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宋锦绣 > 第七百九十四章 细分研究

皇宋锦绣 第七百九十四章 细分研究

作者:十年残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6:49:16 来源:笔趣阁

在飞机的设计过程之中,研究人员慢慢的发现,飞机的性能,集中的体现,就在的发动机上面,发动机的性能,直接决定了飞机的诸多指标,没有一个确切的发动机,很多项目就无法进行下去,一些预估的东西,很难被设计出来,这也是之前,研究难产的根本原因。

一个完全凭借着设计出来的东西,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是一头雾水,一直到内燃机做出来,才算是结束。

内燃机的制作出来,意味着飞机的设计工作,大大的向前迈进了一步,只要内燃机的数据可以达到,就可以制作出飞机。

第一次制作出来的内燃机,他的各方面数据,相对而言还太低了,还不足作为飞机发动机的存在。

定海军由于赵信的指点,在一定程度之下,发展的速度很快,第一次制作出来的内燃机的原型机的,动力已经相当的强劲,比起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内燃机,不知道强了多少,甚至比起商业化生产的内燃机,在各方面的性能指标,也出色了不少,可是对于飞机来说,还是有些不足。

原则上,这个内燃机属于是较为的低级的产品,之前只是考虑解决有无的问题,现在有了,有了发展的方向了,到不用着急了,现在的内燃机的性能太低的,不足以支撑飞机的需要,希望内燃机实验室的做出调整,生产处适合飞机需要的内燃机。

只要伴随着内燃机的性能的提升,还有内燃机的逐步发展的,这是必然的,他会推动着飞机逐步的发展的。

在飞行器实验室刚刚的出现的时候,还有人怀疑,飞机到底能不能制作出来,哪怕有赵信提供的数据,这个疑惑也非常的高。

可是现在当内燃机设计完成,这一种或许在总体的能量上面,没有蒸汽机那么大,在使用的燃料,爆发性,还有小型化上面,他比起蒸汽机要提升好多,这是内燃机的优势。

在经过了简单的测算的,得到了一个难以实现的数据,飞机研究所的人,并没有气馁,反而投入了更大的热情,顺便的,要求内燃机研究所提供更加优质的内燃机。

不过,却没有得到内燃机研究所的答复,原因很简单,汽机的原型机,出来的时候,有多么的庞大,还有众多应用领域,这中间,属于飞机的部分,是其中最为微不足道的一个,最小的一个研究方向。

作为工业革命深入才出现的动力装置的,内燃机的重要性,赵信非常的清楚,这是在蒸汽机之后,第二个动力得突破,无论是动力,还是能效比上面,

比起一般蒸汽机要高很多,

这个从第一代内燃机上面,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个内燃机比蒸汽机的优越性,最关键的是,他使用的不是煤炭,而是燃油,单纯这一点就有巨大的差别。

不说热量单位,就说燃油是液体,煤炭是固体,就可以知道,他的重量了的,同样的立方米的他们,重量上,燃油比煤炭轻的多,也就是说,装备了的同样重量油料,最终产生的热量,远远的在煤炭之上。

同时,重油在爆发性能上面,远比煤炭要高,以一战时期战列舰来说,最初的时候,他们的速度都相对较低,只有改装了重油机组之后,才推动了速度的大规模的上升。

内燃机这样一个装备,更大的用途,不是在飞机上面,按照后世的标准,大型的机械设备,这才是内燃机真正的使用方向的,就是在内燃机的大发展的时候,矿山机械,大型的装载机械,还有汽车,这才让铁路,航运,短途运输,形成了一个网络,这个才是内燃机的真正用途。

矿山机械,大型动力机组,还有起重机等在内的一系列的装备,如果他们被研制出来,会推动定海军的各方面的效率的提升。

实际上,定海军建设,还有生产的效率已经很高了,可是机动车和大型机械的参与,一定会让这个效率更高的。

毕竟,跟单纯的人力相比,机械带来的提升,会更高的,比如说,就拿挖掘机来说,挖掘机一铲子挖掘的土方,可能是十几二十个工人,连续不断工作一天,甚至更多的效率的。

更别说其他的机械,这会让定海军整体的效率提升很多倍的,这才是对整个定海军提升最大的部分,内燃机操纵的机械,适应的领域,要比蒸汽机高的多的多,几乎遍布在各个地方。

赵信还有定海军,几乎必然会向发动机方面倾斜,可是并不代表赵信不看重飞机,否则的话,他就不会向这个方向倾斜。

赵信的提前介入,飞机也单独立项,投入了一定的资金,算是比较的重要,可是跟那些相比,差距还是有一些,甚至投入科研人员也相对较多,可是这个飞机项目,投入不少,只不过,不是最重点的程度。

内燃机地位,别人不知道,赵信当然是非常的清楚的,在知道了内燃机研制成功的消息,也过来看成果,赵信认真的检查了内燃机项目,看了整个原型机,还有实用性的内燃机。

跟之前预料的一样,这个内燃机果然是非常粗糙,不说是功率上面跟蒸汽机相比,就说整体的构架,还有稳定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这是一种产品,最初出现之后,必然的结果,这是很正常的概念,划时代的物品,他在刚刚出现的额时候,总是伴随着巨大的争议,比如说,青铜器最发达的时期,铁器出现了,在最初的铁器,无论是性能,还是各方面,都比不过青铜器,当时铁器还是小规模的生产的,精工打造的精良装备,而不是普及的装备。

秦朝统一中国的时候,主体的兵器,都是青铜器的,铁器很早就已经在南方出现,却没有大规模的铸造和冶炼过,也就是在吴越小范围的出现,对于整个战国时候的大势,没有太多的影响。

