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佳咸鱼翻身系统 > 第254章带着系统回五零(18)

最佳咸鱼翻身系统 第254章带着系统回五零(18)

作者:香椿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23 09:25:54 来源:笔趣阁

到了三十里屯女方的家,蔺箫进一步了解情况,姑娘的父母哭着向蔺箫求助:“那个小子小时就身体不好,我们是被瞒着的,是我们小姑子给搭搁的,我们一家不同意。后来我们公公进山打猎被狼吃了,我们婆婆悲伤的得了一场大病。

寻找公公的尸骨就雇了几十人,找了一个多月,才在山里找到几根大骨棒,碎衣服是公公的,一个月光管人饭就吃穷了全家。

婆婆有病了,没有钱医治,小姑子拿来了三十铜板,我们就花了这些钱给婆婆治病,等婆婆病好了,小姑子就提出钱是那家的。

那家只要求给两个孩子定亲,这些铜板就当定亲礼。

我嫌他那个孩子身体赖巴,我怕女儿成了寡~妇,我说什么也不同意。”

那家人就坚持不要钱要人。

一直僵持这么多年,那家人就硬说定了亲。

那个小子要不是身体弱,也不会得脑膜炎。

我是看过那个孩子,一看就是有病的,人家咬死了没问题,孩子就是长得瘦弱,等到了十几岁就会发变起来,成了壮小伙。

十几岁真的是变了,变成了傻子,我们姑娘才十六岁,他们就非得娶进门。

我们孩子还没有到结婚年龄,他们的小子已经二十岁,他们是着急,就要强娶我女儿,我们还五十铜板他们还拒绝,一定让我们女儿嫁他家的傻子。”

姑娘的母亲说的一清二楚,蔺箫已经了然,那一家人就是赖上了这家人。是看这家人过于老实,整个过程就是那家人赖上了这家人,也许起初借钱就是一个坑。

惦记上了人家小姑娘,儿子病弱,估计活不长,为了给儿子延续香火,就要拉着人家的姑娘垫背。

根本没有什么救人的好心。

现在说女方恩将仇报,忘恩负义,人家可没有答应这门婚姻,这就是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了?

这样的话没有道理,看来纠纷不见得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根本就是那家人对这家人狠狠地拍,抓住一个给自家儿子陪葬的。

蔺箫都听得非常气愤,这件事她管定了。

不是管闲事,这是她的责任,。

怎么这么多无赖,都是跟恶霸顽伪军小日本学的吗?这样霸道不讲理。

虽然没有下手抢呢,这样的拉锯战十来年也是磨损人的意志,这家人已经被骚扰得筋疲力尽。

那家人越来越牛皮筋儿。

缠住人家的姑娘不能和别人家定亲,是想把姑娘拖老了,嫁不出去就成了他儿子的。

那家人觉得不犯法,就一直坚持,想把女方家拖垮。

目的是明显的。

蔺箫听完这家人的哭诉,就去男方家。

就到了男方的父母祖父母哥哥嫂子八个人,就和他们座谈。

蔺箫问:“你们俩家到底是定没定亲?”

蔺箫其实根据政策,连调节的过程都不能有,直接宣布婚姻法,就算完事,抗拒国法就是犯法的。

婚姻法第四条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4月13日第一章原则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

男方的强求,就是被婚姻法废除的封建婚姻,男方是不占理的。

一家人在场的都没有文化,蔺箫给他们家念了全部的内容。

这家人是很有心的,没有毛躁不耐烦,也没有瞧不起蔺箫的表情,只是嘴不硬,心思可是硬的。

男方的父亲对蔺箫的提问解释了几个问题:“常主任,你说的女方的母亲说的没有定亲,这个说的是假话。

两家定亲是有媒证的,姑娘的姑姑亲自主持的。

因为她家困难,每年我家为他们提供一百铜子,十一年就是一千铜子,可以折合银子十一两,折合人民币一千一百元,她家居然否认。

要是还我们钱,也就作罢,我们也是懂的律法的,怎么会强娶他家的姑娘?我们明白强扭的瓜不甜,我们也不是那样没有志气,我们的儿子并不傻,得过脑膜炎是真,可是没有后遗症。”

蔺箫接了一句话:“你们在哪里治疗的?”

“是在军队医院治疗的。”这是男方的父亲的回答。

“你们孩子的脑膜炎得了几年?”蔺箫问:才解放一年,哪个个军队医院有收百姓病人的。

“才得的。”

蔺箫就笑了:“你瞪眼说假话,我已经调查清楚,你们这个孩子的病已经七年,哪来的军医给你们治病,难道是小日本的军医吗?”

真是笑话儿,胡诌白咧,还是看她小姑娘好糊弄,就说话天马行空。

男人就是一怔,小毛丫头懂什么?

可是他没有反驳,觉得说的越多越露馅儿,干脆他不说多余的。

只向女方家人索要一千二百块钱。

五十个铜板要一百块钱。

说的不要利息。

女孩儿的姑姑是证人,钱都是她经手给的女方家庭。

这件事是女方的姑姑的证人,按理应该不能向着男方。

这个事件就成了官司,上公堂都打不清。

男方就坚持跟女方要钱,女方不承认花过男方的钱。

蔺箫想:能不能是女孩儿的姑姑昧了良心?

能吗?姑娘的祖母还在,只有这一个儿子,坑了哥哥就是坑了母亲,做女儿的怎么会干这样的事?

女方拒不承认有这样的事,就是没有想歪姑奶奶。

有母亲在,这个中间人怎么能让母亲日夜忧愁,这个时代一千二百块钱是多大的数目,谁家不是一穷二白?怎么掏的出这样多的钱?

只有用女儿顶吧。

可是姑娘家不承认花了那么多年的钱。

最后就得对质,三头对案,能不能明白呢?

姑娘的姑姑和男方是一个村的,蔺箫来了就搜索这两家人的信息。

这个姑姑二儿一女,丈夫早就去世了,家里非常的贫困,因为没有收入,解放前还是扛活的,可是两个儿子都娶了媳妇,虽然房子是坯垛,也得花钱,没有钱也是盖不上的。

一个人三间房,怎么也得几个银元的铜子,五百铜子吧,山上的树可都是有主儿,不是随便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