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长歌当宋 > 第二百四十三章反攻西夏?!

长歌当宋 第二百四十三章反攻西夏?!

作者:我欲乘风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22:19 来源:笔趣阁

叶安加封冠军大将军已成定局,朝野上下无不哗然,文资加授如此亘古未有,但眼下叶安却开了朝廷先河。

只不过吕夷简等一众两府相公并未上疏劝谏,在他们看来叶安身上的军功便是加封振国大将军都是够的,但于情于理不该加封武散官。

两府相公们没有多说什么,但朝堂之中的言官坐不住了,御史台谏齐齐上疏赵祯,反对加封叶安冠军大将军之位,甚至反对他开府。

开府便是可以设立官署,招纳幕僚,若是再加上仪同大将军那便是可持节为号,虽说这在大宋以形同虚设,但这也是正经的名头,作为文臣的叶安岂能拥有这般地位?!

这在他们看来不是异类,而是逾制……

而这些清流言官上奏的借口也都是“祖宗之法,未有先例,不可擅启,以至文武不分……”

不过有些人倒是觉得给叶安这个加封也不错,甚至很贴切,比如欧阳修,范仲淹等人,在他们看来叶安既是文臣又有武将之风,有谋国之才,又有统兵之能,乃是少有的能臣。

最终的结果还是赵祯敲定的,他早已想清楚,既然叶安如此不避讳的接受自己的加封,那他就已经有了准备。

他表现出来的顺从赵祯非常满意,只有顺从天家,自己心中才更加放心,若他推辞,赵祯反倒是要忧心忡忡了。

曹婉那夜也是用这样的话来劝说自己的,赵祯甚至也觉得自己小题大做,对于叶安这种人,只要给予相应的赏赐,岂能不让他妥妥帖帖?

当然,赐予他这般的加封,那就必须要“拿回”一些东西的……

很快,东京晨报等一众报纸上就出现了叶安加封之事,“康定元年,丁卯,拜云中郡侯,天章阁直学士叶安为冠军大将军,开府仪同大将军,正三品上,为武官的第四级。”

一时间东京城的百姓闻之庆贺,在他们看来叶安镇守北方,让辽朝不敢南犯后,朝廷与官家给予的赏赐。

可事实上却是一种变相的夺权,看看他头上的官爵,没有一个有实职的,就连那云中郡侯也不过是当初向朝廷献上土豆和地瓜这两样祥瑞所获得,而天章阁直学士并未正职,只是能随时入宫请奏,劝谏官家而已,至于冠军大将军……更是让他在文臣中烙上了一个异类的标签。

从今往后叶安再无实权,除了能多召几个亲兵外,开府是不可能开府的……

不过叶安却挺高兴的,整天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没事教教孩子学业,夏天到了顺便在池塘中游个泳什么,过得不亦乐乎。

陈琳更是以养老的姿态待在侯府,只不过一到夏天便躲得远远的,毕竟秦慕慕也是喜欢戏水的,虽说他是个宦官,什么样的女子没见过,可也敌不过叶安杀人一般的眼神,只能灰溜溜的跑去寻铁牛耍去。

陈琳一开始还想要忽悠叶麟给他当干孙子,但挨了他几弹弓后便彻底放弃,这小家伙虽然年纪不大,却鸡贼的很,愣是要当他“干兄弟”。

什么“干兄弟!”陈琳听都没听过,可小家伙却说这样一来他的辈分就比他爹还要高了,以后再也不用被打屁屁了……

叶安不觉得现在的侯府有什么不妥,至于陈琳的警告他权当没听见,自己为何要向赵祯讨要差遣?没有差遣不是更好吗?

至于说皇城司开始懈怠了,虽然心中不爽,但那又如何?柳永还在皇城司中任职,有他再多少也能约束一下他们的行为,只不过还能约束多久,就要看他还能待多久了。

好不容易将皇城司调教出来,让其再度荒废还真有些可惜,但机速司从来是相对于独立的存在,他们虽说不像兵卒一样要每日训练,但对情报的收集和整理却从未懈怠过。

这是他们唯一存在的价值,也是赵祯不得不保留机速司的原因。

只不过情报收集工作有时候也存在盲区和短板,有些时候或许他们收集到的情报就是别人希望他们看到的情报,这就有些被动了……

最近的东京城中算是太平,三川口的战败原因被朝廷有意无意的归咎于黄德和一人身上,并且朝廷中有许多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战败不可怕,战败了还不去总结经验教训,这在叶安看来才是最可怕的!

腰斩黄德和就算完了?人头挂在延州肤施城上就算是给了交代?

刘平是被平反了,可三川口那些战死的大宋将士呢?卢政自己逃回来了,王信从战死将士的尸堆里爬了出来,石元孙不知为何被李元昊给放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有的罪责都被归咎于黄德和身上,这在叶安看来就是个笑话,大宋朝堂上下联合身在延州的范雍一起演了出“太平盛世”的闹剧。

但全天下人仿佛都相信这出闹剧,所有人还单纯的以为大宋真的能抵挡住西夏人的进攻,要不是刘平死战不退,要不是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学,要不是许怀德部及时摆脱西夏追兵,延州城很可能在战争一开始就被攻破。

到了现在也没人提起范雍当初的逃跑主义,甚至没人去在意那战死的近万名彰武军和镇西军将士,仿佛他们的死无足轻重,朝廷也只是草草的以最低标准进行了嘉奖,没人愿意再提起他们。

叶安不知他们哪来的勇气这么做,要知晓消息传到西北会令多少的戍边将士寒心,也会让多少的军属悲号?

国朝失去的是边军将士,可他们失去的却是兄弟,父亲,孩子,甚至是爷爷!

三川口之战虽然结束了,可战争的创伤才刚刚开始,大宋的有生力量被西夏成建制的消灭,若不及时抚慰和重建,很快李元昊便会卷土重来。

不是每一次都能奢望大宋的边军能够深入西夏,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守住城池。

在这天下太平,东京城朝堂与百姓安享盛世之时,叶安终于忍耐不住,不顾秦慕慕的劝阻连上三道奏疏,请求两府加大对彰武军,镇西军的抚恤力度,同时划拨钱粮,调兵遣将重建两军!

但他的奏疏如同石沉大海,无奈之下叶安只能在常朝过后留身奏事,奏请赵祯,但结果还是一样。

吕夷简认为西北地势复杂,只需多修堡寨即可,并且有曹仪坐镇,西夏人定然不敢再度来犯,而李迪则认为李元昊刚刚退兵没多久,不可能再以举国之力南下。

至于薛奎,并没有同意叶安的计划,而是说出了另一种方案,反攻西夏!

听到这个消息的叶安差点没笑出声来,见过自大的没见过这么自大的,是谁给了大宋这般勇气,刚刚战损那么多的边军将士,不想着重建反而想要反攻。

用薛奎的话来说,这便是出奇制胜……而此时的叶安才知道,原来自从三川口战败后,中枢二府就与赵祯开始打算反攻西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