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732章殖民主义

扶明 第732章殖民主义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辽阔的大海上,福船借着风势,破开海面,带起阵阵浪花,风吹在船帆上发出呼呼的声音,桅杆和船身发出嘎吱嘎吱的轻响。

张益达站在船头,看着海面,此时船只已经进入杭州湾,前方海天相接之出,出现一道灰色的长线。

在张益达旁边,钟业显欢喜道:“哥哥,快到王京了!”

张益达站在船头,意气风发,他们从新明洲出发,航行近四个月,终于抵达杭州。

风帆战舰时代,船在航行时要考虑天气、洋流、季风等原因,不熟悉航线的话,航速并不会很快。

此时从英国到美洲,快点需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慢则需要两个月。

当年麦哲伦横穿太平洋,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如今过去近一百五十年,但船只的速度并没有多大提升,所以张益达走了四个月的时间,可谓相当不易。

张益达高兴谓身后聚集的水手道:“等到了王京,我请大家好好玩几天!”

钟业显等人听后,顿时一阵欢呼,在海上憋了几个月,大家早就憋坏了。

虽然他们中途在吕宋和台湾进行过补给,得到了来南洋讨生活的倭国和朝鲜妇女的慰藉,但是并未久留,现在到了繁华的王京,自然要好好放纵一番。

在众人高兴之余,前方的帆影开始多了起来,从船型来看,最多的是中国的福船,其次是西式的快船,最后是跑倭国那边的朱印船。

在这些船之中,最显眼的则是,几艘巨大的战舰。

“哥哥,有艘水师战船,向我们航行过来,要不要把旗挂起来!”望斗上,杨彦昌大声向下喊道。

张益达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拿起千里镜观看,只见一艘福船,桅杆上挂着一面旗帜,上书一个“汉”字。

张益达不禁有些疑惑,怎么旗帜换呢?难到变天呢?

赵铭刚被封为汉王不久,消息还没传到南洋。

张益达心里担心,不晓得他们的旗帜还有没有用,不过还是道:“挂起来!”

一名水手拿了一面面蓝底的旗帜,飞快爬上望斗,杨彦昌挂起来,旗帜迎风招展,那艘水师战船,开过来片刻后便转弯离去。

张益达见此不禁松了一口气,看来浙江还是赵大帅的天下。

很快,船只沿着海岸航行,在天黑时分,停靠在杭州码头。

这时天色以黑,码头和城中却人声鼎沸,灯火阑珊,来往之人络绎不绝。

船只在码头边上固定,水手们一阵欢呼,便随着张益达下船。

张益达拿出一叠十元一张的华兴票子,交给几个船头,微笑道:“带着弟兄们好好玩!”

众多水手一阵欢呼,便跟着各自船老大,或者独自散去。

张益达则带着几个心腹,往城内去。

杭州城很大,但人口也多,城外形成了不少街市和贫民聚集去,有地方可以消费,但要说繁华,还是得进城里。

虽已经是夜里,王京的城门,却并未关闭,展现出了汉王国的自信,还有实力。

一行人在进入城门时,出示了身份牌,便得以进入城中。

此时,站在杭州的街道上,两侧一家家酒楼客栈店铺分立,沿街商铺都挂着灯笼,将街上照得如同白昼,身穿锦衣华服的男女进进出出,各种欢声笑语,讨价还价,喝酒吟诗,说书唱曲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好一派繁华的场景。

张益达等一众土包子,顿时震惊的愣在街道上。

众人从新明洲柳宿港过来,那里已经被开发数年,可是因为只有不到两千汉人,规模始终发展不起来。

在加上新明洲北部,气候条件不是很好,至今只形成一个村落和简单的集市,周围除了草,就是放牧的羊群,可以说相当的偏僻和落后。

张益达从南而来,好多年没有见过着这样的场景,不禁感慨,“业显,有什么想法!”

钟业显回过神来,脸涨得通红,“哥哥,王京真他娘的热闹!”

张益达却深吸一口气道:“我一定要将村子,也建设成这样繁华的城市!”

议政府为了鼓励移民开拓海外殖民地,颁发了一道旨意,允许士绅、商贾、豪强,甚至普通百姓,开拓殖民地。

百姓开发一亩地,就是一亩地的主人,开发一座村子,就是里长,开发一座城市,就是城主,以后还要封建诸侯国。

议政府不干涉,城主管理自己的城市,允许城主有私人卫队,任命城市官员,只需要每年向议政府缴税即可。

这等于就是恢复先秦时代的封建制度,另不少家族、商贾、都野心勃勃。

张益达得知这条政令后,立时动心,辞掉了新明洲总督府的职务,下海单干,想要建立一番事业。

赵铭这个政策,以后必然会存在隐患,但此时无疑还是比较适用的。

西方已经开始殖民近两百年,不才取这样的政策激励,怎么激起民间的殖民热情。

这时他话音刚落,后面却传来一声大喝,“前面的让让,挡着道了!”

张益达等人闻语,连忙闪到一边,便见一只足有百辆大车的商队,从街道上通过。

钟业显不禁道:“哥哥,这是哪家商号?”

张益达看了看旗帜,沉声道:“是吕宋那边的华兴烟业!”

钟业显不禁露出羡慕之色,“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商社!”

烟草行业乃是暴利行业,议政府禁止民间参与烟业,只许官办,而各官办烟业商社,每年赚钱的银子,比整个王京城上缴的赋税还多,比海洋贸易还要赚钱。

张益达却露出不屑的神情,“哼,他们有官府扶持,距离大明又近,才能发展这么快。要是官府准许商贾参与,肯定挤垮他们!”

这时,天色已晚,众人都有些饿了,张益达便没有瞎转悠,而是带着众人进了一家不错的酒楼,来犒劳众多兄弟。

虽说新明洲还未开发,但是张益达其实不差钱,他这次带来五条船,满载着皮革、羊毛、腌肉,于吕宋销掉一批腌肉,进了些蔗糖,又到台湾卖了一点,进了一些粮食、茶叶和水果,将船舱装满,才来到杭州。

海上贸易,为了利益最大化,船舱不空,每到一个港口,都会补货销货,以求赚取更多银子。

张益达光在吕宋和台湾的交易,就让张益达赚了不少,等五船货卖出去,至少获利上两万两。

进入酒肆,里面坐满了食客,一个个小斯端着一盘盘酒菜,穿行在食客之间,香味蔓延,让人食欲大增。

张益达一行人进来,立时有小厮上来,张益达每要包间,而是在大堂一角坐下。

这时,小厮麻利的擦了擦桌子,热情笑道:“看几位客官远来,是否需要小的推荐!”

张益达坐下后笑道:“把你们的招牌菜,都来一份,在来几斤熟猪肉,几坛好酒!”

“好嘞!”小厮应了一声,就要去安排。

张益达却叫住他,“且慢,我有一些事情,想向小哥打听!”

小厮忙道:“客官尽管说!”

张益达道:“这王京城,哪里可以雇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