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720章江北生变

扶明 第720章江北生变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大沽口,吴越军在此扎下大营。

范文程追到通州后,看见了赵铭的恐吓,一万大军便停在通州,不敢向前进军。

没了清军的干扰,赵铭一面在大沽构筑坚固的营盘,一面派遣李元胤等人,四处出击,席卷附近州县,攻破旗庄,扑杀旗人和包衣兵,解救大量旗奴,前来大沽口。

此时,在大沽口附近,已经聚集了十余万百姓,几万头牲畜,还有大量粮食和军资,但每天依旧还有吴越军领着大批旗奴,进入营地。

附近:一些受不了压迫的旗奴,也杀了旗庄头目,主动前来头靠。

看着赵铭将河北搞得一团糟,大量旗庄、旗田遭受毁坏,无论是北京的阿济格,还是通州的范文程,都心急如焚。

赵铭所做所为,严重损害了旗人的利益,而阿济格作为崇武朝皇帝,无法保护旗人的利益,难免使得旗人对他不满,影响他帝位的稳定。

在阿济格和范文程心急如焚之时,大沽口码头,近百艘大船,则正吞吐着士卒,装运着物资和百姓。

从关外来的援兵,从船上下来,十余万百姓,还有二十多万石粮食,无数银钱和军资,则等着被装运上船,然后运到关外。

赵铭这边在大沽口,紧锣密鼓的将百姓和粮食运走,范文程那边,却此急得上火,屎都拉不出来。

二月十日,接到勤王诏书得和度,首先率领七千骑兵,自井陉奔回北京,而后又转到至通州,与范文程会合。

范文程这才壮着胆子,拔营东进,行军至天津,不过由于兵力不占优势,又不敢走了。

十一日,同姜襄对持的多尼,也率领七千骑兵赶至,清军兵力达到两万四千人,范文程才再次拔营,继续东进。

这一次,清军前进至大沽口,在距离吴越军五里处下营。

不过,清军依旧不敢进攻,只是登着眼睛,看着船队运走百姓和粮食。

大沽炮台,本来是清军防御吴越军而建,现在却成了吴越军的据点。

此时,赵铭登上炮台,伸手从侍卫手中拿过千里镜进行观看,旁边谢迁道:“殿下,鞑子目前有两万余人,半数为骑兵!”

赵铭观察一阵清军营盘,见其中骑兵奔驰,遂即吩咐道:“告诉李元胤,近期不要出营,放出去的各队人马,全都收回来!”

谢迁点了点头,遂即又道:“殿下,阿济格调集的援兵,近期应该会陆续赶至,殿下准备如何打算?是否百姓和物资运完,大军便进行撤离?”

赵铭收了千里镜,回头看了眼聚集于海滩的百姓,还有堆积如山的物资,微笑道:“先运完人口和物资,再继续坚守此地,拼且派出战船,从它处破袭,牵制鞑子!孤守在这里,阿济格的精锐,就只能留在河北对付孤,如此一来,南面的机会就来了!”

早前,赵铭已经派人前往江北,联络朱以海,邀请江北兵,攻击徐州,并让江浙的吴越军,借道江北攻击山东。

赵铭的意图就是搅乱河北,牵制住阿济格的精兵,为南线创造机会。

这一次,赵铭即便灭不了阿济格,也要重创他,报江北之仇,一雪前耻。

“臣明白了!”谢迁当即抱拳行礼。

赵铭闻语,又拿起千里镜,发现清军大营后方,又来了一支兵马,不禁微微皱眉。

“又有清兵赶来了!”赵铭沉声说了一句,遂即吩咐道:“百姓和物资要加速撤离!”

身后的顾炎武道:“殿下,船队来往于关外与大沽口之间,需要时间,且十余万百姓,还有大量牲畜和物资,并非短时间内能够运完,臣至少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赵铭闻语放下千里镜,转身看着顾炎武道:“先运人,后运物资和牲畜。”

然后又看向谢迁道:“传令将士们,加固防线,清兵越聚越多,用不了多久,就该进攻了。”

“喏!臣等遵命!”众人齐齐领命。

二月十六日,攻打山西的两路清军步军,先后赶至大沽口。

此时,聚集于大沽口的清军,已经多达八万人。

二十七日,随着吴越军被包围在大沽口,早就按赖不住的阿济格,带着满腔怒吼,率领一万大军,与范文程会合,清军兵力达到九万。

若在加上一些包衣,早已超过十万人。

阿济格到了清军大营,首先训斥范文程作战不利,不过阿济格毕竟不像多尔衮那么心黑,他还算比较厚道,只是训斥几句,并没有拿范文程顶罪。

河北被赵铭祸害成这个样子,北京之东,六七个县的旗庄,几乎全被摧毁,旗人死伤极多,还有通州的粮食和军资被搬运一空。

这样的责任,皇帝一般不能背,背了就显得皇帝无能,会遭人记恨,要是多尔衮,肯定找个替罪羊杀了,来给蒙受损失的八旗贵族消气。

阿济格虽然暴躁易怒,喜欢杀人,但他脸皮比较薄,心里知道范文程为他背锅,所以只是训斥几句,不好意思下黑手。

在训斥之后,阿济格遂即亲自调动兵马,开始发动对大沽口的进攻,不过吴越军修筑了完善的工事,加上大沽炮台的重炮支援,清军的进攻,很快就遭受失败。

阿济格见此大怒,不过他是杀场宿将,知道使蛮劲没用后,便停止了进攻,瞪着带血丝的怒目,看着一艘艘大船,将百姓接走。

时间到二月底,大沽口的百姓和物资已经运走大半,而这时,阿济格等待的重炮终于到来。

二十七日,清军百门重炮,一字排开,开始轰击大沽口,摧毁吴越军工事,吴越军的伤亡,顿时惨重起来。

这时,在大沽口炮台内,赵铭站在沙盘前。

“殿下,阿济格炮击之后,必然开始猛攻!”谢迁沉声道。

赵铭皱起眉头,问道:“时间过去近一月,南面还没有消息吗?”

赵铭正相问之际,参军张家玉却沉着脸走进来,呈上一份奏报,“殿下,江北生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