳定,容易波动的。

现在,突然出现的这个定海币,还是当100文的,正好填补了其中的空白,一下子抓住了关键点。

可是,现在有一个问题,很大的问题,这个100文的定海币,能不能持续下去。

交子,皇交子,还有其他的一些替代性的货币,在过去的时间,也时长的出现,也就是政府发行的皇交子,存在时间长一点。

因为有北宋政府的公信力在哪里,可是伴随着财务的紧张,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了增发的环节,这些货币,最怕的就是这个,有点增发,必然会逐步的贬值。

现在,从第一批皇交子出现,到现在,差不多有一段时间了,皇交子开始缓慢的贬值,从最开始的一贯对一贯,发展到现在,不足600文,整整的减少了4成,也就是说,第一批拿到他们的人,最少亏了4成,这对于庞大的发行量来说,贬值的数量非常可观。

不过,定海币有些不一样,他是金属货币,这个金属,很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好么。

在拿到的第一时间,他就认真的看了,不得不说,这玩意做的相当的精美,银色的表面,刻画的相当的完美,整个钱币相当的精巧。

单纯从一块的上面,这个东西,就值100文,可是大批量的前提下,就不值了,物以稀为贵,当一件东西,烂的满大街都是,根本不值。

曹刿得到了那个神兵利器,刚开始,他确实有些感激,可是看到铁匠作坊弄得这么大,他哪怕再傻也知道,这玩意,根本不是稀世珍品,而是可以量产的那种。

好在,铁匠作坊相当的收敛,并没有大规模的推出,否则的话,哪怕它的作用真的很大,价格也会大幅度的降低。

这个钱币,比神兵利器更加的坚固,曹刿也听说了,只是当做笑话,怎么可能。

可是当随便拿着一个,用神兵利器来划,他可没有笨到用神兵利器直接的去砍,万一真的跟铁匠作坊所说的,比神兵利器更硬,那该怎么办。

神兵利器吹毛断发,应该能够留下痕迹吧,有些雕刻的地方,并不是很厚的样子。

尝试的结果,让他郁闷,因为根本就没有办法留下任何的痕迹。

难不成真的是精铁所造,那么,这一个钱币,就真的有价值了,可是这要怎么办,这么的精铁,比神兵利器还要可怕的精铁,还这么的强悍,肯定有人对它产生想法的,到时候,这些东西还不被熔铸了。

曹刿感觉着,赵信不会赔钱,可是应该也赚头不大,这样东西,聚集个几斤的话,也能够打造一件武器了。

曹刿,不可能弄的那么的清楚,他只要尝试,这件东西,有真正的价值就好了。

大名府最近,商贸往来相当的发达,可是因为铁匠作坊的出现,他的商品消耗的特别的多,大量的铜钱之类的,都被他吸纳过去了,引起了市面上面的钱荒,这个已经影响到了大名府的经济发展了,正好有这个,他就主动向赵信提及,大名府会购买价值150万贯的定海币,并且要求铁匠作坊,在定海钱庄,提供不下350万贯的定海币。

一下子,500万贯,这足以解决目前钱荒的问题,还会让大名府更加的繁盛。

这是第一个,政府主动的要求进入流通,虽然只是局限于大名府,可是赵信知道,只要效果好,肯定会在河北流通。

而河北也是整个北宋,相当重要的区域,只要在河北开始流通,那么距离整个北宋流通,也不会很远了。

有些困难,一天24万贯左右,500万,差不多需要20天,加上他之前具现的,还要再等待20天才可以,他有些等不及了。

不过,最终,赵信还是留下来了,厢军的事情,他派遣了薛玉去打前站,到时候,带着孙吉,快马加鞭而去就可以了,20天的时间,暂时在大名府形成一个钱币的圈子,对于未来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铁匠作坊的工人这里,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他们从来不曾知道,有一件东西这么的方便,甚至比起铜钱来说,更加的坚固耐用。

铜钱经过了日积月累,会生锈,会破损,可是这玩意,哪怕是用石头砸,都很难的出现破损。

铁匠们,都是见不到好材料的,在加上这边给的工钱又高,一些有些蠢蠢欲动的,甚至弄50贯的定海币,偷偷的熔铸。

50贯,差不多就是20斤左右,这个也可以打造一个兵器了。

可是,自家的铁匠台,根本熔铸不了,甚至使用了工坊的铁匠台,也不行。

工坊的铁匠台,最多就是熔炼铁的,1500多度,已经是极限温度,可是这个玩意,最少在1700,差了200度,就无法熔炼。

这也引起了众多人的好奇,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么坚固,无法熔炼,还不生锈,天下会有这么的材料么,而且这么一模一样,到底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不提众多人的奇怪,实际上类似的方法,在很多地方上演。

在铜钱比铜都便宜的时候,就有人,专门收集铜钱,熔炼铸造成铜器来赚钱,聪明人,哪里都有,中国不缺这个。

可是这么一个定海币,就奇怪了,划不动,融不了,也加工不了,就如同一个疙瘩一样,看起来在哪里,却永不上。

曹刿的推动,加上铁匠作坊的影响力,当第一批100万贯定海币,在大名府正式的开启的时候,立刻引起了热潮。

大名府钱荒,是市面上的钱荒,在大商人,大贵族的家里,不知道埋藏了多少,他们都是收藏起来,并没有拿出来使用,现在,就兑换给了定海钱庄。

这么精美,还有价值的钱币,哪里找去,方便是一方面的,大贵族和商人,更容易看出他的价值,哪怕是按照之前的精铁价格,都不会多吃亏,更别说,这是远超过精铁的。

老百姓们,虽然没有铜钱,也使用很好,因为铁匠作坊不可避免,会收购一些材料,提供一些工作,甚至让老百姓们来服务一下,这些服务,都是要给钱的,老百姓们刚开始不认可,还不收这个,当大户人家疯狂购买的时候,立刻也就认可了。

一个以大名府和铁匠作坊为中心,总计也不过是700万贯新的钱币圈子,开始成型,不但让钱荒的问题解决了,还创造了一个新的货币,对于赵信而言,也是如此,这些钱币的利润就是数十倍,这还是静收入,未来运营的时候,赚钱更多。

回收的这些铜钱,赵信暂时没用,就只能够堆在哪里,不过铜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只要找到,肯定是一个巨大的财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