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佳咸鱼翻身系统 > 第1063章嫁给兵哥的执念(9)

最佳咸鱼翻身系统 第1063章嫁给兵哥的执念(9)

作者:香椿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23 09:25:54 来源:笔趣阁

这个女人看陈秀莲坐月子就更来劲儿了,认为陈秀莲不敢生气,只有忍着她的疯狂,她闹腾陈秀莲就会生气,陈秀莲怕生气就得赶紧给钱打发他们走。

几个军嫂也是看出来她的阴谋,对这样狠毒的亲妈大家都是憎恶极了。

大家都不往这里带东西,在自己家做好了饭送过来,一顿就给陈秀莲送一顿够吃的。

这个做姥姥的,根本就没有看小外孙女一眼,嘴上叨咕:“赔钱货!”

军嫂们都怕陈秀莲生气,没有敢对上顾瑶涵的,跟她拌嘴就是给陈秀莲找气生。

有这样的亲妈陈秀莲从小到大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

心里都为陈秀莲抱不平,可是嘴上不好意思说出来,只要争竞一乱,就会对陈秀莲的身体不利。

本想狠狠地怼顾瑶涵一顿,看着这样子的,只有憋屈着。

可是顾瑶涵没有一点儿自觉,那个嘴一个劲儿的噗嗤。

陈秀莲这个时候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原因是蔺箫掌控着这个身体,拿顾瑶涵的话当了耳旁风。

蔺箫跟她没有任何关系,跟她没有感情没有仇恨。

做个任务怎么会真的生气,想收拾她不费吹灰之力。

给她一个天打雷劈不就得了,这个女人还没有那么大的罪恶,不至于用那个法子。

只要陈秀莲和平安夜没那么软弱,这样的娘家很好治,就是不给他们钱就得了,有什么可怕的?

这些人就是欺软怕硬,让他们杀人他们敢吗?

就是讹自己的女儿,认为是应该应分。

就是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着想。

他们生孩子的初衷就是为的捞一把。

就是抱着得力的目的要的孩子。

蔺箫不让陈秀莲上身,始终掌控这个身体。

到了最后这两口子什么也没有捞到,军嫂门讨厌他们对亲生女儿不好,只给他们找了几件旧衣服,没有给他们拿钱拿东西。

他们也只有灰溜溜的走了。

坐月子是大家帮助的,住院的钱也是军嫂们帮着的,娘家一年要走好几百,还不停的来要,有这样逼迫亲生女儿的吗?没有待见这俩人的,也没有得到好脸色。

平安夜还借了二十块钱给他们当路费,送他们走就告诉他们:八月节给他们一家邮二十块钱,过年一家三十,多的就不要惦记了,如今只有他一个人的津贴,三口之家可没有你们农村的富裕,三口人生活还不够呢,你们惦记也没有用,儿子给父母的养老钱,一个月就只有五块钱,你们不是我的父母,女婿没有赡养的义务,何况你们还没有到养老的时候。

部队领导找他们谈话,平安夜是革命军人,是为国家做贡献的,你们总来捣乱,打扰他的生活,影响了平安夜执行任务的质量,你们这是在破坏国家的秩序,部队只有下放平安夜回农村,连这点儿钱你们也是得不到了。

