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长歌当宋 > 第七十四章有人恐惧有人欢喜

长歌当宋 第七十四章有人恐惧有人欢喜

作者:我欲乘风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14:48:04 来源:笔趣阁

封建迷信为何难以破除?其本质就是利用了百姓们对科学道理的无知实施的一种欺骗。

但当遇到真正的行家里手时,白莲社的把戏便又不够看了,什么佛像从地里长出来,伸手下油锅,空中飘浮,等等这些在格物学者的手中简直信手拈来,甚至还能每日不重样的表演给百姓看,在老百姓惊呼神奇之后,再用最白话的语言解释给众人听。

通州百姓亲自尝试之后便发现,这些所谓的神迹不过是一些简单的道理而已。

同后世一样,魔术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关键部份的秘密,一旦被揭穿之后,所有人都不会再有新鲜感,而白莲社搞的这些所谓“神迹”更是如此。

变戏法就好好变,将宗教,信仰掺杂其中,再配上“福水”的广告,那可就不是变戏法而是在骗人购物了,还别说这真有种后世带货的感觉……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当白莲社的可笑戏法被揭穿,当叶安的格物学者们在街头轻而易举揭穿白莲社的时候,曾经信奉过白莲社的寻常百姓便立刻觉得自己被愚弄了。

原来观音菩萨的底下是豆芽,原来所谓的油锅也不过是寻常人都能伸手进去的热锅而已,原来所谓的福水根本就没有用处,那些包治百病的实例都是编出来的而已。

通州静海城中,范仲淹与吴遵路二人坐在酒楼之上,看着百姓聚集起来咒骂白莲社信众的时候,两人相视一笑。

“安道啊!你瞧,这百姓也不是好愚弄的,只要教化到了,便自然而然不信白莲社的歪理邪说,格物之妙也非那么的粗鄙,恐非你我所认为的那般匠人之学啊!”

吴遵路苦笑着点了点头,将手中的茶水一饮而尽才感慨道:“还真是如此,别看人家这不是儒学之道,可从内而外无不有我儒学之严谨,且不说一行一动之间的那股儒家气度,有条不紊的言谈便可见其深得儒学真意啊!”

如果不是老范在边上笑眯眯的盯着自己,叶安都有种想要将这两老倌踹下茶楼的冲动,好家伙这时候开始将格物之学往儒学上使劲划拉了,之前那种怀疑的态度可没少让自己窝火。

“先生谬赞了,格物之学难登大雅,乃是儒学之微末,二位亦是儒学大家,何以如此评价?”

话虽然说的恭谦,但语气中满是不服不忿,范仲淹哈哈大笑,用手指了指叶安便冲着吴遵路道:“瞧见没有,这小子还挺回护自己人的!”

吴遵路同样大笑,只不过他在收敛笑容后便意味深长道:“这格物之学可不是你叶安叶长生的私学!本就是源自儒学之物,若敝扫自珍那便稍显不足,何况你叶安就不想将格物之学推广天下?老夫可是听闻,你早有言在先,格物之学本就是源自于儒学之道,怎么老夫现在说几句话你便不高兴了?儒学博采众长,包容并蓄,且不说格物之学本就源于其中,就算是新学,也应互利互补才是,学问终究是人做的!”

叶安苦笑着抱拳道:“吴先生说的是,小子受教了!”

其实吴遵路的话有道理也不讲理,但最后一句话却是实实在在的大实话,学问终究是人在做,而他少说一句,有人便有纷争。

学术之间的纷争并不激烈,真正激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儒学原本是不待见格物学的,但随着格物之学的不断壮大,这门务实之学与儒学之间的交锋必然会上演一场龙争虎斗,而最激烈的恐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了。

无论是范仲淹还是吴遵路,两人在看到格物之学的好处后都想着让其融入到儒学之中,可见两人是并不排斥新学的。

范仲淹的态度与吴遵路相同,他也认为格物的发展离不开儒学,儒学的进取也离不开格物,格物是“器”,儒学是“道”,器、道相合才是至理!

茶楼之上的气氛变得不同起来,原本只是观看格物学者戳破白莲社的骗局,现在却变成了格物学与传统儒学的交锋。

叶安选择妥协,不是因为儒学的势大,而是为了格物的未来,在他看来,格物的未来必然会比传统儒学光明,因为科学这东西本就强大,战胜儒学是迟早的事。

只要能将格物的发展提上日程,甚至融入到科举之中,那无论是大宋的未来还是汉家文明的未来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这个东西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体系,只要系统性的去研究,很快便会用有长足的进步,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是肉眼可见的,研究出来的成果就摆在那里,是实打实的东西,这可要比儒学中的道更有说服力。

这并不意味着儒学不好,相反,只有强大的儒学基础,格物之学在大宋才能长远的发展,儒学所宣扬的大部分价值观也是汉家王朝维系的基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还有维系亲情甚至是国家的孝道都出自于儒学之中。

叶安从未想过推翻儒学让格物学一家独大,那才是真正的愚蠢。

汉家持续数千年的儒学之道相当强大,他给了华夏民族智慧与精神,可以说就算在后世儒学没落的时候,华夏民族最基础的道德标准和生活习惯依旧在以其独特的方式运行。

在大宋,想要推广自己的学说,那就必须有德高望重之人在朝中为你站台,那些保守文人叶安想都不敢想,当初孙奭还在的时候便不止一次劝过他放弃格物之学,也是他最先将格物之学列为匠人之学的。

但有一点叶安清楚,孙奭不是不懂格物的好,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他曾经酒后对好友失言过:“格物之学,其如巨擘,若成显学,儒道恐成从属,故不敢稍假词色!”

对于那种老先生,格物之学是威胁,但对于范仲淹与吴遵路这两位具有变革精神的人来说,格物之学对儒学的帮助利大于弊!

有这两位大家的帮助,叶安相信格物之学的推广一定会有所成就,毕竟范仲淹的新政对科举制度也进行了改革。

叶安自己深知格物的强大,所以他现在只要一个机会,一个能够推广格物的机会就行,至于是否从属儒学……时间会证明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