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984章向明朝请援

扶明 第984章向明朝请援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两千女真人,围着沙俄还没建成的石堡攻打,却被俄军当做靶子一样射杀。

女真人漫野攻击,冲到城下,缺少攻城器械的女真,不停的背后中弹,跌落下来。

一般而言,士卒冲到城墙脚下,便进入守军的射击死角,可是棱堡的结构使得女真无能从任何一处进攻,都会遭受三面城墙的火力覆盖。

一场进攻下来,沙俄几乎没有损失,而女真人却损失三四百人,连头人也被火枪射破了头颅。

萨素布拼了命,将达斡尔头人多普蒂乌尔的尸体抢了回来,大队的女真人围过来,低垂着首,看着首领的尸体,一个个都默不作声,暗暗垂泪,士气极度低迷。

两千人攻打两百人的城堡,十倍于敌,却连城墙都没登上去,还死了三四百人,让女真人彻底丧气。

索伦族头人巴泰尔,注视着普蒂乌尔脑袋被爆开的尸体,一时无语。

“你叫什么名字?”巴泰尔沉默半响,看向萨素布道。

萨素布忙行礼,“奴才,萨素布!”

巴泰尔道:“你很不错,以后就跟着我吧!”说完又吩咐道:“收拾一下,撤离这里吧!”

萨素布闻语,急道:“头领,要放弃攻打罗刹人吗?”

这句话点燃了巴泰尔的怒火,他恼火道:“你没有看见这一地的尸体吗?我们根本不是罗刹人的对手。”

刚才的进攻,让女真人损失惨重,而在惨重的伤亡面前,巴泰尔逐渐清醒,明白仅靠他们,根本无法赶走罗刹人。

既然敢不走罗刹人,那么就只有自己走了。

萨素布的妻子还在罗刹人手中,不知道遭受着怎样的折磨,他心有不甘,“难道我们就让罗刹人凄厉!”

巴泰尔叹气道:“这也是没办法,撤退还能活,不然就只能送死。”说着,他望向远处耸立的沙俄堡垒,目光中流露出恐惧的神情。

“头人,我们可以找援兵,只要有援兵一定能攻破城池,解救族人。”萨素布不愿意放弃。

“可是王爷不肯出兵,我能怎么办?”巴泰尔万分恼火。

在罗刹人侵入黑龙江,占据他的领地海兰泡,他就向兰布请援,可是兰布却只是让他自己解决。

大清国已经分崩离析,兰布虽然称汗,但是一心想着收复辽河平原,重建大清国,没有心思与罗刹人交战。

萨素尔一阵气馁,可随即脑海中,却忽然浮现出松原城看到的场景。

现在仔细想来,那松原城与罗刹人的城堡,样子上竟有些相似。

“头人为什么不向明朝求援?”萨素布忽然说道。

巴泰尔微微一愣,没有说话,他之前确实没有想过这个方案。

在女真人看来,无论是罗刹,还是明朝,都是在入侵他们女真人的领地,损害他们这些头人的利益。

不过现在,他似乎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一六六二年,永历四年,南京新年。

随着明朝国力的增长,以及在海外日益增加的影响,今年前来朝贺的国家又多了许多。

不过,这些国家也并非都是前来朝贡,有几个国家则是希望明朝能够,帮忙调和他们与明朝藩属之间的关系。

说白了,就是儿子把人家欺负了,人家过来找家长告状,想找个说法。

如今明朝复兴,影响力向外辐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在这个过程中,明朝肯定会遇见其他势力,两股势力必然会相互碰撞,强的一方继续向外扩张,弱的一方向后收缩,或者灭亡。

明朝在海上的扩张,不仅与西班牙、荷兰等西方国家存在冲突,与日本、南洋诸多国家,也是矛盾重重。

所以永历四年,赵铭主持的新年朝会,又不是万国来朝的局面,而是日本、东吁等国对明朝儿子们的声讨。

日本德川家指责汉国,对其渗透,掠夺日本国内资源和人口,东吁国则声讨,安南不将他这个东南亚小霸王放在眼里,居然敢不顾东吁的警告,吞并了占城,还支持真腊人对抗东吁。

此外还有马打兰苏丹,控诉延平藩,强占他的港口,荷兰要求延平藩,从巴达维亚撤军。

当然被指责的汉国、延平、安南,自然不会任由指责,在大明爸爸这里,还能让外人把自己欺负了。

朝会上,双方各执一词,而赵铭则直接站在儿子们身后,鼓励儿子继续霸凌。

这样一来,弱小的国家,便只能忍气吞声,或者改变策略,想方设法加入明朝的朝贡体系,只为叫明朝一声爸爸,然后一起霸凌他国。

当然还有一些实力不弱的国家,不会那么容易屈服,使者回国后,便走上了与明朝对抗的道路。

这在赵铭的意料之中,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一个国家要崛起,成为地区霸主,必然要将周边势力都打压下去,进行驯服。

永历四年二月。

天津城外,大沽口码头,数万明军驻扎在海边的旷野里,整齐的大帐一座接着一座,一望无际,从江南调来的船只停泊在海湾内,桅杆如林,十分壮观。

去岁年底,李定国和唐通杀入四川,将尚可喜围困在合州山城。

四川的战局逐渐明朗,明军已经占据很大优势,只有拿下合州,便可直驱成都,占据全川。

在这种情况下,赵铭便准备今年在北方发起一场大战,将河东纳入版图。

河东和巴蜀如同两臂,拱卫着关中地区。

明军若是攻下产粮的巴蜀,再拿下富庶的河东,就等于折断周国两臂,那么取关中便易如反掌了。

因此,刚过完新年,北方河面和海港刚解冻,海面上刮起东南风,赵铭便命令朝廷,向河北调遣军队、粮草和物资。

赵铭本人也从南京出发,来到了河北,一是准备攻取河东的大战,二是视察北方农耕恢复的情况。

清晨,天津城外,赵铭骑马驻立在一大片麦田边。

冬季过去,成片的冬小麦,扛过了严寒,绿绿葱葱的麦苗儿,茁壮成长。

望着成片麦田,赵铭道:“看来河北恢复的不错。”

陪同的官员笑道:“这都是摄政英明,农场投入大量银钱购买种子、农具、雇佣佃户,才能这么快恢复。”

赵铭微微颔首:“有什么问题,需要什么,尽管给朝廷提。”

“摄政放心!现在河北恢复得很好,三年之内,农场就能实现盈利,暂时不需要朝廷拨款。”官员微笑道。

赵铭满意的看了官员一眼,称赞了他几句,遂即继续沿着官道巡视,视察了麦田,农场仓库,还有佃户居住的屋宅。

这时,赵铭刚从一处庄园内出来,几名骑兵便疾驰奔来,为首一骑翻身下马,行礼禀报,“启禀摄政,堵阁部自沈阳有急奏送到。”

说完骑兵呈上一封奏疏,王双忙上前接了,转呈给赵铭。

赵铭微微皱眉,展开奏疏看了一眼,便合上奏疏,沉声道:“回城。”

(求月票,推荐,订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