两人真是被唬了一顿,只有作罢,平安夜告诉他们以后就不要来部队了,平安夜是做保密工作的,泄露了秘密他们会被牵连的。

以后再来部队,路费就要自己掏,从一年的五十块钱里扣。

平安夜说的斩钉截铁,不怕他们不信。

自从这俩人走后,陈家人也不年年来了。

平家人就没有再来过,因为车票涨价,来回的路费都要自己掏。

平安夜真的是没有钱,把战友的钱都要借光了,大家都知道平安夜的亲戚就是狠茬儿,把平安夜盘剥的分文没有,大家都同情平安夜。

都对两家人谴责,这几年就指望陈秀莲在读书的时候打工挣的那点钱维持生计。

可没有人谴责平安夜不孝。

那个把陈秀莲推下河的人也被绳之以法。

因为他又害人被蔺箫抓个正着。

现在平安夜终于摆脱哥们儿的纠缠,两家一家给五十块钱,也没有人来捣乱了,人的毛病都是惯出来的,就不把他们当祖宗供着,就不至于让他们得寸进尺。

陈秀莲一家在部队过了五年,一家一儿一女了计划生育在开展,没有机会再生了。

女儿四岁,儿子两岁,长得漂亮,招人儿稀罕。

这一世陈秀莲终于保住性命,和平安夜喜结连理,而且二人是真爱,一家四口幸福美满。

转眼毕业快十年了,陈秀莲的教师已经转正,工资已经涨到四十多块钱。

两人的工资一个月一百多了,給两家的过年钱已经长到六十块,前世他们也是真爱,却被两家拆散。陈秀莲被人害死,平安夜终身不娶。

过得也是非常的凄惨,这一世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没有蔺箫做这个任务,他们还是不可能到一起。

陈秀莲没有能力抵抗父母包办婚姻,没有能力对抗。

不是蔺箫镇住陈林祥夫妻,陈秀莲也不能进中学,读了那么多年的书。

没有文化就没有工作,二人的婚姻也不能这样顺利,指望平安夜一个人也不能养活两个孩子。

回复高考的时候,陈秀莲才二十八岁,平安夜为了陈秀莲的理想,让她参加高考。

陈秀莲就选择了师范院校,毕业还是当教师,也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

平安夜到了营级,陈秀莲的大学也就毕业了,当了高中英语教师。这下子可算是圆满了。

陈家也没有那样的贪心了,平安夜的父母为了帮着陈秀莲上大学,给他们的孝敬他们也不要了。

现在是过得很顺利,两个孩子一个已经十岁,一个七岁的,懂事又听话。

蔺箫这个任务完成的圆满。

陈秀莲一家不是那个弱女子了,又远离了那个村子,再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蔺箫大可以放心了。

蔺箫看着一家和和美美的,能够放心的离开。

蔺箫想到自己的那个世界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一家是物是人非,根据历史最高司机一家过去一百多年,所有的建筑都变了样儿。

