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长歌当宋 > 第三百二十九章尘埃落定

长歌当宋 第三百二十九章尘埃落定

作者:我欲乘风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35:00 来源:笔趣阁

在河西有许多事瞒不住百姓,尤其是关乎所有人利益的事情,更是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开。

榷场务空空如也的消息传出,瞬间便点燃了沸腾的民意,就连秦慕慕都十分惊讶于钱江与张文进摆烂的态度。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代表朝廷,也代表大宋的金融执法机构,应该在第一时间维护大宋交钞的地位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应该选择尽量兑换百姓手中的交钞,并且尽量拖延时间,减缓兑换速度,给河西百姓以信心,说不定就能将这场危机度过。

为此叶安甚至准备了“备案”以保万全,若是出现这样的场面,就必须发动群众大力兑换交钞,并且由河西的衙门对榷场务进行试压,同时再以河西衙门的交钞彻底压垮榷场务。

但眼下这些准备根本派不上用场,榷场务直接摆烂,拒收交钞的同时,也紧闭大门不给河西百姓任何交代,而裴承文对他们的要求很是简单,从他离开起,榷场务上下所有官员不得离开凉州榷场务衙门。

吃喝拉撒等一切生活所需凉州府衙门将派人提供,并且为了张文进与钱江等一众“朝廷命官”的安全,裴承文甚至派兵包围了榷场务衙门。

“快讯!快讯!榷场务衙门拒绝兑换交钞,朝廷交钞恐变废纸!”

“快讯!快讯!裴知府派兵包围榷场务衙门,河西矛盾一触即发!”

“快讯!快讯!交钞价值几何?商贸司审计官言:一切等待凉州府府衙消息为准,在任何政令出现之前继续维持旧制!”

舆论造势这是第一步,无论在什么时候“喉舌”都必须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秦慕慕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除了医疗教育和卫生外,她同样也主抓宣传。

河西的印刷技术非常高,所以报社也有很多家,为了统筹和宣传好政策,叶安与秦慕慕没少在报社上下功夫。

眼下不光是凉州府的百姓惶恐,就连甘州,沙州,肃州等地的百姓也开始变得惶恐不安起来,毕竟河西商贾太多了,消息传播的速度自然也就更快。

就在这民意沸腾的时候凉州府却突然宣布发行自己的交钞,并且允许百姓以旧钞兑换新钞,但要缴纳一笔折旧费。

费用并不算高,旧钞一贯兑新钞一贯需缴纳五十文的折旧费,这对于能兑换一贯钱的百姓来说并不算什么,毕竟少于一贯钱的交钞在大宋还没有出现。

虽然亏损五十文,但毕竟比手中的交钞变成废纸要强的太多,一时间围困榷场务衙门的百姓骤减,所有人都去了河西官营钱庄兑换去了。

新钞与旧钞之间的不同便是新钞上有一条特殊的金属线,熟悉旧钞的百姓一眼便能发现这些新钞都是旧钞改的。

百姓们一开始也是不放心,生怕这新钞步了旧钞的后尘,但河西官营钱庄却声称,无论多少的新钞都能直接换取金、银、铜。

这可是硬通货,无论什么时候金银铜都是可以用来直接交易,如此便给了百姓以巨大的心理保障。

一开始还有很多人试着用新钞兑换成银判,金锭,尤其是商贾,但渐渐的他们发现,兑换成金银铜后交易起来远没有使用纸钞方便。

钱庄最怕的就是挤兑,大规模的挤兑必定会让河西的经融受到致命打击,但河西的钱庄却不怕,不光不怕,刚刚出现的铸币局衙门居然开始用金银铜铸币了!

铜币、银币、金币的出现彻底打消了百姓的顾虑,他们根本就不用把交钞兑换成金银铜,因为可以直接兑换成钱币。

这些钱币的价值都被刻在了表面上,一枚铜币相当于原本的五文钱,而银币相当于五十文,金币相当于一百文。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钱币不纯,但精美的花纹,砸手的重量,并且铸币局的官员还特意在街面上演示钱币融化后得到的金银铜铁含量。

如此一来百姓自然放心,用的也顺心,钱币纸钞建立起了河西全新的货币体系,但凡是有点头脑的人便知道这对河西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榷场中的张文进在得知此事后便在自己的公廨中上吊了,钱江虽然没死,但却失踪了,裴承文得知此事后并不惊讶,而是派人去收敛张文进的尸首厚葬。

可怜,但更可恨,朝堂与榷场务合谋针对河西的一次经融掠夺就如同抢劫一样,但可惜他们的计划却在叶侯当初的计划之中,直到现在才看明白,也算是死有余辜。

但裴承文不明白,为何叶侯能早早料到这一点,河西上下对大宋交钞替代岁币之事可谓是一无所知,并且这种无耻也超乎了河西上下的想象。

现在的河西百姓,谁不说一句朝堂弊政骇人,奸佞当道?

虽然百姓们嘴上没说官家的不是,可私下里对官家的议论可谓是甚嚣尘上,这便是舆论的力量,报纸在有意无意的引导此事制造社会舆论。

张文进为何上吊自杀?因为经此一役河西的新钞将会彻底取代大宋旧钞,无论大宋印制多少的交钞,河西这便都不会承认了,也就是说大宋的交钞在河西成了一张废纸。

更可怕的是,大宋的交钞无法兑换河西的交钞了,因为只有河西户籍的百姓,商贾才能如此做,当然还有一部分经常在河西做生意的大宋商贾,纳税满五年的可以兑换,其余人等一律无法兑换。

每天都能看到河西的百姓与商贾们拿着户籍文书以及缴税证明前往官营钱庄兑换新钞,还有一部分来自大宋其他州府的客商想要兑换,却都被拒之门外。

钱庄门口的维安司兵卒明确告诉所有人,必须持有河西的户籍文书以及缴税证明才能排队,否则便是耽误旁人,扰乱秩序不光不能兑换还要治罪重罚!

若是有人敢起哄,那可就有大乐子看了,维安司的兵卒会毫不客气的将人给抓起来,也不下狱,而是关押在边上的木头囚牢中,让人参观……并且挂上一块大牌子,上书“挑拨民心,怂恿作乱”,每个路过的人都会啐上一口,并“亲切”的问候他八辈祖宗……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部分人站在钱庄门口的队伍边上焦灼的等待,这些人皆是不符合兑换条件的大宋商队里的人,绝大多数来自大宋的四京之地。

都是商人,在经济上有着天然的敏锐性,将最近发生的种种联系起来,很容易便能感知到大宋交钞未来的走势定然会一路向下,甚至变成一张废纸。

除非朝廷会为他们兜底将交钞兑换成铜钱,银判,否则便会在一瞬间倾家荡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