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860章册封吴三桂

扶明 第860章册封吴三桂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扬州行宫内,刚回来的赵铭,便召集内阁会议。

这时,洗了个澡,换了一身衣物的赵铭,出现在大殿。

陈明遇、堵胤锡等人,立时起身恭迎,“殿下!”

赵铭在中堂坐下,挥手道:“都坐吧!”

在几人落座后,赵铭遂即开口问道:“关中消息送回来呢?”

堵胤锡道:“回禀殿下,已经送回来了。”

赵铭微微颔首,“说说吧!吴三桂为何急于称藩?”

堵胤锡取出一密折,呈给赵铭,“殿下不在扬州,军情司就先送到内阁。”

这时赵铭边看,边听堵胤锡解释道:“年初时,吴三桂率领周军精骑,与山西姜襄,合击了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将中套和前套纳入版图,收服了那里十余万蒙古人。不过蒙古部落一个首领,却逃到了漠西。两个月前,吴三桂收到消息,逃到漠西的那个蒙古首领,正联络漠西的蒙古部落,意图攻击关中。吴三桂决议主动攻击漠西,担心关中空虚,遭受朝廷攻击,为了避免陷入两线做战,所以才急于向朝廷称臣,以便全力对抗漠西蒙古。”

赵铭一边听一边看,已经完全明白,他合上密信,问道:“现在孙可望就在扬州,诸位先生以为是该接受周国称臣,还是拒绝?”

几名内阁学士商量几句,陈明遇道:“殿下。关中之地,有潼关、函谷之固,巴蜀更是蜀道难行。吴三桂具有巴蜀关陇,据地利,朝野想要攻入,并非易事。今吴三桂出兵漠西,关中空虚,于朝廷而言,确实是个机会。”

赵铭微微颔首,不过他心里,却并不想进攻周国,于是问道:“堵先生也这么看?”

堵胤锡沉吟道:“陈阁老说的有理,如今确实是进攻关中的良机。不过臣以为,同时也是收复北京的良机。”

赵铭微笑道:“怎么说?”

堵胤锡沉声道:“臣以为攻关中,不如收复神京!”堵胤锡顿了顿,继续道:“臣的理由有三点!其一,关中虽空虚,但有潼关、函谷之固,朝廷短时间内,未必能攻入关中。其二,朝廷若发兵攻击周国,阿济格定然会发兵南下,为周国解围,如此,朝廷不如攻击阿济格,接受吴三桂称臣,并在周军兵力被蒙古牵制之际,扫灭阿济格!”

赵铭点了点头,堵胤锡之言,正是他所想。

虽说,明军已经铸造出攻城巨炮,但是那炮的作用有限。

一是轰击间隔太长,就如同奥斯曼用巨炮轰击君士坦丁一般,作用其实不大。

二是运送缓慢,现在从镇江运到潼关,得两三个月的时间,而且河南还在两顺王手中,等一路打过去,怕是半年了。

这也就是说,可能还没等攻破潼关,吴三桂可能已经结束与蒙古的战争。

这样一来,赵铭便等于白白丧失了机会。

漠西蒙古,对于赵铭来说,也是个威胁,赵铭确实不想,在吴三桂攻击蒙古时捅他一刀。

堵胤锡见众人颔首,遂即继续说道:“其三,周军如今攻打漠西蒙古,朝廷拒绝周军称臣,从背后进攻周军,等于是帮助蒙古人。虽说,为了取胜,不能妇人之仁,但是臣以为,还是不该这个时候攻击周军。”

赵铭微笑着颔首,“不错!攻打周国,什么时候都可以,没必要在吴三桂攻击蒙古的时候出手。再者,孤王下令,吴三桂立时派使者前来称藩,孤没有理由拒绝。最后,阿济格对于孤的国书,却没有任何表示,连使者都未派,实在不将孤与朝廷放在眼里。”

赵铭环视众人,朗声道:“孤意已决,接受吴三桂称藩之情,并征调各镇兵,汇集扬州,准备北伐,收复神京!”

几名内阁学士闻语,内心不禁都有些激动起来。

“喏!”众人齐齐躬身行礼。

赵铭遂即站起身,挥拳道:“去办吧!”

当下,内阁便替赵铭拟旨,征调湖广、赣南诸镇,并征调汉国、延平藩水军,准备出征。

一时间,十余队插着背旗的骑兵,从扬州奔出,开始传令天下各地。

次日,扬州行宫。

赵铭端坐摄政大殿,两侧站着,文武百官。

拥有关陇和巴蜀之地的周国,向明朝称臣,这对明朝而言,可以说,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因此,赵铭召集群臣上殿,要文武百官一起见证,周国向他称臣。

这必然会使得,赵铭的威望,达到令一个顶点。

这时,孙可望走上大殿,看见两侧站着两三百人,连六七品的小官,也来凑热闹。

赵博安故意的吧!孙可望看到这样的场面,不禁嘴角肌肉扯动。

“臣周国左臣相孙可望,拜见大明摄政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孙可望走到大殿中央,在三百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屈辱的下跪。

十余年来,孙可望跪过张献忠,跪过吴三桂,如今又一人须他下跪,这让内心自视甚高的孙可望,感到异常屈辱。

赵铭却满脸微笑,沉浸在自己的虎威,广布天下的喜悦之中。

这时,赵铭身边,太监庞天寿,遂即展开教旨,朗声宣读,“摄政王制曰:原大明平西伯吴三桂,忍辱负重,忠勇自奋,反戈一击,破奴酋于关陇之间,收复全陕、巴蜀之地,建大功于朝廷。今遣丞相可望入朝,诚心归附。孤闻大喜,代皇帝册封吴三桂为周王,望卿助孤中兴大明,杨威西域,为国朝屏障,望卿恭勉乃事,图报异恩,钦此。”

庞天寿宣读完后,徐徐合上,双手捧到孙可望面前,笑道:“孙国相,接诏吧。”

孙可望听完诏书,不禁皱起眉头,难道赵铭已经知道,周国称臣的目的?

可是居然知道,赵铭为何又同意周国称臣,难道他以为,周国真会就此屈服吗?

“孙国相?”庞天寿小声提醒。

孙可望反应过来,忙双手捧起诏书,伏地跪拜,朗声道:“臣孙可望,代臣主,谢摄政王殿下大恩!”

赵铭满意的颔首,“卿家平身!”

(求月票,推荐,订阅。白天有事,下章六点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