别说是平房,就是低层的楼房都没有了,建筑高耸入云,都是蔺箫看不懂的风格,高科技的世界真是变化太快了。

哪还能找到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连自己女儿的住处也是不能找到了。

她的后代去了哪里也是打听不到了。

蔺箫在贫困时代做任务习惯了,对这些高层建筑有些眼晕。

干脆就去古代做任务。

古代对大家闺秀是很严格的,俞婉蓉,只是一个知县家的千金,也算官宦人家的小姐。

俞婉蓉今年才十四岁,只是可惜母亲去世早,父亲的表妹做了继母,生了一个妹妹俞婉冰,比她小了一岁。

继母对俞婉蓉还是不错的,对她们姐俩看不出有什么偏颇,穿衣,吃饭,没有多大的区别。

俞婉蓉的父亲只是一个县令,就管着一个县的地盘,还是一个穷困县,在老山区,没有人脉,根底,这个县令也是穷人出身,没有钱,没有门路送礼也找不着门路,想送也是没有钱。

俞县令现在的岳家,是个商户,以前俞县令读书科考多得岳家的资助,不然一个穷书生也是考不起的。

他的岳家就是这个继母表妹的娘家也是俞县令的姑姑家。

继母匡氏长得慈眉善目,很和顺的一个人。

和俞县令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俞婉蓉的母亲是和俞县令从小定亲的娃娃亲。

是俞县令的祖父和俞婉蓉的外祖父是陈年故交,给两个三岁的孩子就定了亲。

俞县令读书得匡氏娘家就是俞县令的姑姑家的资助,俞县令聪慧,得了姑父欣赏,就喜欢这个内侄,希望他能够高中,给女儿谋一个好前程,就要把女儿嫁给这个内侄。

可是有俞家的老爷子在,可不要不讲信用退婚,就这样僵持着俞县令娶了俞婉蓉的母亲卢氏。

可是生俞婉蓉的时候就难产而死,因为俞婉蓉小没有人照顾,就急速的续娶表妹匡氏。

就是这样俞婉蓉是继母拉扯大的,看不出来继母对两个女儿有什么不同,继母对妹妹非常的严格,琴棋书画,样样要她精通。

这个妹妹俞婉冰也是很要强,学的特别的认真。

俞婉蓉与妹妹的待遇就不同了,从小就被继母惯成了任性刁蛮,对礼节置若罔闻,针黹不学,文才不佳,随性而为,不拘小节。

看来是继母对她娇惯,对妹妹严厉,好像是妹妹的继母,是俞婉蓉的亲娘。

让人看了就是这样的感觉。

对亲生女冰冷严厉,对继女温柔娇惯,这样的继母世上还真是少有。

可是自己的女儿学成了一个真正的大家闺秀,继女却成了纨绔一样的野蛮女。

俞婉冰上门提亲的不少,知府家前来提亲的就有两家,朝中小官的人家也有上门提亲的。

门第都比县令家高。

继女就不同了,行事莽撞,粗俗无理。

县令家和一般的小官家还要嫌弃她。

前世就是因为才定亲的一个县丞家的公子听说她粗俗不堪,就跟她退亲,她就嫁不出去了,最后俞县令答应了一个丧妻的五十多岁的男人的婚事,是个只有童生的男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俞婉蓉再刁蛮也是不能抗拒父母之命的,俞婉蓉坚决的抵制,自杀而死的时候只有二十岁。

她是没有活够的,可是抗争不了,只有寻死,真是一个敢叛逆的性格,死后见到了亲娘,才知道了亲娘死去的猫腻,自己的死因也是俞婉冰和匡氏制造的氛围,知道她是必死无疑。

原因就是匡氏记恨卢氏占据了她的表哥,俞婉蓉是卢氏的女儿,就是被迁怒的,不是自己的亲生有多么好心的继母吗?

没有卢氏迁怒,继母也不会对继女有什么好心。

活着的时候没有明白一点儿,死后见到了自己亲娘才能明白。回来了,蔺箫带了俞婉蓉的魂魄回到她四岁的时候。

她的生母在她降生的时候就死于难产,蔺箫也是不能挽回了,因为她降生的时候,没有一点能力,蔺箫在她身上什么本事也不能发挥,前三年也是不行。

四岁了,可以满院子跑了。

蔺箫就占据了俞婉蓉的身体,是一个能动的个体了,有了蔺箫的神志,俞婉蓉就能挥发自如。

现在俞县令还没有中进士呢,俞家是耕读人家,家有良田三十亩,倒是能够自给自足。

古代的田在要耕种一年闲一年,那个时代没有农药没有化肥,农家肥能有多少,怎么能够种三十亩地?

就要闲一年是养地,肥田。

不然就是一年一茬也是不能长好庄稼。

一亩地顶多二百多斤粮食的收成,就算一年十几亩地,几口人也就是将就着够吃。

没有生财之道,指望什么用于读书,得了自己的姑姑的资助,俞县令才能塌心的读书,不要自己去劳作,用钱姑父给。

他的姑姑家也不是万贯家财的主儿,就算看他能够有出息才要拉拢他,一个小商人也不是容易的事。

供到他考上了进士就不易了,真是大功一件。

想把自己女儿嫁给这个妻侄,可是妻侄有婚约,怎么谋划也不能夺到手这个妻侄,眼巴巴的看着俞县令娶妻,妻子怀孕生子,可死于难产了,打着照顾才降生女儿的旗号,妻子没有过五七就娶匡氏进门。

俞婉蓉根本就不是匡氏照顾大的,是卢氏的娘家要走了俞婉蓉,养到了四岁却被匡氏要回,因为这个时候俞县令就中了进士,卢氏的娘家不敢抗衡一个进士。

只有把孩子让俞县令带走。

现在俞县令就在郝洲蔚县任县令,这个地方是山区多,百姓贫穷。

俞县令的油水也不多,可是娘家看俞县令中了进士,也就完成了任务,认为俞县令那么聪明,一定会步步升高,他也不是有的是钱,在朝中运动升官钱少也是办不到,所以匡家的钱也就无济于事了。

蔺箫来的这个时候,就是俞婉蓉被俞县令接回来的时候。

俞县令的马车就在回来的半路上,俞县令坐在马车里看着这个四岁的孩子竟走了三年,就住在外祖家,离着几十里地,自己就没有去看过一次,就是认为这个孩子是个命硬的,克母,没有发家的命运。

这样的想法不是他起的念头,是一个道长说的话,才让她的外祖家给抱走,是这个孩子从小不能在自己家长大,就得寄养到佛家或是亲戚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