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神话烘炉 > 第七十三章 妙笔

神话烘炉 第七十三章 妙笔

作者:雪满林中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11-23 14:27:51 来源:笔趣阁

若是那些已经名臣大将,却都已经建功立业,有着各自皇朝气运庇护,就不可能为王真灵所用。

所以,王真灵寻的那些都是出不了头的。

或者因为特殊关系,流落在野的。

此时王真灵笑着对那林梦渠道:“我本来想要写一封信给那当今天子,林卿今日来了,正好帮我润色一二!”

林梦渠也不推迟,知道这是一个考验,顿时欣然应命!

数月之后,消息传来,朝廷大军大败亏输,丧师数万。

原本朝廷大军占据绝对优势的,然而朝廷大军数路合围。

左路军遇到海啸,损失惨重。

右路大军迟疑不进。

只有中路大军却是在主将率领下,勇猛精进,结果却在开战之初,就被一支乱飞的流箭射杀。

以至于军心摇动,士气大跌,军心摇动,大败亏输。

在中路军大败之后,其他各路兵马也都被各个击破。

这等输法,一点也都没有超出王真灵的预料之外。

当天命转移之后,各种坏运气都会降临在你身上。而敌人会相反,有着各种各样的好运气,一切宛如天助一般的顺利……

不,不是宛如。是本来就有着天助!

而在战场上,变数太多,再厉害的名将,也掌控不了所有局势,很多时候都要讲究运气。

一旦运气不在我,那么这般输法就在预料之中了。

也幸好,这大军出发之前,有着交待,保留实力为重。

所以各路撤退及时,没有全军覆没。

饶是如此,从此东胡战场上精锐损失太大。

日后朝廷官军再不敢出城野战,而东胡势力却是越发兴盛起来。

“陛下,臣无能,请求致仕!”

秦君质老泪横流,拜倒在皇帝面前。

这是皇宫寝殿之内,只有君臣两人。

说起来那秦君质不过刚刚五十出头,岁数不算太大。

尤其是对那些善于养生的士大夫们来说,更是如此。

然而接到战报之后,这就在一夜之间,鬓角就生出白发来。

那皇帝见此也是惨然,急忙将秦君质扶起:“不关老先生的事,是朕的旨意。

唉,虽然知道事情艰难……但是朕总想要试上一试,说不定依仗大军,能够犁庭扫穴,灭此大贼……”

“不关陛下的事情,臣为首辅,生了侥幸之心,这才同意派出大军。如今丧师数万,海内沸腾,都是臣之罪过啊!”

这时候秦君质痛心疾首之余,却也生出了一种说不出的心灰意冷的感觉。

似乎天命终究不可违啊!人算不如天算。

再多的的谋划,在那天意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那皇帝却是看出了秦君质的颓唐……这个时候,也很难找出比秦君质更合适的帮手。

却就把一封信拿了出来,道:“这是龙王刚刚送来的信!”

此时,天下也许有很多龙王,但是能够让皇帝只提龙王而不提其名的,恐怕就只有这么一个。

“龙王说什么?”

就连秦君质也都精神一振,显然对于王真灵现在十分信赖。

“东胡虽有天命,然则不过只是小寇。我朝廷根基深厚,像是这样的惨败,都还能坚持十次八次。

但是东胡不行,根基薄弱,只要失败一次,那就是彻底毁灭的下场。

所以我朝廷只要不自乱阵脚,坚守以待,足以坐观其败!

只要我等朝廷修明政治,不出大乱。肯定能够坚持的时间比东胡长,等到东胡出了差错,就是灭亡他们的时候了。”

这是王真灵在信中的意思,当然不会这么直白,而是专门找文人墨客润色过的。

写这些的时候,王真灵就想起了前世的种种例子。

比如明末,若非是流民起义的关系,那满清又那里有机会入关?

再比如隋唐两朝和高句丽之间的战争。

大隋从隋文帝到隋炀帝,然后再到太宗,高宗数朝。

持续数十年的时间不断打击高句丽,其中虽然有着屡次大败,比如隋炀帝的三征高丽。

甚至因为失败太过惨烈,以至于让大隋天下动乱,让李唐夺取了天下。

但是隋唐这边家大业大,能够一次次的失败,最后还是把高句丽给磨死。

只是那些棒子却也好笑,明明是高句丽敌人的三韩之后,却偏偏要冒充是高句丽之后,可谓是打肿脸充胖子了!

当然,其实隋唐迭代的时候,却没有那明末时候凶险。

隋唐迭代的时候,高句丽也没有能够入侵中土。

但是明末,后金入主中土,除了农民起义之外。

更重要的是,后金抓住了机会,征服了蒙古,然后凭借满蒙同盟,这才有实力入关。

而隋唐时候,高句丽可没有本事打败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统一草原……

这些说起来就太远了!

总之,王真灵的核心意思,就是只要我方坚持不乱,那东胡根基太浅,势力太弱,常年累月的战争状态下,肯定是最早支持不住的。

这就是以人的努力,来改换天命!

天命能够赋予东胡种种好运气,难道还能亲自上场,帮他们作战不成?

这封书信,王真灵请来了一位前朝的大文豪来写,整篇文章可谓是气势恢宏,雄辩滔滔。

大凡这等文人之才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的文笔好,所谓妙笔生花,一篇文章做的如同花团锦簇一般。

另外一类就是其中的思想性好,针砭时弊,并且提出解决之法。

然而能够流传千古的,却就是这两者合一的文章。

不仅思想深刻,更是以如椽大笔,写的气势恢宏,雄辩滔滔。

比如前世的谏逐客书之类,就是这般文章。

而那位林梦渠虽然名声不响,但是替王真灵捉刀,写出的这篇雄文,就有着这个意思。

可惜其中涉及了太多的秘密,不能公布出去。

否则就是一篇能够流传几千年的雄文了!

只是看的两句,就让那秦君质热血沸腾,忽然之间,就对自己刚才的心灰意冷赶到羞耻起来。

“信上说的不错,我连人事都还没有尽,哪里到了听天命的时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