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692章突袭辽西

扶明 第692章突袭辽西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一箱箱的货物,运送到码头上,被马队装上马背。

这时一名满清大员,在一群士卒的簇拥下,来到码头边上,询问道:“这次送来多少?”

“回禀洪大人,铜五千斤,硫磺三千斤!”一名西夷传教士躬身道。

洪承畴闻语,皱起眉头,“怎么这么少?”

吴越国通过海上贸易,每年从日本获得,数十万斤铜,数十万斤硫磺,相比之下,满清获得的资源,实在少得可怜。

“洪大人,陆奥国只是日本北部的一个小藩国,土地贫瘠,他们背着德川幕府,悄悄与我们交易,所以能提供的物资十分有限。”传教士汤若望道。

满清是个毕较封闭的政权,对外界的事物,并不了解。

不过,外部势力的威胁,使得满清不得不,接触火器和西夷,来实现军事变革。

在崇祯朝时期,北京城中便有许多传教士,清军入关后,这些人很快就被清廷收编。

原本,这些人对清廷而言,并没有什么用处,但随着火器的使用,他们逐渐被清廷委以重任。

打仗打的就是消耗,以前以冷兵器为主,现在满清装备大量火器后,如何保证火药的供给,便是一个关系到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洪承畴沉声道:“吴越军封锁海上,朝廷虽在海参崴建立海港,并秘密开辟了一条航线,但是吴越国在倭国势力很大,他们迟早会发现大清从倭国北部获得铜和硫磺。”

说着,洪承畴顿了顿,忧郁道:“再者,朝廷在盖州大败,吴越军逼近辽中,若是辽中有个闪失,现在开辟的这条线,也会被吴越军斩断。”

汤若望明白洪承畴之意,为难道:“可是,陆奥国的物资,确实有限啊!”

陆奥国位于北海道之南,本州岛北部,是德川幕府的外样大名,属于幕府边缘势力,是被压制的对象,国内资源贫乏,确实难以提供多少物资。

洪承畴沉吟一阵,果断道:“给陆奥守尹达忠宗,提高三成价格,收割货物,趁着海参崴冰冻之前,尽量多够买些军资过来。”

只要价格提高,商人有利可图,洪承畴相信,倭国境内的物资,就会流向倭国北部。

语毕,洪承畴一声叹息,“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盖州,吴越军大营,聚将三通鼓敲过,中军帅帐前,吴越军将领齐聚于前。

“诸位将军,进帐吧!”一名侍卫,挑起帐帘出来,对众人道。

士卒掀起帐帘,将帘子两侧挑开,露出大帐内部的情景,赵铭身穿军服,站在地图前。

在他身后,则是一个大沙盘,几名身穿军服,戴着大檐帽的参军,正围着沙盘布置。

这时众多将领鱼贯进入大帐,排成两列,对着赵铭背影行礼道:“臣等参见殿下!”

赵铭转过身来,扫视众人一眼,然后挥手道:“都免礼吧!”

“谢殿下!”众人齐齐站直身子,挺起胸膛。

赵铭遂即道:“今日召你等过来,是为了商议关外战局。”赵铭看向几名参军,问道:“准备是否妥当?”

“回禀殿下,已经准备好了!”虞胤行礼道。

赵铭颔首道:“那就说一说吧!”

虞胤给赵铭一礼,然后拿起木杆说道:“殿下,谢都督,诸位将军!现在,我吴越国在关外的人马,共计九万人,其中三万朝鲜军在连山关,六万精兵,则在盖州、辽东一带。而清军,在关外则有十二万。”

赵铭看着虞胤拿着木杆,在沙盘上笔画,点出清军和吴越军的驻兵地点。

赵铭问道:“以本藩现在的兵力,是否有把握,拿下沈阳和辽河平原!”

虞胤摇了摇头,“殿下,恕臣直言,臣以后进占辽中,恐怕很难!”

赵铭道:“说出你的理由!”

虞胤道:“殿下,辽中平原一马平川,利于骑兵驰骋,即便清军与我们决战,我们击败清军,也无法给予清军重创。若清军不与我们决战,那就更加难以消灭清军!再者,我们虽有九万大军,其中三万朝鲜军,却只能牵制少量清军,不堪大用,甚至还需调遣兵马支援。”

清军骑兵众多,要在平原上歼灭清军,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骑兵来去如风,只要清军不犯错误,以如今局势,确实很难夺取辽河平原。

赵铭微微皱眉,沉吟片刻,“看来要想击败清军,夺取辽中,本藩必须训练一支强大的骑兵!”

谢迁忍不住道:“殿下,骑兵训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训练一支骑兵,至少三五载,方可大用。现在大战在即,等骑兵练出,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赵铭微微颔首,目光转向虞胤、张家玉等参谋人员,问道:“参军司有什么计议?”

张家玉出列抱拳道:“启禀殿下,臣有一议。”

赵铭抬手示意,“先生可言之。”

张家玉道:“殿下,关外清兵有十二万,然关外荒芜,补给大半靠关内输送。臣建议突袭辽西,建立据点,袭扰清军粮道。若粮食补给不济,蒙古骑兵必然撤回草原就食。届时蒙古骑兵撤走,殿下便有机会,夺取辽中。”

赵铭微微颔首,“此策可行!”

张家玉作为参军,提出设想,众多将领领兵做战,立时思考策略的可行性。

谢迁再次道:“殿下,此策确实可行,不过施行起来,进展恐怕十分缓慢!清军在辽西已经驻军,而且即便阻断清军自辽西运粮,清军还可绕道蒙古。”

赵铭其实并没要求立刻夺取辽中,目的主要是牵制住顺治一系的力量,给阿济格制造机会。

赵铭沉吟片刻,便决定道:“就按此策执行!参军司联络水军,谢迁你调集一部精兵,与之配合,准备攻击辽西。在清军骑兵粮食不济,撤退之前,各部不可轻举妄动,特别是骑兵要加紧训练,等待时间。”

(12、13、14结婚,可能要断更几天,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