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佳咸鱼翻身系统 > 第1097章一个宫妃的命运(3)

最佳咸鱼翻身系统 第1097章一个宫妃的命运(3)

作者:香椿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23 09:25:54 来源:笔趣阁

蔺箫强制附了戚姬的体,戚姬还要抗议,蔺箫艳丽的控制了她,就开始查她的家族恨她的历史。

戚姬人本名:戚懿,山东定陶人,汉高祖之爱妃,赵王刘如意之母。

戚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后妃之一。

刘邦和项羽大战时,途径山东定陶,遇见戚夫人。

戚夫人擅跳“翘袖折腰”之舞,是当时的歌舞名家。

刘邦对她十分宠爱,因觉戚夫人儿子刘如意更像自己,而屡次欲废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

因此戚夫人被吕后嫉恨。

为什么为刘邦生下皇三子刘如意的戚姬被吕太后做成了人彘,而为刘邦生下了皇四子刘恒的薄姬却被吕太后放出皇宫去代国做王太后?

为什么为有色而被刘邦纳入后宫的薄姬,竟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没被好酒及色的刘邦临幸?

为何时为汉孝惠帝的刘盈要保护竞争对手刘如意,为何刘盈知道人彘的真实身份便大哭起来,并且卧病一年有余?

为何刘邦的戚姬和项羽的虞姬都是文艺才女?这是一种自然巧合,还是一种人为筛选的巧合?

史记和汉书中的楚汉故事读多了,难免会胡思乱想起来。

当上边这些问题,一个个地在我脑海中出现,蔺箫忍不住把两书中的一些原本可能并不相关的细节串联在一起,从而拼出吕后、戚姬、薄姬、虞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故事。

刘邦和发妻吕雉原本极其相爱,刘邦迎娶吕雉以后,性情大变。刘邦迎娶吕雉之前,怎么看怎么像一个游手好闲且好吃懒做的二世祖: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常常表示要做大事,对于眼前的各种生产劳动不屑一顾;第三,到了参加工作的年纪,只考入体制内做了一名底层的公务员,但却看不起同为公务员的其他同僚。

喜好喝酒,也喜好美色,没钱喝酒时,打白条也要去喝,那么没钱好美色时,会怎样呢?司马迁没有明说,但透露过,刘邦至少有一名外妇,名叫曹氏。

这就是和吕雉成亲前的刘邦,一大堆缺点,但在跟吕雉成亲以后,刘邦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一个原本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的公子哥,突然就常告归之田,如此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定然是因为对吕雉的爱。

也正因为刘邦爱吕雉,所以才会跟吕雉相亲相爱多年,并先后生育了两个孩子吧?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

但后来,刘邦又拥有了戚姬,对待吕雉的态度再次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之所以会疏远吕雉,大约也是因为爱情吧,此时的刘邦已经把当年对吕雉的爱,悉数转移到戚姬身上了,所以才会给戚姬生的儿子取名为如意吧?

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

戚姬是定陶人,又在刘邦成为汉王之后才被刘邦纳入后宫,而刘邦成为汉王时的汉国并不管辖戚姬的家乡定陶,汉王是如何把几千里外的戚姬纳入后宫的呢?

史书中并未记载刘邦纳戚姬的具体时间,但却记载了戚姬所生的刘如意的年龄。

汉十二年十一月,刘邦结束征英布的战争,回到都城长安。

在回到长安之前的路上,刘邦便因征英布时受的箭伤而病重,回到长安之后,刘邦最后一次大动干戈地要改易太子,废吕后子的太子之位,立戚姬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

张良、叔孙通、周昌等大臣或争或谏,刘邦就是不听,但看到太子刘盈身边跟着商山四皓以后,刘邦便断了改易太子的心思。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改易太子的心思是断了,但对三子刘如意的爱却是未减。

