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855章长安使团

扶明 第855章长安使团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自去岁下半年,永历立朝后。

大明内部,已经太平了一年半的时间。

这让几乎连连征战的明军,得以休养,地方上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扬州,曾经是天下第一富庶的城池,在清军南下的过程之中,城池被彻底摧毁。

如今,随着摄政王将行宫和证券交易所设于扬州,扬州城迅速获得了政治和经济中心的位置,城市日渐繁荣。

赵铭并不愿意待在南京,虽说永历对他言听计从,但是只要在南京城,赵铭就总想着,他的上头还有个皇帝,大臣们也会时常想起皇宫中的皇帝。

因此,早前赵铭便不怎么待在南京,十月份之后,更是准备征讨不臣为由,常驻扬州。

现在国库充盈,赵铭又将禁军集结于江北,空虚南京,将兵权牢牢握在手中。

这样一来,赵铭也不担心,南京有什么变化。

此时,随着赵铭和几十万大军驻扎于扬州,使得扬州逐渐繁荣,各地商贾纷纷于此落户,使得扬州逐渐成为江北的商业中心。

近一年来,天下各地的大商人纷纷闻讯而至,在扬州城购买土地开店,一座座店铺迅速在城内拔地而起。

大量商户迁入扬州,进行食盐、棉花、煤炭贸易,形成繁盛局面,而随着赵铭常驻扬州,各地士绅豪族,为了尽量靠近权力中心,也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屋宅。

这使得朝廷光买卖扬州土地,又赚了上百万两。

自明太祖登基,制定了宗藩、卫所、重农抑商的国策之后,明朝中央政府,可以说二百余年间,一直为钱所困,是历代以来,最穷的朝廷之一。

近几十年间,朝廷甚至俸禄都发不出来。

可是自打摄政王当政,钱似乎就不是问题,不到两年,府库就日渐充盈。

赵铭在扬州卖地,开发房地,收割一波,将杨州地价拉高了十倍,更是令朝臣惊叹,佩服得五体投地。

摄政王不仅用兵如神,掌握强大的军队,同时还拥有超强的敛财能力。

军队和钱粮都掌握在手,这不仅让明朝内部的士绅大族意识到摄政王定将一统天下,连周国和东清的不少商人、士绅大族,也意识到夺得天下之人将是赵铭,而不是吴三桂,更不是阿济格。

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赵铭在扬州,扬州便兴起了买地造房的**,各地豪绅大贾都希望在权力中心拥有一处房宅。

这又使得大量普通百姓和工匠涌入,扬州仿佛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是新宅拔地而起,来自天下各地的口音在扬州大街上随处可闻,迅速恢复着扬州的繁荣。

在大明向周边各国发出国书后,从十一月起,就陆续有藩属和临国派遣的使者赶来扬州。

首先抵达扬州的,乃是琉球国,然后是日本德川幕府的使者。

汉国兼并朝鲜,使得琉球王,还有日本都感受很大的威胁,所以纷纷遣使前来。

赵铭亲切的接见琉球王,表示大明藩属,严禁内战,朝廷不会允许藩属之间私自开战进行兼并,但兼并他国就没问题了,而且还很得到朝廷撑腰。

朝鲜的情况比较特殊,一是崇祯年间,朝鲜背叛了大明,向满清投降,已经从藩属国除名,二是朝鲜王室直系绝嗣,所以朝廷才准许汉国兼并朝鲜。

赵铭安抚琉球王,只要琉球国忠于朝廷,便会保证他的安全。

本来赵铭还想提出,藩属国上缴会费之事,但考虑到人家第一次来,加上赵铭还没结果东清和吴三桂,所以就没提这茬。

从明年起,汉国、隆武诸藩,都要向朝廷至少缴纳赋税的三成,今后琉球、安南这些属国,也得上缴保护费。

日本德川家派遣使者前来,则主要是进行试探,窥视明朝的虚实。

如今大明与日本贸易密切,特别是汉国商人深入日本,已经掌握了很大的势力。

这让德川家一方面,多收了很多赋税,一方面,又感受到明朝势力对日本的影响,使他们深感不安。

对此,赵铭只能带着德川幕府的人,参观了江北禁军大营,炫耀武力,希望能够感化德川家,让日本早日称藩。

这日中午,一支船队,沿江西来,于扬州城南,瓜洲渡靠岸。

这是来自长安的周国使团,为首之人,乃是周国左相孙可望。

鄂尔多斯郡王额璘臣,逃到漠西后,游说准格尔台吉僧格,帮助其收复河套牧场,并竭力劝说僧格,如今中原大乱,建议僧格起兵攻击周国,复兴蒙古,入主中原。

从周哥得到的情报来看,准格尔台吉已经动心,并试图说服辉特等部,一起入侵周国。

这让周国上下,不得不去应对蒙古人,无力同时对抗明朝。

有鉴于此,周国派出了,以孙可望为首的豪华使团,出长安,走商洛道至龙驹寨,而后乘坐秦商买布和茶的商船,自丹水入汉江,抵达武昌,而后沿江东下,先到南京,得知朝廷在扬州后,又抵达扬州。

这时,在瓜洲码头,明朝礼部主事王夫之,已经在此等候。

他接到孙可望一行,便陪同着孙可望向驿馆缓缓而去,一边走,一边给讲解扬州风物。

“那里便是证券交易所!扬州能有恢复今日繁华,有他一半功劳!”王夫之指着远处一座三层高得青砖大宅,“天下商贾皆因为它而复扬州,每日都有近千人与此交易。”

王夫之又指着最北面一条繁华的街道笑道:“那就是布街,专门从事棉布交易,许多关中商人,也来此采购。”

孙可望自打抵达武昌后,就一路为明朝繁华感到震撼。

此时,孙可望只是随声应和,显得很是心不在焉。

孙可望一向野心极大,从来不服谁,但是这一路行来,他开始不得不承认,赵铭很厉害,是个难以对付的对手。

这次,他肩负使命,不知道能不能以称臣为条件,拖住赵铭,避免周国两线开战。

“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见到摄政?”孙可望没有心思欣赏扬州的景色。

王夫之却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淡淡笑道:“这个本官也不清楚!还请孙相国,耐心等候。贵国大王的意思,还有国书,礼部会找机会承给摄政王。请孙国相放心!”

(感谢幸福啄木鸟的2000打赏,感谢大佬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