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长歌当宋 > 第六百六十五章夏收的土豆

长歌当宋 第六百六十五章夏收的土豆

作者:我欲乘风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35:00 来源:笔趣阁

刘娥从来都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妇人,相反她在宫中的时间长了,政治嗅觉上的敏锐非一般人能够相比。

在她的眼中,这些黄澄澄的土豆已经不再是土豆,不再是可供人吃的粮食,而是维系自己声望的好手段。

亩产三千多斤,东京城外的这些种植土豆的农户有多少亩土地?千亩!

她在得到司农寺与三司联合统计的数据后便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尤其是在看到范雍颤抖着双手一遍遍的和对过数字后,更是明白土豆对大宋的意义。

整整三百二十八万又七百一十五斤,三万五千多石的土豆,也难怪以范雍这般老成持重的三司使也会有激动到颤抖的时候,这个数字太过吓人。

这还只是夏收的产量,若是加上秋收又有多少,若是东京城外的土地都种植这些土豆产量又是多少,她已不敢想象。

之所以豪气的高价收购这些土豆,那是因为别的地方急需粮食啊!

每年川陕四路的粮食都是紧缺的,赋税又重,以至于不少农人逃进山里做起了山民,人口流失的厉害,朝廷若是减免蜀中的赋税,便会担心蜀中太过强大,增加赋税同样也是逼得人家作乱。

所以朝廷每年都把川陕四路压的半死不活,既不会逼得百姓造反,又把他们压榨的没有多少财富。

蜀中为何多商人?还不被逼得,刘娥深知这是从太宗便开始的疲民之策。

但现在她的机会来了,笼络人心的机会来了,蜀中每年的粮价都是极高的所在,每石粮食甚至超过了五百文的高价。

今年成都府传来消息,从春日里开始蜀中便连降大雨,山洪多发,粮食必定减产甚多,提前奏请朝廷赈济,并减免赋税。

这对常以天府之国相称的蜀中几乎是难以理解的事情,但刘娥知晓蜀中的粮食多被大户垄断,这些大户的背后有很大程度上与朝廷有关。

刘娥深知这是国朝之策,蜀中地势奇险,易守难攻,一旦粮食富足,出川的商人赚取大量财富,若有一天蜀中大乱,朝廷怕是要花费更多的代价才能重新夺回蜀中。

但这并不影响自己对蜀中施恩的机会,说到底蜀中的百姓还是大宋的子民,此时施以援手供给粮食自然是好事。

蜀中缺少粮食,但只要朝廷运去足够的粮食,便能遏制因缺粮而造反的可能,如此一来每年运粮蜀中不光能给朝廷挣到钱,还能遏制蜀中岂不一举两得?!

二百五十文一石的价格收购土豆,再以四百石的价格售卖给蜀中,这样的价格相对于蜀中五百问一石的粮价来说已经是非常便宜的了。

三万石的土豆需要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运抵蜀中,为保蜀中度过这场饥荒,刘娥下旨免去了成都府以及附近受灾州府的夏税,让他们暂度饥荒,待朝廷的粮食运到,自然可解燃眉之急。

虽然三万石的土豆不多,可以大幅减少其他粮食的所需啊!

这才仅仅是千亩地种出的土豆,若是有更多的土地种下土豆,秋收的时候是一副怎样壮观的景象,想到这些刘娥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刘娥带着赵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回宫的一路上皆是百姓夹到的欢呼声,“万岁,万岁”的叫喊传播至整个东京城,城外土地里种出祥瑞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传遍至整个东京城。

东京城外的庄子也终于得到了司农寺的土豆良种,刘娥下旨东京城外的土地不再受限制,可自行种植土豆。

在所有人的眼中土豆便是高产的作物,也是发家致富的本钱,唯有叶安回府之后便让普惠商号准备收购除土豆之外的其他粮食。

土豆固然高产,也是传统粮食的替代品之一,但谁能天天吃土豆?!小麦和稻米依旧是主食啊!

中国人的传统食物还是米面,脱离这些东西单单依靠土豆补充碳水化合物根本不切实际。

叶安从来就没有想过把土豆作为主要口粮,相反而是作为补充粮食,并且土豆也无法替代米面在口粮之外的作用。

土豆产量的增加必然导致稻米和小麦的减少,而许多东西都离不开这这些基础的粮食。

最常见的便是酿酒,传统的酒几乎都是稻米和高粱所酿造的粮食酒,而土豆虽然在后世也能酿酒,但并不普及,更别提这个时代了。

土豆这种高产粮食的出现必定会使得农人大为种植,更别提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官宦人家了,这些人家会夏收过后的土地中种下土豆和地瓜等待秋天的大量收货。

反而是已经种过土豆和地瓜的普通农人在劝农官的指导下,转而开始在地里种植小麦,水稻了,原因很简单,接茬种植会让土豆和地瓜的产量降低,这比什么大道理都要管用。

阳城县的土豆同样也收获了,只是叶安并没有让土豆运到东京城中来,即便是能卖出高价,叶安也不希望赚这笔钱,反而是把这些土豆放入地窖中储存起来。

眼下的东京城迎来了欢庆的节日,所有人都知道土豆的产量有多少,亩产数千斤的粮食单单这个名头已经吓煞人了。

党项和辽朝驻东京城驿馆的官员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赶往东京城外围观过,在瞧见那小山一般高的土豆后大惊失色。

大宋的人口本就多,再加上这般高产的良种,未来的人口会有多少他们简直不敢想象。

而此消彼长之下,以后的党项和辽朝哪里是大宋的对手?别的不说军队总需要人把?军队同样也需要粮食吧?那是用兵的大头开销,可这些土豆只需烤烤便能食用,加上点盐巴胃口就不是一般的好,大幅解决了宋人军粮的问题。

能在东京城中常驻的党项和辽朝官员都不是愚蠢之人,在看到土豆的瞬间他们就已经展开了无尽的“想象”。

但越想越是后怕,大宋每年花费在赈灾粮食上的钱财不在少数,若有了这些高产的粮食,那将会省下大笔的开销,这些钱会用在什么地方?!

必然是兵事啊!宋人对辽朝一直是都是恐惧的,这种恐惧来自于太宗的三次北伐失败,也导致了宋人“兵事不足恐惧症”的诞生,朝廷稍稍有些富裕,便会把钱用在兵事上,大宋禁军数量的逐年提升便是最好的证明。

但这同样也会导致党项人和辽人的恐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