刘邦担心刘如意会在他身后遭遇不测,于是闷闷不乐,甚至放声悲歌,而此时的刘如意,年仅十岁。

分封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

居顷之,赵尧侍高祖,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

刘邦的那个年代,人们的岁数全是按虚岁计算的,也就是说,汉十二年时,刘如意虚岁也才十岁而已,而当时的汉用的是秦时的历法,以十月为岁首。

因此,刘如意当在汉三年的十月到九月间出生。

由刘如意出生的时间可以反推出,戚姬最晚当在汉二年一月至汉三年十二月间被刘邦纳入后宫。

在汉二年一月至汉三年十二月间,时为汉王的刘邦曾有一次大规模纳妾的举动。

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

汉二年四月,时为汉王的刘邦率领汉军及五诸侯兵合计五十六万人,攻入项羽的都城彭城,随后占领了项羽的霸王宫。

把项羽的姬妾纳入汉王的后宫,把项羽的珍宝装上汉王货车,把项羽的美酒和鲜肉拿出来宴请诸侯王和大功臣。

而戚姬的籍贯是定陶,定陶恰在项羽的西楚国个管辖范围内,由这些细节可以推测,戚姬或许就是汉王收其货宝美人中的一个,本是项羽美人的女子。

提起项羽的美人,就不得不提起虞史书中的戚姬和虞姬,有至少两大相似点。

第一,都常常不离丈夫左右,被丈夫所宠幸;第二,都是女文青,戚姬擅楚舞且会写诗,虞姬或许不会楚舞,但也会写诗。

为什么戚姬和虞姬如此相似呢?或许戚姬本是项羽所钟爱的女子,但项羽未在征讨齐王田荣时将其带在身边,于是被闯入彭城的刘邦所虏,刘邦爱戚姬的美貌和才华,纳戚姬为妾。

项羽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彭城,但戚姬已被刘邦送回荥阳,项羽与戚姬不得相见。

其后一段时间,项羽遇到和戚姬有着几分相似的虞姬,于是纳虞姬为美人,并吸取了痛失戚姬的教训,时刻将虞姬带在身边,于是虞姬便有了史书记载中的常幸从。

简言之,戚姬是加强版虞姬,虞姬是戚姬的替代品。

垓下一战,项羽大败,只得亡归江东,但项羽放心不下虞姬,担心虞姬重复戚姬的故事,于是在垓下歌中向虞姬问了一个问题:你该怎么办?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用和诗的方式回应了项羽,但现传的和诗为五言诗,恐不是汉初的虞姬所能创作的,且不像和诗,因此,我们已经没办法准确得知虞姬回应的内容了。虽然我们没法得知虞姬回应的确切内容,但却能从史书的记载中知道项羽听完和诗之后的表现。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羽听完和诗,哭了,其他人也跟着项羽一起哭了。

项羽带着大家痛哭一场之后,便披挂上马,带着八百壮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约虞姬是用和诗向项羽保证,她绝不会做第二个戚姬,如果她不幸被俘,她一定会以死相抗。

垓下之战以项羽的自刎身亡而告终,而在垓下惊鸿一现的虞姬却没有在史料中再次出现,很可能是被俘后自杀了。

如果虞姬没有自杀,很难解释为什么虞姬没有被汉王刘邦纳入后宫,毕竟,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就是在前夫魏王豹被杀后被刘邦纳入后宫的。

汉使曹参等击虏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纳后宫。

但薄姬被纳入汉王后宫之后,竟然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没被汉王刘邦临幸过。

这很奇怪,刘邦的为人是好酒及色,而薄姬又是刘邦八个留下名姓的妻妾中唯一一个被记载为有色的,好色之君将有色之人纳入后宫却不临幸,岂不怪哉?对此,合理的解释只有两种。

第一种,此处记载有假,是薄太后后来润色的。

第二种,此处记载为真,薄姬不被临幸的原因是戚姬使了绊子。

要知道,当时的吕雉正在楚营为质,而包括刘邦在内的汉国人可能都以为,吕雉已经死于乱军之中,只不过死不见尸罢了。

此种情况下,生下皇三子刘如意的戚姬很可能没有汉王王后之名但有汉王王后之实,统领汉王后宫的便是戚姬。

戚姬知薄姬漂亮,又知刘邦好色,担心漂亮的薄姬上位,于是想尽办法打压薄姬,致使薄姬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得不到汉王刘邦的临幸。

但身上流着魏国王室血液的薄姬非常擅长宫斗,绝不会在戚姬面前俯首称臣。

于是,薄姬发动已得到汉王宠幸但不够漂亮的发小管夫人和赵子儿演了一场戏,从而激发了刘邦的恻隐之心,得到了侍寝的机会。

始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先贵无相忘。”已而管夫人、赵子儿先幸汉王。

汉王坐河南宫成皋台,此两美人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闻之,问其故,两人具以实告汉王。汉王心惨然,怜薄姬,是日召而幸之。

但随后,戚姬便知道了薄姬已被刘邦临幸,于是继续使用狐媚手段,使刘邦再次冷落薄姬。

薄姬曰:“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高帝曰:“此贵征也,吾为汝遂成之。”一幸生男,是为代王,其后薄姬希见高祖。

薄姬是在生下刘恒之后而不是在得到刘邦临幸之后才失宠的。

刘恒出生于汉四年末,而这一年末,项羽将吕雉放归汉营,也就是说,戚姬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才使薄姬失宠,而薄姬的失宠,或许跟吕雉回归汉营有关。

或许薄姬不是被动失宠,而是主动失宠。在吕雉回归汉营之后,薄姬选择跟吕雉站到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戚姬,与此同时,薄姬也深知,吕雉善妒,她必须选择失宠来取得吕雉的信赖。

这也是为什么,在刘邦驾崩之后,善妒的吕后把戚姬发配到永巷为奴,把其他受刘邦宠爱的姬妾都幽禁,却放薄姬出皇宫到代国去做王太后。

并不是因为薄姬不受宠,而是因为薄姬站对了队。

薄姬的站队,不止这一层收益,薄姬的儿子刘恒做代王时,吕太后可是一次都没搞过刘恒,就连要把刘恒改封到赵地,也是跟刘恒商量着来的,在刘恒婉拒后,吕太后并未发怒。

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

对于后宫中的争斗,刘邦心知肚明。

吕雉、戚姬、薄姬,乃至管夫人、赵子儿、石美人等妻妾的明争暗斗,恰似项羽和项羽所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之间的争斗,为了保护戚姬,刘邦选择将戚姬带在身边,尤其是外出征战时。

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

本来,戚姬以为吕雉已经死于战火,所以在代行汉王王后职权的日子里,戚姬也用真心去对待吕雉唯一的儿子刘盈。

毕竟当时的刘盈已经是太子,她善待刘盈,待到刘邦百岁之后,就算她在刘邦生前都未被扶到正室的位子上,她也能在刘盈袭号为帝后成为皇太后。但可惜,刘邦的正室吕雉并没有死于战火,而是好端端地回来了。

并且在回来之后联合薄姬对付她,她便渐渐地明白,已经不能把未来的希望寄托于太子刘盈身上了,毕竟隔层肚皮隔层山。

戚姬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

戚姬拿出女人的看家本事,一哭二闹三上吊,恰好刘邦也对刘盈不满,于是就坡下驴,刘邦着手改易太子。现在让她装病,就是要保全她的性命。

总之是她先起野心,到了那个份上还要跟吕后示威,如果再那样,谁也改变不了她的命运。

富裕蔺箫才藏起刘如意,蔺箫不能杀无辜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