可是最终,铁器取代了青铜器,就是因为他拥有无限的发展前景,不停的加强工艺,从最开始,小规模的打造,到大规模的打造,再到对于品质提升,这一点,就要说北宋,北宋是冷锻出现的时代,北宋的铁,几乎是冠绝整个世界,只不过,遇到了更加不讲理,并且更强的游牧民族的。

内燃机是取代蒸汽机存在,在21世纪,蒸汽机的数量几乎很少很少了的,整体的被内燃机所取代,这个足以看出他的优越性了。

这个节点,内燃机才刚刚出现,还不是自然而然研究出现的,他是在赵信的提点之下,并且进行了整体的设计之后,才出现的,几乎是赵信强行推动的才出现的。

作为一个婴幼儿的内燃机,跟蒸汽机比起来,那是婴儿跟成年的差别,蒸汽机经过了接近10年的发展,在定海军目前的科技环境之下,这么长时间的发展,还有各种实用性的科技的使用,蒸汽机已经相当的成熟了。

再怎么的成熟的,不过,却代表着的未来发展的方向的,现在,内燃机是一个婴儿,可是未来的而发展方向是无限的,不说成长为一个成人,就算是刚刚少年,都可以打败蒸汽机,甚至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内燃机已经建立了优势了,比如说在飞行的领域之中。

赵信或许不懂得内燃机的一些道理,却知道,内燃机的一些东西,后世,也算是有车一族,虽然说在帝都,有车一族,并不是什么有钱的,基本的理论,还是知道的,把能够想到的,或者是不能想到的,全部都纳入到内燃机研究所。

什么火花塞,什么冲程,什么挂挡,什么四缸四室,这些或许,他一知半解的填鸭式的灌输,却等于说是一个个的闪光点,在精于研究这些工程师哪里,却是万金不换的宝贝,只要他们弄清楚了整体的结构,就可以把他们制作出来,而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弄清楚的,到底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一点。

赵信的到来,对于内燃机来说,非常的关键,他之前提出的东西,只有一部分,被利用到了内燃机上面,还有很多,因为不理解赵信的意思,没有利用上。

现在,赵信到来,指导这些东西是怎么用的,或许很多,都是鸡同鸭讲,听天书一样的东西,可是少部分,却会给设计师极大的刺激,他们突然像是打开了一扇门,这一扇门,哪怕是残缺的,不怎么的完善的,可是他毕竟是一道门,是会对设计师产生很多的灵感的。

同样的,赵信也带来了材料上面的最新进展,这些关系到定海军未来重要科研的领域,也只有最核心的研究人员的,还有科技方面的高层才知道,之前,内燃机在没有研制成功的时候,是没有资格知道全部高精尖材料的。

现在,伴随着内燃机的研制成功,从某种意义上面,内燃机的序列,不说是超过那些高精尖的材料的,可是起码,也应该是在同样的档次上,这就不存在保密的问题,都是最高端的项目,甚至内燃机项目还要再高一点,得到这些配方和金属的主要指标,那是再说难免了。

金属,性能各不一样,不同性质的材料,在内燃机之中的表现不一样,因为研制的次序关系,内燃机使用的材料,并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尖端的,用更价合适的材料,取代现在的材料,这一定会促进,内燃机的性能大幅度的增长。

定海军刚刚的研制成功内燃机,内燃机还处于最初级的状态之下,内燃机的性能指标,还有很大的提升可能,只要逐步的熟悉内燃机,熟悉他执行每一个步骤理论和发展,提升内燃机性能,并不困难。

这两个方面齐头并进,只要认真研究,并且投入足够多的资源,内燃机的发展速度,一定会很快,或许,这个初生的婴儿,很快就会茁壮成长,甚至在很短的时间之中,派上用场的。

赵信除了推动内燃机本身的提升之外,也赵信还利用对于后世历史的了解,对内燃机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把内燃机的发展方向,分成了三个方向,三个方向的侧重点不一样。

内燃机,在使用方法的不同上面,有不同的使用途径,在后世,就已经分成了不同的部分,分门别类相当的精细的,现在,定海军的科技水准,还达不到那么精细的程度,可是简单的,根据使用途径,进行一番分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也会侧面的促进内燃机,向专精的方面发展。

第一个,小型化,这个当然是针对小型使用范围的,降低功率,从现在的标准功率,降低,尽可能的缩小和简化结果,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个一看,就是为了机动车来准备。

功率越大的内燃机,当然可以推动越是强大的机械,可是在最初的时候,只有小型机动车最容易实现,效率也较高。

第二个大型化和重型化,这个提升足够的功率,则是为了重载汽车,当然,目前液压等一系列的装备还没有完全实现,更多是给火车准备的。

第三个,则是在重量一定,或者逐步的减轻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轻重量,这个一看就知道,是为飞机准备的。

赵信,把内燃机研究,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这三个部分侧重点不同,但是有一点点,原来的内燃机研究所,就有些力有不逮了的。

当负责人提出了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快,他的愿望达成了,从蒸汽机研究所,传动研究所的,金属研究所,抽调了一系列的人员,同时,大学之中的毕业生也向内燃机倾斜,只要是沾边的,都可以被放在的内燃机研究所。

这样的话,别说是分成3个研究所,就算是四个五个,也没有任何的问题,大量人员的到位,更新的构架的构筑,让内燃机研究所的得到变化非常大,有了之前的基础,分成的三个,研究的速度也在加快,而且很快,就可以产生效果,内燃机的时代,即将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