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976章川东义军

扶明 第976章川东义军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巴县之南,长江对岸的山丘上,几名明军斥候,注意着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长江向西行军。

队伍前面旌旗招展,大旗上面写着一个“李”字,约有两万余人,刺刀锋利,长矛如林,盔甲闪亮,看得出来是一支装备精良的周军。

斥候在山头观察片刻,遂即匆匆从山背面溜下,翻身上了系在山脚的战马,抄小道往南而去。

两日后,李定国得到斥候的禀报,发现驻守重庆的周军,约有两万多人,向泸州而去。

大帐内,参军立时在地图上标注了离开的周军,夏完淳笑道:“尚可喜中计了。”

李定国问斥候道:“敌军装备如何,由谁统帅?”

斥候单膝行礼,“启禀大王,敌军火枪众多,衣甲鲜明,行军时队伍严整,绝不是乌合之众。至于领兵之人,卑职无从探知,只看见将旗上有个“李”字。”

“姓李?这么说,尚可喜还在巴县。”李定国微微皱眉。

夏完淳微笑道:“领兵的应该是周将李国英,此人原来是左良玉部将,颇为善战,尚可喜派他去泸州,说明他已经以为我军主攻川南。现在尚可喜虽还在巴县,但他手上总计三万多人,被李国英带走两万,巴县已经空虚。”

李定国缓缓点头,巴县的周军主力去了泸州,周军主力被调到川南,那么巴县至夔州一线,将得不到周军增援,明军的机会也就来了。

“传我的命令,大军准备出击!”李定国终于下达了出击的命令。

“呜呜~”

号角响起,隐蔽的明军大营立时活了过来,士卒冲出营寨,骑兵牵来战马,迅速完成集结。

~~~~~~

深夜,一场秋雨不期而至,细细的雨线带着丝丝入秋后的寒意,落在穿着蓑衣的士卒身上。

秋雨落下,山林间白雾升腾,大地变得有些凄冷和苍凉。

这里是涪陵江河谷,一支万人的明军前锋,踩着泥泞的道路,不顾风雨的侵袭,快速行军,在山林间蜿蜒谷地疾走。

为首一将,乃是定西军大将白文选,奉李定国之命,向涪州挺进。

涪州位于巴县与夔州之间,上游是佛图关、巴县,下游是丰都、忠州和万县,明军占据此处,便将周军的川东防线拦腰斩断。

周军知道涪州的重要性,所以在涪州和望江关,驻扎了六千兵马。

六千兵马虽不多,但是占据地利,只要防守得当,十万大军也难以攻过来。

这时,经过两天的昼伏夜出,清晨时,白文选所率领的一万前锋,已经抵达了距离涪州三十里的山林中。

这里并没有下雨,白文选见天色渐亮,遂即命令大军在一片树林里休息。

“停止前进,就地休息!”白文选勒马喝令。

军令传递,前进的士卒,立时停下脚步。

走了一夜的明军士卒,从背后取下毛毯和被子,吃了点干粮,便在树林里躺下休息。

白文选翻身下马,将马鞭交给亲卫,找到一块石头坐下,吩咐道:“让诸将前来议事。”

不多时,各营部将,还有参军,陆续过来,在他周围坐下,前来商议攻打涪州的事情。

“从情报来看,驻守涪州和望江关的周军,共计有六千余人,由周将刘之复和齐韩镇守。”白文选用树枝在地上作画道:“望江关在涪州之前,大家说怎么攻打?”

“将军望江关和涪陵,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若是偷袭望江关,涪州必然有防备,这确实不太好办。”部将沉声道。

众人都沉思不语,虽说巴县的周军主力被引走,但是还有万余兵马。

要是明军不能迅速占领涪州,尚可喜肯定亲自率兵赶来,届时明军即便突破周军防守,恐怕也要付出巨大的伤亡。

这时随行的参军陆子勋道:“临行前,夏抚军早有交代,让将军联系川东义军,将军何不派遣斥候,四处看看!”

赵铭不仅给定西军大量装备,还派遣了一批参谋人才进入定西军,协助定西军作战,同时也慢慢掌握和影响定西军。

这些参谋,都是帝国陆军大学的高才生,虽缺乏临阵的谋略,战争的经验,却熟知战场的一些情况,比如查看地图,判断距离,处理情报,协助主将决断。

白文选闻语,想起了李定国的交代,沉声吩咐道:“派遣斥候,去涪州方向看看。”

在崇祯年间,川东石柱宣抚司,出了一位了不得的女将,便是大名鼎鼎的秦良玉。

夏完淳所说的义军,正是石柱宣抚司的人。

当年张献忠入川,秦良玉麾下白杆兵,死伤殆尽,但是秦良玉并未臣服于张献忠,而是在川东继续抗争。

后来张献忠被清军击败,满清占据四川,秦良玉又继续抗击清兵,并关注着江南抗清局势的发展。

在抗清局势逐步好转之后,秦良玉便数次上书,希望隆武朝能够发兵入川,而她则愿意接应大军,帮助朝廷收复巴蜀。

可惜的是,秦良玉并没有等待那一天,她苦苦期盼,望眼欲穿,临死也没有等到王师进入四川。

在秦良玉死后,川东局势恶化,许多力量弱小的义军,不是被歼灭,就是投降。

剩下的义军也损失最大,不少原本十分活跃的义军,都没了消息,不是被灭了,就是藏在深山里了。

秦良玉的族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发生了分裂,一些人不堪围剿,出来投降,一部分则在崇山峻岭中苦苦支撑,多次给明朝发出消息“川东义师,皆打明旗,愿王师早日入川。”

因此,当明朝使者一到,义军首领,就表示原因配合明军。

近些年来,义军一直躲在川东大山之中,并没有出山攻略,吴三桂建立周国后,也顾不上这些山中少民。

因此义军不出山,周军也不围剿,便使得义军得意生存下来。

半个月前,义军首领秦翼明,收到夏完淳的信件,便领着义军出了群山,向涪州方向运动,已经在此等候多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