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长歌当宋 > 第三百五十七章有容乃大

长歌当宋 第三百五十七章有容乃大

作者:我欲乘风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22:19 来源:笔趣阁

“黑汗之所以如此快的分崩离析,其根本不在河西而在其国内,同学们请注意,黑汗是一个多民族,多部族,且有着大量地方贵族势力的国家,他们的民族主体是回鹘人和葛逻禄人,但外来民族很多,并且这些民族各自为政,有的以部族的方式存在,有的以宗族的方式存在。”

相对于用兵,叶安更喜欢在大学中的生活,这里的学生充满朝气,没有官场上老油子的苟且,有的只是少年人的锐意进取。

喝了口茶水便瞧见了一个举手的学生,叶安便伸手请他发问。

“叶侯,咱们河西也是如此,为何却完全不同于黑汗?据学生所知,眼下的河西有汉人,回鹘人,党项人,辽人,甚至还有鞑靼人。”

叶安的嘴角挂起微笑,压了压手让学生坐下道:“你这个问题非常好,这也是我今日讲学的目的!”话音落下他便转身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四个字“主体思想”。

“众所周知,河西以汉家为主,但并非是汉家百姓就高人一等,而是说以汉家的思想为主体,河西汉家的主体思想是什么?”

“包容!”

不等叶安说出,已经有学生一口抢答,叶安满意的点了点头:“没错,就是包容!河西一直都是中外连通的所在,不似中原万国来朝的模样,但容纳外来知识,外来技术的气度却要有,这就需要包容!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叶安稍稍顿了一下,继而看着眼前的学生们道:“河西以汉为主体,包容外族,这些外族千百年来同样受到汉家文明的影响,所以天生就有着趋同性,所以很容易团结起来。

但黑汗恰恰相反,黑汗人依靠军队把人们团结在一起,记住这对于一开始刚刚建国的黑汗来说并不算错,甚至任何一个政权初建时都应该如此。

但在接下来的过程中黑汗却错了,其选择以宗教作为他们团结思想的形势,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百姓心中以宗教为先,却不以国家却先,这样如何打造出主体思想的国家?

宗教的思想形势高于国家,只要大家信仰的都一样就都是神的信徒,这时候国家的主体思想就会被削弱,各个部族之间矛盾不断,各个贵族之间明争暗斗,甚至连地方势力之间都暗藏心思,在他们公认的王以及他的家族覆灭后,这些手中有钱,有权,有军队的人就会各自为政,因为这是他们的一贯的思维方式。”

叶安说的话其实并不难理解,只是这个时代的学生受到太多的地域约束,他们没有叶安那般的见识,能得以见到更多的制度,自然也无法做到如此鞭辟入里的总结。

许多人在听了叶安的讲学后恍然大悟,而有些学生发问道:“那我河西之地又该如何团结安西之民?”

“这个问题问的好!”

叶安笑着道:“这就是你们的课后作业,下课之后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自己苦思冥想出解决之法,没有时间限制,写下之后便可交给夫子,我会一一查看,现在下课!”

在大学里叶安极少授课,他不认为自己脑袋中的知识比这个时代的夫子们高强多少,他只是见识的比人家多,懂得面更广而已,但想要精深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时代学者的水平。

但他相信自己这种发散性思维一定能给学生们带来改变,至少在后面听课的夫子们很是满意……

杜夫子在下课后便走了过来,在学生们一一回礼后这才小声对叶安道:“叶侯今日所讲的内容看似简单,但对于这些学子们来说恐怕还是有些深奥……就连老夫都觉晦涩难懂了些。”

叶安笑了笑:“并非生涩难懂,只是夫子在固有的制度中待得太久,而现在的河西之制已经打破了许多传统,国朝这两年一直在提改革之事,我河西何尝不是如此?”

老杜微微点头:“改革乃煌煌大势不可逆也,只是不知方向何在,恐入歧途……”

谁知叶安哈哈大笑:“夫子莫要如此,改革非是洪水猛兽,只需因势利导,河西的制度如何改?百姓所需的,有利河西发展的。哪怕一条政策的改变有利于河西,有利于百姓,便是改革啊!一点一滴,积少成多便是,据我所知眼下咱们河西的制度已经有很多地方超越国朝,单就律法而言便强过《宋刑统》不知多少,现在的司法院已经开始研判法条,如何做到“法不外乎人情,理不外乎人心”。”

杜夫子连连点头:“没错,这一点上司法院总是走在最前面,我等还在研究河西之制的方向在何方,反倒是有些本末倒置。”

“算不得本末倒置,大方向上总是需要人领路的,我只是给了一个大致方向,但如何走下去,该如何走却是你们这些夫子该讨论的事,你们所研究的看似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实际上却非常重要,甚至关乎我河西的未来!”

叶安与杜夫子聊了许久,这里充满了积极上进的年轻人,就算是在这个时代,开放的学术环境也让学生们拥有了自由交流和学习的气氛。

叶安可以肯定的说,这里培养出来的才是河西所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临走之前杜夫子开口道:“距离八月大考不足三月,此次大考乃河西首次,关乎河西各所学校莘莘学子的出头机会,说的难听点便形同国朝的科举。”

叶安笑道:“夫子不说我也会寻你,既然今日你问了,那我就建议一下,只是建议……大学的学生大考应该分为两次。

第一次考学只需能应对其在学校中学习的学问便好,只要通过便能得到学位以证其学历,方便毕业的学生以后参与到河西的各行各业;

第二次则是与授官相连,考题应该更难些,偏向时政、才干等等,我河西政府各衙可从这些通过的考生中择吏,待实习期过可授官身。”

谁知叶安话音刚落,杜夫子便两眼放光道:“叶侯所想正是老夫要说的!叶侯请看,这是我教育司关于大考的章程,虽说叫法不同,但与叶侯所想几近相同啊!”

快速的将手中的文书看完,叶安稍稍呆滞了一下,甚至精神上有些恍惚,文书中的内容和他的想法如出一辙,甚至更为完善,并且这文书乃是教育司的官员商讨一致的结果。

这说明啥?说明制度的完善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啊!

杜夫子不明白叶安为何会毫无反应的离开,尤其是瞧见叶安上马后目光呆滞的向前,直到脑袋撞在了路边的招牌上才吃痛的回过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