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821章堵胤锡入京

扶明 第821章堵胤锡入京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赵铭担任摄政,迅速清理了南京朝廷,稳住了隆武残余势力,大明朝廷逐步稳定。

为了尽快转移,“灵谷寺之变”的影响,不让朝野有闲工夫深究。

赵铭遂即一面下旨安民,恢复生产,一面编练大军,准备兴兵,驱逐江北的清军。

任何时候,民族主义都是凝聚人心,转移矛盾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虽说,这种手段,往往有很大后遗症,但赵铭现在需要他。

从六月政变结束开始,赵铭就在让人宣传清军在江北的恶行,到八月赵铭提出要驱除江北清军,立时就得到朝野响应,将各人的注意力转移。

虽说,赵铭清洗了大量建武朝的官员,但是更多的人,却被赵铭继续任用,而且他还收编了数万江北军。

这些人许多家眷,还有产业都在江北,在赵铭提出驱逐江北清军后,他们的注意力,立刻就从朱以海被废,同僚和长官被流放,转移到了对东清开战上来。

赵铭遂即以开战为名义,进一步提拔国社党成员,让社员掌握了南京朝廷,各个部门的要职。

只两个月的时间,南京朝廷便彻底控制在赵铭手中,而赵铭也开始着手,增强南京朝廷的实力。

南京,西郊,大胜关。

一艘官船,停靠在岸边,放下船板,下来三名穿着绯袍的官员,十余名随从。

三人站在码头上,只见边上桅杆如林,停泊了上百艘货船。

这时,一队骑兵疾驰到了码头,为首一将翻身下马,疾步上前,对三人行礼道:“末将王双,奉摄政之令,前来迎接三位阁部!”

来人正是奉召令,前来南京的堵胤锡、姜曰广、还有李定国的军师,前云南副使,分巡金沧道杨畏知。

面对如今军阀割据的现状,以及天下三分的局面。

摆在赵铭面前的道路,便有两条,一条乃是,先解决内部军阀割据的问题,完全统一内部,然后北伐,消灭东清,灭亡周国。

另一条道路是,暂时接受国内割据的现状,以抗击外敌的名义,集合各镇之力,于南京朝廷的旗号之下,先击败东清和周国,统一天下,然后进行削藩。

届时,以一统天下之威,足以用相对平和的手段,来完成削藩之举。

此前,隆武朝廷采用的,便是第一条策略,欲图先削藩,而赵铭现在推行的是第二条策略。

这样的选择,乃是因为面对的情况,有所区别,隆武时藩镇实力太强,且抗清的主力就是藩镇,越是对外作战,藩镇的实力增长越快,令隆武寝食难安,而如今赵铭实力,强于所有藩镇,用兵的主力,也是赵铭的属下,不用担心抗清的功绩,占据的州县为藩镇窃取,所以可以选择第二条道路。

即是,先北伐,那边需要稳住国内藩镇,所以赵铭很大手笔的让出三个大学士的位置,来给地方割据势力,来稳住他们,让他们暂时能够与南京一条心,为北伐大业出力。

这样一来,赵铭既可以稳住藩镇,同时将堵胤锡、姜曰广调到南京,将人才收入朝中,也能变相削弱藩镇的实力。

“王将军不必多礼!”堵胤锡微微颔首。

姜曰广道:“那就有劳将军引路!”

杨畏知则继续打量着,大胜关周围的场景,看着江面上商船往来如梭,不禁有些感慨,这是他第一次前来南京,对于江南十分好奇。

王双微笑道:“摄政听说三位阁部,到了南京,让末将快马迎接,正好能赶上下午的内阁议事。”

杨畏知惊讶道:“这么快就要去内阁吗?”

堵胤锡和姜曰广,也都是心惊,没想到刚到南京,就要去内阁理政。

这几个月来,南京朝廷大换血,赵铭虽控制了南京朝廷,但是经历数月混乱,还有剧烈的清洗和人事变动,使得南京朝廷几乎瘫痪,政事一片混乱。

赵铭为此头大不以,正需能臣干吏,来帮忙将诸多事务理顺。

堵胤锡与姜曰广对视一眼,遂即道:“既然如此,那就速速前往内阁吧!”

“诸位阁部可会骑马?”王双遂即问道。

见三人都点了点头,王双遂即令士卒牵来马匹,众人遂即翻身上马,往南京而去。

一路上,看着江面上船只穿梭,扬畏知不禁问道:“这江面上,如此多的商船,都是些何物?”

王双解释道:“这西大多是从江西来的商船,装的乃是瓷器。此前,运不出来,价格低廉,便有商贾前往采购,准备一船船的拉往海外。”

杨畏知若有所感的颔首,想着西南物产,也算丰富,可惜不靠近大海,道路难行,东西运不出来,难以如这江南般繁华。

这时,堵胤锡看着沿江军营,远远听见操练之声,问道:“那是?”

王双解释道:“摄政欲驱走江北清军,那是训练和新整编的禁军!”

近年来,赵铭收降了二十余万大军,如今正借着北伐的名义,重新编练大军,以便彻底掌控南京朝廷的军队。

堵胤锡不禁暗暗点头,虽是政治上的敌人,但是不得不承认吗,汉王的手段过人。

一行人一路奔驰,一路观看,不时询问,等到了内阁,堵胤锡已经大致了解南京的情况。

这时,众人至文渊阁外,赵铭已经率领十余名官员,立于门前恭候。

“哈哈哈~堵阁老、姜阁老、扬阁老,孤王等候多日,就盼着主公前来啊!”赵铭满脸微笑。

他上前拉住堵胤锡的手,目光火热的打量,这位南明最后的救时宰相,心中不禁欢喜,堵胤锡曾经可是他的偶像。

虽说现在立场不同,但是既然来到孤王身边,孤王还不能把你攻略么?

堵胤锡不着痕迹的抽出手来,板着脸看着赵铭,拱手道:“听说摄政急于议事,那就尽快开始吧!”

赵铭见此,笑了笑,侧身拍马道:“堵阁老国士无双,不顾劳顿,便急于为朝廷出力,实乃楷模!”

堵胤锡斜眼看了赵铭一眼,不是你让我等来议事的么?没想到堂堂摄政,居然有多幅面孔。

还记得数月前,赵铭围攻武昌,那面貌是多么的嚣张可恶,现在却又一脸谄媚,完全不像武昌城下的那个汉王。

当下,堵胤锡三人迈步入阁,赵铭跟在一旁,赔笑道:“今日商议之事,乃是关于充实财政,收回市舶司,入股华兴银号,等事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